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多王饲养技术视频 中蜂多王饲养技术图解
中蜂养殖方法
中蜂的养殖有中蜂双王养殖方式。
一般中蜂双王养殖初期宜分隔饲养,在蜜蜂养殖中,每个蜂王都有自己的蜂群,而且这些蜂群中的成员都会以味道进行辨别,不同蜂群之间存在着很大的敌意。养殖户可以在开始时把两个蜂群放入一个蜂箱之中,在中间用木板隔开,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它们的敌意会大大降低,到那时中蜂双王的蜂群就可以和平共处了。
可以在制作蜂箱时,在它的携局两侧中辩颂让间部位,开一条宽为八毫米,深度为三毫米左右的小沟,这条小沟就是加放隔板的位置。另外还需要准备两个副盖,其大小以樱橘盖住半个蜂箱为准。这样的副盖利于养殖过程中水份的排出。
分蜂简介
分蜂分为人工分蜂和自然分蜂两种。人工分蜂又有单群均等分蜂、单群不均等分蜂两种。
单群均等分蜂一般在大流蜜后进行。原群挪开半个箱位,另外并排增设一个空箱,将原蜜脾、子脾一分为二,放入两个蜂箱。左群开左巢门,右群开右巢门,一群是老王,没有蜂王的群在分蜂第二天介绍一个成熟王台做交尾群。
单群不均等分蜂则发生在大流蜜期。已产生分蜂热的蜂群将老王和两框带蜂、带蜜封盖子脾抽出,另选新址做繁殖群。原群中保留一个大而端正的王台,或介绍一个成熟人工王台。
中蜂养殖技术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
1、过箱时期选择
首先,外界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流蜜,蜜蜂采集勤奋,巢内有一定积蜜,这时期过箱,不易起盗,且蜂群群势很快恢复壮大,否则蜂群不能立即清理修复巢牌,繁殖幼虫,容易引起飞逃。
其二,外界气温15℃以上适宜过箱,大风或阴雨天气则不宜过箱。
腾冲一般在2—4月或9—10月过箱,2—4月较为可靠。
2、过箱蜂群的条件
过箱要求具有一定群势,有正在哺育的幼虫脾和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这样过箱后工蜂有恋闹亮则幼虫习性,不致于弃巢飞逃。
3、过箱前准备
首先过箱的蜂群要远离其它蜂群,以免蜜蜂误入其它蜂群而起盗蜂。准备好十框标准中蜂箱或其它活框蜂箱,穿好铁丝的巢框,大于巢框内围的平木板,埋线棒,包装绳,以及割蜜刀,面网、蜂刷,收蜂笼,小刀、剪刀、脸盆、毛巾、桌子、喷烟器等工具。
4、过箱操作程序,有翻巢过箱和不翻巢过箱两种方法,过箱时宜三人协作进行,一人割脾一人递脾,一人修脾,绑脾安脾。
①翻巢过箱
先将蜂桶周围清理干净,不妨碍过箱操作,然后轻轻启开两头桶盖,用喷烟器朝蜂桶内轻喷几下,观察巢脾走向,即顺巢脾走向翻转蜂桶180°,使巢脾下端向上,利用蜜蜂受刺激向上爬的习性,一头放置收蜂笼收集蜜蜂,另一头用喷烟器喷烟和木棒轻敲蜂巢,使蜜蜂离开巢脾,驱入收蜂笼结团,待大多数蜜蜂进入收蜂笼后,将收蜂笼放在原巢位置,收集原群蜜蜂。将蜂巢搬离一段距离,开始割脾、修脾、绑脾工作,割脾时用刀面紧贴巢脾基部下刀,用手托脾取出,扫去剩余工蜂,置于木板上以供装框绑脾,凡老旧脾、雄蜂脾、无虫脾、蜜脾,割下放入小桶,不移入新蜂箱,子脾是蜂群的新生力量,应抓紧绑到巢框上。子脾上方的贮蜜区用巢框轻轻压住,用割蜜刀沿框梁外侧切下不整齐的巢脾部分,并放入小桶,后用巢框梁内侧与巢脾切口紧贴,用小刀沿铁丝轻划巢脾,深及巢脾房底,但不能破坏房底,用埋线棒将铁丝压入巢脾内。将巢脾翻面,使压入铁丝这面在下面,然后将巢脾竖起,框梁朝下,用2—3根包装绳绑紧巢脾,在框梁上部打结,将多余的部分剪去,若封盖子沾有蜂蜜,要用湿毛巾揩去蜂蜜后放入蜂箱,巢脾排放以小幼虫脾放中央,封盖子脾放两边,将装好脾的蜂箱放在老巢位置,巢门与原巢门方向一致,将收蜂笼内的蜜蜂液棚抖入箱内盖好,同时开启巢门,让巢外蜜蜂进入新巢,十五分钟后开箱察看蜜蜂上脾情况,若蜜蜂离脾结团,应将巢脾上部用干净编织袋或布盖住,用蜂刷驱散蜂团,让蜂上脾。
②不翻巢过箱
一般是不能翻动的树洞,石洞,墙洞或谷仓等里面的蜂群采用不翻巢过箱,首先用烟驱赶蜜蜂进入收蜂笼,或离开巢脾结团,然后割脾上框,将放好巢脾的蜂箱拿到原巢处,用水勺舀或手捧蜜蜂放入蜂箱,待大多数蜂被放入键改蜂箱后盖好,将蜂箱放到原巢位置,让外面蜜蜂进入新巢,半小时后察看蜂群上脾情况,若不上脾,则驱蜂上脾。
5、过箱后的管理
①过箱当晚,应进行饲喂,使蜂群有充足贮蜜,促进工蜂造脾和刺激蜂王产卵,让蜂群尽快安定下来。
②第二天应进行箱外观察,如采集正常,出勤积极,许多返巢蜂带有花粉团,说明安居下来,下午可开箱检查护脾情况,第三四天后可将粘牢的巢脾除去绑缚物。
怎样利用多王群进行饲养蜜蜂的方法
蜜蜂多王群的饲养是现在饲养蜜蜂的新方法,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利用多王群来饲养蜜蜂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利用多王群进行饲养蜜蜂的方法,一起来看看。利用多王群进行饲养蜜蜂的方法
一、多王群组建初期的管理
意蜂多王群组建初期,蜂群群势还比较弱小,蜂王因“生物诱导”处理和多只蜂王之间相互“磨合”,受到刺激,处于应急状态,腹部会收缩变小,产卵下降甚至停产。蜂王恢复至正常产卵约需1周时间。在蜂王恢复产卵阶段,多王群饲养管理的主要工作是干方百计地扶持多王群及时达到蜂脾相称的群势,为多王同时产卵创造条件。
在这一阶段的管理中,可采用从大群中抽出中间少量出房、外围大量临出房的子脾加给多王群,以满足多只蜂王同时产卵的需要。群势的大小以5~6框足蜂为宜。这种补充幼蜂的措施有双重好处:一方面新蜂刚出房的巢脾,能刺激蜂王恢复正常产卵;另一方面,多王产下的卵有足够的工蜂哺育。
二、多王群组建后的管理
多王群蜂群结构特殊,对蜂箱内外环境敏感,日常管理上要求勤查勤看;需保证花粉饲料充足,蜜糖饲料适量,恰到好处;及时清理王台,防止分蜂;注意保温,防止盗蜂等。
另外,多王群的日常管理还应该特别注意蜜蜂的偏集现象。多王群在蜂场内的摆放位置应尽量靠后。蜂场应根据小区域气候的特点,因地制宜设置防风屏障和便于蜜蜂辨认的标记物以防蜜蜂偏集。如果多王群内偏入一定数量的蜜蜂,会打乱已建立的蜂王与蜂王、蜂王与工蜂的相互关系,引起围王、工蜂斗杀,造成组织多王群工作前功尽弃。所以,多王群宁可偏出,绝不能偏人蜜蜂。
多王群具有产卵快、产卵量大、产卵集中等优势,宜作为生产群的副群饲养。在多王群蜂王正常产卵后,应充分发挥多王群的优势,为蜂群繁殖、维持强群和获得高产服务。多王群主副群饲养管理方法主要有以下两种:
1、多王群为单王群提供卵脾(补群)
从多王群中抽取卵脾,补给需卵脾的蜂群,同时给多王群加进1张空脾供多王产卵。由于多王群箱内只有五六张脾,可供产卵的巢房相当紧张,一般加入空脾后,几个蜂王会自然集中到一张脾上产卵。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利用多王群产卵快的优势,加快蜂场春繁的速度,同时也可用于平时生产中维持强群。
2、多王群为生产蜂王浆提供1日龄幼虫
具体做法是:伍键把分别为1日龄、2日龄、3日龄的3框卵脾和1日龄幼虫脾作为孵化区,用隔王栅分隔在靠蜂箱壁一侧;而另一侧用1张空脾作为产卵区。每天从孵化区抽出1张1日龄幼虫用于生产王浆,同时将产卵区内的1日龄卵脾放入孵化区孵化,在产卵区放人1张空脾供蜂王继续产卵。移虫后的卵脾放到产卵区(脾)边上补产12小时卵,再放人大群孵化。根据多王群群势的需要,适时地从大群中抽出即将出房的封盖子脾补充给多王群,以保持一定的群势。此方法所提供的幼虫日龄十分一致,能明显提高移虫的效率。
三、多王群的越冬管理技术
与单王群一样,多王群安全越冬也需要具备以下4方面的基本条件:
①以适龄越冬蜂为主体组成的强群;
②越冬饲料充足,质量优良;蜂群健康无病;越冬环境适宜。意蜂多王群越冬应特别余誉注意以下事项:
1、越冬开始前,多王群管理工作应由利用多王产卵并抽取虫卵为蜂场生产服务为主,转到多王群自身繁殖为主。如果多王群群势弱,蜂脾不相称时,要从大群中抽取老熟的封盖子脾补之,达到蜂脾相称,有新的越冬蜂过冬。
2、多王群越冬饲料必须充足,进越冬场地后要检查一次,若饲料不足,视情况补充1~2张封盖蜜脾,以免因饲料短缺而饿死;在检查的同时注意适当扩大蜂路,迫使蜜蜂结团,蜂王停产,减少工蜂活动和饲料消耗。
3、多王群越冬不可关王,应保持蜂王自然养成的越冬习惯,否则会产生失王等严重后果。
蜜蜂双王群养殖技术
1、防止蜜蜂集饲养双王群要经常防止腔毁巧蜜蜂偏集,调整好两区群势。尤其是老少同巢双王群,老王区蜜蜂喜欢偏集于新王区。若出现一区蜂量多另一区蜂量少情况,可将蜂多一区的出房子脾和蜂少一区的卵虫脾对调;把蜂多一区巢门缩小,蜂少一区巢门扩大,让更多的飞翔蜂进入蜂少的一区,使两区蜂量相等。
2、及时补充饲料双王群内两只蜂王产卵,经过一段繁殖期,巢内幼虫多,饲料消耗量大。如果天气阴雨连绵或外界蜜源不佳,应及时补充蜜粉。饲喂器放于两区之间。
3、及时扩大蜂巢当新蜂陆续出房,巢内蜂量不断增多,隔板外侧挂满蜂胡子。此时,要及时扩大蜂巢加人空脾或巢础框。
4、设法控制分蜂接近“夏至”,箱内蜜蜂已拥挤不堪。外界有零星荆条开花,有少量流蜜。此时,巢内封盖子脾多,缺少蜂王产卵空脾。要及时脱蜂提出封盖子脾,与弱小群的卵虫脾对换。摇空巢内存蜜,迫使采集蜂提早采集新蜜源。适当添加优质空脾或上巢础框造脾。
5、利用单王采蜜“夏至”以后,荆条即将流蜜。蜜源前7天,可将蜂巢进行一次调整。先除去劣王,若群内出现分蜂热,可将两王均除掉,换入早育的新产卵王,利用单王带大群采蜜。将蜂王带1张正出房的子脾,1张空脾囚在小区繁殖,关上小区巢门,以防分蜂飞逃。大区剩8张脾,到荆条大流蜜有些子脾已出空,此脾不再调往小区产卵,专供采集蜂贮蜜。蜜源期巢内始终保持10张脾。小区2张子脾;大区3张子脾,5张蜜脾,子脾与蜜脾相夹。取蜜时小区巢脾蜂王产满卵可与大区蜂群造的新脾对调。开大大区巢门,让采集蜂从大区巢门出入。取蜜时只摇蜜脾,不动子脾。
6、用老劣同巢再组双王群同龄王双王群如果一区失王,可诱人成熟王台,组织老少同巢双王群。蜂王越老越易成功。
7、重新组织双王群“大暑”培育一批优质王台,准备重新组织双王群。“大暑”荆条正大流蜜,架树盛开花粉相当丰富,雄蜂众多,是培育秋王的良好时机。挑选抗病性强、维持强群、蜜粉产量高的蜂王群作育王群培育一批王台。“立秋”荆条蜜源基本结束,王台成熟。可根据母女同巢特性,将所有蜂群组织成老少同巢双王群。.“处暑”之前,新王均可产卵,为培育越冬强群打好基础。
8、防老王丢失“寒露”以后,外界蜜粉源逐渐减少,气温日益降低,老王区蜜蜂喜欢偏集于新王区。蜂量一旦减少,老王易丢失。要及时将新王区的出房子脾带蜂与老王区的卵虫脾对调,为老王区增添新蜂。或关闭老王区巢门,让工蜂通过隔王板相互往来,避免老王丢失。
9、让两蜂王在一区内越冬“立冬”前夕,当蜂群即将结团,可将小区蜂王连脾带蜂调往大区,让两王在一区内越冬。小区所剩蜜蜂会通过隔王板进入大区。否则,小区蜜蜂会全部偏往大区,最后小区蜂王无工蜂维持。
10、辨清新老蜂王分区饲养翌年“雨水”开繁,打扫蜂巢,清除蜡屑,辨清新老蜂王。新王身上绒毛俱在,行动敏捷;老王胸背部绒毛已经磨损,行动迟缓。可将老王带2脾蜂调往小区,新王留在大区,保持蜂群密集,再分区饲养。
饲养蜜蜂的方法
蜂群的选购
购买时间:北方宜在4~5月份,此时正当蜂群繁殖期,挑选比较稳定,且外界环境好,饲养易成功。
挑选方法:在巢门口观察,凡是工蜂出入勤奋,采集蜂带花粉比例较多的,一般是有生气的好群。然后开箱检查,如工蜂安静不惊慌,说明性情温顺;如蜂王体大。足粗,身高胸宽、腹部长而丰满、全身密披绒毛、产卵灵活迅速而不惊慌,说明蜂王年轻健壮,产卵力强。
蜂群的排列:依场地大小、养蜂多少和季节情况而定。有四种排列方式:单箱排列,双箱排列、交错排列、三箱排列。
饲养
补助饲养:即在蜜源缺乏时所进行的人工饲喂。其方法有:
①补饲蜂蜜。可用蜂蜜加温水二成稀释(结晶蜂蜜,需稍加水煮溶)。稀释后的蜂蜜,可采用灌脾的方法或者倒人框式饲养器内饲喂蜜蜂。
②补饲糖浆。糖浆是以白糖加水五成,经加热充分溶解后凉至微温,最好在糖浆中加入0.1%的柠檬酸,以利于消化和吸收,此时不宜用红糖。
奖励饲养:在蜂群繁殖期和蜜蜂生产期所进行的人工饲喂。一般给少量60%蜜液或50%的糖浆,早春时隔日1次,以后消耗增加,可每天1次,时间从流蜜期前40天起,直到外界有大量蜜粉采人为止。每框蜂每次奖励50~100克糖浆即可。
饲喂花粉:目的是补充蛋白质饲料。在越冬后期及早春,补给前一年秋季保存下来的花粉,也可用黄豆粉代替。饲喂方法如下:
(1)液喂。将花粉加糖浆10倍,煮沸,待凉后放人饲养器内饲喂。
(2)饼喂。将花粉或代用花粉加等量蜂蜜或糖浆,充分搅拌均匀,做成饼状,外包塑料纸,两端开口,置于框梁上供蜜蜂采食。此法遇寒流时,经常采用。
饲喂水分及盐类:
①水分。一般每一蜂群每天需采水200~300毫升。在饲养器内盛水或在纱盖上放湿毛巾,供自行采水。
②盐类。在糖浆中加入l%的食盐即可。
管理
春季管理:
①促进蜜蜂飞翔排泄。巢中央温度提高到33~35℃,要有足够的蜜粉源或奖励饲养,及时打开箱盖和保温物,使其出巢飞翔排泄。
②蜂巢的保温。排泄后即进入繁殖期,必须采取人工保温。紧缩蜂巢,密集群势。多群同箱饲养,箱内、外保温,北方直到4~5月份。
流蜜期的管理:
①初期调整和组织好采蜜群。
②保持强群采蜜。控制蜂王产卵,可用隔王板将蜂王限制在巢箱的一区或巢箱中。断子取蜜,可在大流蜜期前5天,从采蜜群中提出蜂王和1~2张脾蜂另组小群,第二天给采蜜群诱人一个成熟王台,可大大提高产蜜量。注意小群管理。对于那些不能采蜜的弱群,应创造条件,促使群势迅速发展。在适当采蜜的前提下,要抓好繁殖,以便补充群势。
秋季管理:
①培育新王,更换老劣王。
②培育适龄的越冬蜂。适龄越冬蜂系指在越冬前羽化出房,仅进行过二三次排泄飞翔,没有做过哺育和采集工作,未分泌过王浆的幼蜂。为了使越冬蜂能安全越冬,必须控制流蜜期以后出生的幼蜂出生,以保谭蜂群的群势。控制的方法是在流蜜期肋一定时候迫使蜂王停止产卵。
③适时早断子。在培育越冬蜂的后期,先采取蜜粉压脾,用蜂蜜浇2~3次,这样蜂王就会停产,同时将蜂群搬到阴冷的地方,将蜂路扩大1倍,并从蜂巢中提出花粉脾,撤出保温物,即可提早断子。
冬季管理:
①调节巢门。巢门高6~7毫米,宽60~70毫米为宜。
②防蜂蜜结晶。加强保温,或由巢门向箱内塞一些湿棉花球,以减少通风。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