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致富项目

黄颡鱼那个品种好养活 黄颡鱼那个品种好养些

时间:2023-09-28 06:55:01 浏览量: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黄颡鱼新品种和黄颡鱼的最佳养殖密度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黄颡鱼那个品种好养活 黄颡鱼那个品种好养些

光泽黄颡鱼的养殖难度大吗

难度低。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黄颡鱼好养。黄颡鱼是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种,对环境有极强的适应能力,最适生长水温22~28℃,生存临界水温1~38℃,只要水温高于1℃且低于38℃均能生存,生存pH范围6.0~9.0,罩世最适pH范围7.0~8.5,可在溶氧量2毫克/升的水体中生存,但对盐度敏感,水体含盐量高于3‰时出现死亡。底栖性:黄颡鱼是底栖性鱼类,白天潜伏水底或石缝中,夜间活动、觅食,冬季聚集在深水区避寒,但季候变化、水温冷暖、气汪衡压高低、饵物环境等都会改变黄颡鱼的栖息物陵肢环境。

什么品种的鱼最好养殖?如何管理?

农村天然的地域环境优势,非常适合发展种植、养殖业,其中养殖业中最常见的就是养鱼,说到养鱼很多人想到的是草鱼、鲤鱼、银鱼、鲫鱼等,其实除了这些鱼外,还有很多鱼可在农村发展养殖,如这几种就有很不错的养殖效益,下面一起来了解是哪几种?

1、黄颡鱼

黄颡鱼是以肉为食的杂食性鱼类,平时主要吃小鱼、虾还有昆虫。黄颡鱼有很多不同的种类,适应环境的能力很强,这也是适合把它养在农村的培桐一个原因。现在,黄颡鱼在市场上的价格虽然不是很高,但也不低。可以说它是比较平民化的鱼,通常来说,一斤大约十到十五元。总之,在农村养殖这种鱼的普及率很高,比较受到养殖朋友的欢迎。

2、跳跳鱼

跳跳鱼又可以叫作弹涂鱼或者是泥猴,在鱼类里面算是智商比较高的,也可以说它是鱼类中的天才,同时它也是鱼类中的一种特殊鱼类。跳鱼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但它生配耐坦长缓慢是一个缺点,所以要达到商品鱼的销售标准通常需要一两年的时间。最主要的是跳鱼的价格并不便宜,一公斤大概是一百块钱上下。因此,这也是比较适合在农村创业和赚钱致富的养殖选择。

3、白条鱼

白条鱼是一种小食用鱼,它体积小,又平又长,它主要是吃小虾。白条鱼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对环境的适应性强,成活率高。另一种是白鱼也是农村人喜爱的一种小鱼,但一般加工成咸鱼,这是另一种佳肴。白条鱼的市场价格一般是每斤15到30元。如果经过加工,它的市场价格可以翻一番,这也是农民可以多赚取的利润。

4、黑鱼

黑鱼为淡水名贵鱼类,有“鱼中珍品”美称,它的经济价值较高,它营养丰富,富含大量蛋白质,比鸡肉和牛肉还高。黑鱼现在市面上价格在15-20元每斤左右,价格还是比较偏高的,每条黑鱼有5-8斤。

5、鲈鱼

鲈鱼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还含有多种维生素以及人体所需微量元素,有补肝肾、益脾胃、化痰止咳功效,特别适合于准妈妈和产后妇女。鲈鱼体型较少亩宴,营养丰富,产量较少时价格高达几百元每斤,一般市场平稳价格在每斤30元左右。

管理鱼塘的注意事项:

鱼塘养鱼最重要的是选择池塘,首先池塘必须要有充足的水源,这样在旱季和雨季到来时才能保证池塘耐旱耐涝;在准备养鱼之前,要先进行清整和消毒,只有池塘的环境良好,才会适合鱼苗生长和生活。

黄骨鱼养殖

一、池塘养殖环境

黄颡鱼养殖一般要求养殖池塘靠近水源、交通便利、水质较好、周围环境无污染等。养殖面积可大可小,但池底要平坦,淤泥20~30厘米即可,泥沙底质最好,可在排水处预留1个低于池底30厘米左右的洼地,以方便成鱼捕捞。

池塘水深要求1.5米以上,水较深、光照射至水中的强度较弱,才能满足黄颡鱼喜阴摄食的生活环境,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其养殖产量(李东,2023)。进出水系统应该独立使用,要根据实际养殖面积的大小配备增氧、投饵和抽水机等设备。池塘最后要进行清淤和消毒,彻底清除池塘里面的野杂鱼,一般使用生石灰,用量为80~120千克/亩。

二、池塘养殖要点

1、饵料培育

在投放黄颡鱼苗的前1周左右,可向养殖池塘内撒入发酵后的生物肥,用量为60~100千克/亩,用于培养鱼苗的开口生物饵料,以提高黄颡鱼苗的成活率。放养鱼苗以后,每10~15天投入1次生物肥,在此期间要保持养殖水体的肥度。池塘内保持一定的浮游生物密度和生物量,满足黄颡鱼苗在前期生长时对开口饵料的需求。

2、鱼苗放养

黄颡鱼苗要选择正规养殖场的鱼苗,这样可以保证鱼苗后期较高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鱼苗放养前使用3%~5%的聚维酮碘或食用盐浸泡消毒。放养鱼苗规格为25克/尾,密度为8000尾/亩左右,放鱼苗的时间为每年的4月中旬至5月中旬。

因为黄颡鱼为底层鱼,在饲养过程中还可以搭配生活在其他水层的鱼,常见的有鲢和鳙,放养规格为50~60克/尾,放养密度为60~80尾/亩,放养时间为每年的4月(毛国庆等,2023)。这样可以充分利用池塘水体空间和饵料,提高池塘养殖的总产量和经济效益。

3、饲料投喂

黄颡鱼具有群体摄食的习性,在投饵机的前面距离水面40厘米的地方可以放食台。食台大小可根据池塘大小定制,一般5亩的池塘可设置20~40米2饵料台。

投饵机每次段山投饵时均投在食台里,投饵要求“四定”,即定时、定质、定位和定量,这样可以提高饵则肢料的利用率,也方便对黄颡鱼的摄食、生长和活动情况进行观察,并每隔一段时间对投饵量和方式做出一定的调整。

黄颡鱼养殖一般使用的是专用颗粒饲料,各大饲料销售商均有销售。每天投喂2次,上午为7-8时、下午为5-6时。4-6月饲料投喂率为2%左右,6-9月饲料投喂率为4%左右,10月后投喂率逐渐降低至1%(毛国庆等,2023)。池塘中的鲢鳙一般不需单独投喂饲料,它们摄食水体中的握盯中饵料生物和黄颡鱼没有吃完的剩余饲料。

4、水质管理

黄颡鱼的养殖池一般要求溶氧高于4毫克/升,水体透明度在30~50厘米,每隔10天左右可以注新水1次,加水量为20厘米左右,每月换掉部分老水(赵宪钧,2023)。

养殖池塘要配备1台增氧机,防止天气骤变导致缺氧。要定期调节池塘的水质,使用生石灰或降碱灵调节呈弱碱性的水体。根据天气状况开关增氧机,促进水体交换,增加池塘中的溶氧。夏季高温可适当使用调水的微生态制剂,常用的调水制品有光合细菌等。

5、鱼病防治

黄颡鱼体表无鳞,体表全靠皮肤黏液保护,鱼体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在实际养殖过程中,病害主要采取预防为主、治疗为辅、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科学用药。如果管理不善,黄颡鱼易患肠炎病、小瓜虫病和水霉病。

(1)肠炎病。肠炎病的病原一般为点状气单胞菌,病鱼表现为虚弱无力、离群独游、体内肠道发炎充血、体表肿大出血等症状,水质恶化才会发病,流行水温一般为25℃以上(但智容,2023)。

治疗方法:使用碘制剂等消毒剂全池泼洒,可按照说明书使用;将肠炎灵药物拌料投喂,每100千克饲料拌1~1.5千克的肠炎灵,连续拌喂5天左右,直到治愈。

(2)小瓜虫病。小瓜虫病为养殖中的常见病,病原为多子小瓜虫,暴发后鱼的死亡严重。发病水温为15~25℃。病鱼表现为皮肤溃烂,显微镜下可见体表的小瓜虫(白色小点)。鱼的反应迟钝,体色发黑,同时呼吸困难。该病常见于水质败坏和养殖密度过高的环境中。

防治方法:鱼苗可以采用福尔马林浸泡后投放鱼池,浓度控制在40~50毫克/米3;成鱼防治可以采用全池泼洒“百虫克”60毫克/米3驱虫,并采用高碘进行消毒处理,隔1天换去一半的水,连续治疗2次,可得到有效治疗(唐启胜等,2023)。

(3)水霉病。水霉病多发病于春季,特别是鱼体受到机械损伤时易发此病,鱼的体表形成白色毛状物,又称“白毛病”。病鱼表现为离群独游、反应迟缓、食欲减退等(胡华蓉,2023)。

防治方法:放养的鱼苗要提前做好消毒杀菌工作,放养前可以采用生石灰消毒水体,采用2%~5%的食盐水浸泡鱼苗;患病时可用“水霉净”全池泼洒,同时拌料投喂“鱼康宝”,连用1周,效果较好。黄颡鱼因无鳞,对硫酸铜、敌百虫和高锰酸钾较为敏感,尽量不用或少用。

6、日常管理

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巡塘期间要注意观察黄颡鱼的摄食、生长和活动等情况,同时要检查各设备的运行情况,每隔15天或30天对每个池塘抽样检查30尾黄颡鱼,对其进行体重和体长的记录,计算投饵系数。

定期更改投饵量,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件的可以定期对池塘水质进行检测,发现异常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水质要做到“肥、活、嫩、爽”,也要做好养殖记录,每天应详细地记录当天的情况,为日后的养殖提供基础数据资料。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黄颡鱼新品种和黄颡鱼的最佳养殖密度的精彩内容,喜欢请经常光顾吧!

本文标题:黄颡鱼那个品种好养活 黄颡鱼那个品种好养些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71305.html

上一篇:白虾品种图片 白虾品牌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致富项目相关文章
更多致富项目文章
喜欢致富项目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