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鸭子养殖技术视频 干鸭子养殖技术与管理
鸭子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1、鸭苗选择迟耐好
用于进行放养的鸭苗它的体质是必须要过关的,同时这时的鸭苗也有一定的大小了,这样才能进行放养,不然损失会很大。一般情况下我们至少需要选择半个月左右的鸭苗用于放养,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日龄,那么就需要在养殖场中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殖才能放养。
2、放养密度
放养的密度需要根据所选择的放养的区域面积以及鸭苗的大小和生长情况来决定放养的密度,放养的密度可以适当的稀,但绝不能过密,这样放养区域的食物不能满足鸭群的需求,会发生抢食的情况,同时放养的密度过大会污染放养区域的环境,通常情况下一亩放养的区域一般可放养成鸭二十五到三十五只左右,十五日龄的鸭苗一般可放养几百只。
3、放养区域
放养的区域我们主要是根据放养鸭子的数量以及距离养殖场远近、区域的环境等来进行规划和选择,一般情况是选择距离养殖场近的园地或稻田等用来进行放养,这样它们在园间和人田间就会有充足的食物,我们只需要少量的饲喂一些精料用来催肥即可。同时在放养区域要设立围栏,用来防止鸭子逃跑。
4、放养方法
一般是在每天上午十点到十一点左右的时候将亩衫鸭群放入选好的放养区域,在放养区域要准备好充足的饮用水,同时在每天下午两点到三点左右去放养区域在固定的位置投放饲料,用来补充它们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其次就是等晚上会养殖场之后在进行一次补料即可。在放养的过程中我们要加强对田间和园间的管理,防止天敌对它们的伤害,最好是每天都有专人进行看管。
5、注意事项
在放养鸭子的时候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小编在这里例举几点,首先就是在放养的时候不要选择很远的地方放养,这样不方便进行管理,其次就是放养的时候赶鸭不要赶太急,因为鸭子的胆子很小,很容易受惊,从而会产生一些不必要的损害。然后就是在地面比较烫的时候不要进行放养,这样会损害鸭子的脚掌,从而引发细菌感染,最后就是在一些喷了农药的区域不要让鸭子进去觅食,不然会被毒死。
扩展资料:
1、放养密度:
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
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
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码铅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
4、加强监管:
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
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参考资料:
如何养殖鸭子呢养小鸭子应该注意什么?
鸭子在我国全国各地均有养殖,鸭肉的营养价值比鸡肉更高,所以鸭肉在市场上的价格会更贵一点。我们都吃过鸭肉,非常的美味,但是要如何养殖鸭子呢?尤其是小鸭子要怎么养会更容易成活呢?怎么养鸭子不生病呢?鸭子吃什么?
鸭子吃什么?鸭子的食物很广,根据不同时期的鸭子,给它食物也有所不同,类似婴儿一样喂养。因此,具体的喂养食物如下所示。
1、雏鸭时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
2、4天左右大的鸭子: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
3、15天大的鸭子: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
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鸭子怎么养?
一、鸭窝
可以在日照、排水、通风都良好的地方,做一个合适大小的鸭窝来养鸭子,一般用塑料泡沫箱子,保暖非常好。
二、温度
刚出壳的小鸭子需要30℃的温度才行,但是如果冬天养鸭子是不可能达到这个温度的,所以较好买个白炽灯泡滑宽挂在鸭窝的上方30-50cm处,并将箱子置于暖气片的旁边,以便于保暖。灯泡较好蒙一层布,小鸭子不喜欢太亮,前几天较好整晚都开灯。
三、饲料
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
四、放养
要对鸭子进行放养,在放养的过程中,鸭子会自行觅食。鸭子行动笨,不能上树啄食,为果园低栏放牧提供了保证。凡是土壤和水源条件较好,主干较高或老龄的苹果、梨、杏、山楂、柿树、核桃等园地均可放养。
五、饮水
饮水当然要清洁的,较好是温的白开水。用一个5cm左右深口的容器盛放便可,水不宜过多,否则会弄湿垫料的,小鸭子不喜欢太潮湿。一定要“先喂水再喂料”,没有不要喂料,不然小鸭子会噎到的,水弄脏了要及时更换干净的。
六、清理
一段时间后垫料会变潮湿,而且会有很多便便,所以要定期更换垫料。小鸭用的水盆和食盆都要定期洗刷干净。
小鸭子怎么养不生病?
所以呢,小鸭子就会生病,然后如果说我们不想让这样的情况发生的话,那就一定要把消毒放在位。而且呢,我们一定要不定时的去给鸭舍进行消毒。当然了,光光有着消毒是远远不够的,除了这些之外呢,我们还需要在卫生管理方面做得非常的严格,首先呢,在开始选择鸭舍的位置的时好卜候呢,我们就一定要选择在那些没有污染的地方。而且呢,在把很多的东西放进鸭舌之前呢,一定要对这些东西进行严格的消毒。
因为在这些东西的身上得很有可能有着一些病菌。而且呢,在选择鸭舌的时候,一定要选择远离那些噪音区。同时那我们还需要选择在地势非常平坦的地方搭建。当然了,在这个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千万不要将一些家禽混养在一起,因为这个时候是非常不卫生的。第二点呢,就是环境卫生一定要搞好,不得不说,环境卫生真的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如果说我们能够把卫生搞好的话,就能够消灭很多的细菌。
而且呢,为了减少污染,切断传播途径有效的方法就是去搞好卫生,其实这些事情都是我们在生活上力所能及的一些小友让穗事情,但是呢,就是有很多的人往往在这方面注意不到。所以说呢,就会对动物或者是我们自己造成很大的影响,如果我们不想让这样的情况发生的话,那就一定要每周在鸭舌周围和旁边进行清扫和消毒,而且呢,消毒是重要的一步。
同时那每天我们必须要保证室内的空气能和外面的空气进行很好的流通,因为这样的话才能够让小鸭子呼吸到新鲜的空气,同时对他们的身体情况也有长大的好处。同时呢,我们一定要做好灭鼠灭蚊蝇的工作,尤其是对于夏天来说蚊子是非常的多的。而且呢,大家都知道对于这些血昆虫来说呢,其实它们是容易去携带传染源的东西,所以说呢,我们一定要防止蚊子。只要这样做的话,我们才能够切断传播途径。
鸭子的饲养
鸭子28日龄转入成鸭网床时,要淘汰病、瘫、残和个体较小的鸭,饲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7只。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鸭子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鸭子的饲养方法
1、放养密度:根据放养鸭的大小,强弱决定放养密度,遵循宜稀不宜密的原则。一般0.067公顷果园放养成鸭20-30只。
2、划定轮放区:根据放养鸭的数量及园地面积划定轮放区,用高50厘米的尼龙网围栏成几个区轮放。为便于管理一般每区0.335公顷放养400只左右为宜。果园面积小,养鸭数量少时,可以不分区,但应根据园内杂草及昆虫等的生长繁殖情况实行间断放牧。在轮放区内要为鸭子备足饮用水。
3、按时补饲:为补充放养时期饲料的不足,对放养鸭要适时补饲。雏鸭放养从4周龄开始,前期为育雏期,可圈养和笼养。雏鸭在早晚各补饲1次,以补充能量的不足。按早上半饱晚喂足的原则确定补饲量,并逐减喂饲次数和数量,促使鸭自由采食。随着雏鸭的生长,可根据放养鸭啄食杂草、野菜、昆虫决定放养鸭的补饲。以放养为主时期,晚上回舍棚后进行补饲,并备足饮用水,满足饮用。春天幼龄雏鸭放养前,要先进行适应外界温度变化的锻炼,逐渐进入放养园。
4、加强监管,严防鼠害:放养鸭要严防山猫、黄鼠狼之类野兽的侵害。侵害鸭的兽类都惧怕网具,因此采用尼龙网围圈放养区是有效的安全防御措施,不管放养多少只,也不管面积大小,都要用网围圈,并要固定专人管理。特别是放养幼龄鸭,防鼠害更为重要。
5、防疫灭病:放养鸭的防疫同样坚持”预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要按照常规防御程序,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做好防疫灭病工作。
鸭子的食物很广,象现在大的养殖户就是饲料配合新鲜草料,有时也放养到稻田里,小时候养过,挖蚯蚓,摘嫩草,剩饭剩菜也能喂,比鸡还好养
雏鸭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养鸭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抓好雏鸭的管理。
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斗简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贺纯炼下水鸭子属水禽。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鸭子养殖技术
1.雏鸭的生理特点
雏鸭主要有三个生理特点。一是生长发育迅速,四周龄时比出生时体重增加24倍,七周龄时增加60倍;二是调节体温机能弱,难适应外界,刚出壳的雏鸭体小娇嫩,绒毛稀少,保温能力差,体温调节机能弱;三是消化器官容积小,消化能力弱,但生长快,饲料转化率高。
2.育雏鸭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备足新鲜优质的全价配合饲料和青料;其次,对育雏室、运动场、饲养用具和必要设施要配备齐全,保证每羽雏鸭都能吃到饲料和饮水;再次,育雏室、运动场和饲养用具等要用l—20%烧碱水或20%的石灰禅销咐水进行消毒,干燥后用清洁水冲洗干净;最后,育雏室要有升降温调节设施。
3.雏鸭要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后14—24小时,开食前供给清洁新鲜的饮水,能补充雏鸭出壳时体内耗去的水分。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能促进肠胃蠕动、供给营养、排除胎粪、清理肠胃、促进新成代谢、加速吸收剩余的卵黄、增进食欲、增强体质,因此要先饮水后开食。若在饮水中加入1/10000的高锰酸钾,还可起到肠胃消毒的作用。
这是因为雏鸭出壳后没有饥饿感,由于腹内还有未吸收的剩余卵黄,尚能供给初期的营养,所以雏鸭在出壳后24小时内不需喂食。在24小时后,雏鸭绒毛已干,活泼好动,常发出“嘎嘎”的叫声,并互相活动互啄,这时就要先喂水后开食,有利于雏鸭消化道及整个机体正常活动,促进卵黄的吸收。若雏鸭精神倦怠、眼睛半开半闭,不愿活动,此时已超过开食时间。雏鸭开食过早,容易伤害消化器官,影响雏鸭健康;开食过迟,营养供应不上,不利于生长发育。因此,雏鸭开食最好的时间是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间,切记要在饮水后再开食。
4.要喂全价颗粒饲料
由于雏鸭生长发育特别快,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雏鸭开食后,全靠采食饲料来满足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雏鸭饲料要求高蛋白、高能量饲料,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应达到20—22%,代谢能2800—3000大卡/公斤,同时还要补充钙、磷和微量元素,以及各种维生素。如果只喂大米饭,因营养单调,不能满足雏鸭生长发育,容易生病或死亡,喂全价饲料就能满足雏鸭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
5.雏鸭的饲喂方法
雏鸭的消化道较短,胃肌容积小,消化机能不健全。故而饲喂雏鸭时,每次不宜喂的太多,只喂六、七成饱,若一次喂的过饱,易造成消化不良;又由于雏鸭胃肠容积小,而消化速度快,如果喂食次数少,使雏鸭饥饿时间长,就会影响雏鸭的生长发育。两周龄内的雏鸭在自由采食的情况下,采食的食糜5分钟就可达到肠胃,20分钟达到十二指肠,2小时开始排粪,4小时排空。喂食时间超过4小时,雏鸭就处于饥饿状态。一般地说,雏鸭越小、食量越少,喂食次数越多。在育雏初期(即一周内)要做到少喂料、勤添料,日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促使雏鸭活动。
6.怎样给雏鸭保温
温度是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只有温度适当,雏鸭的体热消耗少,生长发育快,成活率才高。采用伞形保姆器育雏,是目前广泛采用的育雏方法,只要有电源的地方就可使用;此外,还可用火炕加温育雏。用火炕加温育雏必须将烟雾和有害气体导出育雏室,防止雏鸭一氧化碳中毒。雏鸭在一日龄时,保姆器下的雏鸭实际温度应保持在30—32℃、室温保持在22—24Y,以后随日龄增加,每日降低1Y,直至以环境温度一致后不再降温。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升温或降温要以雏鸭的行为和表现为准,尽量满足雏鸭对最佳温度要求的反应。例如:在温度过低时,雏鸭怕冷会靠近热源扎堆,互相取暖,往往造成压伤或窒息死亡;温度过高时,雏鸭远离热源,张口喘气,饮水量增加;温度正常时,雏鸭精神饱满、活泼、食欲良好,饮水适度,绒毛光亮,伸腿伸腰,分布均匀,静卧无声,吃食,饮水,排泄正常。
7.雏鸭的饲养密度和分群
雏鸭的饲养密度要适宜c饲养密度过大,会造成鸭舍潮湿、空气污浊,引起雏鸭生长不良等后果;密度过小,则浪费场地、人力等资源,使效益降低。雏鸭的饲养密度最好是每平方米饲养一周龄内的雏鸭20羽,以后可随雏鸭的生长逐步降低饲养密度,每平方米不超过10羽。
雏鸭的分群应根据大、中、小、强、弱雏等,分群饲养,使弱小雏鸭的生长加快,达到全群鸭生长均匀,发育整齐的目的。每群鸭以250—300只为宜。
8.雏鸭鸭舍要通风换气
这是因为雏鸭新陈代谢旺盛而致。如鸭舍和育雏室环境污染气流通,雏鸭呼出的二氧化碳及粪便和残料分解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等有害气体就会危害雏鸭健康,严重时会造成雏鸭氨中毒而大批死亡。因此,要随时保持育雏室的空气流通,合理的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鸭舍干燥清洁,改善鸭群生活环境,达到促进鸭只健康快速生长的目的。
9.雏鸭要进行放水活动
鸭是水禽,它的生活生长环境离不开水,没有水,雏鸭就难以生存。对雏鸭进行放水活动,既促进雏鸭的新陈代谢,增强其体质又可清洁羽毛上的脏物,防止产生油油毛。如鸭水长期不放水,鸭毛就无抗水力,因此必须让雏鸭进行放水活动。雏鸭的放水活动,一般在出壳后2—3天进行,每天放水的次数和时间应根据季节的鸭龄的不同而定。冬春季节每天放水2—3次、每次10—15分钟(北方除外);夏秋季节,一周龄内的雏鸭每天放水4—6次,每次20—30分钟。一周龄以上的雏鸭,不要在中午烈日高温下放水,可全天候在水中放牧,但必须加强管理。防止兽害和丢失。
上一篇:农广天地草菇种植技术视频 草菇种植技术视频教程致富经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