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茶轩文>茶器

建水紫陶大师谭知凡作品 建水紫陶谭惠莲

时间:2023-05-26 03:13:32 浏览量: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建水紫陶谭惠莲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建水紫陶大师谭知凡作品和建水紫陶谭惠莲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建水紫陶大师谭知凡作品 建水紫陶谭惠莲

建水紫陶大师谭知凡作品 建水紫陶谭惠莲

谭知凡,男,建水县人,1950年2月出生,1973年进入建水工艺美术陶厂工作就与紫陶工艺结下了不解之缘。多年来在从事美术绘画的同时潜心于工艺美术陶的制作研究。在已故老艺人向福功的艺术熏陶下,在不断的探索和进取中于19841986年到云南艺术学院进行了艺术深造,其思想和艺术造诣日渐成熟,在残贴、断卷的传统工艺基础上有了新的突破,探索出了阴刻、阳刻一次性完成的新工艺流程,提高了工效,创造了经济效益。与此同时,与本厂的老师傅何炎华等同志一道大搞生产工艺改革和技术创新,共同首创了紫陶作品制作上的空心刀雕刻工艺,使工作效率猛增至原来的五倍,这一历史性的贡献大大促进了工艺美术陶厂生产和经济的发展。

1978年,受全厂和全县各族人民的重托,光荣参加了“北京人民大会堂更新改造工程”中“大花缸”的制作任务并圆满完成。使建水各族人民的美好心愿记载入首都史册。

1983年作品《半币壶》《残贴笔筒》被选送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并被列为珍藏品。

1988年作品《陶艺文具》在省日用陶瓷创作设计评比中荣获省轻工厅颁发的“创作设计优秀奖”。同年12月由云南省轻工厅、云南省人事厅评定为“助理工艺美术师”。

1993年2月当选为建水县第六届政协委员。同年6月,经省轻工厅考核评审,被评为“工艺美术师”。

1995年,在本县的旅游产品开发活动中,其作品荣获县人民政府颁发的“创作设计一等奖”。

2003年,被红河州文化局、红河州民族事务委员会命名为“红河州名族民间优秀美术艺人。”

2023年8月荣获“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同年被评为“高级工艺美术师”。

2023年10月紫陶《扁天球瓶》获中国创造?民间文化品牌珍贵艺术品”奖。同年12月送云南省首届“工美杯”精品博览会获金奖。

2023年作品《华夏永联》在第十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获铜奖。

2023年8月作品《般若樽》获云南省第五届工美杯金奖。同年12月,被评为云南省第四届百名拔尖农村乡土人才。

2023年10月,紫陶作品《六方小方瓶》收藏于李国桢纪念馆。

40余年来,为发展紫陶工艺艰苦探索,无怨无悔,在雕刻、绘画、书法、设计、造型等方面均有了很深的艺术功底,并抱定了为发展紫陶工艺而奋斗终生的决心。成为了闻名遐迩的建水工艺美术陶承先启后的继承人。

艺术箴言:对工艺美术陶的探究永不停止,每一点收获都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时大彬简介,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

时大彬(1573——1648)号少山,又称大彬、时彬。

职业:宜兴紫砂艺术的一代宗匠

成就:确立了紫砂业高难度技术体系

代表作:三足盖壶,六方壶,紫砂扁壶,天香阁壶,僧帽壶

时大彬是明万历至清顺治年间人,其父时朋是著名的紫砂“四大家”之一。

正因为受其父亲影响,时大彬从小就对制作紫砂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据说时大彬的创作态度极其严肃,每遇不满意的作品,立即自行毁弃。因此,但凡有大彬壶出世,必定是精品。

由于他对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设计与铭刻都极有研究。

因此,即便他流传存世的作品极少,也依然被无数茶人名家推崇。据后世统计,大彬壶的存世作品不过数十件,但历代仿品却非常之多,可见大彬壶的受欢迎程度。

时大彬的代表作品很多,例如紫砂提梁壶、三足圆壶、六方紫砂壶等等,每一种茶壶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及特点,可谓精品。

文旦紫砂壶的特点

文旦紫砂壶出现于明末清初,外形与西施紫砂壶相近,文旦壶整个器身由精简的线面组成,流线丰满光润,盖子呈截盖状,钮为扁圆球状,嘴短而粗大,把圈向上倾斜,故有“倒把”之称,壶胎用段泥所制,表面有珠粒。

清代文人吴梅鼎曾经称赞文旦壶说:"至于摹形象体,殚精毕异;韵敌美人(美人肩),格高西子(西施乳)。"

在文人的眼中,文旦壶的韵味风格堪比美人之肩,柔若无骨;又似西施那动人的曲线,丰神绰约,俊俏天成。

那么文旦壶发展至今,有几种相似壶型呢?

清代款式:

短粗锥形流,扁圆钮,倒把状柄,壶身圆润质朴。

壶身丰满光润,截盖,扁圆乳头状钮,底向里收敛,呈一捺底状,流稍长粗大,把圈向上倾斜。

其他款式:

西施壶紫砂壶的种类

西施壶紫砂壶的种类:扁西施壶、全手工西施壶、六方西施壶、小西施壶、六方西施壶、筋纹西施壶、螺旋西施壶、顾景舟西施壶、唐羽西施壶、牡丹西施壶、冰纹西施壶、竹节西施壶、荷花西施壶。

西施壶主要特点有哪些?

壶身圆润,截盖,短流喻为殷桃小嘴,扁圆长把呈倒耳状,壶盖与壶身结合为圆球体,壶盖上有圆球型壶钮,纯洁而富有生机,孕育着未来,初称为“西子乳”,后人觉得不雅,改称倒把“西施壶”。

西施壶的线条简练俊美、大气宽怀。以壶钮中心的透气孔为起点,一条弧线舒缓地向外延伸,先缓后激,到壶体的三分之一处,峰回路转,到圈足嘎然而止,平底作结,不见一点交界之痕,我们领略西施之美,但是上帝给你打开一扇门,就会关上另外一扇窗。西施壶倒水时壶盖容易流口水,收水时难以做到干净利落,壶型之设计决定了先天不足。西施壶由谁最开始做的?

根据所查到的历史文献,西施壶最早由徐友泉所制,徐友泉,名士衡,明万历年和康熙年间(1570年到1619年)人物,继供春后,赵梁,董翰,元畅,时朋为“明四家”,再时大彬大家之后制壶名人,徐友泉是时大彬之高徒,他自喻自己的技艺远不如时大彬,但他创造的“西施壶”在紫砂历史上,真正的举足轻重。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建水紫陶大师谭知凡作品和建水紫陶谭惠莲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本文标题:建水紫陶大师谭知凡作品 建水紫陶谭惠莲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14207.html

上一篇:茶具水盂是做什么用的 水盂放在茶席的那边

下一篇:更多茶器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茶器相关文章
更多茶器文章
喜欢茶器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