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茶轩文>经验

茶的口诀 茶的各种喝法

时间:2023-05-13 17:22:03 浏览量:

好的文章需要慢慢品鉴,但是我们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茶的各种喝法的精彩内容等你来阅览,里面有茶的口诀和茶的各种喝法都是给您精心准备的哦!

茶的口诀 茶的各种喝法

茶的口诀 茶的各种喝法

喜欢茶,喜欢它可浓、可淡的品性。

厚味醇汤,余味无穷,是茶,疏影暗香,淡雅素净,也是茶。

有人说,泡茶就像在做加减法,能随着彼时的心意加加减减,或多或少契合自己的心境。

多一些随性,少一些拘束

顺着心意泡出的茶,就是最好喝的茶。

很多时候,我们羡慕别人的娴熟,艳羡他人的经验,乐于“借鉴”,总想着第一次、每一次泡出的茶都要“完美”。

事实上,有些随性的弯路是少不了的、必定要走的,或许它让我们显得有一点点笨拙、青涩,但另一方面,它更是一种洒脱,也是一种诚恳。

自身的经历是深刻、宝贵的,掌握了基本的泡茶要领,有一些自由发挥,无伤大雅。

泡茶不妨多一点自由随性,少一些拘束,体会茶滋味的变化,说不定自己也能琢磨出些门道,这种自得其乐的乐趣,千金难换。

多一些纯粹,少一些琐碎

人生三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

从初入这个世界的新奇认识,到理解世界的复杂,直到看懂事物的真谛,去掉外在装饰,返朴归真。

完全地纯粹是一种不现实,现实的锤炼告诉我们,人生的大部分时段,都处在“看山不是山”的状态。

不纯粹是人生常态,可以爱得全情投入但不能没了自我,可以打拼事业但不能挤占全部生活……

纯粹是一种极致的追求,有时候,茶恰恰能带给我们多一些纯粹,尤其是一个人泡茶、品茶的时候,茶能让我们卸下多余的外在,听见自己的内心,时间安静岁月静好。

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忧虑

当手边有一小杯茶,这点简单足以满足快乐自我。

几片茶叶泡上热汤,静静地坐着品着迷恋着,就可多一些快乐,少一些焦虑。

暑去寒来春复秋,不论四季如何轮转,有些事是无法改变的,如日落总在西边,如令人焦灼的事情总能一件接着一件堆积着。

真的想要焦虑、惆怅,那么它们就像地上的野草一样遍地都是,不如喝喝茶,放空也好,静下心想想解决办法也好,总之对自己好一点。

春来暑往间,有一杯茶陪伴,淡淡的幸福自来。

请您慢慢享用!

绿茶、白茶、黄茶、青茶、红茶、黑茶,终于全弄懂了

六大茶类怎么区分的呢?绿茶、白茶、黄茶、红茶、青茶、黑茶是不是用不同茶树的叶子做成不同茶呢?

是以制茶方法与茶叶变色理论为基础,依每种茶类在制法中内质变化“发酵程度”,黄烷醇类氧化程度、快慢、先后等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色泽为基础的分类法,这种新的分类法系统地把茶叶分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青茶和红茶六大茶类。

绿茶:不发酵 讲究新鲜

绿茶的特点是鲜叶采摘后高温迅速灭掉其中酶类,抑制茶多酚氧化。所以绿茶具有“三绿”的特点:干茶绿,茶汤绿,冲泡后的叶底也是绿色的。

绿茶加工工艺:

喝法:

绿茶一般冲泡水温以85℃为宜。冲泡时间以2~3分钟为好。绿茶与水的比例以1∶50为宜。在茶具方面,可以选用瓷杯或透明玻璃杯,冲泡时不要盖盖子。

白茶:不发酵 制作简单

白茶是制作最为简单的一种茶类,经两三天纯天然酝酿而成,不经任何微发酵,不促进也不抑制茶多酚的氧化。白茶干茶多白毫,远远看去,就像一座白雪皑皑的小山,因此得名white tea。

白茶加工工艺:

如果是盖碗冲泡,坐杯(每次冲泡茶叶的浸泡时间)的时间长一些汤色会是浅黄色或者杏黄色。白茶干茶看起来太绿或者太红都是不对的,这些都说明了制作工艺上的缺陷。

喝法:

泡白茶很简单,选用沸水,茶水比例1:20,泡。

黄茶:轻发酵 “闷”黄

黄茶很少见,甚至生活在黄茶茶区的人都不一定知道黄茶。会烧菜的人都知道青菜闷在锅里就会变黄。黄茶也是这样。黄茶在像绿茶一样杀青之后,通过湿热和干热两种方式让绿茶的茶叶变黄。

黄茶加工工艺:

喝法:

黄茶可用少量90℃的水冲泡30秒~1分钟,再冲至八分满,2~3分钟后即可饮用。在饮用后留1/3的水量以便第二泡。

青茶:半发酵 特点折中

青茶也叫乌龙茶,属于半发酵茶,但是这个“半”是不怎么准确的。因为在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轻的包种茶快接近绿茶了,发酵程度最重的东方美人茶快接近红茶了(这两种极端的茶都是台湾的)。乌龙茶产量最大的是福建,大众熟知的铁观音和大红袍都属于乌龙茶。

青茶加工工艺:

萎凋-做青-炒青-揉捻(做形)-干燥

喝法:

泡乌龙茶选用容易茶水分离的器皿(盖碗、一壶一杯或者飘逸杯),且一定要用100℃的沸水,冲泡后要加盖。注意,每一次冲泡都要将其中的茶汤倒干净才不会影响下一泡的滋味。

红茶:全发酵 茶汤红亮

萎凋、揉捻、发酵都是为了促进红茶中的茶多酚氧化。茶多酚本身是一种无色的物质,其中的儿茶素在红茶加工的过程中聚合形成了黄色的茶黄素和红色的茶红素,因此红茶的茶汤红亮、叶底也是红色的。只是红茶在干燥的过程中,由于水分的散失,茶叶表面的茶色素颜色加深因此红茶的干茶是黑色的。

红茶加工工艺:

喝法:

泡红茶最好用刚煮沸的水,冲泡时间以3~5分钟为佳。红茶最好用玻璃杯来冲泡,可使用中投法,先在杯中倒入大约1/10的热水烫杯,再投入3~5克茶叶,然后再沿玻璃杯壁倒水进行冲泡。最后注意,红茶不要喝新茶,要放置半个月后饮用。

黑茶:后发酵 茶马古道

同样是促进茶多酚氧化和内质转变的茶,黑茶和红茶的不同在于:红茶的酶促反应动力来自茶叶自身的酶,而黑茶来自微生物产生的酶。所以黑茶称之为抑制茶叶自身酶活而促进微生物活动的后发酵茶。黑茶具有一定促进消化和调节肠道微生物菌群等作用。

黑茶加工工艺:

喝法:

喝黑茶如果是粗老的原料可以煮着喝,如果是嫩的原料可以用100℃沸水冲泡喝。

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是按什么分类的

红茶绿茶白茶黑茶黄茶是按照制作工艺分类的,白茶制作工艺为萎凋、干燥;绿茶的制作工艺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黄茶制作工艺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乌龙茶制作工艺为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红茶的制作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六大茶类的制作工艺:

白茶:

制作工艺:萎凋、干燥。

代表品种: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

冲泡水温:90°—100°

绿茶:

制作工艺:鲜叶、杀青、揉捻、干燥

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

代表品种: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六安瓜片,安吉白茶

冲泡水温:75°—85°

黄茶:

制作工艺:鲜叶、杀青、揉捻、闷黄、干燥。

闷黄是黄茶类制造工艺的特点,是形成黄色黄汤的关键工序。

代表品种:君山银针、蒙顶黄芽、北港毛尖、远安黄茶、霍山黄芽、沩江白毛尖、平阳黄汤、皖西黄大茶、广东大叶青、海马宫茶等。

冲泡水温:85°—90°

乌龙茶:

制作工艺:采摘、萎凋、摇青、炒青、揉捻、烘焙等工序。

代表品种:

闽北乌龙:武夷岩茶、水仙、大红袍、肉桂。

闽南乌龙:铁观音、奇兰、水仙、黄金桂。

广东乌龙:凤凰单枞、凤凰水仙、岭头单枞。

台湾乌龙:冻顶乌龙、包种、乌龙。

冲泡水温:100°

红茶:

制作工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代表品种:正山小种,金骏眉,安徽祁门红、;云南滇红,安徽霍红等。

冲泡水温:90°

黑茶:

制作工艺: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焙、干燥

代表品种:

湖南黑茶(茯茶、千两茶、黑砖茶、三尖等)、湖北青砖茶、四川藏茶(边茶)、安徽古黟黑茶(安茶)、云南黑茶(普洱熟茶)、广西六堡茶及陕西黑茶(茯茶)。

冲泡水温:90°-100°

白茶属于什么茶红茶还是绿茶

白茶属于白茶类,其本身即为茶类,茶叶分为六大茶类,红茶、白茶、绿茶、黄茶、乌龙茶、黑茶,其中白茶属于微发酵茶,茶性性凉;红茶属于全发酵茶,茶性温和;绿茶为不发酵茶,茶性偏寒。

白茶属于白茶茶类,白茶在良好的存储环境中,一般可以存放10~20年。白茶在多年的存放过程中,茶叶内部成分缓慢地发生着变化,香气成分逐渐挥发、汤色逐渐变红、滋味变得醇和,茶性也逐渐由凉转温。老白茶寒凉,功同犀角,且存放时间越长,滋味也越醇和,其药用价值和品饮价值也更高。

一般的茶保质期为两年,因为过了两年的保质期,即使保存的再好,茶的香气也已散失殆尽。

白茶却不同,它与生普洱一样,储存年份越久茶味越是醇厚和香浓,素有“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之说,一般五六年的白茶就可算老白茶,十几二十年的老白茶已经非常难得。白茶存放时间越长,其药用价值越高,因此老白茶极具收藏价值。

以上内容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茶的口诀和茶的各种喝法的文章,喜欢小编的给小编点赞收藏把。

本文标题:茶的口诀 茶的各种喝法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2753.html

上一篇:密封茶叶过期了还能喝吗有毒吗 放了六七年的茶叶还能喝吗

下一篇:更多经验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经验相关文章
更多经验文章
喜欢经验就经常来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