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和花丝工艺的区别 掐丝工艺视频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掐丝工艺视频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掐丝和花丝工艺的区别和掐丝工艺视频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掐丝和花丝工艺的区别 掐丝工艺视频
之前在北京茶博会上,我们有带了珐琅到现场展示,有画珐琅和掐丝珐琅两种,对于珐琅(景泰蓝),北京的朋友们并不陌生,因为北京是景泰蓝技术的发源地。画珐琅大家都知道是在器具胚胎上构制图案,然后上彩釉烧制而成,虽然听上去很简单,但制作却要求异常高,工艺很有考究。
然而,对于掐丝珐琅,很多人就会有这样的疑问:这不是花丝珐琅吗?
掐丝和花丝两种工艺虽说都是将金银拉成细丝来制作,但是在制作的工艺步骤上确实存在一定的区别。那我们今天就拿珐琅来讲解一下,它到底是掐丝珐琅还是花丝珐琅?
掐丝工艺
要知道两种工艺的区别,首先,我们要从它的制作工艺、细节和步骤来区分了解。
先从掐丝说起,它是珐琅制作中最关键的装饰工序,需要把金银等金属细丝按照绘制好的花纹掐成图案,然后镶在物器上。这种掐丝工艺主要运用在珐琅等稍大一点的物器上,故称之为掐丝珐琅。其制作步骤为:制作胚胎、抽丝、掐丝、点蓝、烧蓝等。
花丝工艺
也叫细丝工艺。它需要把金银铜等金属材质抽成细丝,如果是制作珐琅,它们的步骤基本一致。花丝工艺与掐丝工艺不同的是,掐丝是按照图案镶在制作好的器具胚胎上。
花丝工艺制品大多为饰品,是以堆垒编织的方法制作而成,且用料都是比较珍稀,工艺繁复,历史上仅为皇家御用之物。制作步骤为:掐、填、攒、焊、堆、垒、织、编、点翠等。但花丝工艺也可以运用于珐琅制作上,成品大多以堆垒、编织的制作方式呈现,只是没有掐丝这一工艺广泛。
掐丝与花丝
其实对于两种工艺,有些步骤略有相似,只是各自运用在不同的物件装饰上,所以赋予的工艺概念不同。而对于珐琅来说,掐丝珐琅也等于花丝珐琅。它们的制作步骤一样,因为北方地区一般称珐琅为景泰蓝的较多,很多人看到景泰蓝时都是会叫花丝景泰蓝,久而久之就被潜移默化成了花丝珐琅。只因各地的叫法习惯不同,所以在介绍的时候才会产生这种疑问。
都匀毛尖的加工工艺以及要求
摊放:将采收的鲜叶置于通风、洁净的室内2~3h,厚度 3~5cm。
杀青:都匀毛尖的手工杀青锅温为170~190 ℃,杀青时间为3~5min。
揉捻:锅温降至80~100℃时,锅内揉捻,保持方向一致,要求不能倒转。
搓团提毫:锅温降至 60~80℃,双手握茶,搓完抖散,反复多次。
焙干:锅温为70~80 ℃,摊开均匀,翻抖的手法要轻,历时不超过5min。
都匀毛尖的制作工艺
都匀毛尖茶的工艺流程可分为摊放、杀青、揉捻、搓团提毫、焙干等工序。
其采摘为一芽一叶,鲜叶长度不大于2到5cm,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
1、摊放
采后的芽叶经过筛选,剔除不符合要求的鱼叶、单片及杂物等。
(均匀摊放)
置于阴凉通风、洁净的室内 2~3h,摊放厚度 3~5 cm。
摊放程度以芽叶含水量为70%左右,鲜叶减重率15%~25%。
鲜叶的色泽由鲜活翠绿转变为暗绿,叶面光泽基本消失。
青草气减轻,散发出花果清香,叶质变得较柔软时为适度。
2、杀青
都匀毛尖的手工杀青在直径为58 cm 的平锅中进行,锅温 170~190 ℃。
(锅内杀青)
手法要求先闷后抖,多抖少闷,抖闷结合,捞得净,抛得高,抖得散。
杀青叶的要求:叶色为无光泽的暗绿色,不生、不黄、无焦边,无红叶红梗,无死青叶。
具清香或熟香,无青草气、水闷气及烟焦气。
叶质柔软,嫩茎不易折断,紧握能成团,略感粘手,鲜叶失重率为30%~40%。
3、揉捻
当锅温降至80~100℃时,在锅内进行揉捻。
(揉捻茶青)
单手或双手握叶,沿锅壁滚动翻转,保持方向一致,不能倒转。
用力要轻重均匀,边揉边抖散水气,揉至条索形,达到六成干即可,此时含水量为40%~45%,揉捻过程持续20min左右。
揉捻叶以条索卷紧、不扁、不松,完整,叶色不泛黄,香气清爽、无闷气为适度。
4、搓团提毫
锅温降至 60~80℃,在锅中进行。
(搓团提毫)
双手握茶,使茶叶在手心沿同一方向翻转搓团,搓好一团放置锅壁再另搓一团。
搓完后再立即抖散,接着再搓、反复多次。
茶团由大到小,锅温由高到低,手法由重到轻,直搓至白毫显露,历时一般为 20 min。
当条索紧细卷曲匀整,白毫显露,色泽鲜艳,不断碎,不脱毫,有明显的硬脆刺手感时,可转入焙干阶段。
5、焙干
手工加工在锅中进行焙干,锅温70~80 ℃。
(焙干)
摊开均匀,翻抖的手法要轻,焙干后的水分要低于6%,历时不超过5 min。
(干茶)
结语
都匀毛尖茶原产于市内的团山哨上、哨脚、黄河黑沟、钱家坡一带,制作都匀毛尖需要优质的原料,同时也需要经验丰富的制茶师优秀的技艺,方可制成一味好茶。
成品都匀毛尖茶外形卷曲,色泽鲜绿,白毫显露,肉厚清嫩,气香味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而名扬四方。
都匀毛尖一共分为几级
尊品:紧细卷曲、满披白毫,香气为嫩香、栗香,滋味鲜醇,汤色嫩黄、绿明亮。
珍品:紧细较卷、白毫显露,嫩香、清香明显,鲜爽回甘,汤色浅色黄、绿明亮。
特级:较紧细、弯曲露毫,清香、栗香明显,醇厚,汤色黄绿较亮。
一级:紧结、较弯曲,香气纯正,滋味醇和,汤色黄绿尚亮。
二级:较紧、尚弯曲,香气纯正,滋味纯和,汤色较黄绿,尚亮。
都匀毛尖茶简介
螺形炒青绿茶,十大名茶之一
产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匀附近苗岭山区的团山、黄河、哨脚、大槽、云雾山、黑沟、哨上、钱家坡等地。
其茶区海拔1000m以上,林木苍郁,云雾缭绕,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5.5℃,有效积温4915℃,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相对湿度79%,小气候环境优越,茶芽持嫩期长。
匀毛尖都匀毛尖,又叫“鱼钩茶”“雀舌茶”,是螺形炒青绿茶。
1968年当地技术员吸取江苏洞庭碧螺春部分加工技术,在原鱼钩茶基础上,对加工技术进行改进并推广;
其茶采摘一芽一叶,经杀青、锅揉、做形、焙干制成,成品茶取名为都匀毛尖。
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将碧螺春、信阳毛尖、西湖龙井、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六安瓜片、安溪铁观音列为中国十大名茶。
目前,都匀毛尖茶是贵州省名优茶中的著名品牌。
都匀毛尖的等级与品质特征
现在都匀毛尖茶分尊品、珍品、特级、一级与二级,一共五个等级。
DB52/T 433-2023 都匀毛尖茶~昵茶网
都匀毛尖茶有“三绿”特点,也就是说,干茶嫩绿,汤色绿中透黄,叶底嫩绿。
其品质特征外形条索紧细卷曲,色泽绿润,白毫显露,内质汤色清澈,香气清嫩鲜,滋味鲜浓回甘,叶底嫩绿匀齐。
都匀毛尖茶的外形与洞庭碧螺春非常相似,但仔细辨别,都匀毛尖茶更壮实,滋味更浓。
都匀毛尖和信阳毛尖的口感
都匀毛尖和信阳毛尖的口感:都匀毛尖滋味鲜浓,板栗香馥郁,生津较快,口感清幽且满口生津,鲜爽且浓厚;信阳毛尖内质清香,口感鲜爽且浓厚,味道纯正,回甘较好且嫩香持久。
都匀毛尖的品质特点:
都匀毛尖属于绿茶类,性偏寒不发酵。
都匀毛尖茶叶品质十分优异,有诗称“雪芽芬芳都匀生,不亚龙井碧螺春”。其特点可归纳为“三绿透三黄”,即干茶的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香气清高,滋味鲜浓,叶底绿中显黄。
信阳毛尖的品质特点:
信阳毛尖属于绿茶类,性偏寒不发酵。
信阳毛尖也叫“豫毛峰”,是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也是绿茶中的珍品。
信阳毛尖内质的品质特点以“形秀、色绿、香高、味鲜”而闻名,内质清香,汤绿味浓,口感很好,多次冲泡,而香味犹存,魅力诱人,胜过了许多江南名茶,苏东坡评论称:“淮南茶,信阳第一。”
都匀毛尖和信阳毛尖的区别:
1.产地不同
信阳毛尖为河南省著名特产之一,亦称“豫毛峰”,中国名茶之一,都匀毛尖又名“白毛尖”、“细毛尖”、“鱼钩茶”、“雀舌茶”,是贵州三大名茶之一,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2.外观不同
信阳毛尖素来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饮誉中外。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
3.加工方式不同
信阳毛尖品质好,端在炒中成。信阳毛尖炒制工艺独特,炒制分“生锅”、熟锅”、“烘焙”三个工序,用双锅变温法进行。“生锅”的温度140-160℃,“熟锅”的温度80至90℃,“烘焙”温度60-90℃,随看锅温变化,茶叶合水量不断减少,品质也逐渐成。都匀毛尖炒制工艺分杀青、揉捻、搓团提毫、干燥四道工序。
4.品质特点不同
都匀毛尖茶选用当地的苔茶良种,具有发芽早、芽叶肥壮、茸毛多、持嫩性强的特性,内含成份丰富。都匀毛尖“三绿透黄色”的特色,即干茶色泽绿中带黄,汤色绿中透黄,叶底绿中显黄。成品都匀毛尖色泽翠绿、外形匀整、白毫显露、条索卷曲、香气清嫩、滋味鲜浓、回味甘甜、汤色清澈、叶底明亮、芽头肥壮。
信阳毛尖的外形明显特征为:细、圆、光、直、多白毫,信阳毛尖干茶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掐丝和花丝工艺的区别和掐丝工艺视频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上一篇:都有哪些竹木茶具?茶具有哪些? 竹木茶具的优点是什么
下一篇:更多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