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养殖技术问答问题 猪养殖技术问答大全
时间:2023-09-23 13:51:20 浏览量:
生猪养殖技术
1、选种:一般选繁殖性能优势较引进的品种。2、养殖地:选择干燥、空旷的场地作为养殖地。3、饲料:定期喂食,喂食时需要根据生猪生长阶段的不同,配制不同的饲料。4、温暖:环境温度需要控制在25℃左右,冬季需要做好保暖措施,避免生猪被冻伤。在母猪产仔过多而无力全部哺育时,应将多余仔猪寄养给其他母猪哺育。寄养的办法是让被寄养仔猪身上带有接受母猪的气味,氏培以减少被寄养仔猪咬伤情况的发生歼亮唯。
在仔猪生后2~3天,给每头仔猪肌注补铁100~150毫克,预键穗防缺铁性贫血,提高仔猪断奶成活率。仔猪生后7天左右,可采用自由采食法补料,提高仔猪断奶重。
环保养猪技术的常见问题的处理
环保养猪是未来养猪业的一个发展方向,今天我们来聊聊环保养猪技术的常见问题的处理,供参考。一、当您一时买不到锯末时怎么办?作为基本原料,锯末是不可缺少的,但实在无法买到时可用以下原料替代:(1)粗糠;(2)稻秆、麦秆、草等切成8~10厘米长度;(3)树枝叶、玉米秸秆、玉米芯粉碎物。
总之,垫料要既吸水,又透气为佳。
二、夏天和冬天的垫料有何不同?没有大的不同,只是在冬天,垫料的高度要比夏天时厚20厘米左右。
因为在冬天,发酵激烈程度不如夏天,保温也不如夏天容易。
三、垫料堆积一周后还不发酵(温度没有上升)的原因这时要确认材料的质量是否有问题,是否加入了防腐剂、杀虫剂。
另外要检查垫料水分是否过高或不足,重新确认发酵条件后进行再次发酵。
四、垫料堆积一周后温度有上升,但有臭味是什么原因?这是因为垫料水分过高,造成厌氧发酵,建议再次调整水分,加入一部分锯末、有益微生物酵素再搅拌,让其再发酵。
五、放猪后,整个垫料几次翻搅后还很湿,温度又很低,发酵床不干燥该如何处理?首先要确认:(1)垫料还能否使用,是否是已使用过几年!(2)垫料的高度是否合适!(3)冬天时,是否过度翻搅!(4)养殖密度是否适当!
1.如果垫料已经过几年的使用,其本身会慢慢地无机化,没弹力,吸水力、透气性差,所以不会发酵。
这时必须加入一定量新的稻壳和锯末进行替换,正常情况下,垫料一次可使用3年。
2.冬天垫料的高度应在70厘米以上。
3.在冬天,猪粪尿太集中时,无需过分翻动垫料,可适当翻动表面30厘米处,让猪粪尿在垫料中分解,夏天不可翻动垫料。
4.由于饲养员垫料的管理水平有差别,猪的所有粪尿由垫料完全处理的能力也有差别,所以,以垫料能完全处理粪尿为目标,控制其养殖密度。
六、垫料高度比规定的要低,但发酵又正常进行,有无必要补充新垫料?首先因为发酵正常进行,养殖密度也正常,所以垫料的日常管理预想也是做得很好的。
但重要的是冬天,如果饲养员的养殖经验不足,发酵技术尚未熟练掌握的话,适当补充一部分垫料是必要的。
七、饮水器漏水进入垫料是否有问题?垫料是保水性非常好的材料,年长日久地积累会造成发酵条件恶劣而被破坏,所以要改进。
八、夏季在发酵舍中猪是否会太热?生物发酵舍使用隔热材料的话就不必要太担心,如果进行适度的换气、滴水处理、调整垫料高度,不会影响猪的生长,对现有的猪舍进行经常换气,猪舍是凉快的。
九、单个生物发酵舍最少可养多少头猪?生物发酵舍的垫料运行不得少于10立方米,最薄不得少于70厘米,要考虑到猪排泄物与垫料的处理能力达到平衡衡贺。所以,从断乳猪(约7千克)成长到大猪,随着猪的体重增大,排泄物增加,养殖密度应作相应调整,主要以垫料的变化状况为依据,密度太高,垫料表面变得非常潮湿,氨味产生,应立即调整养殖密度,一般7~30千克体重的小猪,其所需的垫料面积为0.4~1.2平方睁轿米/头,30~100千悉拦肆克体重的育肥猪其所需的垫料面积为1.2~1.5平方米/头,母猪需要的垫料面积为2~3平方米/头。
猪如何养殖与管理 养殖技术与管理技巧
1、品种选择。种公猪的选择十分严格,不仅要考虑该类种公猪的品种特性和遗传特性,还要考虑该类种公猪是否发育良好、是否为表型特征标准的优质公猪。种公猪的遗传特性对于猪场中猪群品种的改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选择种公猪时必须考虑当地的饲养环境、饲养条件以及管理条件。在选择种公猪时必须要选择正规、合适的种猪场,选择的种猪要具有明确的基因遗传特性以及该种猪的系谱,只有这样才可以保证种公猪的高标准。2、营养补给。为提高种公猪的精液品质、保持其旺盛的性欲,种公猪的日粮应含有16%粗蛋白和0.8%赖氨酸,并给种洞笑猪的饲料中加入适量维生素A和维生素D等营养成分,不足会导致公猪睾丸发生萎缩,严重缺乏会导致其丧失繁殖的能力。因此,种公猪饲料要掌握好各种营养物质的调配比例,尤其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D。影响公猪精液质量和数量的物质是蛋白质,因此猪场在饲养种公猪时,要适当地增加蛋白质。合理安排喂养量,每头种公猪每天饲料喂量控制在2.3~2.7kg,并且提供充足和干净的水源。
3、日常活动管理。对种公猪进行单圈饲养,给种公猪足够的活动空间,远离母猪舍,在饲养、运动、清洁和休息等方面进行统一制度化的管理。每天坚持让公猪适当运动,夏天可在早、晚,冬天要在中午进行,每次运动1~2h,以增强体质,提高繁殖机能。保持猪舍的清扫卫生,预防疾病的产生,加强种公猪的运动量,增强纳燃含种公猪的抵抗力。对于成长中的种公猪,要定期对其重量进行动态监测,种公猪不宜过肥过瘦,要保持中上等的重量。
4、提高种公猪的繁殖能力,重要的就是提高种公猪的性欲和精子质量。保证种公猪合适的运动量,增强种公猪的体质,可以提高种公猪的性欲和精子的质量。对于种公猪的取精作业不可太频繁,如果过于频繁,精液会出现密度低、活力差等状况;如果取精作业次数过少,也会产生相应的问题。因此,对种公猪的精子状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选取合适的时间和发育状况对种公猪进行取精作业,种公猪在青年时期,可以每周进行一次取精作业,当种公猪成年后可以段乎将频率增加到每周2~3次。
5、对母猪要进行分阶段的管理和饲养,可以分为空怀期、怀孕期和哺乳期,根据母猪的不同时期进行科学、有针对性的管理和饲养。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