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甘薯的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时间:2023-09-24 11:41:57 浏览量:

红薯种植技术

一、甘薯育苗技术

1.选种:要培育好的马铃薯苗,首先要选销谨择无亏知基病、无伤、无冻害的马铃薯种子。夏马铃薯生命力强,病害轻,出苗快,生产上应选用夏马铃薯作种薯。

2.建床:(1)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地下水位低的地块。最好把苗床从东向西。一般床宽1.3米左右,长度视土豆种类多少而定,上面覆盖塑料薄膜。

热的东西可以用牛粪、麦秸、碎草(新鲜牛粪提前晒干捣碎备用)。一般用牛粪1份,秸秆2份。先将少量牛粪和秸秆混合均匀,再加入少量尿液。群众的经验是:“不淋湿,就会着凉;不湿则暖”。一般以20-30厘米的厚度为好。填好热的东西后,用铲子拍一下,保持松散。然后,盖上薄猛绝膜,用土封紧。下午3-4点盖草席保暖,晴天早上暴晒增加温度。2-3天后,当热物的温度上升到35摄氏度以上时,热物的温度就会升高。

甘薯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如何管理能高产

红薯的栽培技术。
(扮枣一)培育嫩壮苗。
许多红薯产区的农民习惯采用茎蔓多年连续繁苗的方式种植甘薯,这是造成甘薯品种种性退化和产量下降的重要原因。薯苗素质与产量关系很大。苗壮,则薯苗插后早发根、结薯早、抗逆性强、生长快;而老蔓、弱苗迟发根,茎叶生长慢、抗逆性差。据试验,壮苗与弱苗分别采用相同的栽培技术,不管是在肥力中等田块还是肥力较好的田块中种植时,壮苗比弱苗增产均在20%以上。因此,培育壮苗是取得红薯高产的关键性技术之一。薯块育苗的苗床地应选择背风向阳、排灌良好,管理方便的地方。在苗床管理上要做好剪苗假植,施肥催苗等工作,以培育出茎粗、节短,无病虫害、顶叶平齐、叶片厚绿的嫩壮苗。
1、排种:薯块育苗时宜选用大小适中(单薯重以200—300克为宜)、整齐均匀,无病虫、无伤口,无冷害的薯块作种。育苗床宽为1—1.2米,长度视需要而定,一般每育50公斤种薯可供苗0.9—1.5万株,栽插3—4亩,平均每亩大田用种量约10—25公斤,排种期掌握在插植前100天左右。
2、育苗:当薯种长出的苗长度达25—30厘米时即进行假植繁苗,并在假值苗节数达到6—10个节位时进行摘心打顶促分枝。
3、施肥促壮苗:在计划采苗期(种植前)5—8天薄施速效氮肥培育嫩苗壮苗,并在薯苗长度达25—30厘米及时采苗种植。
(二)选地、整地与起畦。
1、选地。宜选用肥力中等以上,排灌方便的沙壤土或壤土。红薯高产土壤的特点是土质疏告游松、土层深厚、养分充足,通气性强。
2、科学施肥。(1)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耕地:亩施尿素25—30公斤(N:12—14公斤),普磷30—50公斤(P205:4.0—6.5公斤),硫酸钾30—40公斤(K20:20—25公斤);(2)土壤肥力一般的耕地:亩施尿素30—45公斤(N:14—21公斤),普磷35—55公斤(P205:4.6—7.0公斤),硫酸钾40—50公斤(K20:25—30公斤)。
掌握“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试验表明,亩产3000公斤鲜薯需施优质农家肥3000公斤,过磷酸钙20—25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碳酸氢铵25公斤作底肥,追肥则以氮素肥为主。根据长势长相分期施用。一般栽后5—7天追施促苗肥,亩施碳铵5—8公斤,30—40天后追壮株肥,亩施碳铵80—100公斤;后期看苗追施促薯肥,亩施水粪10—15担。提倡根外喷肥,亩用尿素0.5公斤,磷酸二氢钾0.2公斤兑水30—40公斤在傍晚喷施。施足基肥。整地时应施足基肥(约30%的总施氮量、20%的总施钾量和100%的磷肥),并结合亩施用3.6%杀虫颗粒剂2.5kg防治地下害虫。
3、起畦。起畦种植既有利于雨季排水,还有利于袜缺销有机物质分解,并且能使白天吸热快,提高地温,夜间散热快,昼夜温差大,利于红薯生长和根系积累养分。好的土地还要结合深耕起畦种植,才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而获得高产。起畦时应尽量做到畦沟窄深,无“硬心”等。畦距一般1.1—1.3米(包括畦沟),畦高0.3—0.4米,并且选用东西走向,以便使红薯接收到更好的光照,提高光能利用率。
(三)种植。
1、选用顶端壮苗栽植。顶端壮苗茎粗,叶大苗重,生长健壮,具有顶端优势,营养器官发达,抗逆力强,栽后返青快,扎根早,膨大块,产量高。试验证明:采用顶端壮苗栽插比温床剪苗或用其它杂苗一般增产10%。
2、田间插植:甘薯的种植方法有直插、斜插、水平插、钓钩插、改良水平插等多种方法,宜根据土地的位置、地下水和种植季节的降雨情况而定。栽插方法对薯苗发根成活、薯块形成与膨大均有直接影响,因此要掌握栽植深度,使薯苗入土各节都处在土质疏松、通气性好、昼夜温差大的土层里生长结薯。长度20—25厘米的顶端壮苗一般有7—8片叶,栽插时地上留3—4片叶左右,其余4—5片叶插入土内为宜。为了防止栽插后叶片干枯,栽插时浇足定苗水。
3、合理密植。甘薯插植的密度秋植甘薯每亩3000—4000株,冬植甘薯每亩4000—5000株较为合理,并参考不同品种的特性、土壤肥力的高低和季节灵活掌握。高垅密植。垅作种植能够加厚土层,增大土壤受光面积,昼夜温差大,扩大根系活动范围,有利于根系的吸收、同化物质的积累和运转,以及块根迅速膨大提高产量。一般垄高30—1000px,每垄栽插两行,夏秋薯亩栽5000株左右,采用斜插或平插,薯苗入土3—125px,3个节,压土要紧实,以提高成苗率。
(四)田间管理。
红薯是旱地块根作物,需肥量大,又没有明显的成熟期,同时整个生育期都忌土壤渍水。因此,根据红薯的生长特点进行管理才能保持红薯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平衡生长而获得高产。
1、发根还苗期至分枝结薯期管理:这一时期是红薯的定根返青阶段,需水量不多,消耗养分少,因此,重点是查苗补缺保全苗。一般在插植后5天内做好查苗补栽,并保持土壤湿润,以提高薯苗的成

地瓜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选择优良品种的优质薯苗是种植好红薯的前提。优质红薯苗一般叶片大而肥厚,叶色深绿,顶三叶齐平,茎粗,节间短,3-5节,苗高20-30厘米,无气生根,无病虫害,百株苗重500克以上。下面我们了解一下红薯高产栽培管理技术要点:

红薯苗
一、施足底肥,合理整地
1、施肥:由于红薯一般多种植在沙薄地上,必须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获得高产。一般以亩施土杂粪5方左右,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为宜。
2、戚搭帆整地:红薯是块根作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土壤疏松、通气性好的环境里。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应以平栽或低垄栽培为宜。
二、选择优种、适时早栽、合理密植
1、选种:选择优质高产品种。如脱毒北京553、脱毒徐薯18、新农1号、西农431、烟薯27、苏薯8号、豫薯7号等短蔓高产品种。
2、栽秧时间:因我地每年5月1日前,有一场晚霜,为躲过霜害,栽秧时间在5月1日以后为宜。
3、密度:长蔓品种、地力较肥的地块宜稀植,短蔓品种、薄地宜密植。肥地、长蔓品种亩栽3000-3500株,薄地、短蔓品种亩栽4000株,行距60-70厘米,株距30厘米。

脱毒红薯种植
三、田间管理
1、栽秧:选择壮苗以水平浅栽法栽植,秧苗头向东南、顺风向栽植,防止风刮伤秧苗。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叶为宜。栽秧时浇足水,并及时补苗保证全苗。
2、早中耕、勤除草及前期管理。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红薯是耐旱作高雹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3、中期控蔓:7-8月份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茎叶生长快,而薯块膨大慢,应以控为主,防止茎叶徒长。长蔓品种亩喷多效唑2-3次,短蔓品种如茎蔓旺也可适量喷施。我地栽培红薯的农户都有雨后翻蔓的习惯,但翻蔓伤害茎叶,降低光合作用,不能增产,反而减产,应改翻蔓为提蔓。因时提蔓,将茎蔓提起后,仍放回原处,不使茎叶损伤、翻转、有防止茎节生长不定根,控制茎叶徒长的作用,从而达到增产的目的。

红薯中期控蔓
4、后期管理:我地在8月份以后,雨水较少,常发生干旱,影响薯块膨大。浇水可防止茎叶早衰、促使薯块膨大。对于叶色过黄、茎叶早衰的地块可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作为催薯肥,对增产有一定的枝谈效果。此期是薯块膨大期,喷施红薯膨大素,能增加根对肥料的吸收、缩短间节长度、增加叶片厚度及绿素含量、诱导营养物质向薯块转移、加速薯块膨大。亩喷施2次,间隔15天,可增产10%以上。
5、适时收获:红薯无一定收获期,农户可在获得最大效益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情况适时收获。但最迟在10月底收完,以免受冻,影响收入。
红薯栽插方法较多,主要有以下5种栽插法:
一、水平栽插法:一般以水平栽插法为佳
苗长20~30厘米,栽苗入土各节分布在土面下5厘米左右深的浅土层。此法结薯条件基本一致,各节位大多能生根结薯,很少空节,结薯较多且均匀,适合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各地大面积高产田多采用此法。
但此法抗旱性较差,如遇高温干旱、土壤瘠薄等不良环境条件,则容易出现缺株或弱苗。此外,由于结薯数多,难于保证各个薯块都有充足营养,导致小薯多而影响产量。如是生产食用鲜薯,则小薯多反而好销。
二、斜插法:
适于短苗栽插,苗长15~20厘米,栽苗入土10厘米左右,地上留苗5~10厘米,薯苗斜度为45度左右。特点是栽插简单,薯苗入土的上层节位结薯较多且大,下层节位结薯较少且小,结薯大小不太均匀。优点是抗旱性较好,成活率高,单株结薯少而集中,适宜山地和缺水源的旱地。可通过适当密植,加强肥水管理,争取薯大而获得高产。
三、船底形栽插法:
苗的基部在浅土层内的2~3厘米,中部各节略深,在4~6厘米土层内。适于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水肥条件好的地块。由于入土节位多,具备水平插法和斜插法的优点。缺点是入土较深的节位,如管理不当或土质黏重等原因,易成空节不结薯,所以,注意中部节位不可插得过深,砂地可深些,黏土地应浅些。
四、直栽法:
多用短苗直插土中,入土2~4个节位。优点是大薯率高,抗旱,缓苗快,适于山坡地和干旱瘠薄的地块。缺点是结薯数量少,应以密植保证产量。

红薯栽植
五、压藤插法:
将去顶的薯苗,全部压在土中,薯叶露出地表,栽好后,用土压实后浇水。
甘薯是高产作物,肥料的需用量大,尤其是钾肥的需用量大。施肥原则是氮肥适量,磷、钾配合,以钾为主。中等肥力土壤,一般亩施尿素10公斤、过磷酸钙50公斤、硫酸钾20公斤。
一、提倡垄作栽培
垄作土层疏松,透气性强,提高土温,增加表面积,促进甘薯快速膨大,同时能提高钾素的吸收。一般小垄单行栽培,垄距70厘米,垄高15-20厘米;大垄双行栽培,垄距85-95厘米,垄高25厘米。
二、利用地膜适时早栽
适时地膜早栽,可有效延长甘薯生长期,充分利用生长季节增加营养物质积累。我省关中西部春季地膜栽培时间不得早于4月上旬,过早会遭遇低温等异常天气影响。

地膜栽植红薯
三、改良水平栽插
改良水平栽插,薯苗入土节位多,结薯节位多,同时养分、水分消耗少,缓苗时间短,栽插成活率高。方法是:先挖窝,后倒水,再插苗,薯苗直插5厘米深后平躺埋入,覆土厚度5厘米,外露顶三叶。

本文标题:甘薯的栽培技术要点 甘薯栽培技术规程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66959.html

上一篇:排菜种植技术与管理 排菜种植技术视频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