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茶轩文>茶器

华宁窑窑变图片 华宁窑瓷器

时间:2023-05-26 22:30:06 浏览量: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华宁窑瓷器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华宁窑窑变图片和华宁窑瓷器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华宁窑窑变图片 华宁窑瓷器

华宁窑窑变图片 华宁窑瓷器

7月6日一大早,尽管华宁阴雨连绵,但位于华宁碗窑国际陶艺村(以下简称碗窑村)的龙窑还是围满了前来赶开窑的群众。

11时许,随着封窑的砖被一块块取下,师傅钻进窑内,将陶缸、瓦罐、茶盏等陶器递出,安静的现场逐渐沸腾起来。有人讨论着出窑陶器的品质、造型;有人围着师傅询问陶器的工艺;还有人索性守着窑口,抢过窑主手上尚有余温的陶器,仔细品评一番后再也不肯撒手,得知“此器暂不出售”后,又小心翼翼地交还给师傅,目光跟着装陶器的车,满心满眼的不舍。

当天,20余位国内乃至国际知名的陶艺大师和200余家企业代表、客商见证此次开窑以及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教学实训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创研基地启用和华宁陶云上艺术博物馆、华宁陶文化会客厅、陶瓷艺术大师系列作品展馆开馆。6位陶文化领域大师受聘成为华宁陶瓷产业发展顾问,为19位陶瓷工艺大师工作室授牌,与8家企业签订意向性合作协议,签约项目总金额21.9亿元,将从专业、商业、文旅等角度为华宁陶瓷产业发展再添一把火,推动华宁陶的“新窑变”。

记忆

华宁陶古称“宁州陶”,制作技艺传承至今,依然保持着自然纯朴的状态。享有“黄如纯金、绿如翡翠、白如羊脂、蓝如宝石、紫如剑气、青如松烟”的美赞。制陶所用坯料、釉料直接取自大自然,烧制出的陶器质地细腻,呈现出淳朴自然、直观单纯的意趣。凝聚着人情与自然的和谐之美,流露着纯真的乡土感情和对人生、对自然的感受,富有浓厚的人情味和自然天成的形式感。

600多年前的明朝洪武年间,江西景德镇人车朋一把火点燃了华宁陶窑,开启了华宁釉陶制作历程。在明朝,华宁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手工制陶的中心之一,以生产饭碗、油盐罐、汽锅、茶壶、酒杯、花瓶、笔筒等实用陶为主。

82岁的范永祥老人对华宁陶怀有很深的感情,他家的小院里,栽花的花盆、装东西的器皿及砌花台的材料都是陶制品。华宁县编辑出版的《云南华宁陶》里这样形容他的小院:“草木荫繁,果木飘香,鸟鸣啾啾,恰如宁州古镇的宁静平和。一组古建筑上所用的三彩雕龙瓦脊和废弃匣钵被一起砌成花台”老人回忆说,制陶人家不一定都得有窑,可以租用别家的窑来烧制陶器,从制泥、做陶、烧制到上釉全是手工完成,那时还没有电,做陶时得一边用脚踢盘一边塑形,特别辛苦。

“虽然每个制陶人家不一定有窑,但一定有一间专门卖陶制品的铺面建在村边。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条专门卖陶制品的窑街。”在范永祥的记忆里,窑街特别繁华,各家都把陶制品拿到这里售卖,江川、通海等地的商人都来窑街上选购陶制品,质量好、做工精细的陶制品卖得很快,往往一出窑就被抢购一空。

此外,碗窑村每年还要举办祭窑神活动,除了祈求保佑烧制出好的陶制品外,那天全村的技工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切磋技艺,共同探讨制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坚守

“嫁给陶匠,自己也成了陶匠。”现年72岁的李自轩,是为数不多的一直坚持做陶的手艺人。从泥到陶,再回到泥,这几乎是李自轩每一天的生活写照。

汪氏家族是华宁县自明代以来世代传承的制陶世家。1964年,李自轩与汪氏第27代传人汪培祖结婚后,师承公公汪之鹏并深受丈夫影响,成为华宁制陶业的代表性人物,她的大半辈子都与泥火为伴,命运与华宁陶紧紧相连。

1986年,华宁县组建白塔山美陶厂,李自轩到该厂工作,先后任生产技术副厂长、厂长。她回忆说,华宁陶萧条时,白塔山美陶厂几近停产。改制后,美陶厂大量技术纯熟的制陶工人成为重振华宁陶的人才基础。

43岁的舒文照就曾是白塔山美陶厂的设计人员。2000年美陶厂改制后,分流下岗失去“铁饭碗”的舒文照陷入迷茫。

“我回家做了一个月农活,发现自己最喜爱的还是制陶这个行业,我割舍不下这份热爱。”舒文照介绍,2001年,自己回到华宁城边开烧烤店,边做小件陶器开发,到了2003年,又转做中型陶器,并尝试在青陶上绘画

“我直接吓蒙了,心想这么大的单子,该怎么才能做下来。”舒文照回忆说,在华宁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自己成立了舒氏陶艺有限责任公司并前往艺术学院“招兵买马”,随后开始了紧锣密鼓的赶工。

“24天的时间,我们交出了第一个订单产品,赚了12万元。”试水成功后,舒文照开始致力于推动华宁陶从实用陶向工艺陶转变,研发出一系列具有民族特色的黑陶彩雕工艺品,成为华宁生产工艺陶的代表性人物。

进入21世纪,华宁窑开始进入藏家收藏、研究的领域。经过近20年的萧条之后,呈现出磅礴的创造力。

创新

而今,在华宁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正掀起一波新的制陶热。

除了李自轩、舒文照这样的本地陶艺师,还有许多外来陶艺家以及刚毕业的大学生在恪守传统的同时,不忘锐意创新,将脚下的泥土变为神奇的陶瓷艺术品。

被称为华宁陶界“空降兵”的云南豆记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豆文林主攻陶釉研发。

“此前,我一直从事玛瑙生意,在华宁这个地方,你很难不去把自己的事业与陶联系在一起。汝窑有玛瑙入釉的先例,我就想试试华宁玛瑙入釉。”

“半路出家”的豆文林说:“得益于旧时家族垄断式的传承方式被打破,如今制陶的泥我可以买到,拉坯可以请本地甚至其他地方的大师完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让我得以专心将玛瑙入釉研究深、研究精。”

来自大理的胡氏兄弟,凭借对陶的喜爱扎根华宁,潜心做陶并成立了“古月窑”工坊。哥哥胡文森毕业于玉溪师范学院雕塑专业,由于制陶工坊起步时间晚、规模不大,兄弟俩另辟蹊径选择制作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小陶艺品,避免与大型陶艺制作工坊“撞车”。

在华宁的10多年时间里,兄弟俩从学徒到创业,再到探索创新,研发出“凝土成玉”“华宁釉陶与建水紫陶结合”两项专利产品。今年6月,胡氏兄弟又成立了华宁古月窑色釉研发中心,期望在华宁陶釉方面有更多突破。

胡氏兄弟不但教授徒弟技艺,还支持他们自立门户、继续创新。2023年,从云南工艺美术学校毕业的刘阳跟随胡氏兄弟学习陶艺。2023年4月,在胡氏兄弟的支持下,刘阳开起了自己的陶舍并取名刘念。

“刘是我的姓,念是留念,6年的谐音,以此记录我在古月窑学艺成长的时光。器物之上,常见匠人之心,常念生活寓意,如此凡器不凡,小器不凡。本着这样的态度理念,我想把产品做得更好,用一个匠人的心,向另一位匠人致敬!”现在,刘阳致力于探索天青釉、釉上彩与彩绘相结合的技法,希望以一种更让年轻人接受的形式,去展现古老华宁陶的魅力。

23岁毕业于江西陶瓷工艺美术学院的冯稀婧回到华宁后,创办了华宁宁州宁景陶艺工作室,在传承华宁陶传统制作方法的同时,融入现代陶艺的设计理念。她的工作室以“装得下故事的器物”为主旨,在发挥实用价值的同时注入了现代人生活的情怀。今年5月,冯稀婧设计的陶器(橘)正式获批外观设计专利。“希望我成为华宁最年轻的陶艺大师。”冯稀婧自信地说。

近年来,华宁县高度重视陶艺人才的培养,多批次选送陶艺师分别到景德镇、浙江等地进行强化培训,合作成立了云南大学昌新国际艺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景德镇陶瓷艺术研究院创研基地,在陶艺人才培养、颜色釉研发、创意设计、宣传交流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

传承

到过华宁县幼儿园的人,都会惊叹于幼儿园极具创意的楼道走廊被设计成“瓦货街”。“瓦货街”里除了陈列华宁的土陶工艺品外,还把孩子们用泥陶工艺半成品装饰、绘制而成的作品进行陈列展示。走廊窗台上,青砖青瓦、彩绘陶盘、杯子有序叠放,就连过道的转角,也用陶画、陶器装点。

“陶艺活动对幼儿来说是一种游戏,更是一种新的体验和探究活动。”幼儿园教师周红珺介绍,幼儿园以“陶韵润童心,乡土融课程,艺趣育乡情”为办园特色,利用家乡陶文化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陶艺活动。

在开展陶艺教学的同时,幼儿园还创设了“陶艺工作坊”。

随着规模渐起的华宁陶产业,华宁职业高级中学陶艺专业应运而生。

“3年的职业教育中,经过前2年的在校学习实践,学生能够完整掌握制陶技艺。第3年到景德镇、北京等地进行顶岗学习。”教师李崇萌介绍,学校还会定期开办短期课堂,为当地陶艺从业者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目前学校毕业的5届学生已成为华宁陶发展的中坚力量。

2023年6月,华宁县“民间手造”陶塑项目正式启动,通过开展系统培训,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民间陶塑艺术家。为了帮村民树立信心、确保大多数人都能学会,陶艺大师邓红锦规定所有人在制作过程中只能采用捏塑、贴塑、搓、揉等简单技法。邓红锦说,村民作品中流露出的精神和感情,也影响着自己的创作,这让她感到惊喜和欣慰。

日前,华宁陶艺术馆在昆明斗南花卉小镇开馆。位于斗南花卉小镇斗南花市2号馆4楼的华宁陶艺术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展出的20余家制陶企业的800余件精美陶器美不胜收。此举旨在依托斗南花卉小镇的影响力和产业规模,通过华宁陶与云南鲜花以及其他艺术的融合,打造华宁陶对外宣传和销售的重要窗口,加快推进华宁陶瓷文化产业发展。

白瓷盖碗的由来

白瓷盖碗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在唐人《资暇录》卷下《茶托子》亦有相关记载,但起初的白瓷盖碗盖碗并没有杯托,到了清代,白瓷盖碗正式形成由碗、盖、船三部分组成的茶具,造型独特,制作精巧,茶碗上大下小,盖可入碗内,茶船做底承托。

盖碗的历史非常悠久,相传起源于唐代。

唐人《资暇录》卷下《茶托子》条载:“建中蜀相崔宁之女以茶杯无衬,病其熨指,取碟子承之,抚啜而杯倾,乃以蜡环碟子之央,其杯遂定……人人为便,用于世。

是后传者更环其底,愈新其制,以至百状焉。”

发展:基于兴趣,她后来把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们称赞不已。到后来环底做得越来越新颖,形状百态。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四川成都地区诞生了。

根据制作的原料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

白瓷盖碗、汝窑盖碗和青花瓷盖碗。

白瓷盖碗最便宜,汝窑盖碗更适合土豪,老板们的佳选。

盖碗的结构虽然简单,但是对做工的要求却比较高。因为盖碗要做得严丝合缝,手绘要精美,做起来是比较难的。

寓意:盖碗又称'三才碗'、'三才杯',顾名思义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汉族茶具。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

优点:使用盖碗泡茶最大的优点是它适合泡任何种类的茶,不像玻璃杯更适合泡绿茶,其他茶较不适宜,而紫砂壶不宜泡绿茶,更适合泡乌龙茶和老茶等。

提醒:用盖碗品茶时,杯盖、杯身、杯托三者不应分开使用,否则既不礼貌也不美观。

如何挑选白瓷盖碗,白瓷盖碗的大小怎么选

盖碗作为茶界的“万能茶具”,适合泡任何茶类,作为一名标准的茶友,一般都会先有套自己钟爱的盖碗茶具。那么问题来了,如何挑选白瓷盖碗,大小怎么选择?

白瓷盖碗的特点

首先,对于盖碗材质的选择,昵茶网推荐素净的白瓷盖碗,像德化白瓷盖碗具有白度好、光泽度高、热稳定性强、耐温、耐压、耐磨、耐腐蚀等特点。

且釉色白如凝脂、纯净温润、致密度高、透光度好,极具艺术观赏价值;且用白瓷盖碗泡茶时,因其能忠实地呈现茶汤品质,既不吸附茶味,又便于闻香和观察叶底,实用性强,这也是专业茶人都偏好使用白瓷盖碗的原因。

盖碗尺寸选择

盖碗的材质有分:白瓷、青瓷、汝瓷、彩瓷、紫砂、紫陶等。

盖碗的大小有分:100ml、110ml、120ml、130ml、150ml、300ml不等

a.小型盖碗

对于泡茶这件事,盖碗容量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顺手”,不烫手。

对于手掌小、抓握力弱的茶友,可以选择100ml~130ml(100ml盖碗口径约8cm、高度6.9cm;130ml盖碗口径约9cm、高度约7.5cm)之间的盖碗,小巧的盖碗对于手掌小的茶友来说,比较容易拿捏。

b.中型盖碗

对于手掌大、抓握力强、喝茶量比较大、喝茶次数也比较多的茶友,需要大一点的盖碗,可以选择150ml~250ml(150ml盖碗口径约为9.3cm、高度7.9cm;250ml盖碗口径约10.5cm、高度9cm)之间的盖碗。

c.大型盖碗

300ml的盖碗基本上是目前市面上最大的盖碗了,再大的话就是巨型盖碗了,不仅拿着厚重,还不美观,即使是大老爷们也不是很适合;相较而言,150ml的是最合适的。

对于大部分茶友而言,昵茶网建议选择大小在100ml~150ml的白瓷盖碗即可。

白瓷盖碗的价格

150ml左右容量的白瓷盖碗价格:普通的白瓷盖碗一个只需40元左右即可,且已经是不错品质的,完全可以满足日常泡饮需求.

优质的白瓷盖碗一个需要100元左右,使用的材料及造型都会更好些;高级白瓷盖碗,则需数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艺术感也更强。

喝茶,本身是件简单纯粹的事,因而选择适合自己、顺手的盖碗即可。

挑选盖碗注意事项

我们在选择盖碗时,一定要买碗口往外延伸的,这样手才有着力点,才不会被烫到。

白瓷盖碗适合泡什么茶,有什么优点

白瓷盖碗适合泡安吉白茶、西湖龙井、碧螺春、铁观音、凤凰单丛、武夷岩茶、安化黑茶、云南普洱茶、滇红茶、祁门红茶、福鼎白茶等,总之,盖碗基本上适用于六大茶类,因为白瓷盖碗构造简单,不吸附茶香,出汤便捷,可真实还原茶味,且不会出现闷泡现象,因此适合大多数茶品。

白瓷盖碗可以泡哪些茶品

1、绿茶、黄茶

绿茶滋味鲜爽,因此不宜久闷。

绿茶大多数情况是用玻璃杯冲泡的,但除了这个,白瓷盖碗亦能胜任泡绿茶的需求。

白瓷盖碗散热快,冲泡时揭开盖子即可,便能真实还原鲜爽,嫩香的滋味与香气。

因此,白瓷盖碗与绿茶亦是很好的组合。

而黄茶与绿茶有相似之处,黄茶汤色呈杏黄,滋味甜纯,用白瓷盖碗也能将黄茶的黄叶黄汤尽收眼底,不仅在视觉上享受,花香、清香亦能很好的融入茶汤之中。

2、白茶

白茶外形芽毫完整,花香高扬,汤色杏黄或橙黄,汤味鲜醇,又带有特定的毫香之气。

冲泡白茶,也是非白瓷盖碗莫属。

鲜嫩或陈放的白茶,投入盖碗之中,温杯洁具,冲入沸水之后,茶叶便迅速在盖碗中施展开来。

不一会儿,杏黄透明的汤色,舒展的叶片便展现在眼前,此时香气随着风流涌动,进入身体,飘逸清新,身心舒张。

而饮用白瓷盖碗泡的白茶便是一种享受,不管是滋味、香气、汤色,一切都在不严重。

3、黑茶、普洱茶

黑茶、普洱茶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

黑茶其实是可以单独拿出来煮的,当然这里我们不讨论煮,而是泡,黑茶原料较为粗狂一些。

用盖碗泡,浓厚度可控,同时也能很好的将陈香、槟榔香、荷叶香者些香气释放,在汤色上,也更加醇和饱满。

而普洱茶自古便以醇厚,浓烈著称,盖碗冲泡,是十分利于这种高山野韵凸现的,其次,普洱茶紧致的条索,通过盖碗的浸润,可及时得到舒展。

成就黄亮汤色的同时,可在方寸之间,捕捉到茶中的每一分醇爽、特质,对于茶叶的滋味亦更真实。

除此之外,武夷岩茶、凤凰单丛、小青柑、陈皮普洱茶等等...这些茶也都适合白瓷盖碗冲泡。

当然,也需要注意盖碗的大小,一般建议选择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即可,拿捏舒适,出汤容易。

因此,白瓷盖碗对于茶叶而言,包容性是非常强的,如果你不知道用什么茶具来泡,那么毫无疑问,盖碗便是你的第一选择。

白瓷盖碗泡茶的优点

盖碗是一种上有盖,下有托,中有碗的茶具,又被称之为“三才碗”,其寓意着天、地、人和之意。

白瓷盖碗,皎洁的白,给人一种玲珑剔透,简洁的感觉。

用白瓷盖碗冲泡一款茶叶,不仅有助于观察和欣赏茶汤的变化,同时瓷质的盖碗更容易留下挂杯香,使茶香萦绕在碗盖上。

其次,特有的材质在搭配上白色的釉料,保证了茶香凝聚在那小小的一个盖碗之中,不会减弱茶叶的香气,反而可以真实还原茶叶的每一种滋味,不增不减,这边是盖碗所拥有的特质。

再更换茶叶时,及时将盖碗清洗干净,之后便可以泡另外一款茶,互不影响。

并且,因其碗口大,若是将碗盖掀开,那么其中的热气就因此会快速散开,不必担心,茶叶会被闷坏。

除了这些,白瓷盖碗泡茶,更容易掌握,拿捏方便,重点是价格相对低廉,上手舒适度较高,因此成为很好茶友泡茶的必备器具。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华宁窑窑变图片和华宁窑瓷器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本文标题:华宁窑窑变图片 华宁窑瓷器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15085.html

上一篇:纯银茶具怎么清洗才干净 纯银茶具怎么清洗保养

下一篇:更多茶器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器相关文章
更多茶器文章
喜欢茶器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