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广东有什么发展趋势 今年广东有什么发展前景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好好的打磨,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今年广东有什么发展趋势 今年广东有什么发展前景的文章,本文对文章今年广东有什么发展趋势 今年广东有什么发展前景好好的分析和解答,希望你能喜欢,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广东五大都市圈,谁排第一、谁排第二、谁排第三?
4月25日,《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对外公布。这份文件总共二十一章节,195页,是指导广东未来5到15年发展的重要文件,清晰描绘了广东“十四五”时期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宏伟蓝图。提出创新强省、现代产业体系、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新型城镇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民生福祉等18项重点任务和103个重大工程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广东5个都市圈的范围正式确定!
一、都市圈定义
五大都市圈包括广州都市圈(广州、佛山全域和肇庆、清远、云浮、韶关等四市的都市区部分)、深圳都市圈(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河源、汕尾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珠江口西岸都市圈(珠海、中山、江门、阳江四市)、汕潮揭都市圈(汕头、潮州、揭阳三市和梅州都市区)和湛茂都市圈(湛江、茂名两市)。
深圳都市圈排第一、广州都市圈排第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排第三、汕潮揭都市圈排第四、湛茂都市圈排第五。
其中,地处粤闽赣交界处的梅州市,是首次被纳入广东省都市圈内。
梅州,南部紧邻潮汕沿海地区,北部紧邻中部赣南地区,是国家发展战略中东南沿海向内陆经济辐射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跳板,其典型的次沿海区域地位逐步凸显,是一个灵活的城市连接枢纽。
梅州的城市结构分为“一区”、“两带”和“六组团”,“一区”指嘉应新区,包括江南新城、梅县新城和芹洋半岛;“两带”指广东“梅兴华丰”产业集聚带和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六组团”指的是兴宁、平远、蕉绝旁岭、大埔、丰顺、五华等六个组团。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到2030年,市域常住人口约55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385万人,城镇化水平约70%。中心城区常住人口约9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约85万人。
二、梅州的特殊之处
最初,在广东五大都市圈示意图中,能看出梅州是“十三不靠”的,没有隶属于任何一个都市圈,因为它距离广州或者深圳都比较远,在文化、语言上跟“汕潮揭都市圈”又有明显的区别。
在梅州被纳入“汕潮揭都市圈”后,不少人“唱衰”,如有网友就认为:梅州不适合纳入汕潮揭都市圈不是因为方言不同,原因有三:
一是汕潮揭的实力不足以带动梅州;
二是梅州与汕潮揭之间是面积很大的丰顺北部落后山地,城市化难度大,是梅州都市区与汕潮揭连片成群的天然障碍;
三是不符合国家发展规划。
但也有不少声音持观望状态,认为从历史上看,梅州曾长期隶属潮州府或汕头地区管辖,且曾设立的嘉应州也不含大埔和丰顺两县;
从地理上讲,梅州与潮汕一衣带水,空间距离也近,与潮汕文化算得上近缘,而与广府文化相差较大;
从经济上讲,想靠广州或深圳的发展辐射地处山区深处的梅州,从而实现都市一体化概念,显然也不现实。如果汕头市作为广东省副中心城市,能高质量、快速发展,对梅州的辐射带动也会逐渐强起来。
这样划分,是“地理经济“概念上的应用与探索,便于规划与指导,不是严格意义的行政区域划分,是下一步“一体化”谋篇布局与努力的大方向,较劲也可不较劲也可,顺时应变、因势利导!
三、总结
这次梅州终于颂宏橘入“圈”,对其城市发展有重要意义。
梅州作为著名的“客都”,是典型的内生型城市,交通的改善是促进其与大湾区核心城市关联的最重要因素,2023年10月,梅州境内首条高铁——梅汕高铁正式通车运营,标志着梅州正式迈入高铁时代。高铁的开通,不断拉近梅州与大湾区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为梅州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在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此外,另外一条重要高铁——梅龙高铁也在规划建设中,是加强梅州地区与粤港澳大湾区紧密联系的重要基础设施,该项目建成后梅州至广州、深圳等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预计1.5个小时即可互达。
产业协同发展方面,梅州正以广梅园等10个产业转移工业园(集聚地)为平台,积极寻求与深圳开展先进制造业、生物医药、5G产业、互联网等产业合作,积极推进“总部+基地”“研发+生产”“总装+配套”“前端+后台”等跨区域产业共建新模式,挖掘、承接先行示范区建设的溢出效应,加快推动产业转型野团升级。
未来,梅州的发展能否迎来“质变”,关键在于积极融入“汕潮揭”都市圈,以及加强与大湾区的互联互通,交通条件的改善以及产业的升级所带来的返乡置业成为促进梅州房地产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无论是反对还是赞同,梅州加入五大都市圈已成定局,借用网友的话来讲就是事在人为,发展综合实力才是硬道理,从容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才是核心与重点!
从排名来看:深圳都市圈排第一、广州都市圈排第二、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排第三、汕潮揭都市圈排第四、湛茂都市圈排第五。
广东今年有望增加第4个“万亿城市”,广东的发展优势是什么?
广东作为中国最早的通商口岸城市,其本身具有非常得天独厚的者配地理优势,以及很好的人口因素等等。因为广东属于中国的南大门紧靠太平洋,所以海上贸易非常频繁。尤其是在明清时期,广东的海上贸易就非常繁华,到了近代以后广东的海商贸易来往已经初具规模。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广东的通商贸易迅速发展。在进入改革开放以后,广东的整个城市经济迅速提升起来,尤其是对外出口和对内进口业务,成为拉动广东经济增长的双引擎,为广东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广东省地处平原地区,不仅空气温暖湿润,而且地势平坦。在这种平原条件下建设工厂非常方便,而且道路运输建设首仔指基础也非常良好。当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需要运往市场的时候。良好的地理优势为企业运输大大降低了成本,不仅为企业盈利创造了良好环境,也为整个地区的经济循环创造了先天条件。所以良好的地理优势,成为广东省经济增长的一大好处。
广东省作为中国最早的改革开放区域,这戚瞎里不仅有完善的工业体系,还有众多的劳动力可以使用。如果一个地区的城市经济想要快速发展,就必须要有充足的人口作为生产力。广东省在这方面具备先天性因素,因为广东省有非常多的外来人口,不仅为当地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很多劳动力支撑,而且也为更多的新型产业链提供了较为完善的发展空间。因此广东省经济发展才会如此迅速。
总结:广东省作为中国的著名经济强省,其本身就有非常丰富的发展经验,以及众多的先天优势,加上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所以广东省的经济才能越来越好。
广东2023年GDP继续领跑,多省表现亮眼
广东2023年GDP继续领跑,多省表现亮眼
广东2023年GDP继续领跑,多省表现亮眼,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后,各地亦陆续发布了去年GDP数据。广东2023年GDP继续领跑,多省表现亮眼。
广东2023年GDP继续领跑,多省表现亮眼1
广东省统计局1月2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广东地区生产总值为.67亿元,同比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5.1%。截至目前,广东成为国内唯一一个GDP超12万亿携行元的省份,连续33年居全国第一。折合美元测算,2023年,广东省GDP约为1.92万亿美元,这一数值或超过韩国、加拿大,与意大利仅有一步之遥。
继2023年全国经济成绩单公布之后,各省份也陆续亮出年度答卷。不少省份都有惊艳表现,在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的交织背景下,中国辩做哗经济彰显实力和韧性。
广东超韩国、加拿大
1月20日,广东省宣布,2023年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达胡世12.4万亿元、同比增长8%。折合美元测算,2023年,广东省GDP约为1.92万亿美元,超过韩国、加拿大,与意大利仅有一步之遥。
图片来源:广东省统计局
根据韩国政府此前发布的《2023年经济政策方向》,预计2023年该国GDP增速为4%,将达到1.7万亿美元。另有权威机构预测,加拿大2023年经济增速预期5.4%,或将达到1.73万亿美元。意大利工业协会预测,意大利2023年GDP可能增长6.4%。全年GDP总量约为2.01万亿美元。
作为外贸第一大省,广东进出口延续两位数增长。2023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8.27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其中,出口5.05万亿元,增长16.2%;进口3.22万亿元,增长17.4%。
当天出炉的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广东处在内外循环交汇点,拥有完备的产业体系、较强的创新实力和良好的营商环境,拥有1500多万市场主体、7000万劳动者、1.27亿常住人口共同形成的市场红利,拥有“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等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叠加利好,这是广东奋进新征程的优势所在、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与此同时,广东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发展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需要持续攻坚,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还需加大力度解决,城乡发展差距依然较大。
广东省提出,做好今年经济社会发展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31省份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
这些省份也有新突破
作为第二经济大省的江苏,也在不断缩小跟广东的差距。2023年,江苏GDP迈上11万亿元新台阶,达到11.63万亿元,增长8.6%,增速快于广东。
数据显示,2023年,江苏GDP和广东的差距为8000亿左右,2023年差距缩小为7700亿左右。外贸增速成为江苏经济发展的突出亮点。江苏2023年外贸进出口值首破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
上海、北京GDP也双双突破4万亿。日前,北京宣布,北京2023年GDP达到40269.6亿元,增长8.5%。上海也宣布,2023年GDP突破4万亿元大关,达到4.32万亿元,增长8.1%。其中,北京GDP在2023年突破万亿元大关后,分别用6年和5年时间突破2万亿元、3万亿元,而突破4万亿元只用了3年时间。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3年,北京经济结构和质量持续优化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和全员劳动生产率保持全国第一。北京着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高精尖产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加强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北京成为全国半导体领域最重要的科技创新和产业集聚区。实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方案,首店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网上零售额增长超过20%。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湖北也迎来强势复苏。2023年,受到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湖北,GDP下降5.0%。数据显示,2023年湖北GDP增长12.9%,总量迈上5万亿元台阶,达到50012.94亿元,实现历史性跨越,排名重回全国第7位。其中,武 汉城市圈经济总量跨越3万亿,达到3.01万亿元,位居全国省域城市圈前列。湖北2023年设定了7%左右的增长目标,并强调坚定不移巩固回稳向好态势。
广东2023年GDP继续领跑,多省表现亮眼2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中国经济成绩单后,各地亦陆续发布了去年GDP数据。
从已经公开的.信息看,地方经济整体正稳定恢复。尤其广东已一省之力GDP总量可闯入“世界前十”,另有多个省份GDP数据在过去一年里突破重要关口。
湖北增速领跑,11省份跑赢全国
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1%,完成了全年6%以上的经济发展预期目标;两年平均增长5.1%。
中新社国是直通车查阅各地官方公布的信息发现,截至1月22日中午,已有28省份完整或部分公布2023年经济数据。其中,11省市去年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
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湖北继续“跑步”复苏,全年GDP增速达到12.9%,居全国第一。海南亦跑出两位数增长,以11.2%的增速紧随其后。山西增长9.1%,暂列第三。
截至目前,去年GDP增速跑赢全国的省份还有:江西(8.8%)、江苏(8.6%)、北京(8.5%)、浙江(8.5%)、山东(8.3%)、安徽(8.3%)、重庆(8.3%)、四川(8.2%)。上海、贵州均增长8.1%,与全国水平持平。
从两年平均增速来看,截至目前增长最快的前三名是海南(7.3%),山西、贵州(均为6.3%)。湖北两年平均增长3.3%,但逐季提升。
广东总量破12万亿,超部分发达国家
从经济总量看,广东(12.4万亿元)、江苏(11.6万亿元)前两名的地位依然稳固。其中,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GDP12万亿大省。
12.4万亿元相当于什么水平?按年平均汇率折算,广东省去年GDP总量约1.92万亿美元。这一数字放在2023年可以排到全球所有国家和地区中的前十位,且高于前十名中的意大利(1.89万亿美元)、加拿大(1.64万亿美元)、韩国(1.64万亿美元)等发达国家,堪称“富可敌国”。
广东和江苏是去年全国仅有的两个GDP总量超10万亿元省份。其后,山东(8.3万亿元)、浙江(7.35万亿元)亦自成一档,且分别首次突破8万亿、7万亿关口。截至目前,已公布数据省份中GDP总量超过5万亿元大关的还有河南(5.89万亿元)、四川(5.39万亿元)、湖北(5万亿元),四川、湖北均首次进入“5万亿俱乐部”。
2023年,在总量上实现重要突破的还有上海和北京。沪京两地全年GDP总量均首次突破4万亿元大关,前者更达到4.3万亿元,是中国头两个GDP4万亿之城。
此外,山西去年GDP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大关,甘肃则首次登上万亿台阶。但在已公布数据省份中,海南、宁夏、青海、西藏四地GDP总量仍低于1万亿元。
应对冲击,各地经济显韧性
多地GDP突破重要关口背后,显现出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在受疫情冲击最严重的湖北省,该省统计局局长朱慧介绍,2023年,湖北41个工业行业中39个行业实现正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8%;全年施工项目个数增长30.6%,新开工项目增长54.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4%;市场主体总量突破600万户。。。。。。一系列指标充分表明湖北省经济韧性较强,在疫后重振中取得决定性成果,总量排位回归第七,发展重回“主赛道”。
广东GDP总量已连续30年余年全国领跑。广东省统计局局长杨新洪说,尽管2023年和2023年不同程度地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广东充分发挥产业体系较为齐全优势,产业链彰显韧性,保持了经济稳定增长,其中有广东经济市场化程度高、改革开放创新成分高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优势。
“我们看到了数据背后的经济逻辑,经济增长的逻辑,最重要的是广东经济的韧性形成的稳定性。”杨新洪说。
疫后重振,量变背后有新路
值得注意的是,各地疫后重振不只是量变,更走出了新路。
例如,海南经济增速全国名列前茅,就离不开自贸港建设红利。在此背景下,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热带高效农业等“3+1”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5.3%,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82.5%,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消费潜力也得到持续释放。首届消博会成功举办,离岛免税销售额突破600亿元,网络零售额快速增长,即使剔除离岛免税这个政策性消费热点,海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也达到15.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1个百分点。
数字经济加快领跑,则让经济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如浙江省统计局介绍,2023年,预计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14.9%,比上年加快2.0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1.0%。规模以上工业中,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装备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人工智能、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均比上年加快并远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显著拉抬工业生产增速。
广东2023年GDP继续领跑,多省表现亮眼3
因为2023年春节较早,所以2023年度的各省市GDP战绩的发布要比往年更早,所以截止目前已有过半省区市的成绩已经揭晓,我们就先睹为快吧,来看看已经出炉的这些地区的年度成绩如何。
2023年是经济全面复苏的一年,内外需的强劲反弹,带动经济高速向上,取得成果不少。全国GDP总值超过114万亿元,在全球经济总量上的比重再次提升。各地区的话整体复苏明显,但因为产业结构和经济活力的不同,在上升趋势上还是有差异的。
煤炭生产省GDP飙升
首先比较瞩目的是几个能源生产省的高速飙升,这和2023年产能扩张太快相关,煤炭等能源紧缺,导致价格暴涨。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在为全国各省抓紧生产、贡献能源的同时,在经济总量上也为自身拉升了许多。
山西省的年度GDP名义增幅竟然能高达28%,如果和实际增速9.1%比较就能发现平减指数超高呀,这就是价格带动的表征。同样内蒙古也是如此,同比名义增幅也有18%以上,两省的总值都突破了2万亿元。
沿海各大省重现高增长
其次就是2023年对于沿海地区的各经济大省来说也是充满了机遇,外贸、内需的强劲复苏,让它们的产能扩张速度加快。从增长率比较来看,2023年是沿海各经济大省整体增幅不逊于中西部地区的一年,这是多年未见的现象了。
虽然广东省增长稍慢于全国,但以它庞大的体量有12.3%的增幅也可以接受了,增量超过了1.3万亿元。而苏鲁浙三省都要在13%以上,四大省整体的话是要快于全国的,可能还能稍快于中西部的整体增长率。
四大省体量庞大,有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也带动了全国经济不少。
中西部地区整体放缓
相比往年,在2023年中西部各省明显有些放缓了,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其实也并没有那么悲观。
首先是因为沿海各大省的超常发挥拉高了全国整体增速;其次中西部诸省市在疫情期间受到冲击较小,2023年的GDP受损偏小,所以基数原因导致2023年的增速就走低一些。
但中西部内部互相比较的话,差异还是不小的。首先是河南省因为灾情、疫情的连续影响,其年度名义增长仅只有7.1%,GDP总值近5.9万亿元,不但被浙江省甩开了,而且还被四川省迫近了一千多亿元。
其次西南诸省市明显有所减速,四川、重庆都不算太快,像贵州等前几年都是高歌猛进,在2023年的名义增幅还不到10%。所以它的总值被山西、内蒙古反超了,排名下滑到第22位。
但也有发挥非常出色的,除了山西省飙升之外,江西也表现非常优秀。在2023年接近了3万亿元,名义增长15.3,成功甩开了重庆市的追逐。江西省在近些年来的经济表现让人刮目相看,阿卡林省总算是迎来了春天。
截止目前,只剩下几个省市尚未公布数据了,可能还要等一周左右才能全部出炉了,但剩下的悬念已经不多了。福建省应该是难超湖北省了,后者在2023年强势反弹,已经突破了5万亿元,应该能够回归全国第七。
也就是河北省和北京市哪个会更高了,河北是公布的实际增速并不快,就看是否能够通过PPI拉升一些平减指数,提高名义增速了。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今年广东有什么发展趋势 今年广东有什么发展前景的精彩内容,好的文章需要你的分享,喜欢今年广东有什么发展趋势 今年广东有什么发展前景这篇精彩文章的,请您经常光顾吧!
上一篇:广东红包数字含义 为什么广东红包老是多个一块是啥意思
下一篇:更多致富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