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瓠子高产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瓠子高产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

时间:2023-09-24 10:49:52 浏览量:

瓠子如何种植?

瓠瓜的栽培技术



瓠瓜又名瓠子、扁蒲、夜开花。葫芦科,葫芦属。一年生攀缘性草本植物。以嫩果供食,成熟果实作容器。西非以嫩苗和嫩叶作菜。幼苗作嫁接西瓜的砧木,以防西瓜枯萎病。

(-)生物学特征特性

部瓜根系水平伸展,分布在表土20厘米以内,不耐干旱。瓠瓜蔓长数米,分枝力强。一般主蔓着生雌花晚,侧蔓1~2节可发生雌花,栽培上常进行摘心。摘心可以促进侧蔓发生,达到提早结果的目的。叶呈心脏形,密生白色茸毛,叶面大而薄,柔软,蒸腾量大。花大,白色,花柄甚长。雌花和雄花大都在夜间及早晚弱光时开放。为了增加结果率可进行人工授粉。

瓠瓜喜温,不耐低温,种子在15c时开始发芽,30度~35度发芽最快,生长结果以20c~25c最为适宜。瓠瓜在阳光充足的情况下病害少,所以春季瓠子用支架栽培,兄饥有利于通风透光。晚瓠子在伏秋天气生长,天晴气候干燥,可采用爬地栽培。


(二)类型和品种

瓠瓜按其果实形态和大小可分为五个变种:瓠子、长柄葫芦、大葫芦、细腰葫芦及观赏葫芦。长江流域作蔬菜栽培的主要是圆筒形的瓠子,其优良品种有南京的面条瓠子、棒槌瓠子、上海的夜开花等。

(三)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瓠子适于早熟栽培,长江流域在3月上中旬在冷床、温床及塑料棚内用营养钵播种育苗。每亩(1亩=667平方米)栽爬地瓠子需用种150克~200克,栽架瓠子需用种250克。

2.定植露地栽培的瓠子一般在清明前后具有2片真时时定植。不搭架的瓠子畦宽2.6米,两边各栽1行,株距33厘米~40厘米,每亩(l亩=667平方米)可栽1200株左右。搭架的瓠子栽4行,大小行栽植,株距60厘米,每判轿亩(1亩=667平方米)栽1400株左右。

3.田间管理瓠子定植后需浇水至活棵,活棵后施提苗肥,后隔5~7天视干湿情况酌量浇水。抽蔓时在根旁开沟追一次重肥,后经松土、除草,在主蔓具有6片真叶时进行第一次摘心;当子蔓结果后再行第二次摘心,促使抽生孙蔓。此后任其自然生长。

搭架瓠子一般在抽蔓开始时搭人字形架,并在人字形架上用小竹竿或粗草绳设横架2~3道,便于侧蔓攀缘。随着植株生长需进行人工分层绑蔓。爬地瓠子不搭架须进行压蔓。当主蔓在50厘米时开始压蔓,共压2~3次,以防风害和促进各节间发生不定根,增加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

瓠子雌雄同株异花,一般主曼先掘尘肆开雄花,后开雌花,侧蔓则先开雌花。为提早开雌花,增加雌花数量,早熟品种在定植还苗后,具有4~6片真叶时,在叶面用140ppm~150ppm的乙烯利喷洒2次,每亩(1亩=667平方米)用药35公斤~40公斤。中、晚熟品种分别需用200ppm~300ppm喷洒1次,就可使主蔓10~25节连续发生大量雌花,改变结果习性,提早结果,从而增加产量产值。

(四)采收留种

瓠子在定植后60天左右开始采收。南京的面条瓠子第一瓜在开花后11~14天采收,棒锤瓠子早2~3天采收。瓠子品质以庆色淡绿,软毛未落前为好。一般采收期6月上旬至7月中旬,每亩(1亩=667平方米)可产2000公斤~2500公斤。

瓠子留种从花谢至充分老熟需70~80天,时间较长,应在选健壮植株上选结果瓜早、节间密、瓜形大小一致,形状整齐,具有本品种特性,用无病株上的第二瓜作种,每株以留一个瓜为度。如发现大田有苦瓠子时,则应选无苦味的植株用扎花隔离人工授粉的方法留种。当皮色黄褐,果皮坚硬时剪下,悬挂晾干或取出种子晒于贮存备用。

营养与药用

每100克食用部分中蛋白质0.6克,脂肪0.1克,含钙12毫克、磷17毫克、铁0.3毫克、胡萝卜素0.02毫克、硫胺素0.02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4毫克、维生素C12毫克。

圆瓠一号瓠瓜品质细嫩柔软,稍有甜味,既可作炒食菜,又可煨汤。果实、果皮、种子都可入药,果叶甘淡,性凉,入肺、脾、肾经。清热、利尿、通淋。

瓠瓜种植时间和方法

瓠瓜最佳种植时间是每年的5月底至6月上旬,种植方法有选择良种、整理土壤、种子颂并处理、播种育苗、移栽定植等等。

1、选择良种

瓠瓜种植要选好品质优良的种子,要求抗病性好、产量高,种子不能用过期时间长的。

2、整理土蔽毕壤

土壤也是很重要的,地栽的话要求疏松、透气、土层深厚排水好野并迹,提前施入肥料。

3、种子处理

挑选好合适的种子,之后做好处理,将种子浸泡到55-65摄氏度的温水中,一直不停的搅拌,等到水温下降后,再浸泡在水中1小时左右,将种子清洗干净。

4、播种育苗

将土壤整理好,之后将种子播下育苗,在苗期要注意好养护管理,保证有充足的光照,注意浇水保持好湿润。

5、移栽定植

等瓠瓜小苗长出2片叶子,就到了定植的时间了。在定植之前要浇透水,之后将小苗栽种下去,注意好间距。

瓠瓜的种植方法,对水分、光照要求严格

瓠瓜,指的就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西葫芦。瓠瓜幼果味清淡,品质柔嫩,适于煮食,十分美味。那么瓠瓜是如何种植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瓠瓜的养殖方法(基本知识):

最佳繁殖时间:瓠瓜在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

最佳生长土壤:瓠瓜不耐瘠薄,以富含腐殖质的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为宜。所需养分以氮素为主,配合适量的磷钾肥施用,这样才能提高产量和品质。

生长湿度要求:瓠瓜对水分要求严格,不耐早又不耐涝。结果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湿度。

最佳生长温度:瓠瓜喜温,小耐低温,种子在15℃开始发芽,30~35℃发芽最快,生长和结果期的适温为20~25℃。长瓠子不耐高温。

最佳生长光照:瓠瓜对光照条件要求高,在阳光允足情况下病害少,生长和结果良好且产量高。

养殖瓠瓜的注意事项:

施撒肥料:

瓠瓜对肥料及水分要求较高,要施足基肥,并多次追施速效氮肥。瓠瓜生长势较其他瓜类弱,生长期短,结果集中,除施基肥外,还要追肥灌水。追肥宜薄施勤施。在定植成活和摘心后、果实膨大期分别施1次肥。开始采收后分期追肥1~2次,促使后熟瓜生长。

浇水要点:

瓠瓜需水较多,应及时浇水,结果期间天旱可1~2天浇1次水,但如果雨水多时,应及时排水防涝。

追肥依据地力,结合浇水进行,一般移植后6天每667平方米施豆麸浸液15千克、生物磷1.5千克、生物钾1.5千克,混合粪水淋施,每隔7~10天淋施1次,种植后10-15天进行插竿搭架。整枝打杈,摘心。去老叶,调节空间,使其通风透光。在植株具4~6片真叶时,叶面喷施2次1.5-6的乙烯利,可使雌花早日形成和增多,提高产量。

修剪要领:

瓠瓜种皮较厚,发芽较慢。为使主蔓早生侧蔓,多生雌花,当主蔓生出4~6节后,即可将主蔓的顶芽摘去。

繁殖要点:

瓠瓜可在终霜前露地直播,或在保护地中育苗后再定植。播种前,种子需要处理。需浸种24-48小时,然后播种,每亩地用种量为250克。瓠瓜苗期的管理同春黄瓜相同。可参照黄瓜育苗技术。

播种育苗:用温床育苗。2月底至3月上旬播种,每hm2用种量3.75kg(667m2用量0.25kg)。播种前用55℃温水浸种15min,然后放入25~30℃的恒温下催芽,待芽出齐后播人营养钵中。苗期要保温防寒,通风透光,保没橡持土壤干湿得当。苗龄约30~35d。定植前10d左右进行低温炼苗。

病虫防治:

瓠瓜病害有病毒病和白粉病。

防治方法:白粉病可用25{bf}粉锈宁可湿性粉剂8~13克药粉对水50千克喷雾,或50{bf}多硫胶悬剂300~400倍液或农用抗毒菌素120倍液等喷雾防治。

主要的病害有病毒病、枯萎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等。

枯萎病:侵害根部和茎蔓基部,叶片严重萎蔫,开花结瓜后初病外观似缺水状,中午明显萎蔫,早晚尚能恢复,根部变褐或腐烂,患部溢出培做琥珀胶状物。

防治方法:

可选用50{bf}多菌灵500倍稀释液、70{bf}托布津600倍稀释液、黄腐酸盐800倍稀释液、特效黄萎灵1500倍稀释液、50{bf}敌克松500倍稀释液,或灭病威600倍稀释液之一或农用链霉素等灌根。

炭疽病:初病病斑为淡黄色近圆形,后病斑中央破裂。严重时叶片枯死,叶柄出现淡褐色条斑,果实染病呈淡绿色水渍状,后出现中间凹陷近圆形深褐色病斑,有时表面溢出橙色粘稠物或腐烂。

防治方法:可选用70{bf}托布津600倍稀释液、75{bf}百菌清500倍稀释液、灭病威600倍稀释液、克霉灵1000倍稀释液、丰护氨1000倍稀释液、硫悬浮剂500倍稀释液之一交叉喷雾枯中旁防治。

霜霉病:受害叶片出现淡黄色小斑,潮湿时病斑背面出现淡紫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可选用58{bf}瑞毒霉500倍稀释液、乙酸锰锌500倍稀释液、60{bf}杀毒矾500倍稀释液、克霉灵1删倍稀释液、倍得力600倍稀释液、70{bf}代森锰锌500倍稀释液、疫霜灵500倍稀释液之一喷雾防治。

瓠瓜主要有瓜蚜、瓜蝇、黄守瓜、夜蛾等。

防治方法:用米乐尔深施或撒施以及菊酯类农药混合杀虫双喷施即可防治。

本文标题:瓠子高产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瓠子高产种植技术和管理技术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66866.html

上一篇:石金钱 养殖 石金钱家庭养殖方法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