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竹筒茶 西双版纳傣族竹筒饭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西双版纳傣族竹筒饭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云南西双版纳竹筒茶和西双版纳傣族竹筒饭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云南西双版纳竹筒茶 西双版纳傣族竹筒饭
竹筒茶,为我国西双版纳的傣族群众所喜爱。做法是:先把清毛茶倒人特制的竹筒中,在火塘中一边烤一边捣压,之后再往里面加,一直等到竹筒里面的茶叶装满并烤干。
这时就将竹筒剖开,将茶叶取出,以开水冲泡饮用,这种茶喝起来兼具浓郁的茶香和清清的竹香。
西藏茶文化之酥油茶
西藏高原上的藏族,作为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民族,其饮食习俗别具风格,其中酥油茶便是藏民族特有的营养饮料,以其原料的营养性、制作方法的独特性而闻名遐迩,形成了别具特色的高原茶文化。
对于缺氧、干燥和以肉食、酥油、糌粑为主食的青藏高原人来说,确实是不能一日无茶。
藏族茶俗:客来敬茶
茶叶在唐以前亦称“荼”,《尔雅·释木篇》中说:“木,苦荼(茶)也。”藏语称茶为“荚”。喝茶是藏族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客来敬茶,是藏族茶俗中最主要的内容,反映出他们日常生活的恭敬、和睦、祥和的气氛。
在西藏,不管是在农区、牧区,还是在城镇,无论是远方来客,还是常住的友人,一踏进主人家门,首先端出的是香喷喷的酥油茶,主人双手捧上,恭敬地请你喝一杯,接着再寒喧议事。请喝茶是藏族人民好客的表示。
在西藏民间,藏族把敬茶作为远别的一种重要礼仪,祝愿亲朋好友一路平安。村口、车站、机场,常常可以见到送行的人们背着盛满酥油茶或甜茶的暖水瓶,为亲友送行;小孩生下来的第二天(女孩是第四天),亲朋好友也要带上酥油茶为之祝贺;到医院里去探望病人,带上一瓶浓浓的酥油茶或甜茶,病人会感到莫大的安慰。
在西藏高原,这种带有草原风味、具有独特藏民族特色的酥油茶文化,一千多年来,已深入到藏族人民的社会风俗、社会礼仪和生活艺术各个方面,从茶礼、茶具、烹茶方式和饮茶习俗等形成了西藏高原茶文化的特色。
制作饮用:传统艺术
酥油茶的制作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工艺色彩。酥油茶的制作方法是:以产于四川、云南的青砖茶作原料,先把砖茶熬煮成浓浓的茶汁(荚沽),滤出茶叶,倒入茶罐,放在一旁待用。
做茶时,取适量的浓茶汁加一定比例的水和盐,倒入“董莫”(酥油茶桶),加入酥油,再用力将“甲罗”(打酥油茶用的棍子)上下来回搅动,待水乳交融便成了可口的酥油茶。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力走入高原人家,现在不少人都使用电动搅拌机打酥油茶,使这一传统的饮食习俗被赋予现代的操作方式。
在西藏,喝茶的茶具也十分考究,喝茶的茶碗有瓷碗“噶吁”、 银碗“俄波”、玉碗“央池”、木碗“星泼”等。按藏族传统,民间一般人使用得最多的是木碗,这种木碗一般用桦木、杂木雕琢而成。用木碗喝酥油茶具有不烫嘴、喝茶香、携带方便等特点。
一般藏族的早点喜欢吃“强木都”。吃法是先在碗里放上少量糌粑、干酪粉(细奶渣)和酥油,再倒上茶水,茶水喝完后,将糌粑用勺搅着吃。藏族一天到晚离不开茶,一般早上更要喝茶。
如果在农牧区,你可见到几乎每个藏族家庭都有火钵,上面经常煨着一壶清茶。有条件的家庭早茶必须是酥油茶,到中午以后就喝清茶了。藏族民间对喝茶也十分讲究,喝茶时不能作响,而要轻啜慢饮,喝茶发出声响被当成缺少修养的表现。
傈僳族油盐茶的介绍
傈僳族油盐茶是一种古老饮茶方法,是采用茶叶、食油、盐和水做成的一道茶,且广泛饮用,油盐茶在傈僳语中被称为“华欧腊渣渣”,它既能解渴,又能充饥,同时傈僳族同胞也常用它来招待客人,是家人团聚喝茶的一种生活方式。
傈僳族油盐茶的介绍
傈僳族,唐代称其为“傈蛮”或“栗粟”,明清时称其为“力”或“栗粟”,主要聚居在云南的怒江,散居于云南的丽江、大理、迪庆、楚雄、德宏,以及四川的西昌等地,这是一个质朴而又十分好客的民族。
傈僳族爱喝的油盐茶,傈僳语:“华欧腊渣渣”,是一种古老而普遍的饮茶方法。
所谓油盐茶,就是先用小土陶罐将茶烤得焦黄,然后就开始加入开水冲泡。紧接着放入食用油、盐,再加开水煮沸3~5分钟即可。
在傈僳族,主人连茶叶带茶汁倒入茶盅里来敬献给客人饮用。
这种茶既能解渴,又能充饥,别有一番风味。而傈僳族人举行婚礼时,则要饮红糖油茶。
那就是一般由女方家在用花生仁、芝麻和茶叶等做作料碾碎后制成的油茶中加红糖配成。客人在饮用之前,必须先喝一杯苦味浓茶以祝新婚夫妇同甘共苦,先苦后甜。
傈僳族人文介绍
傈僳族是云南特有民族,最早生活在四川、云南交界的金沙江流域一带,后逐步迁到滇西怒江地区定居下来,位于怒江下游、高黎贡山余麓的龙陵南部、德宏州芒市东南部都有大量的傈僳族同胞居住。
这里群山连绵,峰峦叠嶂,地形复杂,林木茂密,是古代顺怒江而下进入泰缅的茶马古道之一。千百年来,境区聚居着近万傈僳族人口过着安详平静的生活。
关于傈僳族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樊绰《蛮书·名类》:“栗粟两姓蛮,雷蛮、梦蛮皆在茫部(按:茫应为邛)台登城,东西散居,皆乌蛮、白蛮之种族。”
傈僳族自称“傈僳”,“傈”是这个民族的族名,含有“高贵”之意,“僳”一般是指人或族汉文中记载的栗粟、栗漱、傈呰、傈蛮、呰蛮都是傈僳族。
“傈僳”族名的来历,据傈僳族老人解释,“傈”是“四”的意思,“僳”是“人”的意思,“傈僳”即“老四”。“傈僳”二字是傈僳语的音译。
传说古时候有七兄弟,老大是汉族,老二是彝族,老三是藏族,傈僳族是老四……
广西油茶的做法
广西油茶的做法:准备好茶叶、小米、盐、姜、蒜、米花、花生米、油果、葱,将茶叶充分浸泡并微煮,然后滤出,将阴米油炸发胀后倒出备用,在茶锅内放少许猪油烧热,把小米、姜、蒜和茶叶放入微炒后将其捶茸,加水烧开熬制出味,最后用茶滤将油茶滤出即可饮用。
广西油茶的做法:
工具:茶锅、茶锤、茶滤或竹漏
食材:茶叶(选用清明、谷雨两个时节采摘的茶叶)、小米、盐、姜、蒜、米花、花生米、油果、葱等。
1.泡茶
先用少许开水浸泡茶叶5~10分钟,以减少烟火味及苦涩味。
2.煮茶
将老茶叶用开水稍微煮过,滤水后捞出备用。
3.炸阴米
将阴米放入茶锅中油炸发胀后倒出备用。
4.捶茸
在茶锅内放少许猪油烧热,把小米、姜、蒜和茶叶放入稍炒后,随即用特有的茶锤将其捶茸。注意应轻轻敲打,用力碾压,直到将茶叶捶烂,敲榨出茶汁成粘锅状。
5.熬制
锤好后加水烧开熬制出味,可适当放些食盐调味。
6.滤油茶
用茶滤或竹漏把油茶分别滤入碗中,根据个人喜好撒入葱花、米花、炒黄豆即成。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云南西双版纳竹筒茶和西双版纳傣族竹筒饭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绿杨春茶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趋势 绿杨春茶叶的历史渊源及发展历程
下一篇:更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