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香菇层架栽培技术视频教程 香菇层架栽培技术视频讲解

时间:2023-09-24 00:17:38 浏览量:

香菇栽培技术要点是怎样的?

香菇栽培一般采用袋料栽培。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以便在香菇栽培中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生产。
1.香菇栽培季节
安排秋季栽培,冬春出菇易获高产。一般在7月上中旬制母种,8月下旬—9月上旬接种栽培袋,11月—翌年4月出菇。各地气候条件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栽培季节,一般当秋季气温降到25℃~26℃时接种栽培袋。
2.栽培香菇场地
发菌室可利用闲散房屋,也可在室外出菇棚发菌。室外出菇场地可利用各种日光温室,日光温室长裂团30~50m,宽5~6m,高度以便于操作为准。
3.培养料的选择与配制
配方:为阔叶树木屑78%,麸皮20%,石膏粉1%,蔗糖1%;培养料应选择新鲜、无发霉变质的培养料,先暴晒2~3d,再按配方比例称取各配料,按料水比1∶1.3~1.5加水拌料,充分搅拌均匀。
4.装袋、灭菌及接种
栽培香菇塑料筒,长50~55cm,宽17~18cm,每袋装干料700~800g,适合常压灭菌。培养料配好后堆闷2h,装袋时应边装边压实,用力要均匀。在料中间用直径2cm的木棍打一孔洞至底部,用绳扎紧封口。装好的塑料袋要及时灭菌,采用常压蒸汽灭菌。每锅4400袋,共10锅,共计44000袋。当灭菌后的塑料袋温度降至室温后,应及时接种。接种应在无菌条件下,即接种箱或简易接种室(帐)内进行,才能保证接种成活,并防止杂菌污染。利用接种箱接种时,将灭菌后的塑料袋及接种用的用具等,一同放入接种箱内,用消毒灭菌药品进行熏蒸消毒1~1.5h,接种时,用空心打洞器或小木棍制成的夹型打穴钻在料袋正面等距离打3~4个接种穴。在另一面错开对面孔穴位置打2个接种穴,将菌种接入穴内,用专用胶布贴封穴口,或用灭过菌的塑料袋套在料袋外面。
5.菌丝体生长阶段管理
接种后的料袋应放在料袋清洁卫生的室内或室外日光温室内培养,接种后前3d料温应控制在27℃~28℃,当接种穴四周出现白色绒毛状菌丝时,温度应控制在25℃左右,20~25d后,室内温度控制在22℃~23℃。培养室要保持适宜的湿度,一般要求空气相对湿度60%,如果过高,应及时打开通风口通风降湿,菌丝生长段要不断进行通风换气,满足菌丝生长对氧气的需求。一般每天通风1~2次,每次30~40min。发菌阶段应保持室内较弱光照,但不宜完全黑暗。每10d左右翻堆1次,以调整温度,使发菌一致,同时检查杂菌污染情况,碰源稿如出现污染,应及时拣出并处理。
6.子实体生长阶段管理
脱袋转色:栽培袋经过60d左右的发菌培养,菌丝可长满培养料,之后应增加培养室光照,继续培养10d左右可脱袋转色。转色时菌袋应具备下列特征:袋壁四周约有66%的菌丝膨胀,形成瘤状突起,手触菌袋有松软弹性感,接种穴周围部分出现棕褐色。脱袋时,用小刀沿袋纵向割破薄膜,取出菌柱并及时摆放,摆完一个床架要立即覆盖干净的薄膜。室内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85%~95%,3~5d不要掀动薄膜。当菌柱表面长满2~3mm长浓白菌丝时,增加光照和加强通风换气,使菌丝逐渐倒伏,并分泌色笑孝素,即开始转色。控制环境:经过10~12d的转色管理,菌柱表皮变成红棕色或红褐色,即可转入出菇阶段管理。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刺激菇蕾的形成,白天温度达到15℃~20℃,同时保持较高的湿度;夜间降低温度和湿度,保持温差10℃左右;白天给予一定的光照,持续3~5d,就会形成菇蕾。子实体形成后温度应控制在10℃~25℃,空气相对湿度保持90%左右,保持出菇室有较强的散射光,每天要通风换气2~3次,每次30min,保证子实体正常生长发育,培育出高产优质的香菇。
7.采收香菇子实体
长至八成熟时要及时采收,香菇可采收4~5茬菇,每茬产量3500kg左右,每次采收后,停止喷水,促进菌丝体恢复生长,一般7~10d可浸水催菇。

如何种植蘑菇视频教程

蘑菇的种植技术如下,看你是不是能够有帮助。

室内栽培蘑菇,要求一定的设施,如房屋、床架等。在种植过程中,培养料和土粒的搬运又大大增加了菇农的种植成本和大量人工,并且菇房由于年年种菇,房间内杂菌、害虫的密度增消穗大,消毒灭虫工作稍有疏忽,会造成蘑菇减产,质量降低。近年来,国家加强了对土地的管理,要大规模发展食用菌,建设标准化的蘑菇房将会遇到较大困难。因此,将蘑菇种植由室内向室外发展成了今后大规模种植蘑菇的方向。重庆沙坪坝区蘑菇生产基地的菇农,在专家的技术指导下,成功地在闲置的冬季稻田种植,其产量达到每平方米7~9千克,而且设施简单,成本低,病虫害少,降低了劳动强度和用工量。种植蘑菇后的菌渣,就地处理,又成为稻田的有机农家肥,创造了良好生态农业模式,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其栽培措施是:

  1.选地搭棚稻田种菇是利用水稻收获后闲置的冬水田来种植蘑菇。当水稻在散籽后,排干稻田水,开始整地作厢有:2沟3厢式,中厢1.5米,边厢1米,厢沟宽0.3米,深0.3米,长度10~15米;3沟两厢式,厢宽1.5米,沟宽0.3米。作厢时,将沟中的田地挖出,垒在厢边上,形成土埂,用以挡住培养料。厢沟又作操作人员的走道和排水之用。在厢面上搭建人字棚,人字棚中部用竹或木棒支撑成棚的中部立柱,高2.4米。立柱之间用大竹竿连接成顶梁。用地膜覆盖顶梁,拉直两边成自然的三角形。再用稀薄的稻麦草用重型夹成大毛扇靠放在顶梁上,起到遮光的效果。也可用黑色的塑料膜,经过顶梁后,两边拉伸形成人字三角棚,而不使用毛扇遮光。人字棚的两头,用草帘遮光。棚外应做好四周的排水沟。

  2.培养料的发酵培养料的配方与室内种菇相同。可采用一次发酵法和二次发酵法。室外二次发酵法不用燃料加温,而是利用初秋的自然高温来达到二次发酵的效果,降低了生产成本。方法是用砖、石做垫墩,高约20厘米。在热墩上放置木棒,木棒上放置竹片,尤如一个床架,做成宽1.5米,长不定的基座。把经过前发酵的料堆,调水至用手捏料有5~6滴水,再用石灰粉调pH值到7.8~8。然后将培养堆在基座上,预置木棒或竹成通气孔。料堆成高0.8~1米,通气孔作成丁字形,当料堆好后,抽出木棒或竹子,就自然成空洞,作料内空气交换之通道。用0.5%敌敌畏或三氯杀螨醇喷雾料堆表面杀虫。再在料堆四周用竹搭成一个简易的框架,离料堆20厘米左右,防止塑料薄膜直贴到培养料上影响发酵。最后罩上薄膜。料堆在薄膜严密封闭中,嫌码充分利用白天的阳光增温,加上料堆中积累的发酵热,使料堆温度迅拿者卜速上升到62℃以上。当高温结束后,每天降温1~2℃,通风3~4次,每次30分钟。控温在50℃左右,6~7天发酵结束,最后将温度降到45℃以下时,就可把料搬进人字棚。

  3.铺料与播种在料进棚前两天,用0.5%的敌敌畏对栽培床进行全部喷雾杀虫,作好培养料进棚的准备。培养料进棚铺在床面时,料含水量掌握在63%~65%,用手捏有1滴水为宜,料pH值7~7.5,无氨味。铺料厚度在13~17厘米,边铺边拌,力度均匀。料铺好后,应用温度计测定料温,若料温在28℃以下是老谋深算可以播种。播种多使用班次粒种,每瓶种可播0.7~0.8平方米。播前操作人员将手、工具和菌种瓶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播种时,用菌种的2/3撒于培养料的表面,然后用手翻拌到料的踣,再将余下1/3的种撒于料面,并用干净木板轻轻压实。

  4.发菌及出菇管理播种后的3天内,紧闭人字棚,棚两头用草帘遮严,保温保湿,以促使菌种萌发和吃料。3天后,晚上可以适当掀开棚两头,通风换气。15天后,料内菌丝基本长满,就可以覆土了。覆土采用湿土拌砻糠。分次将粗土、细土均匀覆盖在料面上。当菌丝长上土缝时,开始喷一次重水,促使蘑菇迅速长大,在整个了菇期间,对水分管理,采用轻喷勤喷,保持覆土湿度即可。开春后,气温上升,注意增加喷水量,力争多出春菇,4月份整个稻田种菇结束,就可以拆去人字棚,菌渣撒入稻田,667平方米地的菌渣可撒2700~3300平方米地。菌渣是很好的有机肥料,可增加稻谷产量,减少了化肥的施用量。稻田种菇,是一项开发稻田资源,引导农民致富的好途径。

  香菇种植技术
  一、概述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1999年已达100多万吨,居世
  界第一。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
  二、栽培方式、工艺和品种类型
  1.栽培方式和工艺
  香菇有段木栽培、人造菇木栽培和地栽三大基本方式,随着代料栽培技术的不断完
  善和人们保护森林意识的增强,近几年段木栽培已经很少,我国香菇主要来自代料栽培,
  其基本工艺为配料一分袋一灭菌一接种一发菌一出菇。
  2.栽培委节
 

香菇怎么栽培(有关香菇的种植与管理)

最近有粉丝留言,希望小农女能整理一篇香菇的种植技术,小农女查找了香菇的相关种植资料,包括:“种植前期的准备、配方,种植的详细步骤,管理方法、采收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那么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香菇是如何种植的!
一、前期准备篇
选地与作畦:
1、栽培场地应选择生态环境好、空气清新、水质优良、土壤未受污染、周围300米无各种污染源、东西依山、光照较短、昼夜温差大的有山垄田。水源最好是山泉水或水库存水,地势需较平坦且排灌方便,交通便利。
2、常遭冰雹袭击,易遭洪水淹没的田块不选做菇场。
3、东西走向作畦,可偏南或偏北,地势较高的地块或坡地应做低畦,地势低洼的地块应做平畦或高畦。
菌袋制作方法
配方:1.杨木屑79%、麦麸20%、石膏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
2.玉米芯(粉碎成蚕豆粒大小)45%、杨木锯沫40%、玉米面13%、石膏1%、石灰粉1%、多菌灵0.1%(50%可湿性粉剂)。木屑以半年以上陈木屑为好,麦麸一定要新鲜,无霉变,无虫蛀。
拌料:
将上述原材料秤好后,将木屑、麦麸、石膏混拌在一起,搅拌均匀,翻动4~5次,再将多菌灵和石灰投入水中,搅拌均匀后,用喷壶分别喷入干料中。
一边浇水,一边将料拌均匀,将培养料水分调至含水量为60%左右(即当用手捏紧料时,湿料成团,而且手指缝中出现水珠但不下淌时)。
装袋:
采用低压聚乙烯膜、大袋规格25×55厘米,中袋17~20×55厘米。大袋可装干料2.0公斤,中袋可装干料1.5公斤左右。
装料前将塑料袋一端封死,达到绝对不漏气为准。把搅拌均匀的培养料装入袋内,松紧适当。用手把着装好的料袋中央,没有松软感,两端没有下垂为度。
二、灭菌处理
1、建造土蒸锅:选用核唯李直径1.5米的大铁锅,砌成长×宽×高为2×2×2.5米,容积为8~10立方米的土蒸锅。
每锅壁内外用高号水泥抹光,用木方或铁筋制成直径1.7米的帘子,放在锅面上,上面铺麻袋,以防刺破料袋。再用厚度为1.5毫米的镀锌板制成直径为2.1米的锅盖,蒸料锅建好后备用。
2、加水装锅:
烧火灭菌前要往锅内加足够的水,锅内水面距离帘子20公分左右,然后把扎好口的料袋上下对齐,分批摆在蒸锅内的帘子上。
3、起火加温灭菌:
装锅前先起火,大火先攻头争取4~6小时锅内温度达到100℃,继续加热,并保持此温度10小时,再闷一夜,当料温降低至70℃时抢温出锅,迅速移入冷却室,待料袋内温度下降后再接种。
三、接种方法山岩
1、消毒房间:使用前4天把出料用的工具放改迟入室内密封门窗,达到室内密封不漏气,把每个房间用硫磺点燃后熏蒸房间。
2、接种时间:
当料袋温度降到30℃时开始种,接种时间最好安排在早晚进行。
3、接种程序:
以4个人为宜,做好分工,进行操作,点燃酒精灯,菌种打孔,取菌种,拌袋扎口点菌种,封口。
接完的菌袋“井”字形堆放,每堆5层。
4、发菌培养:
保持室内暗光,室温控制在25℃左右。接种16~20天,用牙签在接种穴上扎10~20个深0.5~1.0厘米的孔。第二次用毛衣针,第三次用筷子,每隔10天刺一次,逐渐加大加深。
四、出菇的管理
催菇:菌筒经过转色期的浇水管理后,停止浇水4-5天,然后采用干湿交替的方法进行催菇。
或把水高高浇下落到菌筒面上2-3次,即可产生大量的小菇。为保护菌筒,促进多产优质菇,必须疏去多余的菇蕾。
前期管理:
覆土地栽香菇大都采用反季节栽培,填补夏季鲜菇市场需求,脱袋后发生的第1批菇一般在5-6月上旬,此期气温由低向高,夜间气温较低,昼夜温差大,且是雨季,湿度大,对子实体分化有利。
由于气温逐渐升高,应加强通风,把薄膜挂高,不让雨水淋菌筒,当第1批香菇采收结束之后,放去畦沟水,并停止浇水,降低菇床湿度,让菌丝恢复生长,积累养分。
待采菇凹陷处的菌丝已恢复长白,可灌畦沟水并加强浇水刺激下一批子实体的迅速形成。
中期管理:
这期间为5月下旬-7月下旬,为全年气温最高的季节,出菇较少,覆土地栽香菇均靠自然气温生长,结合人为调控。
中期管理以降低菇床的温度为主,促进子实体的发生。一般引灌山泉水或水库水,加大水的流动量,并增加通风量,防止高温烧菌筒。
后期管理:
这期间为8月下旬-9月底,气温有所下降,菌筒已经前期、中期出菇的营养消耗,菌丝不如前期生长那么旺盛,因此这阶段的菌筒管理主要是注意防止烂筒和烂菇。
五、脱袋转色覆土
脱袋:
覆土地栽香菇在菌袋培养90-110天后可进行脱袋。用锋利的刀片划割菌袋,先剥去菌袋两端,再将菌袋剥离随即平排于畦面。
菇畦消毒:
菇畦清理干净后,按每千袋畦面用6千克漂白粉或50千克石灰水喷洒,2-3天后再用2千克左右硫酸铜喷洒于畦面。
盖好薄膜,消毒3天,然后揭膜,畦面铺盖2厘米细沙,用1瓶辛硫磷、2.5千克甲醛对水70千克洒于畦面,再盖膜3天,将膜揭开后再用0.5千克高锰酸钾对水70千克洒于畦面,然后洒上一层石灰水后即可排筒。
转色:
菌袋排于畦面后及时盖薄膜,做到边脱袋边排筒,边盖膜,盖膜3天后,第4天必须全部揭开薄膜,此时发现杂菌要及时清理,清理后撒上石灰粉覆盖薄膜。
第5天早晚各加强通风1次,并用干净的水冲洗菌筒。以后保持转色期适温为18-22℃,完成转色成熟需20-30天。
菌筒覆土:
覆盖菌筒的泥土需选用表土,30厘米以下的沙质土在烈日下暴晒2天,不过筛,去碎石杂物,拌入10%的石灰粉或火烧土,草木灰,待菌筒80-90%转色,停止浇水4-5天,填入调好的覆盖土稍加压实。
直至菌筒面覆盖3厘米,使菌筒全部覆盖住,白天不盖膜,晚间盖膜,浇水次数增加,无论晴天还是阴天都要浇。
田间畦沟内引灌入流动的小溪水或山泉水、水库水,最好每天换1次,此时雨天盖膜,晴天不盖膜。
六、出菇期管理
菇棚建造:
可利用现有的大棚,或暖棚。若新建大棚,可选向阳背风、地势干燥、平坦不积水、环境清洁卫生,水源充足,进出料方便,如庭院内、房屋前后、村屯附近、果园、树林间空地均可。大棚薄膜覆盖稻草帘或遮阳物。
菌袋排放:
横排在床架上,袋距4厘米左右。每层可排入大袋42~44个菌袋。为方便菌袋补水用,一个小棚附近最好建一个浸水池。
变温催菇:
棚内必须达到昼夜温差10℃以上,才能刺激菇蕾的形成。保持棚内的湿度85%,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催花菇的办法,多出花菇,以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七、香菇采收
去劣留优:1、幼菇若生长过密要适当摘一些,保持较均匀距离。
2、早春或晚秋可以用炉火加温,提早或延后出菇。冬季天气寒冷时可将菌袋堆积在一起越冬。待来年气温升高时再出菇。
3、采收的香菇,可以鲜销,也可以制成干品后出售。采收后要让菌筒休息养菌,积累营养,为下一批出菇提供充足养分条件。

本文标题:香菇层架栽培技术视频教程 香菇层架栽培技术视频讲解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65739.html

上一篇:圆葱怎么种植技术视频 圆葱怎么种植技术与管理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