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香椿大棚种植技术视频 北方香椿大棚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香椿种植技术视频、
栽培要点:
苗木培育3月底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地,施足底肥。每亩施掺少量尿素的厩肥2000公斤,槐睁誉造墒后耕耙均匀。按南北方向作宽1米的苗畦,畦内相距20厘米的左右开2~3厘米宽的浅沟。将新香椿种子去翅,用40℃的温水浸泡10小时,再用清水反复冲洗,拌上1∶1体积的细沙,然后均匀撒播于开好的浅沟内,亩用纯种子约3斤。当香椿苗长出2~4片真叶时,开始间苗除草,保持苗间距15厘米左右,亩留苗约2万株。
建棚及移栽采用普通一斜一立式塑料薄膜日光温室大棚,南北宽8米,东西长40米,墙体用土筑成,后墙高2米,厚60厘米,脊高2.4米,棚内用水泥柱做支架,棚前坡以竹杆为横梁,覆盖普通聚乙稀薄膜,夜间加盖稻草苫,棚后坡用玉米秸、麦秸泥墩实,防寒保温,11月上旬至下旬要把香椿苗木稳栽于大棚内。定植前,亩施二铵100公斤,鸡粪5000~10000公斤,深翻60厘米,耙细耧平,作畦1米宽,畦埂宽40厘米,便于走入采菜,亩栽8~10万株。定植后10~15天为缓苗期,白天10℃;促生期白天温度18~23℃,夜晚13~15℃。
棚体管理及采芽后管理定植后浇定植水,要灌满浇足。第二遍水在采完两茬香椿的进行,第三遍浇水前,要追施混匀后的二铵和尿素25公斤,使之随水溶解。同时用0.5%尿素和磷酸二氢钾,每隔一周交替喷洒于香椿叶面进行叶面施肥。每天上午应卷起前坡草苫,以保持适宜的棚内温度。下雪时应及时扫除棚顶积雪,以防压损棚体。苗木进棚后约50天左右,顶芽便可长至20厘米左右,此时可进行第一次采芽。第一次只采顶芽并全部摘除,以促进腋芽萌发生长。采芽后应及时施肥浇水铅段。后期当芽子长至15厘米时开始采摘,同时芽基部早前保留1~2片叶子,促其再生新芽。采摘的香椿芽应摊开散湿降温,切忌随采随捆随装塑料袋,以防芽子发热掉叶,降低芽子质量。整个采芽期结束后于4月底把苗木移植在大田内懒养,6~7月份旺长时,可喷多效唑300倍液作矮化处理,霜降后再移植大棚内生长采芽。
大棚种植香椿芽技术 大棚香椿芽种植技术详细介绍
1、搭棚选种:选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排水良好的沙性土和土质肥沃的田块作为育苗地。一袭早定要施足底肥,纳禅告洞明每亩施优质农家肥5000kg、过磷酸钙100kg、尿素30kg,撒匀深翻,然后整畦栽苗,一般畦宽60~100cm。选择适合矮化种植、树形易于控制、发芽率高、品质好的当年新种子。籽粒要饱满,颜色鲜艳呈红黄色。每亩用种量3~4kg。2、浸种催芽:用40%的温水浸种5分钟左右,要不停地搅动,然后再用20℃~30℃的温水浸泡24小时,捞出冲洗,沥去水分,包3~4层湿纱布,置于20℃~25℃的温度下催芽。催芽期间,每天翻动种子1~2次,并用25℃左右的清水淘洗2~3遍,控去多余的水分。有40%的种子萌芽时,即可播种。
3、苗期管理:播后7天左右出苗,刚出土的种苗茎叶娇嫩,应适当遮光。当幼苗有1~2片真叶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第一次间苗。4~6片真叶时,可去掉塑料膜,这时进行间苗和定苗。定苗前先浇水,以株距20cm定苗。到8月下旬,株高50cm左右时,进行苗木的矮化处理。用15%多效唑200~400倍液,每10~15天喷1次,连续2~3次,即可控制徒长,提早封顶,促苗矮化,增加物质积累。在进行多效唑处理的同时结合摘心,可以增加分枝数。
4、采收:温室加盖草苫40~50天后,香椿芽长到长20cm左右,而且着色良好时采收。采收时要用剪刀剪下,或用快刀片削下芽头,尽量不要用手掰,以防损伤芽和树体。第1次采收时,留下香椿头基部1~2片复叶,第2次留2~3片。开始采收侧芽时,要留下一部分侧芽不收,使其萌发后形成辅养技,以利恢复树势。每隔7~10天采收1次,共采4~5次。
大棚香椿种植技术与管理
大棚香椿种植技术:1、建棚。
大棚建造应选择深厚肥沃的沙质壤土且有水浇条件的向阳背风地块。建棚时可根据自身情况建造简易的小拱棚和冬暖保温棚。至于棚的大小,视自家情况而定。
2、品种的选择。
温室大棚香椿要想获得高的经济效益,就需要种植越冬茬,在春节期间上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就需要在选择品种时,选择耐低温、早熟、封顶早、抗病性强的品种进行种植。
3、育苗。
香椿可用种子繁殖、根蘖繁殖、根和茎扦插繁殖。因大棚栽培用苗量特别大,目前多用种子育苗,然后移栽的方法。
如果棚内地温超过12℃,能常年进行育苗工作,亩用量3~4公斤。香椿种子催芽选用饱满的新种子,播前搓掉种子上的翅膜,用10克/公斤的甲醛溶液浸泡20分钟消毒,然后用清水洗净,再将种子倒入30℃~40℃的温水中,并不断搅拌,待水温降至25℃时搓洗,并继续浸种12小时,种子吸足水分后,捞出放入育苗盘催芽,保持温度在20℃~25℃,3~4天后,有40%种子露白时播种。播后及时覆土,覆土厚度0.2~0.3cm,并用除草剂封面。
自播种至苗出齐后,田间持水量保持在最佳含水量的80%~90%。播种后20天左右,种子发芽出土,应及时揭草炼苗。为保证幼苗有适宜的生长空间,幼苗长出两三片真叶时,要及时间苗,苗间距慧亮差控制在8~10cm,在种子顶土要出苗前备好过筛细土,苗出齐和间苗后各覆土一次;当香椿苗长出5片以上真叶、高10cm以上时,棚内留苗密度控制在亩5000~6000株,也就是株距25cm、行距40cm。行距间应保留一些畦埂,利于人们进行采芽。当苗高为0.3m左右时,应加强肥水控制,进行蹲苗,促使香椿长出发达的主干和根。
4、栽培管理
。
首先,应注重通风透气、浇水抗旱等,特别是在萌发椿芽以后,应日揭夜盖,避免温度过高灼伤嫩芽。栽植后第2年由于侧枝发展,空间会被占据,前皮应对矮化、粗干的树型进行培养,适当减小栽植密度,最好控制在4000株/亩左右。随后按照其生长情况调控栽植密度,防止侧枝多对光照产生影响。另外,要想提高产量,应通过抹顶芽使苗木变矮,让其多长出侧芽。一二年生的幼树应培养矮化树形,单株整枝成一树九桠,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5、采芽。
在适宜温度条件下(白天18~24℃、晚上12~14℃),香椿芽生长得比较快,表现出味道香甜、颜色紫红的特点。大棚香椿主要采收嫩叶,在香椿芽生长至键裤18~20cm的时候,叶柄尚未木质化时进行采收。
上一篇:肉羊改良与舍饲育肥技术研究 肉羊改良与舍饲育肥技术论文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