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草莓管理和栽培技术草莓苗的病虫害 草莓管理和栽培技术冬季大棚

时间:2023-09-22 23:13:18 浏览量:

大棚草莓有什么栽培技术,需注意什么?

一、整地与品种选择。草莓园应选择地面平坦、地势稍高、土层深厚疏松、肥沃、透水通气良好的沙质或壤质土壤。园地可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洒,防治蛴螬、蝼蛄、地老虎等害虫。品种应选择金明星、碳丰等生长势强,座果率高,耐荫,耐寒,抗白粉病,休眠期短的优良品种。
二、适时定植扣棚。为争早上市,草莓移栽大棚的时间应在9月上旬。要随帆信起苗随移栽。每畦栽2行,行距25厘米,穴距20厘米,每亩栽12000株左右。及时浇定植水,并使外露的根埋入土层中。扣棚时间,一般在11月中旬前后。
三、温湿度管理。草莓果实发育的适温为18-25℃,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温度,可在大棚内套中棚并盖地膜,白天棚室内温度保持在28-30℃,夜间维持在5℃以上。出现30℃以上高温时,要及时通风降温。当棚内湿度超过70%时,要及时通风。
四、肥水管理。大棚草莓结果期长,为防止脱肥早衰,要重施优质腐熟农家粪肥,及时追肥和经常喷施叶面肥。定植后立即灌水。在开花及浆果生长初期,分别灌水1次。若天旱,应5-7天灌1次。秋季多雨时,应及时排水。草莓园四周应做排水沟,使棚内畦沟水能够排尽。辩丛
五、中耕松土与摘叶疏果。中耕松土,利于有机物分解。摘除病老叶、弱果,减少营养消耗,利于草莓生长和浆果发育。
六、综合防治病虫。大棚草莓病虫害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可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培育脱毒壮苗、高垄栽植、地膜覆盖、合理轮作、清洁土壤、避免干旱、高湿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如发现病害,要注意开花前后不宜用药,以免影响授粉,使畸形果增多,应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如发携轿樱生灰霉病,可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喷雾。
七、适时采收。草莓采摘,一般在上午8-10时或下午4-6时。一般不摘露水果和晒热果,以免腐烂变质。采收时,要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花萼。

温室草莓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方法,来学习下

  草莓属蔷薇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又叫洋莓、红莓等,原产于南美洲,在20世纪初引进我国。草莓的营养物质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多吃也不会受凉或上火,是老少皆宜的健康食品。为了提高黑龙江温室草莓的种植技术,促进草莓产业的发展。本文以黑龙江冬季温室草莓栽培为例,分析了黑龙江冬季温室草莓栽培的技术要点,即充分利用草莓的生长规律,打破草莓自然休眠时间,合理利用有效的光照,精准控制所需温、溼度。另外在设施上,要作高垄,并且配置生产基质,以达到丰产的目的。详情如下:
    1栽植准备
  
  1.1生产基质准备
  
 姿旅 在8月初,每667㎡准备黑土65m³、腐熟鸡粪15m³、草炭土3m³,将三者混合在一起,搅拌均匀,搅拌过程中添加25kg钙肥及1500g的5%的毒辛。
  
  1.2温室准备(8月中旬~下旬)
  
  1.2.1消毒
  
  对温室进行全面的消毒,主要用含量15%的异丙威烟剂进行薰棚,共进行两次,每次每667㎡用量为12包(50g/包),两次间隔的时间为3d。
  
  1.2.2整地
  
  平整土地,并进行地下害虫灭杀。用微耕机将土地旋起,均匀喷施5%的毒辛,用量为5kg/667㎡,再将土地平整后待用。
  
  1.2.3做垄
  
  采用石棉瓦、木方、铁线等固定设施做垄,规格为:垄高35cm,垄底宽50cm,垄面宽50cm,垄沟宽50cm,垄长15m。将准备好的生产基质,填充到垄里,与垄高持平。
  
  2移栽定植
  
  8月底~9月初,将已购置好的草莓苗,进行消毒处理后,栽种在做好的垄上。栽种后,将温室的通风口全部打开,使其产生冷棚的效果。移栽时要注意,草莓苗要选择新叶正常开展、小叶对称、根系好的无病苗木。双行并行栽植时行距为20cm,穴距30cm,每667㎡栽植株数为9600株,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定向移栽,即弓背朝外,有利于以后花序抽出,确保草莓花苞和果实偏向垄沟侧生长,易于慧袜后面的管理和采摘。栽培过程中要及时灌水,并以大水灌透为宜。
  
  3田间管理
  
  3.1移栽后到休眠前管理(9月初~10月中旬)
  
  移栽后,每2d左右喷水1次,间隔一周左右再灌透水1次,并观察缓苗情况,及时摘除老、病、弱叶。这样既可以减少植株的营养消耗,又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在这期间也应尽早查苗及补苗,缓苗后,要及时做好控温、控光。温室温度过高,或阳光强晒时,及时做好遮阴及降温。
  
  3.2休眠期管理
  
  10月中旬,当室外最低温度低于0℃时,夜间将温室的所有通风口及窗户关闭,保证温度在5℃左右,白天时,将通风口及窗户敞开,连续一周左右。在这期间,注意不要冻伤草莓苗,保证其充分休眠,并要注意保持土壤水分。
  
  3.3休眠后管理(10月中旬~次年5月份)
  
  3.3.1覆盖黑地膜保温
  
  地膜能保持水分、增加地面温度,减少果实损失,防止污染,以利于产量的增加。而采用黑色地膜,能有效地抑制杂草,保持水分和增加地温。同时起到美化环境及利于采摘的作用。
  
  3.3.2膜下滴灌
  
  采用膜下滴灌的节水技术,即确保水分的充分利用,同时也可将液体营养物质定向施撒,满足草莓的生长需要。
  
  3.3.3温溼度管理
  
  草莓地面生长的温度为5~30℃,根系生长温度为10~18℃。休眠后初期要求白天维持25~30℃,夜间以10~15℃为宜,有利于草莓根系生长、保前册激持草莓苗的健壮。空气溼度控制在60%左右,土壤溼度在75%~80%为宜,以利于提早开花结果。开花结果期白天棚温不超过20~25℃,尽量不要超过30℃,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不利于膨果发育。夜间不低于5℃(温度调控目标为10℃)。相对溼度以50%左右宜,以换气透风来调节溼度,低温高溼的环境是最主要的致病诱因。春季3月份开始,夜间气温开始回升,夜间有时候不需要完全封闭天窗,敞开处加一层纱网可防止蜜蜂飞出。
  
  3.3.4浇水追肥
  
  一般情况下,间隔半个月左右滴灌1次,每次时间约为1~2h,阳光充足的地方,再采用人工浇灌的方式视土壤水分进行浇水,以确保草莓对水分的需求。另外在植株快速生长期、开花期、果实膨大期等关键时期。滴灌时,可添加一定量的速效肥,包括钾肥、钙肥、磷肥等。每667m²钾肥、磷肥用量在10kg左右,钙肥用量约为1kg。
  
  4病虫害防治
  
  温室草莓的病虫害,主要有叶部的灰霉病、白粉病、炭疽病等,根部的枯萎病、根腐病等。虫害主要有红蜘蛛、蚜虫等。在草莓苗移栽后,主要防治白粉病及红蜘蛛等。防治的方法为喷施乙醚酚、十三吗啉及阿维菌素,三种药的用量均为5g兑水15kg,每一遍的喷药量为30kg/667㎡,每周喷施1次,要做到防治及时。
  
  在草莓休眠期结束后,用十三吗啉熏蒸的方式来防治白粉病,主要做法为1mL十三吗啉兑500mL水,用容量为200mL的敞口塑料瓶盛满后,放置在垄上,每667㎡约放置60个,当瓶中的十三吗啉溶液蒸发完后,再重新添置。在开花及膨果期,禁止打药;防治时,以烟熏药为主。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注意观察,提前防止病虫害的扩散。
  
  5蜜蜂授粉
  
  温室内采用蜜蜂传粉,一般每667㎡放置两箱人工养殖的蜜蜂来授粉,即避免了人工的授粉不均,又可提高效率。放置蜜蜂的时间一般为12月中旬,但应该注意,在蜜蜂放置前,应提前1~2周停止用药,并注意用烟剂时,要将蜜蜂箱移出温室。
  
  6适时采收
  
  草莓一般在休眠期结束后40~50d左右开花结果,头茬草莓采收时间一般为12月底~次年2月底,头茬果采摘完成后,要摘除老叶,以利于草莓的二次坐果。同时,要加强病虫害的管理,做好迎接第二季草莓结果。采收要及时,防止发生果实腐烂变质,达到丰产的目的。

冬季大棚种植草莓,农民朋友是怎么防治病虫害的?

冬季大棚种植草莓,农民朋友会根据实际病虫害针对性处理。

一,叶子枯萎。

叶片损伤后,先出现紫红色圆点,随着病害的发展,圆点逐渐扩大,边缘颜色变深;叶脉上出现病斑时,其扩展速度快于叶片上的病斑,通常在7~10天内扩散到整个叶片。由于营养物质运输受阻,整片叶子很快枯萎。当花萼被感染时,茎腐烂发生。果实不能形成,对产量有很大影响。

预防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温室栽培的草莓应经常通风,以减少棚内的湿度。同时,只要土壤保持湿润,就应适当浇水。

2.化学控制。在发病时,可喷洒50%的700倍锌或800倍的65%锌。为了防止污染水果,应在每次水果收获后施用农药。

二,果腐病。

该病可发生在花、幼果、大果和成熟果实中。在病害开始时,果实表面出现暗褐色的小斑点。逐渐膨胀后,斑点边缘呈棕色,中间略凹。后期严重时,部分或全部果实腐烂。雨雪多,湿度高,温度低或高,病情严重。尤其是在土壤水分较高的情况下,近地水果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危害严重。

加强栽培管理。幼果开始形成时,无论是露地栽培还是保护地栽培,都应适当肆闷冲控制浇水量;当雨雪较多时,应在耕地周围开凿排水沟,以便迅速排出地表水,排出暗水,从而降低土壤湿度,从而大大减少近地表水果的发生。采摘时,应及时将病果移去,运出田间进行处理。不应将其扔到田间。

2.化学控制。发病时,可用50%倍600倍的液体或65%倍的400倍的钾和600的混合物喷洒治疗。

三,草莓卷叶。

刚孵出的幼虫首先在叶表面或背面爬行,以伤害叶片并吃掉叶肉。当昆虫年龄稍大时,叶丝形成一个网,绿色的幼虫裂歼潜伏着伤害叶子并卷曲叶罩模子。当叶子被吃掉时,它们转移到相邻的叶子上,再次形成一个网。

在幼虫孵化期,摄食量小,抗药性弱,应抓住有利时机进行防治。有效杀虫剂为:90%结晶剂、1200倍敌液、25倍敌杀剂、20%速杀剂2500倍液、20%杀菊乳油2000倍液喷。如果控制超过两次,应交替使用化学品,以提高控制效果。为了减少对水果的污染,建议在水果收获后施用农药,或在收获前7天停止使用农药。

为了避免对农药产生抗药性,生产中必须交替用药。在草莓的整个生长期内,任何药物的使用次数不得超过3次。对夜蛾喷洒杀虫剂应尽量在虫害早期进行,晚上效果最好。

本文标题:草莓管理和栽培技术草莓苗的病虫害 草莓管理和栽培技术冬季大棚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62309.html

上一篇:西瓜的种植方法和技术 西瓜的种植与技术图片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