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茶轩文>经验

泡茶怎么办 怎么泡出的茶好喝

时间:2023-05-14 20:09:47 浏览量: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怎么泡出的茶好喝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泡茶怎么办和怎么泡出的茶好喝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泡茶怎么办 怎么泡出的茶好喝

泡茶怎么办 怎么泡出的茶好喝

有时候,你会不会有这样的困惑,为什么别人泡的茶那么好喝,而自己泡的却难以入口?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影响泡茶味道的就是以下几个原因。

1、投茶量

在同一款茶叶的冲泡中,投茶量是决定茶汤质量的关键因素,投茶量过大,则茶汤过浓,投茶量过少,则茶汤寡淡。

一般来说100毫升左右大的盖碗,放5~8g干茶,能够充分体现一款茶的特质。

在刚开始时,最好使用电子称来称量,以求得到准确的投茶量。

下面吃的茶水比例也可以参考:

绿茶的茶水比例为1:50;乌龙茶的投茶量为盖碗容量的1/5;普洱茶的投茶量为1:20;红茶的投茶量为1:40左右即可。

2、泡茶器具

泡茶器具不同,泡出来的茶也各有不同。紫砂壶相较盖碗而言出汤更慢,不但投茶量需要酌减,冲泡时间也需要适当缩短。

而且由于不同紫砂壶,器形不同,壶嘴不同,投茶量也不同。

可以说每一款茶壶都有适合自己的投茶量,建议大家多做实验,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3、冲泡动作

冲泡动作也会影响茶汤味道?如有些茶因为强调汤感,其茶本身内涵物质丰富,咖啡碱含量高,所以对冲泡手法要求较为独特。

如注水时沿杯壁定点注水,避免击打茶叶,出汤时也应避免出汤过急。

一方面是为了获得稠厚的汤感,另一方面是避免咖啡碱过度析出,使得茶汤过于苦涩。

而且注水出汤的手法不同,所消耗的时间也不同,自然又会改变整体的冲泡时间。

4、冲泡时间

冲泡时间对茶汤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细节的地方常常容易忽略。

如注水和出汤的时间,也是计算在冲泡时间中的,最好能够保持一个稳定的注水和出汤时间。

虽然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冲泡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但第二泡要比第一泡的时间短些。

因为经过第一泡的浸润之后,第二泡茶叶内含物质析出速度要比第一次快,所以要缩短一些时间。

另外茶叶的整碎程度、紧压程度,用壶还是用盖碗冲泡,都需要调整冲泡时间,不能一概而论,建议大家多做调整,多多交流探讨。

5、水温水质

不同的茶叶对水温的要求都不一样,对于用水,一般市场上的矿泉水都能够基本满足泡茶的需求。

自来水因为硬度较高,水中杂质较多,所以并不建议用来泡茶。

6、储存

茶叶很容易吸湿及吸收异味,因此应特别注意包装贮存是否妥当。

在包装上除要求美观、方便、卫生及保护产品外,尚需要讲求贮存期间的防潮及防止异味的污染,以确保茶叶品质。

很多茶友觉得“自己泡的茶不好喝”、“自己泡的和茶艺师泡的不是一个味道”。

其实主要是忽略了一些泡茶中的小细节,对一些可以量化的指标不熟悉;

只要广泛交流,细心观察,不断练习,用不了多长时间,泡茶水平就会有不小的飞跃。

一杯完美的茶,就是通过无数次试探性的冲泡后,修成的正果。

泡茶苦涩难喝!学会这几招,泡一杯好喝的茶不难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在夏日炎炎,嗓子缺水的状态下,茶叶能解决饥渴之感。

而当我们浮躁、不安的时候,茶叶能解决我们的急躁之心,让我们平静下来,坦然处之,茶叶更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

回到现实来,我们大多时候能喝到别人泡的茶好喝,而我们自己却泡不好一杯茶,或者说泡出来的茶汤苦涩度比较高,喝起来也比较不顺,这是什么何种原因所致?

导致茶汤苦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投茶量

投茶量过多,往往是茶汤滋味苦涩的罪魁祸首。

茶水比例适当,茶汤才会饱满好喝,就像泡一杯糖水,加的糖过多,就会太甜,腻人,加的糖太少则饮之无味。

既然提到了投茶量,我们下面就说说如何正确的掌握这个投茶量。投茶量我们一般按照盖碗的标准来说,白瓷盖碗也是能泡所有茶的一个利器,所以以他为标准不会错。

以110ml的白瓷盖碗为例。

泡白茶,投茶5克;(茶水比例为1:20)

泡红茶,投茶5克;(茶水比例为1:20)

泡岩茶/乌龙茶,投茶8克;(茶水比例为1:15)

泡生普,投茶8克。(茶水比例为1:15~1:20之间)

黑茶和普洱的投茶量相同。

以上所说的投茶量都是根据日常的实践的来的刚刚好的结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如个人口感不同,也可以适当减少或增加。

反正总之,以淡茶为原则,切忌长时间喝浓茶。

投茶量要不多不少,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将茶泡涩!

若是不注意用量,随心情投放盖碗中,很容易出现明显误差,导致投茶量过多,当然最后也会影响喝茶的心情。

如泡白毫银针时,肥壮的银针芽头,体积小,不占地方。

将5克的干茶放入盖碗内,尚还能留下一大半的空间。

不似体积蓬松的毛峰茶、寿眉茶,连枝横阔,能将整个盖碗,占据得满满当当。

可见,单凭视觉和手感判断,投茶太容易出现偏差。

如果对茶汤的滋味以及口感时分考究,可准备一个电子小克秤,每次按照标准投茶,坚持一段时间后,再按照习惯投茶,也会好很多。

2 、出汤时间

茶汤的涩,主要来源于茶叶内部的茶多酚物质。

茶多酚=涩

咖啡碱=苦

氨基酸=鲜爽

茶叶内部可溶于水的物质,一般情况主要有三种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

一杯好的茶汤,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是均衡的。因此可以得出出汤时间也会影响茶汤的苦涩之感。

浸泡时间长,茶多酚+咖啡碱就会析出过多,苦涩就在所难免,而氨基酸为鲜爽的感觉,其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盖碗冲泡的情况下,不论是泡白茶,亦或是武夷岩茶与红茶,快出水均为第一要义。

将纯净水烧到滚烫后,注入盖碗中,将里面的干茶均匀浸润后,快速合上盖,调整开口,快速倒出茶汤。

整个的泡茶时间,需要控制在10秒内,另外出汤时一定要讲茶汤分倒入公道杯,然后倒入茶杯饮用。

公道杯可以平衡、均匀茶汤。

加入前一泡太浓,后面的茶汤则可以再简短时间,浓+淡=平和,当然这是挽救已经泡的苦涩的茶汤,是下下之策,尽量还是掌握好每一泡的技巧。

3、工艺问题

当然茶汤苦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制作工艺的问题,这个情况就有点复杂,我们后期再说,但可以明白一点,只要购买的正规、品质保证的茶叶,基本上工艺与安全不会太差,所以基本上可以也可以忽略这一点了。

同时,在工艺与原料的角度来说,苦涩的茶不一定是坏茶,但苦涩化得快的茶一定是好茶。苦涩其实可以说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证明,苦涩化得快,证明制茶工艺好,是好茶。

但是这种苦涩和我们前面说的苦涩是两码事,一种是舒适、自然的的,而另一种是不安令人不悦的。

泡茶与做人是一个道理,没有最好,刚好好便是最好,

若是觉得茶汤苦涩,那么肯定是有的地方没做好,找到这个问题,然后解决它,方能泡一杯相对来说不苦不涩、喝的舒心的好茶。

最全茶叶冲泡法,学会这些,泡茶好喝且香

黑茶浓郁厚实;白茶清淡爽滑;

黄茶清香甘甜;绿茶清新宜人;

青茶变化多端;红茶醇厚甘美。

不同的茶叶有不同的习性,故泡茶有方。

顺应其茶性泡出来的茶,才能最大发挥这一片片自然之叶通窍、养肤、清心等神奇效用。

根据制作工艺及发酵程度不同,主要将茶叶分为绿茶、红茶、乌龙茶(青茶)、白茶、黄茶、黑茶六大类,六大类冲泡方法均有讲究。

绿 茶

比较常见的绿茶有黄山毛峰、碧螺春、西湖龙井、蒙顶甘露、太平猴魁、都匀毛尖等。

这类茶比较细嫩,不适合滚烫的沸水冲泡,水温以80℃~85℃为宜(文中所有水温皆指开水的晾后温度)。

茶水比例以1:50为佳,冲泡时间为2~3分钟,泡出来的茶,汤色清翠碧绿而透明清澈,最好现泡现饮。

冲泡温度过高或时间过久,茶叶中的多酚类物质容易被破坏,茶汤不但会变黄,其中的芳香物质也会挥发散失。

瓷杯冲泡时先用四分之一的水把茶叶润一润,过20秒或半分钟再冲水饮用,一般不盖盖子,否则茶汤会发黄。

玻璃杯泡茶,观看茶叶在水中的沉与浮,又是一种别样的情趣!

乌龙茶(亦称青茶)

乌龙茶是半发酵茶,如铁观音、大红袍等。

它具有红茶之甘醇、绿茶之鲜爽和花茶之芳香,深受茶友喜爱。品饮乌龙茶不仅可以生津止渴,而且是一种艺术享受。

乌龙茶泡饮技艺三个要素,即泡茶用水、泡茶器具和泡饮技艺,并掌握“水以石泉为佳,炉以炭火为妙,茶具以小为上”的原则。

泡乌龙茶最好用专业的紫砂壶或盖碗杯,并且一定要用95℃的沸水,乌龙茶的投叶量比较大,茶叶基本是所用壶或盖碗的一半或更多,泡后加盖。

泡乌龙茶时,第一泡要倒掉,用倒掉的水可以把所有的杯子润一下,然后再倒入开水冲泡饮用。

乌龙茶可冲泡多次,品质好的可冲泡7~8次,每次冲泡的时间由短到长,以2~5分钟为宜。

黄 茶

黄茶属于轻发酵茶,蒙顶黄芽、君山银针、沩山毛尖等都属于黄茶。

其茶质细嫩,水温太高会把茶叶烫熟,所以冲泡温度最好在85-90℃之间为宜。

冲泡黄茶,按照茶具容量放入四分之一黄茶茶叶,也能够依据自己的口味进行斟酌增减。

第一泡的最佳冲泡时间为30秒,第二泡延伸到60秒,第三泡再延伸至大概2分钟,这么泡出来的茶汤口感更佳。

用玻璃杯或瓷杯,尤以玻璃杯泡君山银针为最佳,可欣赏茶叶似群笋破土,缓缓升降,堆绿叠翠,有“三起三落”的妙趣奇观。

红 茶

红茶是全发酵茶,其代表名茶是祁门红茶。常见的红茶有高档工夫红条茶和红碎茶。

与绿茶不同的是,高水温浸泡能够促进其中有益成分溶出。

因而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用水量与绿茶相当,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高档工夫红条茶可冲泡3~4次,红碎茶则可冲泡1~2次。

红茶最好用盖碗和紫砂,用盖碗,能泡出它原味的口感,各方面层次分明。

所以在试茶样时,都是用盖碗,方便闻香,能够准确的评出一泡茶的优缺点,但保温性没有紫砂好;有心情有情趣养壶就用紫砂。

黑 茶

黑茶是后发酵茶,在储存中仍然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进行自然的陈化,在一定时间内,还有越陈越香的特点。

黑茶不仅功效突出,而且不影响睡眠,特别适合晚上饮用。

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说的就是黑茶,由此可见黑茶实在是一种集收藏,文化,健康与一体的非常的特别茶。

以安化黑茶为代表的黑茶,冲泡时也要用100℃的沸水。

第一次冲泡黑茶,要用10~20秒钟快速洗茶,即先把茶叶放入杯中,倒入开水,过一会儿把水倒掉,再倒入开水,盖上杯盖。

这样不仅滤去了茶叶的杂质,而且使泡出的茶汤更香醇。

后续冲泡时间常为2~3分钟。黑茶一般用专业的茶具来泡,紫砂壶、盖碗杯都可以,投放量一般是绿茶的2倍。

白 茶

白茶因茶树品种、原料(鲜叶)采摘的标准不同,因鲜叶原料不同,可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泉城红、泉城绿、贡眉、寿眉及新白茶5种。

白茶冲泡要选择一芽二叶初展,干茶翠绿鲜活略带金黄色,香气清高鲜爽,外形细秀、匀整的优质白茶。

白茶冲泡选用上好的水是最重的,由于白茶冲泡要求原料细嫩,叶张较薄,所以冲泡时水温不宜太高,一般掌握在85-90℃为宜。

白茶冲泡选用透明玻璃杯或透明玻璃盖碗。

白茶冲泡通过玻璃杯可以尽情地欣赏白茶在水中千姿百态,品其味、闻其香,更能观其叶白脉翠的独特品格。

不同茶叶冲泡最佳器皿表

茶是一片树叶,因它来自自然;茶,也是一口甘甜,因它源于生活。茶不讲大道理,只要自己用心去体会便可在泡茶、品茶、赏茶中获得最美的体验,自己喜欢的茶便是最好的。

泡茶苦涩难喝!学会这几招,泡一杯好喝的茶不难

无由持一碗,寄予爱茶人。

柴米油盐酱醋茶,茶是我们生活中的调味剂,在夏日炎炎,嗓子缺水的状态下,茶叶能解决饥渴之感。

而当我们浮躁、不安的时候,茶叶能解决我们的急躁之心,让我们平静下来,坦然处之,茶叶更是一种文化,生生不息。

回到现实来,我们大多时候能喝到别人泡的茶好喝,而我们自己却泡不好一杯茶,或者说泡出来的茶汤苦涩度比较高,喝起来也比较不顺,这是什么何种原因所致?

导致茶汤苦涩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1、投茶量

投茶量过多,往往是茶汤滋味苦涩的罪魁祸首。

茶水比例适当,茶汤才会饱满好喝,就像泡一杯糖水,加的糖过多,就会太甜,腻人,加的糖太少则饮之无味。

既然提到了投茶量,我们下面就说说如何正确的掌握这个投茶量。投茶量我们一般按照盖碗的标准来说,白瓷盖碗也是能泡所有茶的一个利器,所以以他为标准不会错。

以110ml的白瓷盖碗为例。

泡白茶,投茶5克;(茶水比例为1:20)

泡红茶,投茶5克;(茶水比例为1:20)

泡岩茶/乌龙茶,投茶8克;(茶水比例为1:15)

泡生普,投茶8克。(茶水比例为1:15~1:20之间)

黑茶和普洱的投茶量相同。

以上所说的投茶量都是根据日常的实践的来的刚刚好的结果,当然这也不是绝对,如个人口感不同,也可以适当减少或增加。

反正总之,以淡茶为原则,切忌长时间喝浓茶。

投茶量要不多不少,才能恰到好处,才能避免将茶泡涩!

若是不注意用量,随心情投放盖碗中,很容易出现明显误差,导致投茶量过多,当然最后也会影响喝茶的心情。

如泡白毫银针时,肥壮的银针芽头,体积小,不占地方。

将5克的干茶放入盖碗内,尚还能留下一大半的空间。

不似体积蓬松的毛峰茶、寿眉茶,连枝横阔,能将整个盖碗,占据得满满当当。

可见,单凭视觉和手感判断,投茶太容易出现偏差。

如果对茶汤的滋味以及口感时分考究,可准备一个电子小克秤,每次按照标准投茶,坚持一段时间后,再按照习惯投茶,也会好很多。

2 、出汤时间

茶汤的涩,主要来源于茶叶内部的茶多酚物质。

茶多酚=涩

咖啡碱=苦

氨基酸=鲜爽

茶叶内部可溶于水的物质,一般情况主要有三种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

一杯好的茶汤,咖啡碱、氨基酸、茶多酚是均衡的。因此可以得出出汤时间也会影响茶汤的苦涩之感。

浸泡时间长,茶多酚+咖啡碱就会析出过多,苦涩就在所难免,而氨基酸为鲜爽的感觉,其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在盖碗冲泡的情况下,不论是泡白茶,亦或是武夷岩茶与红茶,快出水均为第一要义。

将纯净水烧到滚烫后,注入盖碗中,将里面的干茶均匀浸润后,快速合上盖,调整开口,快速倒出茶汤。

整个的泡茶时间,需要控制在10秒内,另外出汤时一定要讲茶汤分倒入公道杯,然后倒入茶杯饮用。

公道杯可以平衡、均匀茶汤。

加入前一泡太浓,后面的茶汤则可以再简短时间,浓+淡=平和,当然这是挽救已经泡的苦涩的茶汤,是下下之策,尽量还是掌握好每一泡的技巧。

3、工艺问题

当然茶汤苦涩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便是制作工艺的问题,这个情况就有点复杂,我们后期再说,但可以明白一点,只要购买的正规、品质保证的茶叶,基本上工艺与安全不会太差,所以基本上可以也可以忽略这一点了。

同时,在工艺与原料的角度来说,苦涩的茶不一定是坏茶,但苦涩化得快的茶一定是好茶。苦涩其实可以说是茶叶内含物质丰富的证明,苦涩化得快,证明制茶工艺好,是好茶。

但是这种苦涩和我们前面说的苦涩是两码事,一种是舒适、自然的的,而另一种是不安令人不悦的。

泡茶与做人是一个道理,没有最好,刚好好便是最好,

若是觉得茶汤苦涩,那么肯定是有的地方没做好,找到这个问题,然后解决它,方能泡一杯相对来说不苦不涩、喝的舒心的好茶。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泡茶怎么办和怎么泡出的茶好喝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本文标题:泡茶怎么办 怎么泡出的茶好喝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3996.html

上一篇:西湖龙井的等级划分 西湖龙井等级划分标准

下一篇:更多经验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经验相关文章
更多经验文章
喜欢经验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