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蛇幼蛇期饲养技术视频 大王蛇幼蛇期饲养技术要点
大王蛇养殖技术(大王蛇怎么养殖)
大王蛇,学名王锦蛇,是一种在温带很常见的大型蛇,无毒,靠自身强壮的身体和强大缠绕力来猎物。因为头上有像王字的花纹而得名。蛇体大,有着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很多蛇场或养蛇户,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它作为无毒蛇的养殖对象,下面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下大王蛇的养殖技术吧!
一、大王蛇的生活习性
大王蛇食性广,以捕食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为生,在食物缺乏时,甚至吞食自已的幼蛇或同类。由于大王蛇有吃蛇的习性,有的地方就此叫他王蛇,虽然大王蛇没有眼镜王蛇那样专吃蛇类,但在饲养的时候需要注意,及时的分栏饲养,以免大蛇吃小王蛇的悲剧。我们在日常管理的时候,需要关注他们的食物,及时的给大王蛇添加食物,保证其食饵的充足游神梁与多样化,这也是人工养殖王锦蛇必须单养,不能与瞎罩其它无毒蛇类混合养殖的主要原因。
蛇的牙齿一般长在上颌骨、腭骨和下颌骨的齿骨上,低等蛇类的前颌骨上也有牙齿,一般为圆锥状态,有帮助咬食物的作用。无毒蛇生长着二排或四排尖细的实心牙,咬住食物后能钩挂住,并配合下颌骨的转动,将食物送往咽部。所有的蛇类都不具备咀嚼的功能,而是直接吞咽。有毒蛇除有实心牙外,在上颌骨的前端或后端,各生有-对或数对长大的管牙或沟牙,这类蛇在捕食时,将毒液注入被咬物体的伤口里,待被咬物中毒死亡后再慢慢吞咽。
大王蛇养殖技术
除了较低等的穴居蛇类外,大多数的蛇类具有吞食比自身直径大几倍或比头部大四五倍食物的本领。如蟒蛇可以吞食整只小猪、小羊或小牛。原来蛇的下颌是借可以活动的方骨,加之左右下颌骨在颏部以韧带相连。所以,蛇的口不仅能神运上下张得特别大,可以达到130。(人的口只能张得30。),还能把下颌骨向左右分别扩大,这是其他众多动物所没有的特殊功能。
二、大王蛇的养殖密度
适宜的饲养密度对王锦蛇的生长是有好处的,刚刚出壳的幼蛇个体较小,体长在25~35公分之间,活动能力较差,这时的饲养密度可大一点,每平方米蛇房可以放养80~100(条左右。在饲养15天后,拣出幼蛇总数量的1/5,将密度适当降低至60~80条。当幼蛇蜕皮三次后,可以将密度减小到每平方米为45~55条左右。当幼蛇生长到50克左右时,放养密度可以再降低到每平方米10条为宜。对于一些生长速度很快的蛇,体重达800克左右时,每平方米以5条左右为宜。在立体养殖条件下,放养的密度可大大增加,例如体重为500克的幼蛇每平方米养20条左右为宜。
还有一点要注意的就是,虽然王锦蛇是无毒蛇,但是它性情凶猛,好斗性和攻击性都很强,敢与毒蛇中的五步蛇、眼镜蛇争食,更重要的就是它有残食同类或其他蛇类的习性,所以王锦蛇只能单独养殖,不能与其他无毒蛇同场混养。千万不能单纯为了提高养殖密度,而将几种蛇-起混养,那是不可取的。
总之,王锦蛇的饲养密度要根据饲养员的管理经验、养殖场的环境和饵料的供应而定,在条件都能满足的前提下可以将密度增大一点,提高空间利用率。如果条件不成熟时,密度一定要降低,以防止大蛇吃小蛇、强蛇吃弱蛇的悲剧发生,尽可能从管理手段上减少养殖的损失。
大王蛇的养殖方法 大王蛇的养殖方法介绍
1、密度:宜在每平方米7-10条(500克)左右,形体较大者,每平方米可减少2-4条,立体养殖条件好派烂下每平方米可养15-25条。
2、食物:大王蛇食量较大,一条500-700克左右的,一次能吞1-2只蛙类或友漏2-3只幼鸡雏,饱食后约需7-15天消化。
3、管理:大王蛇有食蛇习性,要不定期地投放少许水蛇,以免羡族相互吞食。
求大王蛇养殖资料
目悉纯前,完全适合于人工养殖的无毒睁敬咐蛇品种还不太多,王锦蛇由于其具有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容易饲养和孵化等诸多优点,很多蛇场或养蛇户,特别是北方诸省区,大都以养王锦蛇作为无毒蛇的饲养对象稿拦。王锦蛇,又称为菜花蛇、大王蛇、蛇王、臭黄颌等。以捕食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为食。王锦蛇的饲养密度宜在每平方米7~10条500克左右,形体较大者,每平方米可以减少2~4条,在立体养殖条件下每平方米可养15~25条。刚放入蛇场的王锦蛇,因对新环境不熟悉,只有晚上才会出来觅食,但绝大多数王锦蛇胆大不怕人。王锦蛇的食量较大,一条500~700克左右的,一次能吞1~2只蛙类或连吞2~3只幼鸡雏,饱食一次后约需7~15天消化。王锦蛇有食蛇习性,即便饵料充足多样,也要不定期地投放少许水蛇,以免相互吞食。王锦蛇在适宜的人工养殖条件下长势很快,我蛇园在1994年春的一批条重700克左右的王锦蛇,其中有一条长势特别快,当年就长至1500克,当年增重800克,四年平均增重达1100克。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