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中的朱泥是什么意思 紫砂壶 朱泥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紫砂壶 朱泥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紫砂壶中的朱泥是什么意思和紫砂壶 朱泥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紫砂壶中的朱泥是什么意思 紫砂壶 朱泥
很多刚接触朱泥的朋友常常这样问道,什么是朱泥?朱泥跟紫砂有甚么不同?
▲ 朱泥西施
大多刚接触朱泥的朋友经常冒出这几句话,从紫砂壶开始制作时便有了朱泥壶的存在,早至清初即有史籍资料寄载朱泥底料矿可陶成壶,横跨清代三百余年华南八闽一带朱泥壶更融入生活,妆嫁墓丧典迹可见,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
1.宜兴朱泥有主要几个泥矿
分别为黄龙山朱泥,小煤窑朱泥, 赵庄朱泥。
这几个主要矿区普遍朱泥矿料顔色主要爲浅白,浅黄,金黄,成品泥状况含水分其颜色较深,制作泥胚干燥后爲黄白,各矿种的朱泥因泥料制成制程手法有异表现各有不同。
黄龙山朱泥原矿(上图)
小煤窑朱泥原矿(上图)
赵庄朱泥原矿(上图)
黄龙山朱泥烧成(上图)
小煤窑朱泥烧成(上图)
赵庄朱泥烧成(上图)
从壶的成品角度来观察判断一把朱泥壶是比较合理直接,色韵饱满,皮相光泽润结和柔,使用包浆快速,具备这些条件功能就是一把好的朱泥壶。
朱泥壶形美质更美,她细嫩滑腻,烧成后肌理效果变幻神奇。朱泥壶既有造型的艺术美,又有生灵般蠕动的质感美。业内专家称朱泥壶有“活动着的面层感觉,生命着的肌理效果”神奇独特,逸趣横生。
为什么都是朱泥,但有的颜色不一样,有的质感不一样?
紫砂泥料中的朱泥一直备受争议,外界的各种传言闹的壶友们人心惶惶,我碰上最多的情况就是,许多壶友找到一朱泥壶作参照,对其他所有质感不同的朱泥壶都抱质疑态度。
关于朱泥的分类,行业内说法诸多,总的来说朱泥一般分三种:赵庄朱泥、黄龙山朱泥、小煤窑朱泥。每个产地的色泽有些不一样,加上泥料的目数不一样,颗粒感也就不一样,而且紫砂壶每一个步骤都是老师们手工操作,最终呈现的质感肯定是多样化的。
所有的紫砂泥料都是如此,所以,千万不要因为它的名字叫朱泥,就把它认定为“只应该是某一种形态”,紫砂泥,本来就千姿百态。
下面选一些样本,给大家看看朱泥质感
▲ 清初作品
严格来说那个时候称之为红泥 不能算朱泥
▲ 雍正时期朱泥作品
▲ 乾隆时期朱泥作品
▲ 嘉庆时期朱泥作品
▲ 清朝末期朱泥作品
▲ 乾隆时期 粗砂
▲ 民国时期
▲ 90年代作品
另附上一些比较有名的朱泥壶
顾景舟制朱泥线圆壶
贡局款朱泥壶 此壶属销泰式
是外销品种中的优质佳品
孟臣款朱泥莲子壶
清 德寿福贵款朱泥壶
孟臣款朱泥壶
清 乾隆 圣和款朱泥梨形壶
从矿到土、泥、坯最终成砂壶,每一个步骤都是匠人手作,这导致了泥料与壶型的多元化、多样性,也成就了紫砂之名,手作的魅力也正在于此。如果紫砂真的像有些人认为的那样,只应该有一种样子,那她和玻璃又有什么区别呢?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把紫砂壶!
细说紫砂壶的双气孔结构,器之美
提起紫砂壶,相比很多朋友都熟知“双气孔结构”,正是因为这个结构,紫砂壶才能做到透气而不透水。
今天我们将从微观的角度来详细讲解紫砂的双气孔结构。
1、什么是团粒
团粒是人们在研究紫砂时,引入的一个常用的概念。
紫砂的砂就是指的团粒,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颗粒,团粒是紫砂的特征之一。
▲天青泥断面气孔
团粒并不是一种单一的物质,是石英碎屑和高岭土为主的一种聚合物,因为石英碎屑本身没有可塑性,需要高岭土提供粘性。
简而言之,可以简单地分为颗粒和粘土。颗粒,相当于骨骼,黏土,相当于肌肉,古人所谓“骨肉停匀”,要搭配得当。
▲本山绿泥炼制过程
骨骼,主要是石英颗粒及硅酸盐团结物,团粒内部组成与原矿一致,因此不管紫砂矿的大小,还是30目的紫砂颗粒,或是40目,80目甚至更小的颗粒,他们其实都拥有相同的团粒结构。
2、紫砂的气孔结构
几种气孔结构
1、胚体干燥和烧成过程中大小不同的颗粒收缩不一致导致的气孔。
▲极品黄金段
2、因为石英的熔点高,黏土的熔点低。因此烧制时,黏土总是先融化。在高温熔化过程中,黏土中的碳酸根分解,释放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气体,这些气体形成气泡。
▲断面气孔
3、颗粒和颗粒之间的片状气孔。
4、颗粒内部的微小气孔,因为颗粒是团粒结构,所以颗粒里面也包含气孔。
·双气孔结构的形成·
上述的第一二三点的气孔都是有方向性的,组成了链式气孔;而第四点的气孔是没有方向性的,就产生了内部的闭合气孔 ;链式气孔和闭合气孔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大家经常听到的双气孔结构;
在显微镜下观察烧成的紫砂壶断面:团粒间的开放性气孔,空隙粗大,气体可由此出入;团粒内的封闭性气孔,空隙细小,水体由此阻塞。
▲紫砂壶断面气孔
非紫砂的黏土(外山),没有石英颗粒和硅酸盐团粒。烧结后,瓷化得完全没有了气孔,自然也就没有了紫砂的透气性特点。
而双重气孔可以保证透气性和相对的隔热性。
·双气孔结构的复杂性 ·
双气孔的实际情况还要复杂许多,它还分内部结构和表面结构;
双气孔结构的形成,也与炼泥、陈腐、打泥条、明针等紫砂工艺密切相关;还有炼制泥料过程中砂的粗细搭配,烧成温度的控制相互结合才能做到真正的透气而不透水;
▲桃花泥
我们常说的透气也是合理的透气,而不是市场经常看到的那种注水就冒烟的“透气”“冒汗到流下来”(轻微属正常)等效果,有的夸张的甚至一晚上漏掉半壶水。
文章来源 / 六一堂
细节,决定了一把紫砂壶的成败
很多壶友买壶,往往是凭一时眼缘,一见钟情。若问他为什么喜欢,他可能说不清楚,反正就是喜欢。如果我们从审美角度去分析,肯定是因为壶的某个方面或多个方面打动了你。正所谓“细节是魔鬼”,一件艺术品,打动人心的往往正是它们的细节。
一件好的紫砂作品,通常在细节处理上很到位,哪怕只是一件看似简单的光素器,要表现出精、气、神,细节处理显得尤为重要。
壶肩好比人的肩膀
如果这部分足够挺且充满张力,就能让人感到精气足。肩的饱满程度,是直接影响整把壶精神的关键,亦是对作者功力的考验。
壶盖好比人的头部
头需占足够比例,但不能夸张,不能抢占身子的视觉比例。壶颈要比盖子窄,这是人体比例的特征之一。
从经验来看,壶钮的形状和细工程度,是体现整把壶细工的关键。看到壶钮做得细不细,就可以断定整把壶做得细不细了。一件上品的壶钮形状要均匀对称,要饱满不臃肿。
壶腹是体现身筒线条美的收官部分,胖一分则显稳重,瘦一分则显挺拔,壶腹是壶体中心掌握的关键点。
远观,子母线上下厚薄近乎一致,宽厚统一,意为天下合。近观,子母线上宽下窄,上厚下薄,其要表达的意思:头要压得住脖子。
很多作品,盖上盖子觉得很好看,但把盖子摘掉之后,就会觉得比例不对,尤其是流和把所占比重问题。好的壶,应该是把盖子摘掉,一样能感觉到左右均衡。
漂亮的一捺底,线条柔和,光净整洁,而且均匀对称,一气呵成,衔接过渡自然。
除了以上几点细节之外,还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粗细
这一点体现在流把钮上尤甚,好的作品在三部件上都分别有着细微的粗细韵律变化,大家可以看下这款石瓢壶型。每个部位间粗细变化自然,一眼看着就非常舒服,一点也不突兀。
徐汉棠石瓢
2、明针
这点也非常重要,老一辈艺师都非常注重这一点,好的明针呈现出的那种不养即成的质感也是气韵的重要体现。
3、曲面
紫砂壶器是由多根线条构成的立体实物。我们以手工成型的紫砂器为实际参照物,只要认真观察就不难发现,不管是圆器、方器还是筋纹器,构成手工紫砂壶器的几乎所有线条,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直线,反之,每一根都是弧线。这些弧线的表达方式包括圆弧线、抛物线和S线,由此构成了一个个曲面。
4、整合度
5、过渡
除了看结构以外,还可以看部件相接的过渡技法,简单的拼接往往是没有气韵的。一直以来我都觉得仿古壶的过渡是非常完美的,一眼看之令人瞬间怜爱。
紫砂壶知识,壶盖越严密就真的好吗
紫砂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壶盖,不仅有防尘和保温之用,而且和出水性能联系密切,是因为壶盖上钻有气孔,这样可以让空气进入壶腔,便于倒水流畅,也防止壶盖合上时,壶体内的气压使水从壶嘴流出。
紫砂壶的壶盖类型都有哪些?
1、根据壶盖按盖子定向分为三种:
筋纹器壶盖对应边角棱瓣也可对口而转,贵在严谨;
特殊壶盖安置或明或暗的卡子,只有一个朝向了。
▲ 筋纹器壶盖 (图例:潘壶)
▲ 壶盖设计了明的卡子 (图例:南瓜壶)
2、壶盖按盖子起伏分为三种:
平盖如柱础;
盈盖如德钟;
凹盖如蛋包。
▲平盖(图例:柱础壶)
▲盈盖(图例:德钟)
▲ 凹盖(图例:蛋包壶)
3、壶盖按与壶体结合方式分为三种:
压盖,上下互压,如仿古、掇只;
截盖,一分为二,如西施、汉钟;
嵌盖,周边相卡,如竹段、升方。
亦称“完盖”,又分单线压盖、双线压盖、单口压盖。壶盖覆压于壶口之上的样式,其盖沿和口沿的处理有方线、圆线两种,盖沿和口沿要能上下呼应,如竹鼎方壶、匏壶。
压盖式中有单口压盖和有颈压盖两种,其中一种平盖式样,人们或称之为平盖式,其盖沿的外直径通常比口沿略大一些,圆口沿的更是如此,行话称之为“天压地”,以适应功能和视觉的要求,如仿鼓壶、石瓢壶、掇球壶等。
▲ 压盖(图例:仿古壶)
▲ 压盖(图例:石瓢壶)
这是紫砂壶特有的一种壶盖样式,是在由曲线或直线组成的完整的壶体上,截割上端的一小部分作为盖子而故名。其特点是简洁、流畅、明快、整体感强。
这种样式的茶壶,分开制作的身筒和盖子,合盖以后不仅大小合适,而且外轮廓线互相吻接,丝严合缝,成为一条完整的线条,故技术要求较高。其典型的茶壶式样,如秦权壶、梨式壶、倒把西施壶等。
▲ 截盖(图例:西施壶)
▲ 截盖(图例:秦权壶)
是指壶盖覆于壶口后,壶盖沿嵌于壶口内的样式,并与壶身融于一体。行话称之为“地包天”。其典型的茶壶式样,如矮井栏壶、一粒珠壶、鱼化龙壶等。
嵌盖式有平嵌盖与虚嵌盖之分,能达到“ 准缝如纸、发之隙 ”者属上品。平嵌盖口与壶口呈同一平面,制作时在同一泥片中切出,故收缩一致,仅有“纸、发之隙”,有圆形、方形、异形、树桩形等。
▲ 嵌盖(图例:井栏壶)
▲ 嵌盖(图例:半月壶)
虚嵌盖与壶口呈弧形或其他形状,形制规整。口部以装饰线处理,有直口、瓢口、雌雄片口等结构,与平嵌盖手法相似,以严密、精缝、通转为上。
一把上乘的紫砂壶,壶盖有什么标准
一般紫砂壶烧成后,口和盖的配合应达到 “ 直,紧,通,转 ” 四项要求。
▲ 壶友正在晃盖子
很多玩壶的朋友要求 “ 左右使力纹丝不动,转动却滑爽 ”,认为盖子越严实就表示这壶做工越好。
几乎每个初入门的朋友,都会以为盖子纹丝不动就是艺人功力“扎实”。
实际不一定是,只要你会做壶,即使你的生胚做得如何完美,壶出窑了,未必还是纹丝不动的效果。
所以紫砂壶盖子严密与否,质量好与不好,是与“整口”这道工艺有关的。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紫砂壶中的朱泥是什么意思和紫砂壶 朱泥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紫砂壶为什么要开壶? 紫砂壶为什么要开壶?紫砂壶正确的开壶方法
下一篇:更多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