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茶轩文>经验

勐库十八寨的所有寨子 勐库十八寨是哪十八寨

时间:2023-05-11 10:42:55 浏览量: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勐库十八寨是哪十八寨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勐库十八寨的所有寨子和勐库十八寨是哪十八寨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勐库十八寨的所有寨子 勐库十八寨是哪十八寨

勐库十八寨的所有寨子 勐库十八寨是哪十八寨

坝糯行政村隶属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地处勐库镇东边,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18.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离最近的车站19.0公里,距离集贸市场19.0公里,距离县城37.0公里。东邻临沧,南邻那蕉村委会,西邻忙那村委会,北邻梁子村委会。

下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国土面积7.23平方公里,海拔1,840.0米,年平均气温19.0℃,年降水量1,750.0毫米,适合种植粮食、茶叶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 1,652.0 亩,人均耕地0.7 亩,林地891.0亩;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800.0亩,有效灌溉率为48.4%,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7亩。

01坝糯藤条茶

说起坝糯,不得不说一下 “ 藤条茶 ” ,坝糯因藤条茶而闻名。藤条茶,在双江县勐库镇及沙河乡、忙糯乡许多村寨的老茶地里可看到一种形态特异的茶树,这种茶树叶片很少,主干和岔枝裸露可见,岔枝上长着几十根至上百根又细又软又长的细藤。

一根根细藤的下段也裸身无叶,只有藤条尖顶长着几个嫩芽和几片嫩叶,整棵茶树看上去带有一种柳树低垂柔软的姿貌。双江人将这种树上尽是长藤,叶片很少的茶树称为藤条茶。

藤条茶是靠人工修剪培养出来的,将茶树塑成藤条状,是双江清朝时期已有的管养法。藤条茶是茶农在漫长的茶事生产中,结合茶树的特性和周围环境总结出来的茶树采养方法,或者叫管养模式。茶树的枝条就像一根根长藤,所以叫藤条茶。

坝糯村以汉、拉祜族为主,是汉族和拉祜族混和居住地,在勐库小户赛拉祜族寨、公弄布朗族寨、冰岛傣族寨,都不曾见过这种修养法。

在这些少数民族眼里,只是把茶树当做 “ 懒庄稼 ” ,千百年来形成了粗放式管理与采摘的习惯,而藤条茶这种需要辛勤付出劳动的模式很难适合他们。

藤条茶采摘非常方便,枝条留最顶端不采,其他全部采摘,粗老叶子直接采下丢在茶地里当肥料,古茶树生命力非常旺盛,芽叶绿嫩,茶农采摘起来也相当方便,一枝采完再去采摘下一枝。

通过枝条顶部留叶,侧部修枝,保证茶树的顶端优势,抑制茶树开花结果,促进茶树营养生长,促进茶树发芽。

这种采养方式非常适合云南的古茶树,能延迟茶树衰老,延长茶树的成熟期,防止茶树过早进入衰亡期,并提高产量。当然这样的管养模式不仅仅是手工采摘就可以了,还要配合复杂的翻土和管理,这就需要很勤劳的茶农才行。

而勐库东半山汉人居多,老茶园的茶树几乎全是按藤条状培育的,勐库西半山的邦改、丙山,沙河乡的邦木、邦协,忙糯乡的滚岗等村寨,也有大面积的藤条茶园,这些有藤条茶的村寨都是汉人居多。

02坝糯茶历史

坝糯茶的历史非常悠久,种茶年代不会晚于冰岛。坝糯在汉人还没有迁来之前,就已经有拉祜人在此居住,拉祜人一开始就在坝糯种茶,坝糯保存着一片很大很老的人工栽培型古茶树,最大的一棵茶树树围已超过140厘米,坝糯的汉族村民都说那片大茶林是汉人还没迁来时拉祜族种下的。

从坝糯那片最老的古茶树来分析,拉祜族500年前已经在坝糯居住、种茶。

03坝糯古树普洱茶品质特点

坝糯茶外形条索紧结、芽叶肥硕、色泽墨绿;香气香高劲扬、挂杯香明显、有一股类似菌子的香味;

汤色青黄、透亮有光泽;滋味汤质饱满、充满阳刚之气,茶气强劲、入口苦涩明显,收敛性很好,生津回甘效果随之而来,气足韵长;叶底柔软、持嫩性强、嫩绿有光泽。

勐库十八寨——坝卡

坝卡村隶属于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地处勐库镇北边,距勐库镇镇政府40公里,到镇道路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离县城59公里。东邻冰岛村委会,南邻懂过村委会,西邻耿马县,北邻冰岛村委会。全村共有447户,辖上寨、下寨、包谷地等13个村民小组。

全村国土面积5.29平方公里,海拔1,600.0米,年平均气温20.0℃,年降水量1,800.0毫米,适合种植茶叶等农作物。全村有耕地总面积3,134.0亩,人均耕地1.3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拥有林地4,802.0亩,其中经济林果地1,649.0亩,人均经济林果地0.83亩,主要种植核桃等经济林果。

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518.0亩,有效灌溉率为16.5%,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50.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13亩。

“ 勐库十八寨——寨寨出好茶 ” 十八个寨子分别位于勐库镇的东西半山上。

西半山有十个寨子:冰岛,懂过,大雪山,大户赛,小户赛,丙山,邦改,坝卡,护东,公弄;东半山有八个寨子:忙蚌,坝糯,忙那,东来,城子,邦读,那赛,那焦,该片区出产的优质好茶备受各位普洱茶茶友的爱戴。

坝卡古茶园

坝卡最大的古茶树在下寨的顾家小寨,顾家是坝卡的大家族,过去都是住在一起的,因此那片房院也被村民称为顾家寨。

顾家寨保存下来的古茶树呈一条直线排在古道旁边,间隔在2米左右,排列比较整齐,看上去像是规划种植的,古茶树树高,树干粗细相差不多,树围大都在80~90厘米之间,应该是同一是同一时期种下的,据顾家后人说这片茶园是光绪初年种下的,现存的仅剩30多颗。

坝卡村虽是汉族人的寨子,但生态却保护得很好,现存的1500多亩茶园中,大部分为上世纪80年代的茶树,古树茶面积接近100多亩,茶林成片,未经过矮化,保存的非常完好,茶树大多有碗口粗,是清末民初所种。

寨子看上去葱葱绿绿,出寨子就可看见背后的一片竜林,面积约100多亩,是一片原始森林,竜林内的树木长得十分高大,枝繁叶茂,阳光都射不透,给人一种阴森的感觉,让人不由自主地心生敬畏。

坝卡古树普洱茶品质特点

外观条索清晰,芽头肥厚多毫,茶叶壮实完整,香气浓郁,香型近花果香有淡蜜香,挂杯香明显,茶汤透亮,色泽青黄,滋味先苦后甘,涩味平,滑厚饱满,茶气足,层次感强,叶底芽头肥嫩,叶质柔软有光泽。

拥有勐库西半山古树茶的特点,又毗邻冰岛村,使坝卡茶成为了冰岛茶的替代品。

勐库十八寨——城子

城子行政村隶属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地处勐库镇北边,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路,距离县城21公里。

东邻邦读村委会,南邻华侨农场五队,西邻护东村委会,北邻忙那村委会。辖城子、忙林、缩俄河等15个村民小组。

资源概况

全村国土面积5.75平方公里,海拔1,129.00米,年平均气温25.00℃,年降水量1,065.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茶叶、甘蔗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4,873.00亩,人均耕地1.3亩,林地5497.00亩。

城子古茶园

从地理位置上看,城子村委会毗邻勐库镇政府,北边和东边以及南边的一部分,拥有很大面积的耕地,大力发展现代的新式茶园,有的也种植玉米和甘蔗;

西边的环境较佳,拥有非常茂密的植被,城子古茶树均分布在这一带,城子古茶树长势高大,树冠展开,叶密且背部多绒毛;

加上终年云雾笼罩,日照充足,地气旺盛,枝繁叶茂,是茶树的理想之地;加工出来的茶叶质感非常好、味道醇厚、花果香明显、生津回甘持久;因此也被众多茶友所热爱。

城子普洱茶的特点

外观条索紧结、显毫、色泽墨绿、质感好;香气强劲高扬、挂杯香持久、香型似花果香;

汤色青黄,透亮且富有光泽;滋味饱满、茶汤口感丰富、入口微苦微涩、香气浓郁、生津回甘佳、气足韵长、经久耐泡;叶底芽叶完整、富有弹性、持嫩性强。

勐库十八寨——护东

护东行政村隶属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勐库镇,地处勐库镇西南边,距勐库镇政府所在地2.0公里,到镇道路为水泥路,交通方便,距离县城24.0公里。

东邻城子村委会,南邻华侨农场六队,西邻丙山村委会,北邻公弄村委会。辖马六林、忙别、忙波等12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645户,有乡村人口2847人,其中农业人口2847人,劳动力1735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1735人。

资源概况

全村国土面积3.01平方公里,海拔1,150.0米,年平均气温25.0℃,年降水量1,600.0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村耕地面积3,256.5亩,人均耕地1.1亩,林地1,245.2亩,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 837.0亩;

有效灌溉率为25.7%,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 837.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9亩,主要种植玉米、水稻等农作物。该村到镇道路为水泥路;进村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

护东古茶园

护东村在勐库镇的东边,距离勐库镇镇政府2公里,村落的东边既是灌溉型农田,又靠近城区,城中日常所需的瓜果蔬菜部分来源于此处;西边、北边、南边即是茶叶的所在地,南边也有部分耕地;

护东古树普洱茶品质特点

外观条索清晰,芽尖肥厚多毫,茶叶壮实完整,香气高扬,香型也是近花果香夹淡蜜香,挂杯香沉稳持久,茶汤透亮,色泽青黄,光良感很好;

滋味苦涩明显,茶汤入口苦味重于涩味,但化开速度很开,收敛性很强,生津效果快而明显,回甘效果俱佳,尾韵亦足,叶底芽头肥嫩,弹性很好,芽叶完整。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勐库十八寨的所有寨子和勐库十八寨是哪十八寨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本文标题:勐库十八寨的所有寨子 勐库十八寨是哪十八寨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78.html

上一篇:普洱茶暴晒后了有方法挽救吗 普洱茶晒了下太阳怎么办

下一篇:更多经验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经验相关文章
更多经验文章
喜欢经验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