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茶轩文>经验

白茶的制作工艺步骤 白茶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

时间:2023-05-18 01:23:25 浏览量: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白茶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白茶的制作工艺步骤和白茶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白茶的制作工艺步骤 白茶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

白茶的制作工艺步骤 白茶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

目前市场上叫做白茶的茶品有很多种,包括了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和贡眉,及新工艺白茶,这是从加工工艺上区分的。

白茶,不炒不揉的中庸之道。

以下是白茶的制作工艺流程,看似简单,制茶不易,且品且珍惜!

1、采摘

春茶采摘时间,因地域、品种、制茶种类不同而有别。以福鼎白毫银针为例,春茶多在清明前后,芽叶萌发符合采摘标准时即可采摘。

白茶以春茶叶品质最佳,尤其头春一两轮,叶质柔软、芽心肥壮,茸毛洁白,茶身沉重,汤水浓厚、爽口。

采青,最好选择晴天,尤其以北风天最佳,阳光好、气温适当、湿度低,茶青容易干燥,可制作出芽白,梗绿的上等银针;南风天,就麻烦,湿度大,茶青干燥慢,芽会变绿、梗会变黑。雨天和大雾天,不适合采制白茶。

2、开青

茶青采回来后即薄摊在水筛上,称“开青”。根据筛面大小摊青,一般每筛250克茶青,要求摊得均匀,不可重叠,因为重叠的部分会变黑。生晒中,避免与阳光直射(多为45度,铁架子架起),不可翻动茶青避免伤叶变红。

3、萎凋

开青后,萎凋过程中,需要及时观察茶青的变化,根据叶温、叶色变化,需要移至通风的室内凉置。因为叶温过热,氧化速度太快,毛茶叶梗、芽蒂会发红,引起茶汤粗涩;反过来,如果叶温偏低,叶体色泽暗淡发黑,茶汤浑浊有异味。

传统工艺的白茶依然是,看茶做茶、看天做茶,老师傅的经验很重要。据茶农介绍,北风天,20度左右的温度,比较有利于白茶萎凋,按传统工艺来说,需要72个小时才能实现。(晚上,茶青需要拖回室内,避免受晚上水汽影响,萎凋室要做到通风干燥)

只是随着科学研究方法的进步,传统工艺的白茶制作,应该是有章可循。关键是,怎么通过科学的方式,把握住萎凋中,白茶内部的化学变化,形成白茶固有色、香、味。

有研究显示,白茶生产的基本原理是:白茶在进入日晒萎凋过程开始,芽头及叶体失水,同时伴随着茶叶内的氧化酶活性开始活跃,通过茶叶内部物质转化并互相推动作用,一般在上帘晒制第12小时和第30小时有明显活跃高峰,在第36小时氧化酶的活力下降,第48小时降至最低点。

而氧化酶的作用促使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氧化和转化,能减少茶叶苦涩度并催化形成游离的香气成分和葡萄糖,在日常传统工艺白茶生产中,可以见到,茶叶在萎凋帘上并筛发生在一天半及两天这两个时间点,并筛时,毛茶毫色发白、叶端翘起、叶子不贴筛、叶缘略向叶背垂卷,并筛后茶叶层增厚,温度自然提高,氧化酶活性得以提升,直到活力下降太快,及时停止萎凋,进行干燥。

4、干燥

经过72小时萎凋后,待含水率达10-20%时,摊于焙笼上(笼心盘用薄纸垫衬,以防毫芽灼伤变黄),用文火(40-50度)烘致足干(含水率大概在5%左右)。

不同的师傅,手法有别,只是用炭火干燥,有人认为这也是一个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

5、筛拣

对按传统工艺加工生产出来的初制毛茶,进行外形整理,剔除红张、黄片、蜡叶及其他夹杂的各种杂质,提高净度,充分的干燥,进一步储存发展香气,认真按优次划分等级,统一规格,符合成品茶和商品质量的要求下,提高传统白茶品质。

毛茶经筛、拣后按等级分别拼堆、复火、装箱。装箱需要“热装”,由于白茶叶张开展,容易吸收水分,因此要随烘随装,并可减少断碎。

白茶是怎么制作的,制作工艺步骤有哪些

白毫银针制作工艺步骤,白茶主要产于福鼎、政和,以其色白如银、芽长寸许,熠熠闪光、状若银针而得名,历来被推为茶叶中的珍品,是品质独具一格的茶类,白茶的制作由鲜叶到干茶,其中曲径通幽,下面我们来看一下。

(1)茶树品种:选择福鼎大毫茶、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良种茶树的春茶茶芽。

(2)采摘:一般于3月中旬至清明节前,采肥芽或一芽一叶。

(3)萎凋:萎凋场所必须洁净、明亮、通风。待到茶芽含水量为20%左右时,转入烘干工序。

(4)烘焙:保持洁净卫生无异味,通风良好,室内明亮。茶芽薄摊于焙笼上,用30℃-40℃文火焙至足干。烘焙时,焙心垫一层白纸,认真注意控制火温,适时轻手翻动,使焙笼上的火温和茶芽受温干燥均衡。

(5)拣制:去掉焦红、红变、暗红、黑色的银针、叶片及其他非茶类杂物,保证白毫银针应有的匀净度。

(6)补火:产品在包装前须进行复焙,使含水量控制在5—6%,保证质量稳定。

(7)包装:要求包装物无异昧,并具有防潮、阻气、防水、保香、遮光、热封、印刷性能良好的材料。

(8)贮藏:场所要求干燥、清洁、无异味污染、空气湿度不超过70%。

白茶的制作过程与方法

1、采摘,根据品种不同,采摘茶树鲜叶,轻采轻放,竹篓盛装。2、萎凋,采摘的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并灵活选择萎凋方式,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进行并筛。3、烘干,按照初烘、摊凉、复烘依次进行。4、保存,将做好的白茶剔除杂质,装箱保存。

白茶的制作过程

1、采 摘

白茶根据品种不同,采摘亦有所不同,白毫银针为单芽,白牡丹为一芽一叶、一芽二叶,贡眉为嫩梢,寿眉为叶片等,采摘时做到早采、嫩采、勤采、净采。芽叶成朵,大小均匀,留柄要短。轻采轻放。竹篓盛装、竹筐贮运。

2、萎 凋

采摘鲜叶用竹匾及时摊放,厚度均匀,不可翻动。摊青后,根据气候条件和鲜叶等级,灵活选用室内自然萎凋、复式萎凋或加温萎凋,春秋晴天或夏季不闷热的晴朗天气,采取室内萎凋或复式萎凋为佳,当茶叶达七、八成干时,室内自然萎凋和复式萎凋都需进行并筛。

3、烘 干

初烘:烘干机温度100-120℃,时间:10分钟;摊凉:15分钟。复烘:温度80-90℃;低温长烘70℃左右。

4、保 存

在剔除梗、片、蜡叶、红张、暗张之后,以文火进行烘焙至足干,只宜以火香衬托茶香,待水分含量为4~5%时,趁热装箱。白茶制法的特点是既不破坏酶的活性,又不促进氧化作用,且保持毫香显现,汤味鲜爽。

总体而言

白茶的制作过程分为萎凋、干燥两个大环节,看似十分简单,然而白茶制作,并非简单的事儿。它需要控制好萎凋时间、萎凋程度等,甚至是把白茶摊青这样一个小小的动作,都影响深远。

所以白茶不仅是优质原料的体现,更是对工艺精湛的考究。

白茶加工工艺有哪些工序,是怎样的制作过程?

白茶的加工工艺有哪些程序?

白茶的工艺特点:简单工艺更清鲜,白茶属微发酵茶,性凉。

鲜叶经采摘后不经杀青或揉捻,只经过晒或文火干燥后加工即可。

萎凋:有室内萎凋和室外萎凋两种方法,一般阴雨天室内萎凋,晴天则比较适合室外萎凋。

干燥:白茶一般没有炒青或揉捻的过程,但要根据种类,进行简单的烘焙或干燥。烘焙后的白茶称为毛茶。

装箱:烘焙过的毛茶易吸收水分,因此在装箱之前,毛茶还要进行二次烘焙,以去掉水分,固定茶形,从而易于保存。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白茶的制作工艺步骤和白茶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本文标题:白茶的制作工艺步骤 白茶的基本制作工艺流程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7770.html

上一篇:安徽有哪些有名的茶叶 安徽有哪些有名的茶叶品牌

下一篇:更多经验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经验相关文章
更多经验文章
喜欢经验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