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最大的肉用鸭品种是什么 我国最大的肉用鸭品种有哪些
你现在浏览的文章是一篇关于中国最大的鸭子品种和国内最大肉鸭养殖基地在哪里的文章,只有你喜欢的内容存在,只有你来光临,我们才能继续前行。

属于肉用鸭的是
肉鸭都有哪些品种?肉鸭品种主要有北京鸭、天府肉鸭、狄高鸭、樱桃谷鸭、海格鸭、克里莫瘤头鸭、瘤头鸭等等那么。
北京鸭
北京鸭是世界上**优良的肉鸭品种。体型硕大丰满,挺拔强健。产蛋量较高哪悉,选育的鸭群年产蛋量为200—240个,蛋重90—95克。蛋壳白色。
天府肉鸭
天府肉鸭系四川农业大学家禽研究室经过10年选育而成的大型肉鸭商用配套系。广泛分布于四川、重庆、云南、广西、浙江、湖北、江西、贵州、海南等9省市,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优良的生产性能。
体型硕大丰满,挺拔美观。父母代种鸭26周龄开产(产蛋率达5%),年产合格种蛋240—250个,蛋重85—90克,受精率90%以上,每只种母鸭年产雏鸭170—180只,达到肉用型鸭种的国际**水平。产肉性能良好。
狄高鸭
狄高鸭是澳大利亚狄高公司引入北京鸭,选育而成的大型肉鸭配套系。80年代引入我国。1987年广东省南海县种鸭场引进狄高鸭父母代,生产的商品代肉鸭反应良好。
狄高鸭的外形与北京鸭相似。33周龄产蛋进入高峰期,产蛋率达90%以上。初生雏鸭体重55克左右。商品肉鸭7周龄体重3.0公斤,肉料比1:2.9—3.0;半净膛屠宰率85%左右,全净膛率(含头脚重)79.7%。
樱桃谷鸭
樱桃谷鸭是英国樱桃谷农场引入我国北京鸭和埃里斯伯里鸭为亲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配套系鸭种。1985年四川省引进该场培育的超级肉鸭父母代SM系。
(1)产蛋量据樱桃谷鸭种鸭场1985年在北京举办的国际展览会展出的材料介绍,父母代母鸭66周龄产蛋220个,蛋重85~90克,蛋壳白色。
(2)繁殖力父母代种鸭公母配种比例为1:5~6,受精率90%以上,受精蛋孵化率85%,产蛋期40周龄每只母鸭可提供商品代雏鸭苗150~160只。
(3)产肉性能商品代47日龄活重3.09公斤,肉料比为1:2.81。经我国一些单位测定,该鸭L2型商品代7周龄体重达到3.12公斤;肉料比1:2.89;半净膛屠宰率85.55%,全净膛率(带头脚)79.11%,去头脚的全净膛率为71.81%。
海格鸭
海格鸭是丹麦培育的优良肉鸭品种。经饲养证实,该鸭种的商品代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既能水养,又能旱养,特别能较好适应南方夏季炎热的气候条件。
海格肉鸭43—45日龄上市体重可达3.0公斤,肉料比1:2.8,该鸭羽毛生长较快,45日龄时,翼羽长齐达5厘来,可达到出口要求。海格肉鸭肉质好,腹脂较少,适合对低脂肪食物要求的消费者的需求。
克里莫瘤头鸭
克里莫瘤头鸭是由法国克里莫公司培育而成。有白色、灰白和黑色三种羽色。此鸭体质健壮,适应性强,肉质好,瘦肉多,肉味鲜香,是法国饲养量**多的品种。
瘤头鸭
瘤头鸭又称疣鼻鸭、麝香鸭,中国俗称番鸭李念乎。原产于南美洲和中美洲的热带地区。瘤头鸭由海外洋舶引入我国,在福建至少已有250年以上的饲养历史。除福建省外,我国的广东、广高衫西、江西、江苏、湖南、安徽、浙江等省均有饲养。国外以法国饲养**多,占其养鸭总数的80%左右。此外,美国、前苏联、德国、丹麦和加拿大等国均有饲养。瘤头鸭以其产肉多而愈益受到现代家禽业的重视。
生物入侵者有哪些
一百多年前,有人将20多只英国的家兔带到澳大利亚饲养。在一次火灾中兔舍被毁,幸存的家兔流窜到了荒野。由于澳大利亚的气候适于兔的生存,再悔好旅加上那里缺少兔的天敌,这些幸存者就以惊人的速度繁殖起来,成了野兔。它们与绵羊争夺食物,破坏草原植被,给畜牧业造成很大损失。近年来,我国南方某些沿海地区,一种原产南美洲的叫做薇甘菊的“植物杀手”悄悄地登陆了,在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的条件下迅速蔓延开来。没过多久,荔枝树、香蕉园,以及花木扶疏的美丽丘陵和原野,很快就长满了薇甘菊。这些入侵者茂密的藤蔓缠绕或覆盖住当地植物,夺走本应属于当地植物的阳光和养料,使当地植被受到严重破坏。
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1,紫茎泽兰学名:EupatoriumadenophorumSpreng.(Ageratinaadenophora(Spreng.)R.M.King&H.Rob.)英文名:CroftonWeed中文异名:解放草,破坏草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鉴别特征: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mm,排成伞房状,总苞片3-4层,小花白色,高1-2.5m.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行有性和无性繁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能分泌化感物,排挤邻近多种植物.原产地:中美洲,在世界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中国分布现状:分布于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南部),台湾,垂直分布上限为2500m.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在云南南部发现,可能经缅甸传入.在其发生区常形成单种优群落,排挤本地植物,影响天然林的恢复;侵入经济林地和农田,影响栽培植物生长;堵塞水渠,阻碍交通,全株有毒性,危害畜牧业.控制方法:(1)生物防治:泽兰实蝇对植株高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野外寄生率可达50%以上;(2)替代控制:用臂形草,红三叶草,狗牙根等植物进行替代控制有一定成效.(3)化学防治:2,4-D,草甘膦,敌草快,麦草畏等10多种除草剂对紫茎泽兰地上部分有一定的控制作用,但对于根袜和部效果较差.2,薇甘菊学名:MikainamicranthaH.B.K.英文名:Mile-a-minuteWeed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鉴别特征:茎细长,匍匐或攀授,多分枝;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至卵形,基部心形;花白色,头状花序.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兼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其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碧凳出一对新枝,形成新植株.原产地:中美洲;现已广泛分布于亚洲和大洋洲的热带地区.中国分布现状:现广泛分布于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19年曾在香港出现,1984年在深圳发现.薇甘菊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使植物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窒息而死,薇甘菊也可通过产生化感物质来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对6-8m以下林木,尤其对一些郁密度小的次生林,风景林的危害最为严重,可造成成片树木枯萎死亡而形成灾难性后果.该种已被列为世界上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控制方法: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国内外正在开展化学和生物防治的研究.3,空心莲子草学名: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Mart.)Griseb英文名:AlligatorWeed中文异名:水花生,喜旱莲子草分类地位:苋科Amaranthaceae鉴别特征:水生型植株无根毛,茎长达1.5-2.5m;陆生型植株可形成直径达1cm左右的肉质贮藏根,有根毛,株高一般30cm,茎秆坚实,节间最长15cm,直径3-5mm,髓腔较小.叶对生,长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头状花序具长1.5-3cm的总梗.花白色或略带粉红,雄蕊5.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以茎节行营养繁殖;旱地型肉质贮藏根受刺激时可产生不定芽.生长高峰期每天可生长2-4cm.花期5-10月,常不结实.原产地:南美洲;世界温带及亚热带地区广泛分布.中国分布现状:几乎遍及我国黄河流域以南地区.天津近年也发现归化植物.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892年在上海附近岛屿出现,50年代作猪饲料推广栽培,此后逸生导致草灾,表现在:(1)堵塞航道,影响水上交通;(2)排挤其他植物,使群落物种单一化;(3)覆盖水面,影响鱼类生长和捕捞;(4)在农田危害作物,使产量受损;(5)田间沟渠大量繁殖,影响农田排灌;(6)入侵湿地,草坪,破坏景观;(7)滋生蚊蝇,危害人类健康.控制方法:(1)用原产南美的专食性天敌昆虫莲草直胸跳甲Agasicleshygrophila防治水生型植株效果较好,但对陆生型的效果不佳.(2)机械,人工防除适用于密度较小或新入侵的种群.(3)用草甘膦,农达,水花生净等除草剂作化学防除,短期内对地上部分有效.4,豚草学名:AmbrosiaartemisiifoliaL.英文名:Ragweed,Bitterweed
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鉴别特征:高1m以下,茎下部叶对生,上部叶互生,叶一至二回羽裂,边缘具小裂片状齿.雄花序总苞碟形,排成总状,雌花序生雄花序下或生上部叶腋.生物学特性:一年生草本,生于荒地,路边,沟旁或农田中,适应性广,种子产量高,每株可产种子300-62000多粒.瘦果先端具喙和尖刺,主要靠水,鸟和人为携带传播;豚草种子具二次休眠特性,抗逆力极强.原产地:北美洲;在世界各地区归化.中国分布现状:东北,华北,华中和华东等地约15个省,直辖市.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35年发现于杭州,为一种恶性杂草,其危害性表现在:(1)花粉是人类花粉病的主要病原之一;(2)侵入农田,导致作物减产;(3)释放多种化感物质,对禾木科,菊科等植物有抑制,排斥作用.控制方法:(1)用豚草卷蛾进行生物防治有良好效果;(2)苯达松,虎威,克芜踪,草甘膦等可有效控制豚草生长;(3)用紫穗槐,沙棘等进行替代控制有良好的效果.5,毒麦学名:LoliumtemulentumL.英文名:DarnelRye-grass,PoisonDarnel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鉴别特征:茎丛生,高20-120cm.叶线状披针形,长6-40cm,宽3-13cm.穗狭,长5-40cm,主轴波状曲折,两侧沟状,具8-19个互生的小穗;每小穗含(2-)4-6个花.第二颖具5-9脉;芒长7-15mm.颖果长椭圆形,长4-6mm,绿而具紫褐晕.生物学特征: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适应性广,分蘖力较强.其籽实比小麦早熟,熟后随颖片脱落.种子繁殖.原产地:欧洲地中海地区;现广布世界各地.中国分布现状:除西藏和台湾外,各省(区)都曾有过报道.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麦种传播.1954年在从保加利亚进口的小麦中发现.可造成麦类作物严重减产.麦种受真菌StromatiniatemulentaPrill.&Del.侵染产生毒麦碱(Temuline),能麻痹中枢神经.人食用含4%毒麦的面粉,就能引起中毒.毒麦做饲料时也可导致家畜,家禽中毒.控制方法:人工拔除.6,互花米草学名:SpartinaalternifloraLoisel.英文名:SmoothCord-grass分类地位:禾本科Gramineae鉴别特征:秆高1-1.7m,直立,不分枝.叶长达60cm,基部宽0.5-1.5cm,至少干时内卷,先端渐狭成丝状;叶舌毛环状,长1-1.8cm.圆锥花序由3-13个长(3-)5-15cm,多少直立的穗状花序组成;小穗长10-18mm,覆瓦状排列.颖先端多少急尖,具1脉,第一颖短于第二颖,无毛或沿脊疏生短柔毛;花药长5-7mm.生物学特性:多年生草本,生于潮间带.植株耐盐耐淹,抗风浪.种子可随风浪传播.根系分布深达60cm的滩土中,单株一年内可繁殖几十甚至上百株.原产地:美国东南部海岸;在美国西部和欧洲海岸归化.中国分布现状:上海(崇明岛),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79年引入,曾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但近年来在一些地方变成了害草,表现在:(1)破坏近海生物栖息环境,影响滩涂养殖;(2)堵塞航道,影响船只出港;(3)影响海水交换能力,导致水质下降,并诱发赤潮;(4)威胁本土海岸生态系统,致使大片红树林消失.控制方法:除草剂能清除地表以上部分,但对于滩涂中的种子和根系效果较差.7,飞机草学名:EupatoriumodoratumL.(Chromolaenaodorata(L.)R.M.King&H.Rob.)英文名:FragrantEupatorium,BitterBush,SiamWeed中文异名:香泽兰分类地位:菊科Compositae鉴别特征:高达3-7m,根茎粗壮,茎直立,分枝伸展.叶对生,卵状三角形,先端短渐尖,边缘有粗锯齿,有明显的三脉,两面粗糙,被柔毛及红褐色腺点,挤碎后有刺激性的气味;头状花序排成伞房状;总苞圆柱状,长1cm,总苞片3-4层.花冠管状,淡黄色,柱头粉红色.瘦果狭线形,有棱,长5mm,棱上有短硬毛,冠毛污白色,有糙毛.生物学特性:丛生型的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瘦果能借冠毛随风传播,而成熟季节恰值干燥多风的旱季,故扩散,蔓延迅速.种子的休眠期很短,在土壤中不能长久存活.在海南岛1年开花2次,第一次4-5月,第二次9-12月.原产地:中美洲;在南美洲,亚洲,非洲热带地区广泛分布.
原产地:非洲热带,亚热带地区.中国分布现状:己传播到10余个省,直辖市.在南方的发生更严重,在这些地区凡能见到巴西木(即香龙血树DracaenafragransKer-Gawl.)的地方几乎都有蔗扁蛾发生危害.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随寄主植物很容易扩散和传播,已在欧洲,南美洲,西印度群岛,美国等地区发现.巴西木是其重要寄主植物.1987年,蔗扁蛾随进口的巴西木进入广州.随着巴西木在我国的普及,蔗扁蛾也随之扩散,20世纪90年代传播到了北京.蔗扁蛾食性十分广泛,威胁香蕉,甘蔗,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及温室栽培的植物,特别是一些名贵花卉等.感染植物轻则局部受损,重则将整段干部的皮层全部蛀空.控制方法:幼虫越冬入土期,是防治此虫的有利时机.可用菊杀乳油等速杀性的药剂灌浇茎的受害处,并用敌百虫制成毒土,撒在花盆表土内.大规模生产温室内,可挂敌敌畏布条熏蒸.或用菊醋类化学药剂喷雾防治.当巴西木茎局部受害时,可用斯氏线虫局部注射进行生物防治.11,湿地松粉蚧学名:Oracellaacuta(Lobdell)英文名:LobdellyPineMealybug中文异名:火炬松粉蚧分类地位:同翅目Homoptera粉蚧科Pseudococcidae鉴别特征:若虫椭圆形至不对称椭圆形,长1.02-1.52mm.3对足.末龄后期虫体分泌蜡质物形成白色蜡包,覆盖虫体.雄成虫分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与当地松粉蚧区别:湿地松粉蚧雌成虫梨形,腹部向后尖削,触角7节,当地松粉蚧雌成虫纺锤形,触角8节.生物学特性:若虫和雌成虫刺吸松梢汁液为害,为害时主要集中在枝梢端部,特别粗壮的枝梢虫口数量最多.仅在越冬时部分若虫藏匿于老针叶叶鞘内.产卵数量大,对温度条件要求不严格,可忍受一定的低温.原产地:美国.中国分布现状: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有报道.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88年随湿地松无性系繁殖材料进入广东省台山,到1994年,已扩散蔓延至广东省多个县市,破坏了27.7万hm2的松林.据估计,湿地松粉蚧目前正以每年70000hm2时的速度进行散布.近30年来,中国自美洲引入不少松树优良种,种植最广的有湿地松,火炬松和加勒比松,这些寄主为湿地松粉蚧的扩散提供了便利.它同时对当地的马尾松Pinusmassoniana,南亚松Pinuslatteri等也构成了严重威胁,广东中部沿海的低海拔地带危害已相当严重,危害区正在迅速扩散.该虫可以忍受冬季低温,说明有继续向北扩散的可能性.控制方法:国内进行了不少的化学药剂和微生物防治实验,取得一定的杀虫效果,但在生产上还未能进行大面积使用.12,强大小蠹学名:DendroctonusvalensLeConte英文名:RedTurpentineBeetle中文异名:红脂大小蠹分类地位:鞘翅目Coleptera小蠹科Scolytidae鉴别特征:成虫圆柱形,长5.7-10.0mm,淡色至暗红色.雄虫长是宽的2.1倍,成虫体有红褐色,额不规则凸起,前胸背板宽.具粗的刻点,向头部两侧渐窄,不收缩;虫体稀被排列不整齐的长毛.雌虫与雄虫相似,但眼线上部中额隆起明显,前胸刻点较大,鞘翅端部粗糙,颗粒稍大.生物学特性:主要危害已经成材且长势衰弱的大径立木,在新鲜伐桩和伐木上危害尤其严重.1年1-2代,虫期不整齐,一年中除越冬期外,在林内均有红脂大小蠹成虫活动,高峰期出现在5月中,下旬.雌成虫首先到达树木,蛀入内外树皮到形成层,木质部表面也可被刻食.在雌虫侵入之后较短时间里,雄虫进入坑道.当达到形成层时,雌虫首先向上蛀食,连续向两侧或垂直方向扩大坑道,直到树液流动停止.一旦树液流动停止,雌虫向下蛀食,通常达到根部.侵入孔周围出现凝结成漏斗状块的流脂和蛀屑的混合物.各种虫态都可以在树皮与韧皮部之间越冬,且主要集中在树的根部和基部.原产地: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危地马拉和洪都拉斯等美洲地区.中国分布现状:现分布于山西,陕西,河北,河南等地.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1998年在我国山西省阳城,沁水首次发现,推测引入与80年代后期山西从美国引进木材有关.与北美洲发生情况不同的是,它不仅攻击树势衰弱的树木,也对健康树进行攻击,导致发生区内寄主的大量死亡.1999年底,该虫在河北,河南,山西发生面积52.6万hm2,其中严重危害面积13万hm2时,个别地区油松死亡率高达30%,己导致600多万株的松树枯死.在山西,2000年的调查统计,危害面积达16.3hm2万时,其中成灾面积9.1万hm2,己有342.4万株成材油松受害枯死.
高邮鸭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被称为我国三大名裂贺则鸭。主要产地在江苏省,高邮鸭是肉蛋两用的亚种,有着耐粗饲、蛋大、品质好的优点。高邮鸭全身为褐色,有着深色小斑点分布,鸭爪为黑色,性较大,其经济价值较高。
2、北京鸭
北京鸭在我国有几百年的养殖历史,原本产于南方,后来传到北方后,成为了一种肉用鸭。北京鸭全身颜色都为白色,有着较大的体型,产肉率高,外观结构匀称。是我国一种非常受欢迎的鸭种,正宗的所使用的鸭种就是北京鸭。
3、绍兴鸭
绍兴鸭与高邮鸭一样,都是属于麻鸭的一种。公绍兴鸭的头部为绿色,翅膀呈白色,身体主要以褐色为主。是一种优质的蛋用鸭种,主要分布在我国浙江、湖南拍腊等省。绍兴鸭的产蛋率是非常高的,每年可产280个蛋左右。
4、番鸭
番鸭是我国一种特有的鸭种,现在番鸭的养殖主要集中在南方。番鸭的外形不同于普通家鸭,体型呈椭圆,嘴部与眼部有深色的。番鸭分为黑白两种,肆棚顾名思义就是羽毛分为黑白两种颜色。
5、绿头鸭
绿头鸭是一种钻水型的鸭种,顾名思义,绿头鸭的头部呈绿色,身体上部为褐色,腰尾则以黑色为主。绿头鸭的肉质非常鲜嫩,在世界上都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并且绿头鸭的羽毛是许多装饰产品的原料,有着较大的综合利用价值。
以上内容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中国最大的鸭子品种和国内最大肉鸭养殖基地在哪里的精彩内容,喜欢请经常光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