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户养鸡技术 农村养鸡技术
养鸡技术关键方法是什么?
鸡只饲养每一步马虎不得,鸡只生长周期短,机体免疫力差,应做好每一步的管理防治工作!简单介绍一下饲养流程:
商品肉鸡饲养主要采取三种方式,各有不同的优缺点。
(1)地面平养:就是在地面上铺一层垫料,大约5~10厘米,然后在上面养肉鸡。垫料材料最好是刨花,在农村可用稻壳、麦秸或树叶杂草等,好的垫料应是吸水又透气。地面平养肉鸡必须铺垫料,绝不可像蛋鸡一样直接养在地面上。因为肉鸡生性好静不好动,吃饱喝足后原地卧下睡觉休息,不用垫料后果是:出栏时患胸囊肿、腿病、脚垫炎的鸡明显增多,降低了屠体等级,造成分割鸡产品大量废弃。地面垫料平养适合肉鸡特性,产品合理率高,但需较大的饲养面积,每个饲养周期结束后垫料的清除更新费工费时,并由于鸡群与粪便长期接触,使鸡只易患疫病,球虫病便是最典型例子。但有一点要说明,目前世界上肉鸡业发达国家,几乎都以地面垫料平养为主。
(2)网上平养:就是在各种网面上,如铁网、木板网、塑料网、竹竿网等上养肉鸡。它最大优点是鸡只与粪便脱离,使很多通过粪便传染的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并可对粪便进行观察。同时也提高饲养密度10%~15%。但它致命弱点是胸囊肿、腿病发生率高。所以网上平养不是太普遍,现有一种适合中小规模养殖户(每批出栏3000只以下)的分段饲养法,可在前期采用网上平养,
(3)笼养:多层网上平养就是笼养。在蛋鸡业中笼养极为普遍,肉鸡业虽有多年探索研究,但目前大规模肉鸡饲养中笼养鲜见,原因同网上平养相同。笼养的明显优势是,饲养密度更大,占地面积更省,鸡群易于观察与饲养管理,但需资金投入量大。很多中小养殖户在分段饲养中,前期采用笼养,后期改为垫料平养,取得了好的经济效益。
确定饲养方式要根据各地具体情况,建议新养殖户一开始从地面垫料平养入手,积累一定饲养经验和资金后,逐步过渡到分段饲养,即前期网上平养或笼养,后期地面垫料平养。
一、场址选择?
1、要选择地势高燥、背风向阳;
2、场地要有一定坡度,有得于排水;
3、要远离村镇,与其他饲养场相距1000米以上,便于防疫的地方。?
4、交通便利;
5、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符合饮用水标准;
6、电力供应稳定可靠,最好自己配备发电设备。?
7、符合国家法律规定,禁止在国家和地方法律规定的水源保护区、旅游区、自然保护区等区域内建场。
二、鸡舍的建设
一般采用网上饲养(优点:便于管理,便于保持鸡舍通风和网床的干燥)。
1、肉鸡饲养要求每批全进全出,所以只需建物耐一个鸡舍就可以了;?
2、采用“双坡”方式建鸡舍,高3米左右,顶部要加隔热层,屋脊处设通风天窗,每隔6米一个,天窗上加防雨帽;
3、鸡舍的两边修有固定的墙,并开有窗户(高约1.35米,面积约0.9×0.8米),每隔3米开一个窗户;
4、为保持通风干燥,还要设置翼窗,位于网床与地面之间,笑枣为0.4.×0.4米,窗台距离地面5-10厘米。每隔3米设置1个;还可以设置地下通风道辅助通风;
5、鸡舍地面必须是水泥地面,鸡舍入口出设置与门同宽的脚踏消毒池;
6、顶部内侧应铺一层塑料布,便于保温和冲洗消毒;
7、鸡舍俩头设置风机辅助换气;
三、饲养设置
1、网架应坚固耐用,网页要光滑平整,肉床高0.9米。宽3.5米为一道,长度视鸡舍长度而定,网床设0.4米高的护栏;
2.雏鸡阶段不需要使用整个网床,可以用塑料布将整个网床隔开成几个单独的鸡舍,只是用部分网床,以后随着鸡只的生长逐步扩大使用面积,以符合密度要求;
3、鸡舍内供暖设备一般采用火炉供暖,但必须安装烟囱,以防煤气中毒,烟囱可根据情况适当延长,以利于充分散热,节省能源;
4、光照时间对鸡只的生长速度有很大的影响,除每天的自然光照外,还要备有人工光照设备。因此鸡舍安装2条照明线路,每个三米安装1个灯头,达到每20平方米面积有一个灯泡照明,高度碰蚂拆以路离地面2米为宜,一般采用白炽灯照明;
5、喂水、喂料设备要充足,保证鸡只的喂水和采食。一般雏鸡阶段要求没50只雏鸡配有一个喂水器和喂料器,20日龄后每30只配一个;
6、配备必要的清洗消毒设备,如高压清洗机和消毒喷雾器等;
四、进雏前准备
1、进雏前51-12天清洗鸡舍粪便,清洗饮水机、喂料器,用高压水枪冲洗鸡舍墙壁、屋顶、网床、地面等,并检查维修鸡舍设备;
2、进雏前11-9天对鸡舍进行第一次消毒(包括网床、地面、饮水器、喂料器等),消毒室应当关闭门窗和通风口,10小时后开窗通风,在通风3-4小时后关闭门窗。饮水器和喂料器用消毒液进行进浸泡消毒;
3、进雏前4-6天进行第二次消毒,可用40%的甲醛水溶液300倍液体进行喷洒消毒,消毒前检查温度,使鸡舍温度达到26℃以上,湿度达到80%以上,消毒要彻底,不留死角,消毒后密闭门窗36小时以上。夏季提前一天预温到34℃,同时不断给育雏室加湿,以保证育雏室的湿度。在网床上铺上一层纸板,防止雏鸡受凉。预热、预湿完成后就可以进雏了。
五、育雏管理
1、育雏1-2日龄:雏鸡运到后应尽快送入鸡舍内,进入鸡舍后不要立即将雏鸡放在网床上,应先对雏鸡进行免疫,用新城疫支气管炎二联灭活苗对每只雏鸡右眼用一滴。免疫后就可以将雏鸡放在网床上了。
在免疫完成后,就可以开始给雏鸡第一次喂水了,雏鸡第一周要求室友20℃左右的温水,并在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要保持水量充足,保证每一只雏鸡都饮到水。在第一次饮水三小时后,就可以给饲料喂食了,饲料要用雏鸡专用料,在育雏的1-7天内,让雏鸡自由采食,第一天要求每两个小时给料一次(注意少喂,勤添),要随时观察舍内温度变化和雏鸡活动的情况,(如分布均匀,活动很自如,说明温度适宜;如扎堆说明温度过低),为了保温,育雏期通风量不宜过大。但煤气和消毒太浓时应加强通风,可在每天中午舍外温度高时通风。在育雏1-2天舍内温度应保持在33℃以上,相对湿度在70%,前两天应采用24小时光照,照明用40W的白炽灯泡。
2、雏鸡3-4日龄:从第三天开始将舍内温度降到32℃,相对湿度保持65%-75%之间,期间注意观察雏鸡的粪便,并清理积粪,更换纸垫;注意煤炉、烟筒和通风情况,防止煤气中毒,要求每三个小时给料一次,并在第三天减少光照一个小时,保持在23小时的光照时间。
3、雏鸡5-7日龄:第五天将舍内温度调到30-32℃,相对湿度保持在65%,五日龄时对鸡只进行免疫,使用新城疫油苗颈部皮下注射。第六天开始喂养时改成鸡料盘,采用每天更换1|3开食料盘的更换方式。每天喂料6次,夜间熄灯两小时,保持22小时光照时间,从第七天开始扩大网床面积,使雏鸡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35只。
4、雏鸡8-14日龄:第八天,开始将舍温降到29℃,第九天时在雏鸡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对鸡只进行免疫,使用新城疫TV系苗点眼或点鼻,每只鸡一滴。同时在第九天更换饮水器,撤走雏鸡饮水器更换成鸡饮水器,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到这时要随着鸡只的生长逐渐扩大网床面积,期间鸡舍温度保持在28℃,湿度为55%。
5、15-22日龄:第十五天继续饮用多种维生素水,并加强舍内通风。在第17、18天时使用过氧乙酸0.2%液体进行带鸡消毒,在第十九天开始更换为成鸡饲料(更换时不要一次性全部换掉,应分4天全部换为成鸡饲料)。在这期间,鸡舍温度应从15天的28℃逐渐降到22日龄的26℃,两天降1℃,湿度控制在50-55%。同时随着鸡只的生长扩大网床面积,使饲养密度保持在每平方米10只。调整饮水器高度以适宜鸡只的需要,在22日龄时用新城疫四系对鸡只进行点眼免疫,光照时间保持在22小时,在15日龄后照明灯由40w换成15w进行照明。
6、23-26日龄:在免疫后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在25日龄时进行带鸡消毒一次,在饮水中加入超强多维,26日龄时把舍温降到25℃,湿度控制在45-50℃、
7、27-34日龄:加强日常管理,加强通风,如舍内温度过高,要使用降温水和排风机进行降温。在这期间,应使室温从25降到23℃,湿度保持在40-50%。
8、35日龄到出栏:鸡只生长到35日龄时禁止使用任何药物。要加强舍内的通风换气,从36日龄到出栏每天应保持24小时的光照时间,目的是增加鸡的采食量,尤其是夏季高温季节,白天温度过高,鸡的食欲差,采食量小,而夜间阴凉,应让鸡充分采食,以提高鸡的增重速度,提早出栏。37日龄时带鸡消毒一次,40日龄将鸡舍温度降到21℃并一直保持到出栏,43日龄时进行最后一次带鸡消毒,一般45-52日出栏,体重约2.5-3KG。
六、饲养管理
1、投料标准:从一日龄每只每天11g到52日龄每只每天约248g,每天大约增加4-6g,每天按时投料,并按鸡的不同、生长速度决定每天的数量,适当通风换气,能够拍出舍内的污染空气,换入新鲜空气。注意调节温度和湿度。按时清理舍内积粪,一般每2天清理一次。
2、通风原则:1-25日龄以保稳为主,随着日龄的增加,适当加大通风量,25日龄后应加大通风换气量,冬季也要求24小时通风换气,但夜晚应适当减少。
3、卫生防疫:做好每一阶段的免疫工作,工作人员进入鸡舍要更换专门的服装,消毒池的消毒药水要勤更换,一般每4-5天更换一次。禁止外来人员进入鸡舍,按章国家规定使用药物和药物添加剂。
农村散养鸡技术,主要有三个方面
1、育雏阶段:控制温度,经常去除粪便,第一周要求24小时光照,保证鸡昼夜采食和饮用水,密度要合适。2、脱温饲养:分为笼养,平养还有放养。3、养殖管理:生产时间通常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更换鸡料时需要过渡,一般需要3天时间完成这个过程。4、进行强弱分组和公母分组饲养,鸡舍通风条件要好,密度要适当,减少应激。
一、育雏阶段
1、温度:
(1)小鸡出壳回购后,第一周的温度应控制在34-35℃以内,从第二周开始,每周下降2℃,直到第六周脱温。保温的方法取决于鸡的数量,鸡不能用纸箱和灯泡,把小鸡放在箱子里,挂60W左右的灯泡,放水瓶和食槽。鸡多用育雏室,室内用煤炉等加热,但煤烟用铁管排出室外。
(2)为了保证温度的正确性,除了观察小鸡的状态外,室内还应该挂上温度计,同时经常去除粪便。
2、光照:育雏第一周要求24小时光照,保证鸡昼夜采食和饮用水,促进生长发育,然后每周减少2小时,直到晚上不开灯。光线和保温可以结合起来,纸箱育雏,温度不足时,加热水用布包在容器内,放在箱子里加热。
3、密度:1-14日龄,50-60只/平方米,15-21日龄35-40只/平方米,21-44日龄25只/平方米,60日龄后12只/平方米。脱温后的小鸡可以养、平养或放牧,密度不超过上述标准即可。
4、饮用水:雏鸡出壳24小时后可饮用水喂养,将育雏材料放入桶中自由采食,同时在杯子中加入清水。育雏头20天饮用冷开水,后可饮用井水或自来水,由于雏鸡采食量少,新陈代谢旺盛,为了防止营养不良,前10天必须在水中加入8-10%浓度的葡萄糖和水溶性维生素。
二、脱温饲养
1、笼养:将脱温的小鸡转移到鸡笼内饲物郑养纯岩,其优点是充分利用空间,鸡不接触粪便,发病少,同时抓鸡容易,减轻饲养员的劳动强度。缺点是饲养时间长的鸡群,应激反应大,鸡胸和腿容易发生病变。
2、平养:平养分为网上平养和地上平养,网上平养与笼养相同,但鸡活动量大,不易发病,当然成本高。地平培育是在水泥地面上铺上麦草、谷壳、菜籽壳等,把小鸡放在上面饲养,其优点是节约成本,鸡胸和脚不易发生病变,土杂鸡活动量大,垫子也不需要更换,不足之处是小鸡直接排出粪便在垫料上,易诱发一些疾病。
3、放养:也就是说,早上把鸡放在室外,接受阳光照射,接触土壤的同时,可以吃矿物质饲料和昆虫,中午和晚上把鸡放回舍内补充饲料,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让鸡自然回来,鸡肉质量好,售价高,缺点是必要的场所大,饲养规模有限。
三、养殖管理
1、喂食喂养:生产时间通常采用少量多次的方法,刺激鸡的采食欲望,育雏期每天喂养5次以上,每次喂养的数量不要太多。鸡吃完后,桶空了一会儿再加下次的材料。
2、更换材料加砂:更换鸡料时需要过渡,一般需要3天时间完成这个过程。第一天70%原鸡料和30%新鸡料,第二天50%原鸡料和做蚂御50%新鸡料,第三天30%原鸡料和70%新鸡料,第四天全部新鸡料。20日龄后,每周每百只鸡提供500克清洁细砂,养鸡可以不加砂。
3、分组饲养:终端应进行强弱分组和公母分组饲养。公鸡要增加垫子的厚度,提高日粮蛋白质和赖氨酸的水平。属公鸡生长速度比较快,对饲料的营养要求比较高,增加营养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满足其需求,提前上市。
4、鸡舍通风:鸡舍通风条件要好,特别是夏天,必须创造条件使鸡舍有对流风。冬天也要适当通风,保持舍内空气新鲜。通风换气好的鸡舍,人进去后不会感到闷,不刺眼、不刺鼻。
5、密度适当:密度不合理,其他饲养管理工作良好,难以培育高产鸡群。培育期平面饲养时,每平方米的适当密度为7-12周龄8-10只、13-16周龄8-6只、17-20周龄6-4只。
6、减少应激:日常管理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尽量避免外部不良因素的干扰。抓鸡时的动作不能粗暴。接种疫苗时要慎重,不要穿特殊的衣服突然出现在鸡群里,以免炸群,影响鸡群的正常生长发育。
怎么养鸡?都需什么技术
圈养:搭建大小合适的鸡舍,喂食全价饲册春料,定期接种疫苗。放养:对周边环境的要求较高,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半放养:既能加快生埋圆长速度,也能提高抵抗力。无抗养殖:对鸡舍的要求较高,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要喂食不同的抗生素。
养鸡的技术方法
1、圈养
圈养养鸡是肉鸡常见的养殖方法,搭建大小合适的鸡舍,保持环境的通风,每隔2-3天打扫清理一次鸡舍,主要喂食全价饲料,接种疫苗以及喂食抗生素,生长速度快。
2、放养
放养养鸡对周边环境的要求较高,既要无污染,也需要周边没有天敌,而且此时不用喂食全价饲料,在放养时鸡群会自主摄食,但要定期接种疫苗和喂食抗生素,此外放养时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
3、半放养
半放养的模式养鸡主要出现在郊外或农村,雏鸡时在鸡舍中圈养,后期在果园等地放养,弯姿塌也可以直接购买生长中期的鸡养殖,此时对饲料的选择更加丰富,而且半放养的模式既能加快生长速度,也能提高抵抗力。
4、无抗养殖
无抗养殖对鸡舍的要求较高,在圈养的期间要保证鸡舍的清洁,定期消毒,另外在每一餐喂食后,都要及时清理食物残渣,注意在不同的生长阶段,要喂食不同的抗生素,保证鸡群的健康生长。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