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茶轩文>冲泡

绿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正宗碧螺春绿茶泡出来是什么样

时间:2023-05-22 16:38:44 浏览量: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正宗碧螺春绿茶泡出来是什么样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绿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和正宗碧螺春绿茶泡出来是什么样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绿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正宗碧螺春绿茶泡出来是什么样

绿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正宗碧螺春绿茶泡出来是什么样

碧螺春是中国传统名茶,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产自江苏苏州东山,西山。具有“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的特点,更受到无数饮茶人士的喜爱,那么当我们拿到一款碧螺春如何冲泡:

冲泡时需要注意的是:碧螺春是嫩芽茶,水温不宜过高80℃为宜,水和茶的比例是1:50。下面是具体冲泡步骤:

备具:透明长筒玻璃杯、干茶3g、烧水壶

烫杯:将少量水注入杯中,充分浸润杯壁后倒掉,烫杯的作用是可以温杯和清洁茶杯。

投茶:将3g碧螺春干茶投入玻璃杯中,或根据个人的口味重轻而定。

醒茶:沿杯壁注入玻璃杯1/3的开水,使芽叶吸水膨胀慢慢苏醒,初展清香。这时的香气是整个冲泡过程中最浓郁的时候。

冲泡:手提水壶高冲低斟反复3次,利用水的冲力,使茶叶在杯中上下翻动,促使茶汤均匀,注水量为杯容量的七分左右,意为“七分茶,三分情”或俗语说的茶七饭八酒满杯。

闻香:把鼻子轻轻靠近碧绿的茶水,氤氲的蒸汽瞬间钻进鼻孔,可谓茶香四溢,清香袭人。

品饮:1分钟后即可饮用,茶汤饮用至1/3处时即可续水,可续水3次。

碧螺春是绿茶吗

碧螺春是绿茶,其茶性偏寒,不经过发酵,碧螺春的产地为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太湖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其制作工艺为采摘、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炒制、包装,碧螺春干茶特点为卷曲如螺,银绿隐翠,叶芽幼嫩,果香馥郁。

碧螺春,产自于江苏太湖洞庭山(包括西山、东山),一些茶友们听到“洞庭碧螺春”,会容易误解为产自湖南岳阳的洞庭湖,这是不对的。君山银针产自这里----湖南岳阳洞庭湖中的君山,洞庭湖和洞庭山是两码子事。

这两个地方是因为太湖把它隔开了,西山是在太湖的中间的岛屿,东山是半岛样子的,从陆地延伸到太湖里面,现在有一个很美的大桥连接两镇交通。

西湖龙井茶与乾隆皇帝有关,而碧螺春,和康熙皇帝的关联。

碧螺春当时还不叫”碧螺春“,而叫“吓煞人香”,康熙喝过之后说这个茶的名字太俗了点,就给它改了一个名字,改叫碧螺春,这在历史上是有记录的。

龙井茶是乾隆第四次到江南的时候,六次去,四次去西湖那边喝龙井茶,从此西湖龙井茶名声大振。康熙是第三次到苏州,喝到碧螺春,把名字给改掉,从此之后,从“吓煞人香”到“碧螺春”。

回过头来再说这个吓煞人香。

当时洞庭东山有一个碧螺峰,峰上有几株茶树,某天一个尼姑上去采茶,发现做得茶特别香,就随口说这个吓煞人香而得名。当然也有别的版本,毕竟是传说。

我们发现,思考从”吓煞人香“到”碧螺春“这个过程,蛮有意思的。

我觉得这中间的跨度,虽然康熙的文化水平很高,把”碧螺春“这个名字起得实在太美了,故事也很美,人文也很美。

而曾经那个传说,它是抓住了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香“,而且是“吓煞人香”,语言本意就是说它的香气非常的浓烈。

而改成的“碧螺春”这个名字,就已经突出不来它的品质了,换言之,”碧螺春“已经不是”吓煞人香“所抓住、所直接呈现表达给你的那个点了。

现在现实中,爱茶人、喝茶人在印象中一直拿着这个故事传说,拿着”吓煞人香“,来对应手边正喝的这一杯”碧螺春“茶,总感觉对应不到一起,没有那么香啊,看来,也真的只是传说。这是最大的问题,可能很多人没有去思考。

康熙给它改了个名字,很唯美,很有意境,很有诗意,很有江南苏州的秀雅,空灵美。

但”吓煞人香“虽然俗了一点,但抓住了一个主要特点。

而”碧螺春“这个名字呢,更多的是靠我们去想象。

”香“,没有表现出来,品质呢,也从名字中感觉不到了。因为,”碧“是颜色,”螺“是形状,”春“,可以作为春天、春季,作为江南的这种春色,都可以,但这更多的靠我们的联想,更别说韵味了,更需要喝茶人,有很高的文学修养来补充。

回到我们现在做茶人的一些特点来,很多的爱茶人、卖茶人,越来越把自己整的很仙气十足,觉得这样就是最美的,但往往也容易拒人于千里之外。怎么说呢,从俗到雅,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越来越往更多美感、雅致的东西上面走,觉得”俗“就降低了身价、降低了自己的阶层。

但,有点烟火气、活得俗一些、才是真实的自己!

碧螺春和绿茶的区别

碧螺春属于绿茶,未经过发酵,主产于江苏苏州吴中区的东洞庭山以及西洞庭山,碧螺春亦是十大名茶之一,具有铜丝条,螺旋形,挥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的显著特点,而绿茶是经杀青、揉捻、干燥制成茶叶的统称,是六大茶类之一,而碧螺春是绿茶类的一个具体品种。

碧螺春属于绿茶

主产于江苏苏州吴中区东洞庭山以及西洞庭山。

当地茶农对碧螺春的描述为: “铜丝条,螺旋形,挥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碧螺春以“形美、色艳,香高、味醇”闻名中外。碧螺春的品质特点是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银白隐翠、清香淡雅,鲜醇甘厚、回味绵长,其汤色碧绿清澈,叶底嫩绿明亮。

碧螺春,是茶叶中的珍馐,往往500g茶需6万颗芽头制成。偏爱碧螺春的人,也定怜爱那纤嫩饱满的茶芽,而如此细嫩的茶,只有全手工才能够更好的呈现。

碧螺春之所以这么出名,并不仅仅是因为它有一个诗情画意的名字,而在于它出类拔萃的口感口味。“入山无处不飞翠,碧螺春香百里”,碧螺春的香,是可以醉人的那种吓煞人香。

轻饮一口,似将江南春色揽于舌尖,鲜、香、甜、爽,裹着湖光山色一路穿喉过肺,通透无比。

而绿茶是茶类的统称,六大茶类之一。

绿茶包含碧螺春、信阳毛尖、太平猴魁、安吉白茶等

因此总的来说,碧螺春归属于绿茶,是绿茶的一个品种之一。

碧螺春的茶叶特点

碧螺春属于绿茶,十大名茶之一,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以及西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其品质特点为形美,色艳,香高,味醇,其干茶条索纤细,卷曲成螺,满身披毫,汤色碧绿清澈,其滋味鲜醇甘厚且香气馥郁,适宜日常冲泡饮用。

昵茶网茶叶百科~碧螺春:

明代《茶解》中所说:“茶园不宜杂以恶木,唯桂、梅、辛夷、玉兰、玫瑰、苍松,翠竹之类与之间植,亦足以蔽覆霜雪,掩映秋阳。”这里面说的,其实就是优质茶园生长所需的环境因素,碧螺春茶就是典型的茶、果间作生态区。

在茶园里有桃、李、杏、梅、柿、桔、白果、石榴果树,茶树与果木交错生长,阳光透过果树枝叶,散射到茶树上,正是茶树最喜欢的漫射光。

再加上碧螺春茶采制技艺高超,所以品质十分突出。在碧螺春茶采摘方面,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在制作方面,碧螺春采用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炒青、炒制等几道工序,坚持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炒制的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有揉,炒揉结合,连续操作,起锅即成。

所以,成品碧螺春茶条索紧结,卷曲如螺,白毫毕露,银绿隐翠,叶芽幼嫩,冲泡后茶叶徐徐舒展,上下翻飞,茶水银澄碧绿,清香袭人,口味凉甜,鲜爽生津。

当地茶农对碧螺春的描述为: “铜丝条,螺旋形,挥身毛,花香果味,鲜爽生津。”

如何辨别碧螺春茶:

首先,看干茶的色泽,是否符合银绿隐翠、绒毛遍布。这个茶叶是不是很鲜活,绒毛是否黏附在茶叶上,注意黏附不是在茶叶里面。如果毛过多,那说明不是洞庭原产地的品种,福建的品种毛就非常多。

其次,看条索紧结程度。有个词叫铜丝条、蜜蜂腿,就是形容碧螺春的条索紧细的。如果条子比较窄,都是直的,就不是好的碧螺春,做工不到家。

最后,用杯子泡茶,按照1:50的茶水比进行冲泡,浸泡时间为五分钟。倒出茶汤后,先不看茶汤而是先闻香气,看有没有花果香气。并非栽在果树中间的茶叶就有香气,实际上是茶叶在杀青、揉捻到抽团选毫、文火干燥的过程中,茶叶中的300多种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才产生了这种香气。

通过外形色泽、条索的辨认,加上开汤之后的香气、滋味,大致能够了解到碧螺春的品质特征。总的来说,好的碧螺春,条索紧细,色泽银绿隐翠,花香明显,滋味鲜醇可口。

好的碧螺春用玻璃杯冲泡时也能够很好的体现美感,可谓色香味俱全。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绿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和正宗碧螺春绿茶泡出来是什么样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本文标题:绿茶碧螺春的冲泡方法 正宗碧螺春绿茶泡出来是什么样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12236.html

上一篇: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步骤是什么 玻璃杯冲泡绿茶的步骤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更多冲泡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冲泡相关文章
更多冲泡文章
喜欢冲泡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