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穿山甲的养殖技术及种苗 穿山甲的养殖技术视频

时间:2023-09-24 00:35:13 浏览量:

穿山甲驯养技术

不久前,笔者撰写的怎样养殖穿山甲-文刊在《云南科技报》后,引起了许多养殖户的关注,现将穿山甲的驯养繁殖技巧分述如下,有待养殖户加以总结,探索出更好的养殖经验来。
一、养殖户以书面的形式写-份《关于申请办理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的情况报告》向所在村(单位)、乡(镇)林业站、县(_)林业局林政股(科)呈报、审批,再由省林业厅批准核发野生动物繁殖驯养许可证,即可进行养殖。
二、引进穿山甲种苗后,应重视体表消毒,每只穿山甲用灭虱精2支,兑水2千克,按此配比例逐只进行药浴,除去身上的寄生虫。
三、一般穿山甲种苗刚引进时,拒绝吃食,这时应采用灌服,灌服7~lO天,灌服食品有葡萄糖水、盐水、猪肝(应粉碎)汤、溪鱼(应粉碎)、鸡蛋(打碎)汤等,每天适时更换。
四、穿山甲饲养2~3个月后,可腌制猪肝、牛肝、猪肉、牛肉、溪鱼、用适量的食盐浸渍半天后捞起加入白糖、味精、大蒜、五香粉用水煮熟切成O.2O.3O.5公分小块,几种腌制品可同时放在地上,让其自由吃食。
五、养殖场内,预先堆沤2O~3O立方米的松蔽早树皮、松树枝,场地宽的堆沤越多越好,泼上淘米水lO~2O担,然后盖上2O公分厚的黄泥土,待l5~2O天后,即可生出白蚂蚁来,让其自由吃食,也可用巴浪鱼粉用塑料布盛着,散放在养搭锋殖场外的林地里,2~3天后即会引来许多宏枝雀蚂蚁,然后捡回给穿山甲吃食。
六、也可采用笼养,-笼-只,每天灌服1~2次,一个月后饵料放在笼内,让其自由吃食,饵料要新鲜,可口,不宜过咸,笼中设置水槽,保持槽中有水。
七、在养殖场内,应设置假山、山里多做几个洞一般直径为lO~2O公分,深l.5~2米,让其本息、穿山甲的藏身洞,应里高外低,防止雨水流入。
八、捕捉方法,可设置陷阱、似诱鼠笼的装置诱捕,也可用铁夹子放在地上。

穿山甲百科

穿山甲,别名,鲮鲤甲、山甲珠,为鲮鲤科动物,因其食用及药用价值高,目前每公斤穿山甲卖价为760—800元,由于人为捕杀,野生资源已很少。
目录
1.生活习性
2.形态特征
3.分布范围
4.养殖技术
5.疾病防治
1.生活习性
筑穴
穿山甲平时独居于洞穴之中,只有繁殖期才成对生活。与洞穴生活相适应,穿山甲有爱清洁的习性,每次大便前,先在洞口的外边1-2米的地方用前爪挖一个5-10厘米深的坑,将粪便排入坑中以后,再用松土覆盖。洞穴的结构也很有讲究,常常随着季节和食物的变化而不同,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厘米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筑于背风向阳,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米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
活动
穿山甲多在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丘陵杂灌丛较潮湿的地方
挖穴而居。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坚硬的硬壳令猛兽难以咬碎或下咽,穿山甲的外壳是由被称作角蛋白的有机骨骼结构组成,它大约占穿山甲总体重的20%。当狮子等大型食肉动物试图去咬缩成一团的穿山甲时,穿山甲也会利用肌肉让鳞片进行切割运动,割破敌人的嘴敬裤巴,试图吃掉穿山甲的动物会被割成重伤。舌细长,能伸缩,带有粘性唾液,觅食时,以灵敏的嗅觉寻找蚁穴,用强健的前肢爪掘开蚁洞,将鼻吻深入洞里,用长舌舔食之。
食性
穿山甲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它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克白蚁。据科学家观察,在250亩林地中,只要有一只成年穿山甲,白蚁就不会对森林造成危害,可见穿山甲在保护森林、堤坝,维护生态平衡、人类健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作用。
2.形态特征
穿山甲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尾扁平而长,背面略隆起。不同个体体重和身长差异极纳稿旦大。头呈圆锥状,眼小,吻尖。舌长,无齿。耳不发达。足具5趾,并有强爪;前足爪长,尤以中间第3爪特长,后足爪较短小。全身鳞甲如瓦状。自额顶部至背、四肢外侧、尾背腹面都有。鳞甲从背脊中央向两侧排列,呈纵列状。鳞片呈黑褐色。鳞有三种形状:背鳞成阔的菱形,鳞基有纵纹,边缘光滑。纵纹条数不一,随鳞片大小而定。腹侧、前肢近腹部内侧和后肢鳞片成盾状,中央有龙骨状突起,鳞基也有纵纹。尾侧鳞成折合状。鳞片之间杂有硬毛。两颊、眼、耳以及颈腹部、四肢外侧、尾基都生有长的白色和棕黄色稀疏的硬毛。绒毛极少。成体两相邻鳞片基部毛相合,似成束状。雌体有乳头1对。
穿山甲是特化物种、视觉基本退化、尤以嗅觉灵敏。穿山甲的肝脏不大,肝解毒功能弱,免疫系洞扰统弱,属于单室胃,胃中披着角质膜,胃腺部的黏膜处密布许多呈"S"型的皱襞,借吞食时吞进胃中的小砂石将食物磨碎。穿山甲肠管表面平滑,小肠长。
3.分布范围
栖息地:山麓地带的草丛中或较潮湿的丘陵杂灌丛,挖洞居住,多筑洞于泥土地带。
分布范围:穿山甲分布在东南亚及非洲的部分国家,不同的穿山甲种类分布国家不同。
4.养殖技术
1、在饵料中,适当加入①维生素C、E;②微量元素如锌、铁片;③刺激素,并注意饵料的适时更换。
2、养殖过程中应防止外界的长时间噪声,防逃脱,保持水池有长流水。
3、穿山甲一般一只200克体重的小苗养至冬季体重可达到500克左右。
5.疾病防治
(1)体表外的虱子病,用10毫升的除虱精兑水3—4公斤对其体表进行药浴;
(2)肠胃病,会拉稀,摄食少,在饵料中加痢特灵、土霉素、氯霉素,连喂4—6天;
(3)球虫病,得这种病的穿山甲,一般体质稍瘦、厌食,应在饵料中添加硫磺粉(1斤饵料中加入2—3克),连喂3—4天即可。

穿山甲可以在鱼塘养吗

不可以。穿山甲的主要食物是昆虫、蚯蚓、蚂蚱、蜗牛等,不是鱼类,这意味着它们在鱼塘中无法找到足够的食物来维持其生存和生长,所以穿山甲并不可以在鱼塘中养殖。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属地栖性哺乳动物的统称,共8个物种。穿山甲头圆锥状,头骨光如卵石,吻细长,眶小,鼻骨后端较宽,后端中点向两唯销侧倾斜;没有牙齿;四肢粗壮,前、后肢上各具五趾,趾端上的爪子粗大而锐利;尾巴呈扁平状。穿山甲因其体表覆瓦胡罩状排列的硬角质厚甲片,很像古代士兵的铠甲裤山闹,故名。

本文标题:穿山甲的养殖技术及种苗 穿山甲的养殖技术视频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65772.html

上一篇:鸵鸟技术与养殖论文 鸵鸟技术与养殖技术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