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苗养殖技术步骤 泥鳅苗饲养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
泥鳅养殖技术是:
1、池塘条件
池塘养殖泥鳅,可选靠近水源区域,面积以200-400㎡为宜,池塘水深在40-50厘米,水质偏酸、池底平坦淤泥少。在苗种下塘前,好用生石灰和漂白粉混合清塘消毒,水深在10厘米左右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溶水全池泼洒。
2、投放鳅苗
泥鳅苗要选择规格整齐,差距不太大的,有效避免大鳅吃小鳅。一般投放的苗种规格以3-4厘米为宜。鳅种下塘时用孔雀石绿8毫克/公斤浸洗5分钟,以防水霉病发生。
3、鳅苗饲喂
刚下塘的泥鳅苗只需要投喂适量的熟蛋黄、豆粉、豆饼等易消化的精饲料,待到苗体长到1cm时,可以捕食水体中的小虫,这时可以投喂一些熟的麦粉、糠及剁碎的鱼、虾等饲料,每天3-4次。同时要及时肥水,可适量泼洒一些肥水产品,调节好水质。
4、日常管理
池塘水温超过30℃时,泥鳅会钻入泥中避暑,容易造成缺氧窒息死亡,因此要勤加换水,经常的加注新水,可以增加水体溶解氧,还可以降低水温,另外要做好遮阳措施,可用水葫芦和浮萍等水生植物遮阳,要注意巡塘,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日常投喂
人工养殖泥鳅要投喂一定的商品饲料,如豆渣、豆饼、祥租麦麸、米糠、酒槽等。投饵量一般为鳅体重的4%-5%,当气温达到25-28℃时,泥鳅摄食最为旺盛,此时可适当加大投饵量,促进其生长。投喂方法应定点设置食台投喂,投喂时间以傍晚投世渗饵为宜。
6、病害预防
泥鳅为了有效预防疾病,要保证水质清新,可通过水质调控措施,形成良好的水域环谨返兆境,使得泥鳅生长旺盛,抵抗力强。要尽量做到不用药或少用药,避免有关的药物残留,确保泥鳅养殖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想养泥鳅,泥鳅该怎么养呢?
泥鳅的味道非常的鲜美,而且它的营养价值是非常的高的,很多的人都是非常的喜欢吃,但是现在野生泥鳅远远不满足于市场的需求,导致现在有很多的人靠养殖泥鳅赚钱,人工养殖已经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
一,泥鳅该怎么养
养殖泥鳅最重要的就是水质,其实不止泥鳅养殖水质要求高,很多的水产养殖对水质的要求都是非常的高的,水质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泥鳅的行誉闹生长速度及病害情况。在初春放泥鳅苗之前,提前20天要用生石灰清理一次池塘。等到清理完池塘重新加水之后,在池子里种一些藕、茭白、水葫芦、水花生,这样有利于改善水质和泥鳅躲避阳光。
养殖泥鳅的密度也是非常的重要,一般放养密度为每平米在虚弊0.1-0.2kg左右,随着泥鳅的生长,后期还要继续的减少量,如果大量的放养,会导致养殖密度过高泥鳅不能正常的进食,会导致生长的非常缓慢,而且会容易造成疾病的传播。泥鳅适应的水温是在25-28度,泥鳅时杂食性鱼类很多的食物都是可以作为它的食料,可在养殖时在池中施肥培育浮游藻类,供期自由采食。随着它长大后期可投喂鱼粉、鱼肉浆、动物内脏以及五谷杂粮、蔬菜等,让其快速生长
二,泥鳅怎么做好吃
给大家介绍一个红辣椒炒泥鳅的做法,味道非常的好,先把泥鳅的内脏清理干静,然后洗干净之后在用盐腌制20分钟目的是为了让泥鳅更加的入味,在把蒜苗、红辣椒、青椒切成同样大小的斜刀放碗中备用。热锅下油,把泥鳅放入煎,煎一会洒入料酒去腥味,档罩泥鳅煎略转黄,加入蒜叶、青椒、红辣椒翻炒至熟,放入鸡精出锅至盘中,最后淋上一层花椒油就可以出锅了
泥鳅苗饲养方法
选地建池:在环境好、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水方便的农田缓坡上建造养殖池。投放幼苗:在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投放泥鳅苗,选择有活力、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无病害的幼苗。日常养护:每隔三天换一次水,保证水质清洁卫生。
泥鳅苗如何饲养
1、选地建池
泥鳅对水质的要求较高,饲养时通常在环境好、水源充足、水质优良、排水方便的农田缓坡上建造养殖池,而且养殖池内需要有完善的排水系统,可以分开排水,并且能正常供电,同时保证池内设施齐全。
2、投放幼苗
在枣肢每年的五月中旬开始投放泥鳅苗,注意选择有活力、表皮没有损伤、健康、无病害、体长三到四厘米的轿岩幼苗,然后用食盐水淋一遍泥鳅苗,再放入养殖池内,一般每亩可以放养一万尾泥鳅苗。
3、日常养护
为了防止泥鳅出现病害,需要定期向养殖池内泼洒酵母菌、EM菌等生物制剂,不仅能调节水质,凳帆世还可以提高泥鳅的免疫力,而且每隔三天换一次水,保证水质清洁卫生,当温度过高时采取遮阳措施。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