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池塘水质调控技术有哪些 池塘水质调控技术规范

时间:2023-09-24 06:44:45 浏览量:

养殖水环境的调控技术有哪些?

一、水源消毒

养殖用水要求水源充足、清新,没有受到病原生物、工业三废、生活污水污染。一般溪河、水库、地下水等水源都可以作为养殖用水水源。如水源存在有病原体或敌害生物,在蓄水池先用25-30mg/L生石灰或1mg/L的漂白粉或0.5mg/L90%晶体敌百虫全池消毒处理,同时通过砂滤或60-80目的筛绢过滤再进入养殖池塘。
二、适时加注新水,防止水体过肥

水体的肥度要保持适中,水肥后浮游生物增多,有利于鲢鳙鱼的生长,但水质长期过肥,容易产生大量的有害微生物,产生大量如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影响鱼类生长,严重时造成鱼类中毒死亡。因此要适时加注新水。一般唤兄情况下在鱼类生长旺季的5-9月份,每7-10天加水一次,早春和晚秋一般15天左右加水一次,每次加水30cm。同时根据池水的水质和水位情况也可以换水一次,换水量也掌握在30cm左右,换水有利于降低池水的肥度和有害生物、有毒物质的浓度,减少对鱼类的不良影响。

三、pH值的调节

pH值是反应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一般鱼类生长的pH值在6.5-8.5之间。pH值不稳定影响水体自净能力,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水质过肥往往pH值较低,在成鱼养殖中时间一长,也会造成池水的的pH值较低,需要进行pH值调节。方法是每亩水深1m用15-20kg生石灰兑水全池泼洒,进行调节,改良水质。

四、溶解氧的调控

一般鱼类、虾蟹类正常生长需求水中溶氧分别达到3mg/L、5mg/L以上,低于上述指标,对鱼、虾蟹生长不利。溶氧在一天的时间里也有变化,早上黎明前池水中溶氧最低,夏季晴天中午2点左右池水溶氧最高。养殖过程大量投饵也易造成水质老化溶氧降低。因此在养殖过程中适时加注富含氧气的新水,在黎明前缺氧时和夏季中午2点左右开启增氧机增加池水的溶解氧。

五、底泥调控

底泥中含有鱼类的排泄物、残饵、生物尸体和其他有机质,这些物质在腐烂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繁殖,因此改良底质至关重要。改良办法:每年干祥链老池后,清除过厚的淤泥,保持底泥10-20cm。另外在放鱼前要用生石灰125-150kg/亩彻底清塘。生石灰能有效杀灭池底淤泥中的病原体等,增加碱度,使底泥成微碱性,有利于底泥中的营养盐释放,从而提高水体的肥度和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利用。

在养殖的过程中可以用粗麻绳每隔二个月在晴天上午10点搅动池底一次,使池水上下对流,营养盐类和溶氧在池水中分布均匀;经常开启增氧机尤其是夏秋季节晴天的中午,开动增氧机2个小时也能达到上述效果。

六、适当混养滤食性鱼类

滤食性鱼类摄食水中的浮游生物,可降低水体的肥度,减少水体其他生物的耗氧量,谨升适当混养可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同时滤食鱼类的产量也增加了收入。

如何调节鱼池水质?

鱼池水质改善方法:

1、建立完善的过滤系统将氨,硝酸盐消绝档除。包括加强物理过滤,尽量把食物粪便残骸过滤掉,定期洗棉,这样能减少有机物被细菌分解成氨和磷酸盐的机会。

2、减少或降低有机物来源。包括减少鱼的饲养密度,减少喂食。勤换水。

3、光照要适当。小球藻在强光会发色强烈的光合作用,快速生长。在加上照明时间过长,一定会爆发绿水。尤其是鱼池放在阳光直射到的地方。
治标方法:
1、用杀菌灯:UV杀菌灯可以破坏生物DNA,可以杀菌也可以消灭藻类,可以用它来消除水中的单细胞小球藻。一般来说大约在3天左右绿水就可以消失,,最慢也不会超过10天。并备乱

2、用凝结剂:把浮游性的藻类凝结过滤掉,不推荐使用,过多对鱼有害。

3、生物控制:使用水蚤把小球藻吃掉,前提是池里没有吃水蚤的鱼。

4、盐度控制:小球藻是窄盐性生物,对盐度的增加很敏感,所以在水里加盐对绿水消除很有帮助。

5、用除藻剂:虽然可以除藻,但不建议使用,因为滚判这是一种药剂,对鱼对草都有害。

6、抑制生长:可以减少光照,减少喂食,加强换水,比较安全,缺点是时间会比较长。

池塘养殖水质管理,该如何进行?

水质管理方法一般要以防止水质恶变为主导,整治水质恶变辅助,防胜于治。

1、有效的散养方式:

吃肉食性鱼和滤肉食性鱼配搭有效,放养密度适度。相对密度过小,不可以灵活运用水体,生产量低效益低;相对密度很大,导致溶氧不够,毕扒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钠较高。水塘的载鱼里一般为750-2500Kg/亩,多种多样鱼种的群养水塘,放养密度可超过单养一种鱼或群养类型少的水塘。



2、恰当的精饲料挑选和投喂。

挑选氨酸均衡、动能比合理性的高品质高端精饲料,精饲料吸收率、转换率高。不必过多投喂,降低残饵、排泄物对水体的环境污染。

3、恰当上肥。

施于没经沤制的有机肥料,池水身体瘦时,最好是施微生物复合肥料,量少次多,喷撒匀称,降低对池水的环境污染。

4、恰当调整池水深层。

“水深养大鱼”,5-10亩的鱼塘水深维持1.2-1.5米,10-20亩水深1.5-2.0米,20亩之上鱼塘水深2.5米。池水较浅,溶氧低,水体载鱼量低;池水过深,易造成温度跃层户型,下一层温度、溶氧都很低,对鱼不好。

5、恰当应用增氧泵。

勤开增氧泵,提升溶氧,减少高锰酸盐指数、亚硝酸钠,氯化氢等致癌物质的转化成。

6、按时应用微生态制剂。

全池喷撒通威饲料爱人系列产品、光岁数梁合菌、魅力藻源、活菌底改王等微生态制剂改进水质,更改池水藻相、菌相,抑止有乎运危害食用菌、藻类植物,池水维持“肥、活、嫩、爽”;与此同时预防传染病,推动鱼种迅速健康快乐成长。

之上便是相关水产品养殖水质管理方法的一些方式啦!期待对各位有效!

本文标题:池塘水质调控技术有哪些 池塘水质调控技术规范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66429.html

上一篇:老茶树移栽技术视频 老茶树移栽技术要点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