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道亦悟道 茶道即人道是什么意思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道即人道是什么意思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茶道亦悟道和茶道即人道是什么意思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茶道亦悟道 茶道即人道是什么意思
“饮”这个动作:先伸出手,用大拇指食指中指,轻轻捏住茶杯外侧,将茶杯举起来,以无名指托住茶杯底部,防止没有拿捏稳妥,也方便随时倾斜茶杯。然后抬起手臂,转动手腕,虎口方向对准自己的脸,将茶杯轻轻往唇上贴去。同时让嘴唇稍微撅起,缓缓吸气,配合手的动作,让茶汤顺利的流入口中。若是想一饮而尽,则还需配合头部稍微扬起扬起幅度太大又显得过于造作。一连串的动作很是简单,但仔细一算,步骤倒是不少,还涉及眼,口,手,脖子等身体的各个部位。
也正是因为步骤多,才明白饮茶一事只能心无旁骛。
饮茶不像看电视,看电视的时候,可以运动,深蹲、压腿、鸭子步,跑步机上慢跑,全然无碍。饮茶也不像坐地铁,坐地铁的学生族往往手中捧着一本书,耳朵里还往往插着耳机,嘴里叽里咕噜的低声念着,不管他是在学习还是在施法念咒。这些都是可以同时进行的。
但没听说谁饮茶的时候可以引吭高歌的,更不会有人在饮茶时做剧烈运动,否则会引起茶水侵入气管,咳嗽不止。同时,高举的杯子也会阻挡自己的视线,对看书写字造成困扰,偶尔飞溅的茶水也容易打湿书页,让爱书者大皱眉头。
以上都是饮茶时不宜进行的。同饮茶相性最好的事,莫过于听音乐,当然“动次打次”之流并不适合,节奏感太强的音乐容易间接伤害到手上价值不菲的紫砂壶。
我想,但凡舒缓的音乐都很合适,若是我国古典乐器演奏的音乐,理应更佳。平日里我常在茶舍单曲循环《高山流水》,此曲不但优美动人,还蕴藏着著名典故“高山流水遇知音”。听此曲时,想到伯牙一生,知音难觅。正好能和茶舍门前行人稀少,遥相对应。好曲无人听,好茶无人饮,某种程度上有些类似。
茶舍开业一月,客人稀少,当然在预料之中的,平日里茶舍闲坐、饮茶也只当成修身养性。当然在茶舍中的是我母亲。让我这么坐,我是绝对不肯的。客人稀少,不等于行人稀少,茶舍原址是母亲的理发店,少不得熟人路过,便有关怀者问寒问暖。于仔细之处又不便解释,只能尬笑两声。心中不快在所难免。“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我离君子的境界实在差的太远。
所以人得了闲空,但心却始终悠闲不下来。
还有一事,让自己心中烦躁,那就是自己对泡茶之道不得要领。在时间、温度、水质的选择中,掌控平衡,实属不易。研究久之收效甚微,每到泡茶之际便如临大敌,双手微颤,呼吸急促。最近泡茶质量更是每况愈下,不知道浪费多少好茶。泡茶第一泡极重要,但我只要没泡好第一泡就想重新来过的心态也不可取。
要么就干脆将茶泡浓,其实浓茶是最对我胃口的。选紫砂壶中最小的那个,将两倍于平时分量的茶叶放在茶壶中(一般自己选用梨树林龙珠),热水还在沸腾时就呲溜一声倒进茶壶。
如此一来,泡出来的茶汤,用“汤”一词,似乎便不怎么合适,我更愿意将其唤做茶浆。茶浆看上去并不显得通透,反而有点浑浊。但其醇厚如油,晃动杯子,茶浆能留在杯壁上。其味微苦,但苦而不涩,苦中带甜。在杯中时就茶香逼人,到口中便感觉清香上升,最后紧紧的贴合在上颚上,久久不散。回甘也有不同,不但从舌两侧传来回甘,在嗓子深处,更有浓浓的甘甜,在整个喉咙中回荡。回甘之迅速,猛烈,大有排山倒海之势。
这种饮茶方法是我最喜欢的,但它远离了茶道中的清雅,简单粗暴的一个字,“爽”!
然而可惜的是无论从健康的角度还是从经济的角度,如此饮茶的方式都不是好的选择。
现已被我摒弃。
茶与生活的仪式感
国庆的假期,多少人选择背起行囊,游历四方;多少人选择继续工作,实现理想。一场七天旅行,对很多人是奢望,没有足够的钱,没有流浪的心,拒绝人潮拥挤,拒绝暴涨的票价。其实旅行的意义,未必是远方。
报了个旅游团,跟着一群凑在一起的陌生人,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你以为这是旅游, 其实不是;你以为花钱买票,挤了几个小时的队就是旅游,其实不是;你以为买了机票,飞到异国他乡就是旅游,其实不是。
当你在看风景的时候,其实自己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当你真的学会去认识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新鲜感;当你开始放松自己,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无论在哪,都是旅行。
一杯茶,从烧水到开泡,再到细细地品尝,沉淀的是茶叶和自己的内心。当你举起茶杯的时候,茶汤里倒影的人是你,喝进嘴里的,是自己。
旅行的意义是到一个人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去认识自己。
朝九晚五的行程、周遭熟悉的环境,人每天面对重复的东西,容易失去新鲜与好奇。
当你开始厌倦这种生活,“旅行”出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同的街道、不同的文化冲击着你,开始融入这种氛围。
当你发现这些陌生感慢慢的适应,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轻松的状态,去迎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你就发现了旅行的意义。
未必远方,坐在家中泡上一壶好茶,第一杯让自己放慢脚步,慢慢去消化每天的压力与烦恼;第二杯让自己放松,不去评判过去,也不断定明天,只享受这一分这一秒的香气;第三杯,你开始充满期待,觉得自己已经调整好心态,把重复的昨天活成未知的明天!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与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聚会通宵,叙叙家常是再所难免的事,尤其是碰上哪个小伙伴的婚宴喜事,各种大鱼大肉,喝酒宿醉都是少不了的节目。
但过度暴饮暴食对身体有着不小的危害。许多小伙伴们会借着放假的机会任性一次,于是每天都大吃大喝,其实这样对我们胃部着不小的伤害。
所以,大家不要太过任性地贪吃哦。吃完油腻的食物我们可以及时行一杯熟普,一个小青柑。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故事,它们来自不一样的生长环境,其实,我们走过的路、喝过的茶,都是一场不为人知的旅行。
透过喝茶,我们也在品味生活、体会人生,不妨静下心来,让“茶”带你到不一样的远方。
一盏宋茶,感受时光里的文化生活
酒阑更喜团茶苦,梦断偏宜瑞脑香。
李清照《鹧鸪天 · 寒日萧萧上琐窗》
我想,再也没有一个朝代能像宋朝那样,把“生活品味”视为最高层次的追求。
吴自牧曾在《梦梁录》中提到的“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
是闲事,更是雅事。
宋人茶事,最为平常,也最为风雅。
从帝王到平民,从朝堂到市井,文人雅士、民间百工都极为讲究,可谓空前繁荣。
▲ 宋人点茶场景
宋徽宗此人,是个艺术天才。
他爱好茶事,也精通茶事。
▲ 宋-赵佶五色鹦鹉图
《延福宫曲宴记》中还记载了,他为群臣演示点茶茶艺的故事:
“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帝所乐之事,自然风靡朝野,商贾贵胄,争相效仿。
宋徽宗也支持大臣们玩茶,认为这是“盛世之情尚也”,苏轼等诸多名流志士也都对点茶赞赏有加。
今天我们来聊聊宋人茶事,体验1000年前的风雅生活。
▲ 宋徽宗《文会图》,和大臣分茶场面。
点茶
“点茶”并非宋人初创,在唐代就已经出现。
但唐人喜欢“煎茶”,加入各种香料,繁华而绚丽。
追求平淡美学的宋人,更喜欢滋味纯正的点茶。
穷尽雅致的“点茶”,成了当时饮茶的主流方式。
▲ 宋刘松年《撵茶图》中的部分点茶工具:茶磨、茶炉、茶瓶、茶盏、盏托。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电视剧中,为大家全面展现了点茶的工艺。
首先,茶具要备全:茶盏、烫瓶、盏托、茶碾子、绢罗、茶筅、煮水器、上等泉水等,每一样都必不可少,备齐之后,开始点茶。
点茶的工艺步骤颇为繁琐。
第一步:将茶饼用微火慢慢灼烤,去除水分和苦涩味;
第二步:用茶碾子将烤过的茶饼碾碎,放入绢罗里面过滤杂质,留下最细的那层茶粉;
第三步:在汤瓶里面放入上好的泉水,煮沸或者将沸水注入汤瓶;
第四步:用沸水烫洗茶盏,保持温度,利于茶水香气的散发;
第五步:将茶末置于茶盏中,用少量沸水调成膏状,溶解茶叶部分成分;
第六步:将汤瓶里面的水慢慢注入茶盏中,边注边用茶筅来回搅动击打,此时,茶盏内壁会泛起一层饽沫,用茶筅去拂。
如此,一盏茶便点好了,调匀茶,而后饮用。
宋人点茶,最讲究茶汤美如“疏星淡月”。
使茶汤泛起泡沫,颜色逐渐从翠绿、奶绿到奶白,直到泛起满碗雪花。
这样的茶汤是看得见的雪浪,又焕发着光彩,如“镜中花”“水中月”。
既考验点茶技巧,又考验茶人的用心。
茶味最美在平淡,但不寡淡,要淡而有味,要能满口茶香,回味无穷。
斗茶
宋人不仅有着别样的烹茶方法,还将茶玩出了“花样”。
比如,斗茶。
猜测茶叶产地、辨别采茶时间、比拼茶叶质量,比拼点茶技术……
这是宋人独有的雅玩,放到现在也别有生趣。
文人聚在一起,于庭院,或竹林,带上珍爱的茶具,带上私藏的奇铭,逐一品评。
烧汤点茶,看谁的茶浮沫颜色更白,谁打出来的浮沫更多更细腻。
传闻,书法家蔡襄与苏才翁斗茶,几个回合还难分胜负。
最后一回,苏才翁将泉水用翠竹浸沥过,再拿来斗茶,后来也因为茶香中含有竹香才胜出。
既要赢,便赢得风雅,赢得有趣。
到了民间,大家则要“斗”得尽兴。
五六个茶粉碰到一起,于闹市、于门前,但凡有兴致,便可就地“开场斗茶”。
赢了开怀大笑,输了捶胸顿足。
要的是尽兴的痛快,风雅的狂欢。
茶百戏
风雅的宋人,把精致,刻在骨子里。
他们以茶为墨,在茶汤里画画,又称“分茶、水丹青”,又称“分茶”。
颇像西方用咖啡和牛奶形成的“拉花”,但难度更高。
茶百戏通过茶与水作画,并能形成纤巧如画的汤纹,而作画的工具又只有一个小茶勺。
有的仅使用汤瓶的壶嘴便可描出点点飞鸿,寂寂小亭,或三两桃花,甚至可以幻化出诗句来,绝妙至极。
《荈茗录》"生成盏"条记:"沙门福全生于金乡,长于茶海,能注汤幻茶,成一句诗。并点四瓯,共一绝句,泛乎汤表。"
其"茶百戏"条记:"近世有下汤运匕,别施妙诀,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禽兽虫鱼花草之属,纤巧如画。"
茶中有画,画中有茶,说的正是茶百戏。
宋人把心中的山水,刻在画里,也在茶里。
他们笃信生命的质感,远比财富权力更具价值。
这是宋人的品味,他们让最日常、最平凡的茶,有生活的味道,更气质不凡。
只有懂得感受和体味生活,才是一个生命的最高境界。
如今面对生活节奏加快,我们也不妨像宋人一样慢下来,去发现生活中的美物、美景,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心境和体悟。
茶与生活的仪式感
国庆的假期,多少人选择背起行囊,游历四方;多少人选择继续工作,实现理想。一场七天旅行,对很多人是奢望,没有足够的钱,没有流浪的心,拒绝人潮拥挤,拒绝暴涨的票价。其实旅行的意义,未必是远方。
报了个旅游团,跟着一群凑在一起的陌生人,上车睡觉,下车撒尿,景点拍照...你以为这是旅游, 其实不是;你以为花钱买票,挤了几个小时的队就是旅游,其实不是;你以为买了机票,飞到异国他乡就是旅游,其实不是。
当你在看风景的时候,其实自己本身就是一道风景。
当你真的学会去认识这个世界,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和新鲜感;当你开始放松自己,开始面对自己的内心,无论在哪,都是旅行。
一杯茶,从烧水到开泡,再到细细地品尝,沉淀的是茶叶和自己的内心。当你举起茶杯的时候,茶汤里倒影的人是你,喝进嘴里的,是自己。
旅行的意义是到一个人没有人认识你的地方,去认识自己。
朝九晚五的行程、周遭熟悉的环境,人每天面对重复的东西,容易失去新鲜与好奇。
当你开始厌倦这种生活,“旅行”出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不同的街道、不同的文化冲击着你,开始融入这种氛围。
当你发现这些陌生感慢慢的适应,把自己调整到一个轻松的状态,去迎接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你就发现了旅行的意义。
未必远方,坐在家中泡上一壶好茶,第一杯让自己放慢脚步,慢慢去消化每天的压力与烦恼;第二杯让自己放松,不去评判过去,也不断定明天,只享受这一分这一秒的香气;第三杯,你开始充满期待,觉得自己已经调整好心态,把重复的昨天活成未知的明天!
在这个普天同庆的日子里,与许久未见的亲朋好友聚会通宵,叙叙家常是再所难免的事,尤其是碰上哪个小伙伴的婚宴喜事,各种大鱼大肉,喝酒宿醉都是少不了的节目。
但过度暴饮暴食对身体有着不小的危害。许多小伙伴们会借着放假的机会任性一次,于是每天都大吃大喝,其实这样对我们胃部着不小的伤害。
所以,大家不要太过任性地贪吃哦。吃完油腻的食物我们可以及时行一杯熟普,一个小青柑。
不同的茶,有不同的故事,它们来自不一样的生长环境,其实,我们走过的路、喝过的茶,都是一场不为人知的旅行。
透过喝茶,我们也在品味生活、体会人生,不妨静下心来,让“茶”带你到不一样的远方。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茶道亦悟道和茶道即人道是什么意思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人生似一杯清茶 人生像一壶茶
下一篇:更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