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混养技术有哪些 稻田混养技术视频
时间:2023-09-24 22:10:17 浏览量:
稻田虾混养方法
1、虾蟹暂养:旅槐虾蟹在刚引进稻田中是需要进行暂养工作的,如果没有暂养的话,虾蟹为了适应养殖环境,会在稻田中到处乱跑,对水稻秧苗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我们应在稻田中,挖深120厘米左右的暂养池,面积保持在稻田的9%左右。既能够让虾蟹尽快适应养殖环境,又便于对虾蟹进行管理,提高虾蟹成活率与产量。然后在水稻秧苗活棵后再放入稻田,避免受到虾蟹的影响导致秧苗漂浮倒伏。
2、适当种草:
虾蟹养殖,水草是肯定不可缺少的,为了尽量保持野外天然环境,在稻田消毒之后,我们应在水沟、田间等地方栽植适量的水草。为虾蟹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既能够帮助虾蟹蜕壳,又能够为虾蟹提供遮阴避暑的地方。而且因为稻田的水位是比较低的,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在稻田施肥之后,水质容易过肥,对虾蟹造成生长影响。因此适量的水草还能够调节水的酸碱度,保证水稻与虾蟹和谐生长。
3、水草管理:
在随着虾蟹生长对食量的需求增大且水稻的生长,我们要适当减少稻田中水草的数量。应在水面上放入适量的浮萍等浮游植物,保证稻田中有丰富的植物资源。避免虾蟹因为食物不足而对水稻造成危害。在稻田混养虾蟹时,水草面积不宜过大,保持在稻田的3/10左右即可,最多不可超过一半,否则水草会抢夺水稻的营养,导致水稻产量下降。并且还会降低田间通透性,虾核雀蟹产量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4、适当搁田:
水稻在种植过程中是需要进行搁田工作的,如果搁田工作没有落实到位的话,对水稻的生长影响是非常大的,轻则减产,重则导致绝收。因此我们要适当晒田,进行轻烤,为了保证虾蟹的喜水性。稻田水位下降到露出田面即可,并且时间不宜过长改镇早。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发现虾蟹出现异常情况的话,那么要及时注水,因此最好是在虾蟹入田之前,进行一次烤田工作。
稻田养虾新方法
1、稻田的选择与整理。应槐嫌选择一些水源清新、管理方便的稻田进行青虾的养殖。可结合农田整修,加固加高铅散手田埂,埂高要求达到30-50厘米,超过正常水位25厘米左右。田中开挖“田”字或“井”字形鱼沟,淘宽50厘米,沟深30厘米,在鱼沟的交叉处或田的四角和稻田进水口附近开挖鱼溜,宽160厘米,深100厘米,沟、溜总面积占水稻田面积的6%-8%。
2、虾种的放养。一般是在插(抛)秧1周后开始放幼虾,规格为每千克2000-5000尾,每亩放l万-1.5万尾。也可在6月底7月初放亲虾,任其自繁、自育、自养。一般每亩放雌虾500-800只,雄虾300-500只。也可采用稻田鱼虾混养,鱼种最好选择鲢,不宜选择与青虾食性相似的鳙。鱼种放养也是在单季或掘销双季稻栽秧后,冬水田可先放鱼后栽秧,以延长鱼类生长期。青虾还可采取双季放养法:第一季可在5月上旬放养,7月底前起捕;第二季可在7月底放养,年底起捕。放养时间宜选择阴天或早晨、傍晚。
3、饲养管理
(1)投饲。投喂的饲料基本上与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相近似。目前稻田养虾,常采用以米糠为主要饲料,搭配20%的鱼粉或螺蚌肉等动物性饲料。一般认为投喂颗粒饲料效果最好。根据青虾的生活特性,投喂宜在沟道分散进行,全日投饲量约为总虾重的2%-3%,投饲时间可在下午17时,也可早、晚各1次。因仔虾食浮游生物,因此稻田中应施厩肥、堆肥或混合堆肥,不宜施人粪尿或无机肥,以防肥效过快,恶化水质。
(2)谨慎使用农药及巡田。要十分注意农药的影响,应尽量采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控制安全用量。施药前应加深田水7-10厘米,以减弱农药对鱼虾的危害。施药时,喷嘴应横向或朝上,尽量将药喷在稻叶上。粉剂只在早晨露水未干时喷施,水剂应在露水干后施用。注意下雨前不宜施药,因青虾对农药特别敏感,极易引起死亡。因此,使用农药要特别小心谨慎。要坚持早、晚巡田,经常检查田埂、拦鱼设施等,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要保持水的深度,保持沟溜水系的畅通;注意天气预报,要做好防洪、防逃、防敌害、防偷捕等项工作。
(3)及时起捕。稻田养殖的青虾达到一定规格时,可及时将虾捕起,可用手操网捕也可将虾赶入溜中捕捉,也可全部干田捕捉。小规格虾还可转鱼塘或网箱继续养殖。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稻田养殖泥鳅技术要点
泥鳅是一种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的水产经济动物,颇受广大消费者所喜爱。泥鳅养殖业已逐渐兴起,但利用稻田养殖泥鳅的尚不多见。
稻田的选择
应选择水源条件好、土质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性能强、便于管理的稻田。同时要启册加高加固田埂,泥鳅种苗放养前要施足有机肥,并用生石灰对稻田进行全面消毒。
下苗时间和放养密度
稻田插秧后即可开始放养,每亩放养泥鳅亲体10千克,在不投饵的情况下,每亩可产泥鳅75千克左右。应注意:养殖泥鳅的稻田不宜同时混养其他鱼类。
泥鳅稻田养殖技术
田间管理
放养泥鳅的稻田,要做到专人负责管理,给水稻治虫时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可按常规用药量施用,应做到喷施农药时采用灌深水,喷嘴朝上的施药方法。由于泥鳅栖息于泥中,一般来说,养殖泥鳅的稻田采取上述方法施用农药、化肥比稻田养殖其他鱼要安全得多,但必须禁止使用毒杀芬、呋喃丹以及生石灰、茶子饼等。高温季节,田内适当加灌深水,调节水温,避免泥鳅烫死。平时,要经常检查修复拦鱼设施和及时堵漏洞,严防家禽下田吞食泥鳅。
收获方法
泥鳅因潜伏于泥中生活,捕捞难度大。但根据泥鳅在不同季节的生活习性特点,可采取以下方法进行收获:誉旁绝冬季在田里泥层较深处事先堆放数堆猪、牛粪作堆肥,引诱泥鳅集中于粪堆内进行多次捕捞。春季将进出水口打开装上竹篓,泥鳅自然会随水进入其中。秋季将田里水全部排干重晒,晒至田面硬皮为度,然后灌入一层薄水,待泥鳅大量从泥中出庆姿来后进行网捕。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