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小鸡恒温孵化技术视频 小鸡恒温孵化技术方法

时间:2023-09-23 17:10:21 浏览量:

小鸡怎么孵化视频教学

小鸡孵化方法:

1、根据孵蛋数运基量选择一个纸箱(或木箱)。

2、箱底和四周铺半寸厚的棉花。

3、将选好的鸡蛋放入箱内,一般不能超过三层,否则影响孵化效果。

4、蛋上面放一支温度计,以便计量温度。

5、箱上面用棉被盖严,使箱内温度保持在38-39度,使鸡蛋处于温暖环境中。

6、最好每隔6-8小时把鸡蛋小心翻动一次,以保持温度均匀。

7、孵化到19天时把蛋的头向上放着。注意轻拿轻放。

8、每隔3小时左右凉蛋一次,每次1-2分钟。

9、耐心等待,过1-2天即出小鸡。


影袜歼蔽响孵化因素:

鸡胚在发育过程中,必须进行气体交换,尤其在孵化第19天(夏季还要提前12小时)以后,胚胎开始肺呼吸,需氧量改孙逐渐增大,二氧化碳排出量也逐渐增多。告州

这时如果通风不良,则造成孵化器内严重缺氧,即使将出壳的雏鸡呼吸量加大2-3倍,仍不能满足其旁迅谨对氧的需要,结果抑制了细胞代谢的昌散中间过,使酸性物质蓄积体内,组织中二氧化碳分压增高而发生代谢性呼吸性酸中毒,从而导致心脏搏出量下降,发生心肌缺氧、坏死、心跳紊乱和跳动骤停。

用孵化器孵化小鸡的全部过程

所需工具:鸡的受精鸡蛋,孵化器。

1、先从网上购买受精鸡蛋,记住是受精鸡蛋,不是普通鸡蛋。

2、把受精鸡蛋洗干净。

3、洗消举干净后,码入孵化器中。

4、盖上盖子。

5、接通电源。

6、如图蓝圈所示,按模式键,再如图红圈中所示,调到鸡的红点上。

7、如图红圈处所示,枣桥虚按温度键,在23度,24度左右即可。

8、这样,经过大概20天的孵化,就可以打开盖子看看了,可见已经有凳燃小鸡破壳而出了,孵化器还是比较管用的。

孵化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说明,温度和湿度多少合适

1、选蛋:将生产时间在7天内的受精蛋作为种蛋。2、消毒:对孵化器和鸡蛋做消毒处理。3、温湿度:保持适温,湿度根据孵化天数做出调整。4、通风:合理通风,降低的浓度。5、翻蛋、晾蛋:孵化前1-18天,定时咐备翻蛋和晾蛋。6、照蛋:孵化期间照蛋3次。7、出雏:雏鸡开始啄壳时,将种蛋移至出雏筐。

一、孵化器孵化小鸡的技术和说明

1、选蛋

将受精蛋作为种蛋(若公鸡、母鸡的比例达到1:7,所产下的蛋便能当作种蛋),一般可使用生产时间在7天内的鸡蛋,若产出时间越长,则孵化率越低。

2、消毒

对孵化器进行消毒,再将鸡蛋的头部朝上放置于蛋盘中,然后用和甲醛(溶液)按照1:2的比例调合,做熏蒸消毒处理。消毒前,温度需升至20℃以上,因为低温消毒的效果比较差。

3、温湿度

(1)采用恒温法进行孵化,温度一般可始终保持在37.8℃。

(1)孵化1-7天,湿度控制在60-65%;孵化8-18天,湿度控制在50-55%;孵化19-21天,湿度控制在65-70%。

4、通风

胚蛋周围的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通常要求不能达到0.5%以上,若二氧化碳的含量高于1%,则缓慢,高,导致弱雏数量增加。

5、翻蛋、晾蛋

(1)孵化前1-18天,每隔2小时翻蛋1次。

(2)翻蛋时,同时进行晾蛋工作,如果孵化条件比较适宜,则可以不用晾蛋。夏季孵蛋时,气温达到30℃以上就要晾蛋。

6、照蛋

白蛋的第5日、褐蛋的第7日进行第1次照蛋,无精蛋、蛋、血环蛋要及时剔除,孵化第11天进行第2次照蛋,孵化第18天进行第3次照蛋,温湿度可根据种蛋的发育情况做出调整。

7、出雏

(1)孵化第18天雏鸡一般就会开始啄壳,此时可将种蛋移至出雏筐内,让雏鸡在筐内破壳。

(2)若大部分雏鸡出壳后携举仍有少数种蛋还未破壳(但蛋内有叫声),则要人工助产,方法为用手轻敲蛋壳,若听到空响,则表示其中的血管已枯干。

(3)助产时,可将雏鸡的头部轻拉出来,使其慢慢出壳。如果雏鸡和蛋膜相连,可用温水浸湿,再轻剥蛋壳,若期间雏鸡发生出血情况,则要马上停止助产。

二、孵小鸡的温度和湿度多少合适

1、孵化小鸡的所需时间通常为21天左右,其中孵化第1-6天的温度可控制在38.5℃,孵化第7-14天的温度可控制在38℃,孵化第15天的温度可控制在37.9℃,孵化第16-21天的温度可控制在37.3-37.5℃。

2、孵化初期(第1-7天),可将保持在60-70%;孵化中后期(第8-16天),可将相对湿辩简碧度保持在50-55%;出壳期(孵化第17天以后),可将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3、孵化期间要做好通风换气的工作,孵化后期蛋内胚胎开始用肺呼吸,对氧气的需求量以及排出的开始增加,此时适当加大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对鸡蛋的正常孵化较为有利。

本文标题:小鸡恒温孵化技术视频 小鸡恒温孵化技术方法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64663.html

上一篇:立体栽培草莓技术要点 立体栽培草莓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