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节王对虾怎么养 斑节王虾的工厂化养殖
时间:2023-09-23 22:20:35 浏览量:
斑节虾养殖方法 斑节虾怎么养殖
1、斑节对虾最适合水温为25~32℃,闹宽亮20℃以下摄食明显减少,13℃以下即冻死。2、广盐性,适应盐度液宽范围在5~30‰,以15~25‰最适,低盐度生长相对较快。
3、杂食性,对饵料中蛋白质要求不高。
4、其耐干和耐低氧能力强。
5、最适宜在泥沙底质池塘养殖,巧拿表现出适应性强、生长速度较快、个体规格整齐和抗病力强的特点。
斑节虾养殖技术
放养准备1、清池消毒新挖的虾池,应及早放水浸泡,待池中的pH值稳定后再消毒;而对于旧虾池,则在收虾后,就应将池内积水排净,封闸晒池,并清除池中污泥和杂草,再消毒。目前用于消毒的药物主要有茶子饼、生石灰等。
(1)茶籽饼:用量为每吨水15克。使用时先将茶籽饼烤干,捣碎成粉状后加淡水浸泡1-2天,带渣连水均匀撒泼池中,可杀死鱼类。
(2)生石灰:用量为每吨水0.5-1千克,均匀撒入池中,可杀死所有生物。生石灰用于pH值偏低的虾池,不但能毒杀有害生物,还可调节虾池的pH值。
2、培养基础饵旁和料毒池后2-3天,便可进水施肥,培养基础饵料。一般应投入氮肥、磷肥和有机肥。常用的氮肥有尿素和硫酸铵、硝酸铵,磷肥有过磷酸钙和汤姆斯磷肥,有机肥有鸡运亏盯粪和牛粪等。氮、磷肥用量之比为3:1或3:2,每吨水施肥2-3克。前期3-5天施肥一次,后期7-10天施肥一次。以透明度25-30厘米为佳。虾苗及幼虾阶段的水色控制应以稳定为原则,最好能保持黄色或浅褐色。
虾苗放养
1、放养时间基础饵料繁殖起来后,就可以放苗养殖了。放养时间应视天气而定,闷热时及大雨后不宜放养,天晴日暖时,在上午8-10时或傍晚放苗较为适宜。
2、放苗操作在放苗前需测定养殖池的水温和盐度,避免与育苗池的水温和盐度相差太大而引起死亡。若水温差异较大时,可将装有虾苗的袋子直接放入养殖池中,待其水温达到平衡后,再放苗;若盐度相差较大时,可将养殖池水灌入虾苗袋中,片刻后再倒出,再灌入,重复数次,直到虾苗能适应养殖池的盐度后再放苗。为安全起见,可先放出一小部分虾苗看其是否适应养殖池的水质,适应的虾苗很快就潜入池底,而不适应的虾苗则在水层表面漫游。若发现虾苗不适应时,必须驯化到适应后才能放养,以免造成损失。
3、虾苗选购养虾是否成功,先决条件是要放养健康活泼的虾苗,下面介绍选购虾苗的几种方法。①最好购买同一批孵化虾苗,避免参差不齐;②选择肢体健全的虾苗;③选择虾体清洁、无杂物附着的虾苗;④选择触须并拢的虾苗;⑤选择腹肢较长的虾苗;⑥选择尾扇大张的虾苗;⑦选择活力强壮的虾苗。
以上取样检查的虾苗,宜取曝气孔部位的虾苗,而不要取育苗池四周的虾苗,因为健康的虾苗通常攀附在池边,而一些体弱者则漂浮在曝气孔四周,所以如果检查曝气孔四周的虾苗是健壮的话,则该池虾苗的活力应该是比较好的了。
水质管理
水质的好坏是养虾成败的关键,在养虾过程中应时刻注意水质的变化。观测水质可以用透明度来做标准。在幼虾阶段透明度应控制在25-35厘米,幼虾以后应在35-45厘米,若虾体达到8-10厘米时,空茄透明度小于30厘米,一周内就有可能出现黑鳃病。
1、经常换水换水量和换水时间应根据水色的变化、透明度、虾外壳及鳃部的清洁度及底质的污染程度来决定。
2、调节盐度在淡水源充足的地方,为使斑节对虾生长快速而舒适,应根据虾的不同生长阶段来调节盐度。
3、改良水质有条件的养虾场还可以使用水质改良剂如过磷酸钙、微生物制剂、光合菌类等来改良水质,以吸附或分解池底的有机质,减少氨等有毒气体的危害
怎样做好斑节对虾幼体培育?
斑节对虾的幼体培育工艺与中国对虾的幼体培育基本相同。(1)幼体密度斑节对虾无节幼体的布池密度由育苗的条件和技术水平决定,特别是受饵料和水质条件制约。一般小育苗池(10~20米3)放无节幼体10万~12万尾/米3,大育苗水体(40米3以上)放无节幼体15万尾/米3左右。
(2)水温调控斑节对虾育苗要求幼体培育水温在25℃以上,最适水温为28~30℃,最高到33℃左右。高温育苗,可加速虾苗的生长,缩短育苗时间,提高出苗量。但是高温育苗,会影响虾苗健康,养成中易生病。水温27~29℃时,无节幼体经6次蜕皮,大约经过36~50小时即变态为_状幼体。_状幼体需3~5天,经3次蜕皮后变为糠虾幼体。糠虾幼体需5~7天,经3次蜕皮后变为仔虾。
(3)幼体管理
①无节幼体。无节幼体不摄食。但为丛神_状幼体准备饵料,当孵化成无节幼体时,接入单胞藻藻种,并加入营养盐:硝酸钾1毫克/升、硅酸钠0.1毫克/升、磷酸氢二钠0.1毫克/升、三氯化铁0.01毫克/升。无节幼体的成活率为90%左右。
②_状幼体。在_状幼体期可同池或分池培养硅藻,以满足幼体摄食的需要。单胞藻的密度不大,可补充适量的螺旋藻粉、酵母粉。也可直接投喂牡蛎受精卵,但不可过量投喂,以免水质腐败。投牡蛎卵时池水每天要交换1/3左右。当幼体发育到_状2~3期时,适当投喂轮虫;3期时,投喂少量烫死的卤虫初孵幼体。_状幼体的成活率较低,只有30%~70%。
③糠虾幼体。此期食物以动物性为主,并维持一定浓度的单细胞藻类。主要投喂轮虫、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等。如果同池培养藻类,海水用200目筛绢网滤后施无机肥。即硝酸钾100毫克/升,磷酸二氢钾10毫克/升,硅酸钠(钾)1.0毫克/升,三氯化铁5毫克/升。一般2天施肥1次,水色以褐色为宜。单细胞藻类控制在5万个/毫升以上。也可补充投喂斑节对虾人工微囊系列颗粒饲料或其他对虾人工微囊颗粒饲料、酵母等代用饵料。常用的有日本对虾幼体饲料B.P、虾片和台湾省产的斑节对虾虾苗微颗粒饲料、虾苗宝等等。糠虾幼体的成活率为70%~80%。
④仔虾。幼体经10~11天可变态为仔虾,此时完全变为虾苗形态。仔虾前期(P1~P5)以卤虫无节幼体,人工微囊颗粒饲料,虾、蟹、贝肉等为主。后期待仔虾发育到P5~P10)阶段,已具底栖的习性,幼体喜食大型动物性饵料。此时可完全投喂鱼、虾、贝、墨鱼肉或人工微囊颗粒饲料。其投喂量相当于虾苗体重的200%,即每万尾仔虾日投量约为10~30克。投喂时以少量多餐为宜。仔虾幼体的成活率为80%左右,若P20出池则仔虾幼体的成活率为60%左右。
(4)水质调控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幼体的健康和变态发育。斑节对虾幼体对水质要求较严格,主要是氨氮、溶解氧、pH等因子的变化。
①氨氮。在氨氮中非离子态氨对幼体培育有毒害作用,特别是糠虾幼体之前,对其较为敏感,仔虾期耐受力增强,但在整个育苗期,要求总氨不能超过0.5毫克/升。
②溶解氧。育苗池中溶解氧的含量,要求不低于4.0毫克/升。为了满足幼体呼吸的需要以及其他生物及有机物消耗氧气,整个育苗期需不停地充气。无节幼体充气量小些(弱沸腾状),以后随着幼体的发育,增大充气量,尤其仔虾之后,互残现象增加,更应加大充气量至2.0%左右。因此,气石设置要密些,每距离50~70厘米见方的面积设1个气石。
③pH。pH是水中理化因子和生物活动的综合结果,也是作为水质条件好坏的指标之一。pH偏高或偏低对幼体培育都有不良影响,斑节对虾虾育苗期pH的适宜范围是7.6~8.8。
④换水。要保持和改善育苗梁悄池水质的方法是换水、充气和加适当的药物或添加剂。通常斑节对虾育苗要求前期水质稳定,多采用初期不换水或添水,_状幼体后期开始换水,糠虾幼体期间日换水量为25%~50%,仔虾期初期换水量为50%,以后逐渐增加,必要时每天换水量达100%。有时换水采用一边排水一边注水,以免短时间内水质变化太大以及幼体密度短时间增大,对幼体产生不良影响。一些育苗场在仔虾以前不换水,坚持使用单胞藻控制水色。使_状幼体期池水呈淡茶色,糠虾幼体期呈现茶色,仔虾期呈现浅褐色。同时,控制投橡郑渣饵量、施增效剂,以维持良好的水质。P4~5期池水加至1.5米以上时,每天换水约1/3左右。但此法虾苗密度相对较低。
(5)光线控制斑节对虾_状幼体期忌太阳直射光、忌强光,在太阳直射下饲育,幼体不摄食、身体弯曲成为畸形,约2~3天后死亡率达100%。尤其以Ⅰ~Ⅱ期最为敏感,Ⅲ期后逐渐增强。光照强度在500勒克斯较合适。在糠虾幼体之后逐渐加强光照强度。到仔虾之后,光照强度相当于中国对虾育苗室的亮度,大约5000~8000勒克斯。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农业出版社《保护自然资源》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