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鳝鱼养殖技术怎样养如何建池塘 黄鳝鱼养殖技术
黄鳝池塘生态养殖技术(土池塘养黄鳝技术)
1、池塘条件
养殖池宜建在水源充足,水质良好,进排水方便,朝阳通风的地方。池塘面积一般是5~30平方米,池深70~100公分。池塘按东西走向建造,池底泥土应松硬适度。在池塘较高的一端挖-进水口,在相对敏悄明-侧的最低处留-排水口。进、排水口均要罩上拦鱼网布。
在放苗前10~15天每平方米水面用生石灰150~200克或漂白粉10~15克,化水全池泼酒消毒,杀灭有害病菌。一般清塘消毒7~10天后向池塘内注水,水深10~20公分。
黄鳝适宜15~30摄氏度的养殖环境,可在池中1/3的水面适度种植凤眼莲、浮萍等水生植物,在池边种些南瓜、扁豆等遮阴。
2、鳝苗放养
可从原产地采捕自然繁殖的鳝苗或从信誉好的黄鳝场购进鳝苗。选择体质健壮、体表光滑、无病无伤、活动能力强、规格整齐、大小基本-致的鳝苗。一般尾重以20~30克为宜。若投放每尾重30~50克的大规格鳝鱼,则成活率高,增重快。放养时间以早春为好,-周内放齐。放养量一般每平方米投放鳝苗50~60尾。放养前应用浓度为3%~4%的食盐水或10毫克/千克漂白粉浸洗消毒10~20分钟,放养时水温温差不宜过大。
3、饲料投喂
黄鳝以肉食性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喜食鲜活饵料,如小鱼虾、螺蚬、蚌肉、蚕蛹、蚯蚓以及畜禽内脏等,投饲时应以动物性饵料为主,运闭搭配米糠、豆饼等蛋白质含量较高的植物性饲料。
黄鳝昼伏夜出,投饲宜傍晚进行。黄鳝贪食且耐饥饿,投饲要注意定量。一般每天投喂量约为黄鳝体重的5%~8%,饲料一定要新鲜,并投入食台,以第二天上午吃完为度。在黄鳝生长快,温度适宜的时候应适当多投、勤投。
4、水质调节
养殖池的水深要适当,一般以10~20公分为宜,水体呈嫩绿色或浅褐色,水面无油膜。为保证水质清新稳定,在高温季节或水质过浓时要及时换水,做到肥、活、嫩、爽。每10天全池泼酒一次生石灰,每次667平方米水面用15~20千克。每半个月可施用光合细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制剂一次,以调节水质。
5、病害防治
鳝病预防应以生态桥告预防为主,药物防治为辅。
建造池塘时要注意清塘消毒,鱼苗放养前要浸洗消毒。投喂饲料要定点投喂,及时清除残饵。生产中所用的工具应定期消毒,每周2~3次。中草药含有大量的黄酮、生物碱、有机酸、免疫多糖等物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可用来预防黄鳝疾病。因此,要优先选用。如对毛细线虫病,可用贯众、苏梗、苦楝树根皮等中草药合剂煎汁拌入饲料投喂治疗。
同时,在每个池中放入数只蟾蜍,利用其分泌物预防黄鳝的梅花斑状病也很有效。
黄鳝鱼养殖技术怎样养如何建池塘
养黄鳝的技术方法 黄鳝怎么养殖
1、选地建池黄鳝的饲养池要有一定的抗风性、充足的光照、优质的水源。根据养殖数量控制好饲养池的大小,然后要铺设好排灌措施,在进出水口要设立铁丝网防止黄鳝出逃。建立好饲养池后做好池塘的消毒工作,首先要将池塘注满水,看是否有漏水现象。然后将其浸泡3天,浸泡4次左右。浸泡后在池底放入泥土与农家肥,再种培咐扮植适量的水生植物。既能够调控池塘的温度,又可以让黄鳝休息,其水位保持在15厘米左右。
2、放养鱼苗
在放养鱼苗前一周左右的时候,要对池塘进行消毒工作,全池均匀的泼洒生石灰。消毒后向池塘注水,池水的温度不可与放养前鱼苗生活的水温相差过大。要保证黄鳝苗的优质,有着较强的生长能力,能够尽快适应养殖环境,所有的黄鳝苗要保证大小差异不大,否则容易出现大吃小的现象。然后要根据养殖数量及养殖条件等控制简游好养殖密度。最好是与少量的泥鳅进行混养,这样可有效的提高水体溶氧量。
3、养殖管理
黄鳝的饲料要求会随着它生长阶段的改变而改变。因此我们为了保证满足黄鳝的营养需求,要合理调整饲料。例如在一周内的黄鳝苗主要饲料以浮游生物为主,所以我们要提高水体的肥力,培养浮游生物。黄鳝有着晚上进食的习惯,所以我们在养殖前期的时候每天傍晚需要适当投喂饲料。然后随着黄鳝的生长年龄增加,可适当提早饲喂时间。两周左右后每天投喂三次左右,保证有充足配灶的营养供黄鳝的生长。
4、水质调节
水质是在养殖过程中需要我们着重注意的一点。由于天气原因、饵料投喂及黄鳝粪便等会污染水质,因此我们要定期调节好水质。每次投喂完饲料之后要注意及时捞出黄鳝未吃完的饵料。既要防止污染水质,又要避免饵料变质导致黄鳝误食。我们要根据季节的变化调整好换水频率,例如春季大约一周换一次水,夏季则需要4天左右换一次水。并且要经常注入新水,随时保证水质。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