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仔猪的养育技术有哪些 保育仔猪的养育技术视频
时间:2023-09-24 08:35:33 浏览量: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出生后3~5周龄断奶到10周龄阶段是仔猪管理的关键时期。加强这一阶段的饲养管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断奶仔猪应激带来的损失。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一起来看看。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仔猪的生长和生理特点
1、生长发育快,产后7-10天内体重可增加1倍,30天内,体重可增加5倍以上,由于生长发育快,体内物质沉积多,对营养物质在数量和质量的需求很高,同时对这方面的短缺反应敏感,稍有不慎就会出现问题。
2、消化道生理机能尚不完备,刚出生时,仔猪的胃只有5g,仅能装25ml乳汁,胃液、胆汁分泌不够正常,消化酶的分泌不够平衡,对乳汁中的营养吸收尚可,对来自外界补充的营养物质消化吸收能力极差。因而在饲孙拿养过程中,要尽快让其适应外来营养,仔猪在出生后7天,刚好出牙齿,喜欢啃东西,此时补充一些高蛋白质的全价颗粒饲绝凯银料,锻炼胃肠消化功能的作用。
3、缺乏先天免疫力,容易患病,出生时尽量让其早吃初乳,以获得母源抗体,仔猪出生第3天,肌肉注射每头小猪1ml的牲血素,第10天再次肌肉注射1.5ml牲血素,以增加仔猪抵抗力,杜绝外来细菌,病毒的侵袭。
4、体温调节机能差,寒冷季节注意保暖,我们采用仔猪红外线保温灯,把仔猪统一放入护仔栏内进行保温,夏季多用些口服补液盐或小苏打来降温防暑。
二、要养好仔猪必须抓四食过四关
1、抓乳食,过好初生关。
哺食初乳,固定乳头,仔猪出生后一般都能自由活动,依靠自身的嗅觉寻找乳头,个别体弱的仔猪必须借助于人口辅助,最迟应该在产后2小时内让乳猪吃上初乳,最好母猪边分娩边让并宴乳猪吮乳,在操作中我们通常有意识地把强壮的仔猪放在后面乳头,体弱的放在前面乳头,这样有利于仔猪发育均匀,大小整齐。母猪整个分娩过程应有人在场,避免母猪压死小猪,出现意外。
2、抓开食过好补料关,仔猪在第7天,用全价的颗粒饲料哄吃,实在不吃的猪只,把颗粒料强制塞入小猪嘴内,反复几次,让其觉得有味道,下次才会主动去舔食。仔猪出生第3天,最好补充电解质水,可以买现成的口服补液盐,也可以自配:葡萄糖45g,盐8.5g,柠檬酸0.5g,甘氨酸6g,柠檬酸钠120ml,磷酸二氢钾400ml,加入2kg清水中,连饮10-15天。此方法很关键,有利于仔猪早开食,更健康成长。
3、抓旺食,过好断奶关。30日龄左右仔猪将进入旺食阶段,抓好此阶段,增加采食量,每天饲喂次数以5-8次为宜,不更换饲料,保证饲料质量的稳定性,建议补饲量标准供参考:
第3周:平均每头每天20g
第4周:平均每头每天45g
第5周:平均每头每天100-110g
第6周:平均每头每天230-240g
第7周:平均每头每天380-400g
4、抓防病过好活命关,仔猪一生中可能出现的3次死亡高峰。第一次在出生后7天内,第2次在20-30天奶量不足,饲料量增加的时候,第3次在断奶时出现应激的时候,这3个死亡高峰与饲养管理的科学性与否直接关系,合理细致的管护和饲养可以使仔猪少死亡,快增长,尤其是下痢是哺乳仔猪培育中最棘手的一个问题,由其导致的死亡可以占到仔猪总死亡的30%,甚至更高,所以哺乳仔猪的防病要点要落实好正常的免疫接种和消毒措施,仔猪栏舍内经常用消毒药喷洒。
三、断奶仔猪的饲养:
最佳断奶时间为28-32天,断奶时应原栏留养(即赶走母猪留下仔猪),做到栏舍不变,饲料质量不变,饲养员不变,我们平时在饲喂断奶仔猪时,跟昨天喂同样的料,不知为什么还会下痢。我提醒广大养殖户,你已经在改变饲料的质量了,下面给你作一下分析:
昨天母猪与仔猪同栏饲养,不知有否注意到仔猪在吃母猪的饲料,而今天赶走母猪,当然仔猪栏内不存在母猪料了,而仔猪一个月与母猪一起共同分享着母猪料,它的胃肠道已经适应了全价的仔猪颗粒料与母猪料共存的环境,因而我建议:在赶走母猪时,仍然采用30%母猪料,50%仔猪全价料,20%为乳清粉均匀掺在一起,一直维持到10天左右,逐步减少母猪料和乳清粉直至全部转为仔猪全价料。此时饲料中可以加些强力霉素或林可霉素等抗菌药,按1000斤仔猪体重用20%强力需求0.3-0.4斤/天或者同剂量的林可霉素,连用5天可以起到预防消化道及呼吸道疾病。
保育仔猪的饲养管理
饲料过渡仔猪断奶后2周内保持原来饲料不变,并添加适当抗菌素、维生素和氨基酸,以减轻应激,2周后逐渐过渡到保育仔猪饲料。在饲料过渡期,要求不要喂得过饱,防止拉稀,应逐渐增加饲喂量。
环境过渡仔猪断奶最初几天,常表现出精神不安、鸣叫、寻找母猪。因此,将仔猪留在原圈内1周,转移母猪,1周后将仔猪转入保育舍。
细心调教仔猪转入保育舍后,要及时进行调教,使其逐渐养成在固定位置排便、睡觉、进食和饮水的习惯。
环境消毒仔猪转入保育舍前应将圈舍彻底打扫干净,并用2%烧碱等消毒液消毒。
防寒防暑冬季防寒保温,保持猪舍干净、温暖,防止仔猪感冒、拉稀。夏季要防暑降温,可采取通风、洒水、遮阳等方法降低舍内温度。
仔猪的饲养管理技术相关文章:
1.生猪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2.仔猪饲养技术介绍
3.怎样养好仔猪
4.饲养仔猪的方法
5.保育猪饲养管理要点
仔猪养护方法详解
1、仔猪出生后先在保持脐带尚连接母猪的情况下迅速用毛巾擦干仔猪口鼻处的黏液和身体,再用消毒后的绳子结扎断脐(禁止从母猪体内扯出脐带),迅速将仔猪放入保温箱保温,待其身体干燥后即让仔猪吃足初乳,再剪牙、断尾、阉割(出生6小时后),肌注长效抗生素保健。2、在断奶时,仔猪的生活环境(温度、湿度、空气洁度等)不变,此时仔猪已成带腔历功教槽,虽然失去奶水和母源抗体的保护,但营养应激不大,只是母猪离开而已,此时的应激往往没有普遍认为的那么大,实际生产中仔猪在断奶后也并未出现什么问题。
3、在仔猪从产房转保育舍时,仔猪的生活环境完全变化,尤其是温度、湿度的变化,合群并栏后打架情况严重,胃肠道功能的不健全和饲料过渡的营养应激等,给仔猪造成了巨大的应激,往往转保育舍后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比断奶时要高得多。
4、在转保育舍抓蠢搜猪时肌注一针长效抗生素(如长效盐酸头孢噻呋)保健是十分重要的,可有效降低感染风险,提高保育仔猪的存活率,同时也减少了我们的工圆族作量。
【仔猪育肥的饲养与管理】 断奶仔猪饲养管理
如何搞好仔猪育肥的饲养管理,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以及做好仔猪的断奶工作,是养猪生产的关键。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仔猪育肥的饲养与管理,一起来看看。仔猪育肥的饲养与管理
一、哺乳仔猪:
(1)死猪的救护:有的仔猪出生后看上去似乎死亡,但心脏还在跳动,对这种猪可倒提两后腿,然后拍打两侧肋骨以刺激其呼吸,直达仔猪发出咳咳声为止。
(2)吃好初乳:仔猪生后24小时内肠沾膜具有吸收免疫球蛋白(抗体)的能力,因此,仔猪生后要固定乳头,让每头猪都吃到初乳。从而使猪产生抗病力。
(3)保温:仔猪生后由于天性喜欢与母猪在一起,因此要把仔猪放入保温箱中,使其吃乳后能“自觉”回到箱中。
(4)补铁:仔猪生后3天,每头肌注100—150毫克铁制剂防止贫血。
(5)去势:商品猪场早割骟公猪可减少刺激,伤口易于愈合。生后24小时至一周内均可实施。
(6)补水:出生3天后,给仔猪供应饮水,保证其生长所需。
(7)补料:为促进仔猪生长及减少断奶后吃料的不适应性兄携,仔猪一周时便可补料。方法是在干燥清洁的木板上撒少许乳猪料,3—4天后,当仔猪开始采食乳猪料时,便可采用料槽。每天要把剩余部分弃掉,料槽清洗消毒后再用。
二、断奶仔猪:断奶仔猪主要是控制猪舍环境及猪群内的环境,减少应激,控制疾病。
(1)将断奶时仍需用乳猪料喂一周左右,但不可让它们吃的过饱,以防下痢。然后乳猪料和仔猪料混合饲喂,逐渐减少乳猪料比例。10—14天可全部换用仔猪料,之后自由采食。
(2)断奶仔猪对温度的要求很高,因此在断奶舍应有保温箱,薯神在箱的底部可以铺上一层干燥洁净的木板。
(3)如果一次断乳猪数量有限,可原窝原育。如断奶窝数较多则应根据仔猪体重大小放在一起,料槽要符合要求,并保持充足的饮水。
(4)一窝仔猪体重均匀整齐,可一次断奶,如个别仔猪个体瘦小,可把它们放在个体大小相似的未断奶仔猪中延长一段时间后再断奶。
(5)预防咬尾、耳等不良习惯,在饲养全价饲料,温湿度合适的情况下,仍可能有互咬现象,这也是仔猪的一种天性。在圈内吊上橡胶环、铁链及塑料瓶等让它们玩耍,可分散注意力,减少互咬现象。
(6)注意舍内空气质量,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关系,预防呼吸疾病的发生。
(7)猪舍使用前后要彻底清扫和消毒,待干燥后再用。
仔猪饲养管理
一、饲料
断奶前3天给母猪减料,减少母乳的供给,迫使仔猪进食较多的乳猪料。断奶后维持原饲料(原料槽再喂1周),原圈(赶母留仔)、原窝(原窝转群)三不变,两周内保持饲料不变,并适量添加抗菌素、维生素,供给仔猪清洁的饮水,保持饲料清洁,防止霉变,剩料及时清除,逐渐过渡,以减少断奶应激。
二、分群
严格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保育舍仔猪一般为每个栏位8~10头猪。同时避免并群后争斗的行为,最好采取原窝原圈转群,减少混群并群。如需混群并群,则采用对等比例混合数尘亏,夜并昼不并。
三、环境控制
1.温、湿度。断奶仔猪适宜的环境应为冬暖夏凉,温度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控制在65%~75%。
2.环境卫生。每日必须清扫3~4次栏舍.每周消毒1次。保持栏舍内干净卫生,加强通风,保持干燥、清洁。
3.定位调教训练,使其形成固定的睡卧、吃食和排泄区。
四、疫病防治
根据本地情况,进行猪瘟、猪丹毒、猪肺疫、口蹄疫、链球菌病等疫苗免疫,及时去势、驱虫。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