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农广天地玉米种植新技术有哪些 农广天地玉米种植新技术研究

时间:2023-09-23 06:34:08 浏览量:

玉米高产新技术有哪些?怎么促进玉米产量和质量提高?

首先要考虑气候的选择,气候不稳定,在过去两年中大部薯蔽分的长时间的干旱或低温潮湿条件下长时间,对于玉米是一个很好的考验,所以在选择品种时,根据当地气候选择冷、旱、抗倒伏品种,玉米种植密度问题时也应注意,每亩4000株的产量是正常的,采用新技术和适当的田间病害管理数冲州,种植密度可达到5000株左右。

土壤是玉米产量的关键之一,水分营养丰富,在玉米生长较快的条件下,玉米生长最需要7-10个叶片的时间,各方面利用生产包装,调整土壤生态环境,提供玉米生长所需的养分,同时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抗倒伏能力。

保证充足的土壤水分是玉米高产的关键之一,玉米在抽穗期耗水量很大,干旱会导致玉米茎秆变小,同时由于缺水,无法获得玉米籽粒顶部的养分供应并抑制发育,造成籽粒的秃顶、花、穗等,所以要保证玉米有足够的水分,然后结合各方面的增加包装,防止秃顶、花粒。

玉米中后期倒伏是限制玉米增产的主要因素。在灌浆后期,还要进行浅耕、土壤通风、除草和水土保持,防止草害。有利于养分分解,促进根系吸收,防止叶片过早衰老,提高产量。此外,中耕土壤栽培有利于玉米抗倒伏。土壤高度以7-8cm为宜,促进根系发育,增加支撑根层数,防止倒伏,有利于排灌,提高产量。同时,要及时防治病虫害。

由于品种特性或留苗过密,玉米田常有空茎无穗。这些空茎和分蘖应该被移除。特别是在高密度小区,及时清除空秆和弱株,以判裂提高群体产量。晚收应适当,不影响后续作物的播种。玉米收获时,苞片变白变松,种子乳纹消失,内含物完全硬化。

现代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有哪些

玉米高产栽培技术主要是分为播前准备、播种技术、施肥技术、节水灌溉几个方面。

一、播前准备

1、土地准备

(1)在播种前需要将土地翻耕一次,并且施足基肥。如果是入冬前的土地就需要进行秋翻、冬灌、春灌。

(2)在播种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封闭并且整地,使土地达到“齐、平、松、碎、净、墒”标准的待播状态。

2、种子准备

(1)选用优良杂交种:因为优良杂交种具有良好的增产潜力,是玉米取得高产的基础,同时还要结合各地的具体生态类型,选用适宜的良种。

(2)种子精选:按照精准种子的要求,选择使用达到国标二级良种标准以上的商品种子

(3)种子处理:在播种前需要根据当地病虫害发生的规律选择适当的专用种衣剂包衣种子,或者根据需要选用相关的杀虫剂、杀菌剂、微肥等对种子进行拌种处理,以达到防治罩虚氏病虫害促进生长的目的。

二、播种技术

1、适宜的播种期确定

适宜的播种期的参考标准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种子萌发的最低温度;

(2)播种时的土壤墒情;

(3)保证能够在生长季节正常成熟

2、播种方式

一般是根据最终收获时用的机械来配置播种方式,目前玉米生产中主要有60cm等行距播种和60+40cm宽窄行两种播种方式。

3、播种量

采用气吸式精量播种机播种,每亩下种8000~10000粒。玉米播种量因种子大小、种植密度、种植方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4、株距配置

播种的时候需要根据计划定苗密度确定株行距。

5、播种深度

一般适宜的播种深度是根据土质、土壤墒情和种子大小而定的,通常以4-6cm为宜。

6、播种质量要求

播种时需要按照精准播种技术要求,达到行距一致,接行准确,下粒准确均匀、深浅一致,覆土良好、镇压紧实,一播全苗的标准。需要注意的是种子与种肥需要分别播下,严格防止种肥混合。

三、施肥技术

玉米是一种需肥较多的高产作物,在它的生长发育过程是需要吸收大量营养元素的,其中氮、磷、钾三元素需要量最多,其次是钙、镁、硫、硼、锌、锰等元素。在栽培玉米的时候要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和生产实践来进行施肥。

玉米施肥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磷肥为辅;穗肥为主,粒肥为辅。

四、节水灌溉

玉米植株根深叶茂,其生长期多处于高温条件下,是一种需水较多的农作物。玉米不同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要不同,所以在栽培玉米的时候必须根据玉米的需水规律,同时还要结合当地气候情况来进行科学灌溉,以满足玉米各个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保证在高产稳产的同时还能达到高效节水的目的。

扩展资料

玉米(拉丁学名:ZeamaysL.)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物散、包谷、包米、包粟、玉茭、苞米、珍珠米、苞芦、大芦粟,东北辽宁话称珍珠粒,潮州话称薏米仁,粤语称为粟米,闽南语称作番麦。

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

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变异种类丰富,誉衡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变异系数过大、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

参考资料:

玉米种植新技术

  • 玉米栽培技术要点

  • 一、选茬、整地

  • (一)选茬

  • 实现3年以上轮作,选正茬、肥茬、软茬。

  • 通常优先选择大豆茬、西瓜茬或马铃薯茬,不要选用甜菜、向日葵、白菜等耗地较大作物做前茬。

  • (二)整地

  • 采用以深松为基础,松、翻、旋相结合的土壤耕作制,三年深翻一次。

  • 1、秋翻整地

  • 最好秋翻、秋耙、秋施肥和秋起垄,随后镇压。翻深20-23厘米,做到无漏耕、无立垡、无坷垃;

  • 如果不能秋起垄则应在早春土壤化冻10-15厘米时顶浆打垄并立即镇压,严防跑墒。

  • 2、耙茬、深松整地

  • 适用于土壤墒情较好的大豆茬和马铃薯茬。先灭茬深松垄台或先松原垄沟,再破原垄合成新垄,然后及时镇压,严防跑墒。

  • 二、选种、处理

  • (一)选种1、审定品种

  • 要选用经审定推广的耐密植的优良品种。2、生育期(1)原则

  • 生育期所需活动积温应比当地平均活动积温少100-150℃,保证品种在正常年份能充分成熟,并有一定的田间脱水时间。

  • (2)积温带

  • 如一积温带应选择2500-2600℃左右的玉米品种,二积温带应选

  • 用有效积手春温2500℃左右的玉米品种;三积温带应选用有效积温2400℃左右的玉米品种。

  • 3、种子质量

  • 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含水量不高于16%。(二)种子处理

  • 1、试芽

  • 播种前15天进行发芽试验。2、晒种

  • 选择晴朗微风天气,把种子摊在干燥向阳地上或席上,连续晒2-3天,经常翻动种子,晒匀,白天晒晚上收,防止受潮。

  • 3、药剂处理

  • 根据地下害虫和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程度选择不同药剂拌种。

  • (1)35%多克福种衣剂,按药种比1∶70进行种子包衣,防丝黑穗和地下害虫。

  • (2)2%立克秀按种子重量0.4%拌种,预防玉米丝黑穗病。

  • (3)播种时每公顷再用辛硫磷颗粒剂30-45公斤随种肥下地,防地下害虫。

  • 4、浸种催芽

  • 将种子放在30-35℃水中,大粒种子浸泡8-10小时,小粒种子浸泡6-8小时,然后放到20-25℃室温条件下湿润催芽,做含防止粉种。通常每隔2-3小时翻动一次,48小时即可出芽,根尖长0.5厘米后,置于阴凉处炼芽待播。

  • 三、播种1、播种时间

  • 当耕层5-10厘米的地温稳定通过7℃-8℃时抢墒适期早播。一积温带在4月20-25日播种,二积湿带在4月25日-5月1日播种,

  • 三积温带在5月1日-5日播种,

  • 2、播种方法

  • 采用机械精量播种,播种做到深浅一致,覆土均匀,随播纯薯笑随镇压,镇压后播深达3-4cm。

  • 当土壤含水量低于20%的地块最好采用人工催芽坐水埯种。3、种植密度

  • 播种密度应根据不同栽培方式、不同品种、不同水平、地力等因素而定。

  • (1)常规情况下,耐密品种每公顷保苗5.5-6.5万株;(2)稀植品种,每公顷保苗4.0-5.0万株。(3)密植通透栽培,每公顷保苗6.5-7.5万株。四、施肥

  • 玉米底肥每公顷施优质有机肥30-45吨。1、常规化肥(1)施肥量

  • 公顷用尿素350-400公斤,二铵150-180公斤,氯化钾100-150公斤。偏碱性土壤每公顷增施硫酸锌15千克。

  • (2)施肥方法

  • 氮肥1/3-1/2,磷肥、钾肥、锌肥全部机械深施做底肥,余下的氮肥在玉米7-9片叶,在株间刨埯或在垄侧开沟深施,并及时覆土。

  • 2、复合肥(1)施肥量

  • 如采用壮家宝50%含量(N28、P2O514、KO212)长效生态掺混肥,公顷准备掺混肥500-550公斤,有机肥40-80公斤。

  • (2)施肥方法

  • 掺混肥全部做底肥应用,播种时配合40-80公斤有机肥做口肥,效果更佳,深度在种下7厘米。

本文标题:农广天地玉米种植新技术有哪些 农广天地玉米种植新技术研究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63089.html

上一篇:无花果无土栽培怎么管理? 无花果种植土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