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地栽技术要点 平菇地栽技术与管理
平菇种植技术
用玉米芯、棉籽壳、木屑、麦麸再加上生石灰等堆制培养料,堆制完成后接种平菇菌种进行养殖,控制温度在22℃-25℃之间,出菇期相对湿度需保持在85%-95%之间,平菇七八成熟时即可采摘。注意培养料的配方要合理,并严格控制含水量,一般以62%-65%为宜。
一、平菇种植技术
1、养料堆制
用玉米芯、棉籽壳、木屑、麦麸再加上生石灰等辅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然后进行堆制。
2、接种
堆制完成后接种平菇菌种,进行养殖,养殖场地可选择用摆袋方法室内养殖,也旅梁可选择发酵料平铺或袋装覆土两种方法进行室外养殖。
3、管理
(1)种植温度为20℃-35℃平菇可正常生长,但是温度超过28℃平菇菇柄会变长,菇伞变薄,颜色变浅。22℃-25℃为最适宜的温度,此温度下的菇体生长速度适中,菌盖厚实,颜色厚重,高产高质。
(2)养菌阶段基质湿度在60%-65%之间最适宜,空间相对湿度50%即可,过湿容易产生杂菌,易感染菇床或菇袋。出菇期相对湿度需保持在85%-95%之间,低于80%时菇伞边缘会开裂。
4、采收
平菇七八成熟时拆渗运就可以采摘了,避免采摘得太迟,怕培养材料里的养分耗尽太多,导致转潮太慢。采摘完后,要立刻清洁料面。去除质量不好的菇根以及杂物,若是菌袋里水分低于百分之四十的时候要立马补水。
二、种植注意事项
1、接种场所要远离禽畜舍,并定期进行消毒,保持干净整洁,空气清新。
2、接种后菌袋不宜码放过高,3-5层为宜。发菌温度要定时监测,严格控制在26℃以下。
3、培养料配方要合理,并严格控喊则制含水量,一般以62%-65%为宜。
平菇的栽培方法
平菇种植方法:场地选择、养衡兄梁料配制、菌种摆放、生长管理、病虫害预防、采收。
1、场地选择
可选择在树荫下建遮阳大棚,或者是半地下式菇棚,场地要求排水,通风良好,远离粪堆等污染源。平菇菌丝耐低温,但不耐高温,温度40度便会死亡,因此要选择合适的种植季节,不同地区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选择种植时间。
2、养料配制
平菇种植常用配方:每50kg玉米芯粉加石灰0.5kg、麦鼓7.5kg、过磷酸钙0.5kg、尿素0.1kg、多菌灵0.1kg。将这些搅拌均匀后装入专用接种带,进行压紧压实,另外将菌种和料按照1:6比例进行,可以保证菌体适中,接种成功。
3、菌种摆放
摆放场地可用多菌灵进行消毒,并且用石灰水进行清洁,摆放时可单层排放在地面上,每3排留50公分的过道,每一排的间距小于20公分,带跟带之间的距离要小于5公分,当菌丝发育时,可以用针在两端扎一圈排气孔,室内温度若是超过32度,要向地面洒水,保持通风降温。
4、生长管理
平菇在发咐运菌期需要对环境进行调温、保湿和防止杂菌污染。在播后两天,菌种会开始萌发并逐渐向四周生长,此时需要每天多次检查培养料内的温度变化.注意将室温控制在30℃以下,且空气湿度在65%左右,为了防止杂菌污染,播种后10天内,室温要控制在15℃以下。
5、病虫害预防
平菇尘乎病害主要有黄斑病,褐斑病,发现发病后,要及时摘除有病的平菇,清理出之后停止喷水,增加通风量,并且对过道墙壁进行消毒杀菌。
对于发病的面料,可以使用500倍的72%连霉素进行喷施,一天喷施两次,连续喷5天,可以彻底杀菌。平菇虫害主要为菇蚊,可以使用鱼藤精或者高效氯氰菊酯或者乐果乳剂进行喷施。
6、采收
当平菇生长到5公分左右,就可以采收了,采收之后要进行面料清理,且停水2天,再进行喷雾保湿,催蕾出菇,这样可以采收7次左右。平菇从装袋到出菇管理,正常的话,22天左右就可以采收,生物转化率可高达180%。
平菇怎么种植 详解平菇的栽培技巧?
2.定期喷水雾,以保持菇床的湿度。平菇生长需要在相对较暗的环境下进行,因此需要准备一个遮光性好的菇棚。菇棚的大小可以根据种植的规模来决定,种植1000株平菇需要一个面积为饥指配100平方米左右的菇棚。菇棚的地面要平整,墙面要涂上防水材逗链料,以免受潮。
4.定期更换菇床表面的基材,以促进菌丝的生长。
制作菇床是种植平菇的重要步骤。首先需要选择好适合平菇生长的基材,如麦秸、稻草、木屑等。然后将基材进行消毒处理,以杀死其中的细菌和病毒。消毒处理可以用高温蒸汽或者化学药剂进行。
平菇的生长周期为20-30天左右,当看到菇盖开始展开,菇柄变长时,就可以开始采摘了。采摘时要轻轻拧下菇柄,避免损坏菇盖。采摘后要及时清理菇床,以烂指便下一次的种植。
以上就是关于平菇的种植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