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生蚝淡水养殖技术视频 生蚝淡水养殖技术方法

时间:2023-09-24 07:08:43 浏览量:

生蚝是怎么养殖出来的

生蚝的养殖方法牡蛎的养殖方法一般有四种,即“切”、“挂”、“吊”、“浮棚”。前三种养在潮间带,退潮时可以晒简逗太阳;“浮棚”生蚝长期浸泡在深海中,营养丰富,长得又快又肥。
1、最早的截枝做法是将生蚝壳直接绑在劈成两半的竹片上,插在沙滩上,让牡蛎苗自然附着,节省成本和人力,但生长速度慢,效益低,目前很少使昌咐或用。
2、横挂式以竹子为耐伍基柱,加两排横杆,将生蚝串平行挂在横杆之间,适用于浅水潮间带滩涂,一米左右。
3、悬挂式是先竖起基柱,再用竹竿或塑料管在上面竖起一个长方块,将牡蛎串垂直悬挂,与水流垂直,增加摄食机会。养殖区海水深度比平挂式深,多在内湾和潮汐沟。4.浮棚式是直接用发泡胶做漂浮工具,中间用粗绳水平连接,再用粗绳垂直吊几串牡蛎,也叫绳式养殖。悬挂深度比较深,可以达到3层楼高。它更容易受到扁虫的攻击。

生蚝的养殖技术

生蚝别名又叫牡蛎,是所有食物中含锌最丰富的(每100g牡蛎,不包括壳的重量,含水87.1%,含锌71.2mg,富含蛋白锌,是很好的补锌食物,要补锌可以常吃牡蛎或蛋白锌。为牡蛎科(ostreae)动物牡蛎(ostreagigastnunb)及其近缘动物的全体,是海产贝壳。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蚝的养殖,我国分布很广,北起鸭绿江,南至海南岛,沿海皆可产蚝。蚝乃软体有壳,依附寄生的动物,咸淡水交界所产尤为肥美。
一、筏式养成
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m以上的海区可作牡蛎筏式养殖场地。近江牡蛎应选择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应选择远离河口、盐度较高的海区;太平洋牡蛎和褶牡蛎介于两者之间。养成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⑴吊绳养殖:适合于以贝壳做固着基的牡蛎,其养成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10cm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架上;二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3.5cm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10cm左右夹1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m。也可利用胶胎夹苗吊养。
⑵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为每667㎡10万粒,以贝壳作采苗器,每667㎡可吊养10000壳左右。蛎苗从5、6月份开始放养,至年底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kg以上。
二、滩涂播养
1、场地选择:滩涂播养应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
2、播苗季节:一般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生产上最迟可在汪激5月中旬播苗。
3、播苗方法:
1)、干潮播苗:就是在退潮后滩面干露时播苗。播苗前应将滩面整平,或筑成畦圆轮形基地再播苗。干潮播苗应尽量掌握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避免中午日光曝晒时播苗。
2)、带水播苗:就是涨潮后乘船播苗。播苗前将滩面划成条状,插上竹竿、木杆等作为标志,待涨困腔袜潮后在船上用锹将蛎苗撒下。带水播苗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蛎苗的分布,往往造成播苗不均匀。播苗密度应根据滩质好坏、水的肥瘦而定。优等滩涂每667㎡播苗12万粒左右,中等的10万粒左右,一般差的可播苗6万~8万粒。

生蚝怎么养殖生蚝的管理

  在亚热带、热带沿海都适宜生蚝的养殖,那生蚝应该要如何正确饲养呢?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生蚝的饲养方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生蚝的饲养方法

  筏式养成

  选择潮流畅通、饵料丰富、风浪平静、水深在4m以上的海区可作牡蛎筏式养殖场地。近江牡蛎应选择盐度较低的河口附近;大连湾牡蛎应选择远离河口、盐度较高的海区;太平洋牡蛎和褶牡蛎介于两者之间。养成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吊绳养殖:适合于以贝壳做固着基的牡蛎,其养成方式有两种:一是将固着蛎苗的贝壳用绳索串联成串,中间以10cm左右的竹管隔开,吊养于筏型州凯架上;二是将固着有蛎苗的贝壳夹在直径3~3、5cm的聚乙烯绳的拧缝中,每隔10cm左右夹1壳,垂挂于浮筏上。一般每绳长2~3m。也可利用胶胎夹苗吊养。

  网笼养殖:利用扇贝网笼养殖。将无固着基的蛎苗或固着在贝壳上的蛎苗连同贝壳一起装入扇贝网笼中,在浮绠上吊养。筏式养成一般放养蛎苗为每667㎡10万粒,以贝壳作采苗器,每667㎡可吊养10000壳左右。蛎苗从5、6月份开始放养,至年底收获,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0kg以上。

  滩涂播养

  场地选择:滩涂播养应选择浪小、潮流畅通、无污染的内湾,底质以砂泥滩或泥砂滩为宜。潮区应选择在中潮区下部和低潮区附近。

  播苗季节:一般在3月份中旬至4月中旬播苗较为适宜。生产上最迟可在5月中旬播苗。

  播苗方法:1、干潮播苗:就是在退潮后滩面干露时播苗。播苗前应将滩面整平,或筑成畦形基地再播苗。干潮播苗应尽量掌握播苗后即开始涨潮,以缩短蛎苗露空时间,避免中午日光曝晒时播苗。2、带水播苗:就是涨潮后乘船播苗。播苗前将滩面划成条状,插上竹竿、木杆等作为标志,待涨潮后在船上用锹将蛎苗撒下。带水播苗由于不能直接观察到蛎苗的分布,往往造成播苗不均匀。播苗密度应根据滩质好坏、水的肥瘦而定。优等滩涂每667㎡播苗12万粒左右,中等的10万粒左右,一般差的可播苗6万~8万粒。

  蛎、虾混养

  虾池选择:混养牡蛎的虾池,底质以泥或泥砂质为宜,水深为1、卜唤3m以上,日平均换水率应达50%左右。前期透明度应控制在40~50cm,中后期控制在50~60cm。

  场地整理:苗种放养前,要彻底清淤,用推土机等工具将播放牡蛎苗种处的池底整平压实,呈微凸状,略高于周围底面,可防蛎苗下沉被淤泥埋没致死。

  播苗:在保证正常对虾放养密度前提下,牡蛎苗种的播养量以每667㎡3万粒左右为宜。播苗时间应选择在4月初,苗种子选手规格以壳长2cm以上为好。播苗应力均匀,并避开环沟低洼处和投饵区,播苗面积占池底面积的1/4~1/3。

  投石养殖

  用做牡蛎采苗器的石块,此时成为牡蛎的养成器材。生长期较短的褶牡蛎可在采苗场就地分散养成;生长期较长的近江牡蛎要移到养成场养成。养成方法主要有漫天星式、梅花式和行列式三种:

  漫天星:蛎石杂知己无章地放置。

  梅花式:一般为5~6块蛎石为1组。

  行列式:排宽0、5~1m,排间距为0、6~1、5m。深水养殖可在投石采苗后不加任何管理,直至收获。

  生蚝的管理

  1、翻石(移石):就是移动一下蛎石的位置。翻石可避免牡蛎被淤泥窒息死亡,并能搅动浮泥,增加饵料的营养盐,促进牡蛎的生长。迹扒一般养成期间翻石2~3次。

  2、防洪:在多雨季节,须注意预防洪水流入,或围堤挖沟抗洪,或将牡蛎移向高盐的深水海区进行养。

  3、越冬:在北方养殖的大连湾牡蛎、近江牡蛎,一般都要经过2~3个冬季结冰期。在结冰前要检查1次,将可能受到威胁的牡蛎向深水移植,使其安全过冬。

  4、肥育:在收获前1~2个月,将牡蛎移到优良肥育场肥育,以达增产的目的。

  5、防止人为践踏:滩播牡蛎只能在滩面上滤水摄食,一旦陷入泥中就无法正常生活窒息死亡。应严禁随意下滩践踏,管理人员下滩时应沿沟道行进。

  6、疏通沟道:经常检查排水沟道是否畅通,退潮后滩面应尽量不积水,以防水温过高、敌害潜居、浮泥深沉等造成牡蛎死亡。

  7、除害:牡蛎的敌害很多,要结合翻石时进行清除,在红螺、荔枝螺繁殖盛期7~9月份期间,应潜水捕捉其亲贝及卵袋。在蟹类活动频繁的季节里,加强管理,捕捉敌害。

  8、防风:台风对养殖设施破坏性很大,还传卷起泥砂埋没固着器及牡蛎。因此,台风过后要及时抢救,修理筏架,扶植倒下或埋没的固着器。

  生蚝的防治

  1、幼体细菌性溃疡病:病原为鳗弧菌(Vibrioanguilla-rum)和溶藻酸弧菌(V、alginolyticus)等。各种牡蛎的育苗过程中都可能发生此病。浮游的幼虫被感染后即下沉固着,或活动能力降低,突然大批死亡。

  防治方法:

  1)保持水质清洁;

  2)发现患病幼体立即弃掉;

  3)投喂的单胞藻无弧菌污染;

  4)单独或联合使用过滤、臭氧和紫外光线消毒育苗用水;

  5)每立方米水体用复合链霉素50~100g或氯霉素10g全池泼洒,连续3~5天。

本文标题:生蚝淡水养殖技术视频 生蚝淡水养殖技术方法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66468.html

上一篇:春季大葱栽培技术 大葱春季育苗技术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