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茶轩文>文化

妙峰山人 《妙峰山》

时间:2023-05-30 10:53:33 浏览量: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妙峰山》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妙峰山人和《妙峰山》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妙峰山人 《妙峰山》

妙峰山人 《妙峰山》

妙峰山位于湖州原南埠乡(今属妙西镇)。在南埠,有传为皎然、陆羽采茶处的“茶窠”(后辟为“浙北名茶良种母本园”)以及白龙潭、黑龙潭等优质水源,而葱茏毓秀的妙峰山,则是陆羽茶文化研究会认定的“唐代杼山”。

从古刹栖贤寺西行,经依山傍涧的滋坞村,抵达桑茶满园的妙峰山。踩着新铺的青石阶上行,一座云头柱高耸的石牌坊跃入眼帘,行楷“慕羽坊”横额为茶绿色,系韩国著名茶人朴权钦先生题写,1999年,“慕羽坊”由中韩茶界合建。柱上,为吴兴宿儒严在宽、武林诗翁戴盟撰写的楹联:“深入幽林,茶圣诗僧留胜迹;崇登三癸,惠风朗日聚群贤。”“苕水长流,璀璨茶经传四海;妙峰矗立,辉煌圣迹耀千秋。”

不远处,有一块行草书“茶艺”刻石。再前行,又看见“新加坡和中国茶人的友谊常青”纪念碑,字迹出自淡茶斋寇丹老人手笔。拾级而上,山道旁,为“日本国茶道里千家十五世家元中国哲学博士千宗室”所立“三癸亭”碑。

山冈上,顶呈葫芦尖、四角飞檐的“三癸亭”悄然玉立。亭额为赵朴初居士墨迹,书风清隽素雅,隐涵松雪遗韵。亭周围,苍松相伴,尽显高古。亭西北,有堵“诗墙”,刻有颜真卿、皎然流传的“三癸”篇章。

公元773年春,颜真卿到任湖州刺史不久,浙西观察判官、殿中侍御史袁高巡湖并与颜氏、皎然等会于杼山。其后,为庆贺这一盛事,并表彰大型类书《韵海镜源》的竣编,遂兴工筑三癸亭,杼山也成为“江东名士”的雅集胜地。

颜氏对陆羽可谓器重:“欻构三癸亭,实惟陆生故。”有关“三癸”亭名之由来,《杼山妙喜寺碑铭》谓:“陆处士以癸丑岁冬十月癸卯朔二十一日癸亥建,因名之曰三癸亭。”原来,恰逢“三癸同干”,故名“三癸”。可是,自南宋嘉泰《吴兴志》误读肇始,近千年来,世人均将“三癸”解析为“癸年、癸月、癸日”,以讹传讹,一错再错。至今,不仅绝大多数书籍报刊沿袭宿谬,三癸亭的景点指示牌亦仍作此解。其实,“癸卯朔”的真正含义为干支“癸卯”的农历初一,唐大历八年冬十月的干支根本未提及。

据传,由于三癸亭和颜真卿、皎然、陆羽三位名士的渊源,民间还称之为“三绝亭”。“缮亭历三癸,疏趾邻什寺。”起始于南朝梁时,从金斗山移来杼山之妙喜寺遗迹何在?招隐院、温阁又在哪里?当初,颜氏那句“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源”是在这里吟出的么?这条简朴的小径,是袁高走过的“御史径”么?这些散落山间的野茶,是陆羽采撷过的么?

抚危崖俯瞰,自天目山逶迤西来的苕溪默默流淌,颇有“巍峨倚修岫,旷望临古渡”意境。远方,古邑湖州及弁山云峰依稀可见。当年,杼山禅伯皎然以清丽湖州水煮茗,三饮悟茶道。此刻,若是煎茶于妙峰,想必能品出几分茶情来。

离开三癸亭,向西折入一条山径。发现一块不显眼的“吃茶来”碑刻,起首章为“和平”。原来,这是韩国“茶星”崔圭用先生的遗墨,“吃茶来”是其平生参禅悟道所得。据说这位遐龄期颐的老人在世时,最大的心愿就是在《茶经》故里湖州立上“吃茶来”碑。后来,他终于在妙峰山圆了茶梦。

下行十数步,青樾下,肃立着“大唐妙喜寺皎然上人之灵塔”。东南侧,修篁成林,内置竹亭,此间,无疑是“识妙聆细泉,悟深涤清茗”的绝佳所在。“霅之昼,能清秀。”皎然,这位开创“杼山诗学”、才华横溢的大德高僧,倘若遗舍利于如此清雅澹泞之地,往生西方、禅心不灭的他岂不拈花微笑?

往南越溪涧,来到清静肃穆的陆羽墓。只见茶陵坐西向东,弧形碑墙环立其后,上镌《茶经》及茶诗文。墓碑为行楷书题刻:“一九九五年冬建大唐太子文学陆羽之墓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立”。追思鸿渐,景仰之余,不由心生感慨。也许,杼山仍将是一个谜,但山水清远的湖州孕育了《茶经》,更造就了陆羽,“一代茶圣”羽化仙去,夫复何憾?

据说,“谢”、“陆”有通家之好。陆羽与皎然,这一俗一僧,生前为“缁素忘年之交”,谢世后,“杼山砖塔禅,竟陵广宵翁。”依然在茗香弥散中夹谷相望。这,岂非超越生死的旷古情缘?如果苍天有灵,或许,因一曲“高山流水”成为知音的伯牙、子期也将为之赞叹呢。

茶之魂,归来兮。

来源:中华合作时报 作者:

高山云雾出好茶,那么何为“高山韵味”?

品鉴正山小种红茶、金骏眉时,人们常常会说到“高山韵”,但何为“韵”呢?

明代陆时雍《诗锐总论》云:“有韵则生,无韵则死;有韵则雅,无韵则俗;有韵则响,无韵则沉;有韵则远,无韵则局改。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势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

茶的韵味通过香气得以体现,香气的形成与生长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以金骏眉为例,其选取的是武夷山桐木关地区正山小种的芽头为原料,以传统红茶的创新工艺制作的新型红茶。用身体的品茶记忆来描述,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幽幽兰香,馥郁蜜香,口感甘甜,有高山余韵,连续10泡,芳香犹在。

再对比传统正山小种红茶烟熏味、桂圆味的鲜明口感,同样有高山韵味,奇妙感就更强烈。同样的桐木关,同样的树种,选料上一个用芽头,一个用一芽三叶,以及工艺上的改良和创新,做出来的茶,有不同却都有高山韵。

判定茶叶的香气:一是看是否纯正,有无异味;二是看类型,高低、清浊;三是看持久的程度。香气以高长、鲜爽、馥郁的为好;高而短者次之;低而粗者则又次之。凡高档茶一般都具有花香、果香或蜜糖香。

凡带有烟、馊、霉、烂、焦等气味的,均是品质不佳的表现。

高山茶叶的特点

所谓高山茶,指的是海拔1200~1600公尺的茶园,日夜温差大,茶树生长缓慢,因此高山茶具有肥壮饱满、色泽翠绿、茸毛多、节间长、鲜嫩度好等特点,另外此类茶品往往具有特殊的花香,且香气高,滋味浓,耐冲泡。

高山茶,顾名思义就是生长在高山上的茶。这茶清新淡雅,挟带着浓厚的高山气息。高山云雾出好茶。高山茶,往往原料优质,适宜的海拔高低下,茶园的昼夜温差适宜,有利茶树内在有益物质的积累。

再加上,海拔高,污染少,空气清新,植被多样,生态好,云雾滋润多等自然优势,可以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基础的环境。

在温(温差适宜)、光(漫射光居多)、水(年降雨充沛,云雾多)、气(空气质量高)、土(土壤通透,含矿物质高)等有利的综合条件下,茶树的生长欣欣向荣。

温和的漫射光线下,茶树新梢的持嫩性更高,芽叶内的茶氨酸含量更加丰富,芳香物质更充足。

于是,采下来的茶青才能更优质!

而平地茶的新梢短小,叶底硬薄,叶张平展,叶色黄绿少光。由它加工而成的茶叶,香气稍低,滋味较淡,条索细瘦,身骨较轻。

在上述众多的品质因子中,差异最显的是香气和滋味两项。平常茶人所说的某茶“具有高山茶的特征”,就是指茶叶具有高香、浓味而言的。

高山茶温度低,减少了施肥量或不施肥,叶片短小、颜色绿中透着金黄色,茸毛多,鲜嫩度好,节间长。由高山鲜叶原料加工制成的茶叶,外形上通常都条索肥硕、紧结,白毫显露,而且具有一种特殊的花香,而且香气高远,滋味浓厚,十分耐泡。

高山茶与平地茶的众多不同中,差异最为明显的便是香气和滋味。茶人通常在评价某种茶叶“具有高山茶的特征”,指的就是这种茶叶高香味浓。

高山茶的功效与作用

高山茶的功效为帮助消化,调理肠胃,增进食欲,消除口臭,其次高山茶能调节脂肪代谢,起到维持身体平衡,补充能量的作用,同时还能提高身体的抵抗和免疫能力,长期饮用具有醒脑宁神,缓解睡意,消除疲惫的功效。

高山茶的功效与作用:

1、助消化

高山茶富含粗纤维(膳食纤维),具有调理肠胃的功能,清肠胃;同时有益生菌参与,能改善肠道微生物环境,助消化。我国民间有利用老高山茶能改善腹胀、消化不良的传统。

2、减肥作用

台湾高山茶中的咖啡碱、肌醇、叶酸、泛酸和芳香类物质等多种化合物,能调节脂肪代谢,特别是乌龙茶对蛋白质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

3、提神醒脑

台湾高山茶能增强记忆力.刺激胃液分泌,帮助消化,增进食欲,消除口臭保护视力,同时也能促进身体血压循环。

4、清毒素

高山茶中独特的益生菌的功能因子和多酚类氧化物、儿茶素等多种化合物成分,参与人体内新陈代谢,对人体内脏具有特殊的净化功能,同时对病菌有抑制作用,保护肝肾。

5、补充膳食营养

高山茶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成份,最主要的是维生素和矿物质,另外还有蛋白质、氨基酸、糖类物质等。长期饮用高山茶可补充身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各种维生素。

6、清脂肪

高山茶中的多酚类及其氧化产物能溶解脂肪,促进脂类物质排出;还可活化蛋白质激酶,加速脂肪分解,降低体内脂肪的含量。从而达到清脂肪,减肥胖的效用。

高山茶的特点:

1、高山气候冷凉,早晚云雾笼罩,平均日照短,导致茶树芽叶中所含“儿茶素类”等苦涩成分降低,进而提高了“茶胺酸”及“可溶氮”等对甘 味有贡献的成分。

2、日夜温差大及长年午后云雾遮蔽的缘故,使得茶树的生长趋于缓慢,让茶叶具有芽叶柔软,叶肉厚实,果胶质含量高等等的优点。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妙峰山人和《妙峰山》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本文标题:妙峰山人 《妙峰山》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16725.html

上一篇:吴理真与茶的故事,一个关于蒙顶甘露的故事 吴理真与茶的故事,一个关于蒙顶甘露的故事是什么

下一篇:更多文化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文化相关文章
更多文化文章
喜欢文化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