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冬天养泥鳅技术视频教程 冬天养泥鳅技术视频大全

时间:2023-09-23 14:41:49 浏览量:

泥鳅怎么过冬

泥鳅对水温的变化相当敏感,当水温下降到15℃以下时,其食欲减退,生长缓慢。当水温下降到6℃以下,泥鳅便钻入泥中15厘米深,呈不食不动的休眠状态。
在自然界中,休眠中的泥鳅由于体表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及周围泥土保持湿润,即使休眠1~2个月下雨也不会死亡。以下介绍泥鳅如何安全过冬供给大家参考。在我国除南方的大部分地区,泥鳅的越冬一般长达2~3个月。越冬前做好泥鳅的育肥工作,越冬期要做好防寒、保温工作。

开启分步阅读模式
工具材料:
池塘、泥鳅料
温室
操作方法
01
越冬前,催肥增膘。泥鳅在水温10℃以上均可摄食。水温在20℃以上时是催肥增膘的关键时期,应充分投喂;水温15℃以上,泥鳅摄食仍较旺盛,饲料投喂仍不可放松;水温10-15℃时,每天至少投喂1次。这一时期应加大动物性饲料的投喂比例,并拌入少量复合氨基酸及复合维生素,以提高泥鳅对码友饲料的利用率。水温低于10℃,晴天中午仍有泥鳅上浮觅食时,应坚持少量投喂。
02
越冬前的准备:泥鳅在越冬前,必须加强育肥饲养管理,使泥鳅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积蓄,度过冬季。一般从9月开始,水温不再继续上升,泥鳅的摄食量会有所增加。此时应多投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饲料,其中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之比为6:4。随着水温的下降,泥鳅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应逐渐调整投喂量。当水温下降至15℃时,仅需投喂泥鳅体重的1%的饲料即可;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则可停食;当水温降至6℃时,泥鳅就会钻入泥土中休眠。
03
越冬前的准备:泥鳅在越冬前,必须加强育肥饲养管理,使泥鳅有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积蓄,度过冬季。一般从9月开始,水温不再继续上升,泥鳅的摄食量会有所增加。此时应多投喂一些营养丰富的饲料,其中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之比为6:4。随着水温的下降,泥鳅的摄食量有所减少,应逐渐调整投喂量。当水温下降至15℃时,仅需投喂泥鳅体重的1%的饲料即可;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则可停食;当水温降至6℃时,泥鳅就会钻入泥土中休眠。
04
越冬管理越冬期间,池水中因有有机粪肥的发酵,因而每10~15天应排出底层水10%~20%,再加注新水。水位控制在1米以上,水温控制在2~8℃之间。每次加注的新水应尽可能用水温度较高的地下水或池塘水。发现池水较瘦时,还应在越冬池四角及时添加有机粪肥,以便发酵增温。气候寒冷时,严防池水结冰。如迟丛槐果结冰,则必须随时敲破。由于泥鳅钻入底泥的密度较大,需要溶解氧较大,一旦水体结郑携冰,就将造成危险
05
采取措施,安全越冬。自然越冬的露天池塘,每年11月份气温降至10℃以下时,泥鳅开始停止摄食,逐渐进入越冬休眠期。露天池塘泥鳅的自然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干池越冬,泥鳅停食后,将池水放干,待泥鳅进入池底泥土中后,在泥面覆盖15-20厘米厚的草包或农作物秸秆,保持底泥湿润、不结冰。覆盖物不要堆积过密,以防泥鳅窒息死亡。泥土较干时可扒开覆盖物喷水润湿,不可在覆盖物上喷水。二是深水越冬,即在泥鳅进入越冬期前,将池塘水位升高至1米左右,让泥鳅钻入水下泥土中进行冬眠越冬。越冬期间注意观察水位,及时补水,防止因水位过浅而导致泥鳅冻死。若池水结冰,应及时人工破冰,以防长时间冰封导致泥鳅缺氧窒息

泥鳅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泥鳅的养殖方法是池塘混养,养殖技术方面是注雹轿意喂养过程。

1、方法:养殖泥鳅的时候,水质要干净,池塘最好靠近水源,这样才能方便后期往里面加水。泥鳅苗一定要健康,这样才能让后期的养殖更加省心。泥鳅苗可以用食用盐加水来试,在水里面加入适当的食用盐,将泥鳅放进去,如果能正常的活动,才能挑选。水温低于5摄氏度或高于35摄氏度以上时,就潜入泥中停止活动。

2、技术:养殖户需要注意每天2次巡塘,经常检查防逃设施,防止泥鳅出逃。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适当地源悔肆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在养殖的中后期每月施1-2次微生物制剂。遇到泥鳅病害需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泥鳅的生活习性

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常出没于湖泊、池塘、沟渠和水田底部富有植物碎屑的淤泥表层,对环境适应力强。生活水温10~30℃,最适水温为25~27℃,故应属温水鱼类。当水温升高至30℃时,泥鳅即潜入泥中度夏。前告泥鳅不仅能用鳃和皮肤呼吸,还具有特殊的肠呼吸功能;当天气闷热或池底淤泥、腐植质等物质腐烂,引起严重缺氧时,泥鳅也能跃出水面。

或垂直上升到水面,用口直接吞入空气,而由肠壁辅助呼吸,当它转头缓缓下潜时,废气则由肛门排出。每逢此时,整个水体中的泥鳅都上升至水面吸气,此起彼伏,故西欧人对它有“气候鱼”之称。冬季寒冷,水体干涸,泥鳅便钻入泥土中,依靠少量水分使皮肤不致干燥,并全靠肠呼吸维持生命。待翌年水涨,又出外活动。

泥鳅怎么养泥鳅的正确养殖方法

1、修建池塘。泥鳅养殖可寻找向阳、温暖、排水便利处建池塘,一般由砖、石砌成,池深塌悉在1米左右为宜,池子砌好后,用水泥抹平,池塘周边保持干净,在池塘底部铺上土壤,厚度0.5尺,注入清水1尺,并在池塘底部栽种上水葫芦、浮萍等水生植物,水温保持在15-30℃左右。
2、苗种放养。池塘养殖成鳅,一般每平方米水面投放鳅种40-50尾,鳅种要求规格整齐,大小差距不能太大,以免大鳅吃小鳅。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鳅种下塘时用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浸洗5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3、饲喂方法。人工养殖泥鳅,也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豆渣、豆饼、麦麸、米糠、酒槽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在25-28℃时,泥鳅摄食最旺,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碧斗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饵为宜。
4、日常管理。养殖户需要注意每天2次巡塘,经常检查防逃设施,防止泥鳅出逃。同时关注水位、水质和泥鳅的生长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泥鳅的饲喂过程中,可以悔衫磨适当地补施些有机肥,但在施肥时,一定不能过多过频,并且要勤换池水,一般10-15天换水一次。在养殖的中后期每月施1-2次微生物制剂。遇到泥鳅病害需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本文标题:冬天养泥鳅技术视频教程 冬天养泥鳅技术视频大全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64278.html

上一篇:em菌在养羊中的应用 养殖em菌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