鳙鱼育苗技术视频 鳙鱼育苗技术要点
鲢鳙一年能长多大 鲢鳙养殖比例及养殖技术要点
鲢鳙是鲢鱼和鳙鱼的统肆瞎迟称,属于中上层鱼类,体型较大,且易于饲养,因此被广泛养殖。本文介绍鲢鳙一年能长多大,鲢鳙的养殖比例及其养殖技术要点,供参考。
一、鲢鳙一年能长多大
在良好的摄食条件下,鲢鳙一般一年可增重1公斤左右。鲢鳙的生长速度很快,两三年就能长到5斤左右,盛夏时节是鲢鳙鱼生长速度最快的时候。
鲢鳙的增重速度与养殖技术、养殖密度、养殖环境、养殖户的养殖经验以及管理方式都有很大的关系。
养殖鲢鳙,日常要做好鱼种放养密度、水质管理、投喂、消毒、捕获、人工管理等各项工作。
在人工养殖的条件下,从神洞经济效益上考虑,养殖周期不会太长,常见的鲢鱼十几斤属于正常,二三十斤的就比较少见了。可以说,超过百斤的鲢鳙都属于体型超级大的了。
二、鲢鳙的养殖比例
一般养殖鲢鳙会其它鱼一起混养,比如草鱼、鲤鱼、鲴鱼、鳊鱼、罗非鱼等,每年鱼种的放养密度和搭配比例如下:
(1)富营养型水体:鱼产力30~40公斤/亩,放养密度110~140尾/亩,鲢鱼的搭配比例为35~40%,鳙鱼的搭配比例为50~55%,草、鲤、鳊、鲴等的搭配比例为5~15%。
(2)中营养型水体:鱼产力20~30公斤/亩,放养密度80~110尾/亩,鲢鱼的搭配比例为30~35%,鳙鱼的搭配比例为55~60%,草、鲤、鳊、鲴等的搭配比例为5~15%。
(3)贫营养型水体:鱼产力15~20公斤/亩,放养密度50~80尾/亩,鲢鱼的搭配比例为25~30%,鳙鱼的搭配比例为60~65%,草、鲤、鳊、鲴等的搭配比例为5~15%。
三、鲢鳙鱼养殖技术要点
1、池塘规格
养殖鲢、鳙鱼要求面积较大,最好在2亩以上,水深1.5米以上,在放养前先利用干旱的冬天爆晒裂塘底。
也可以撒入生石灰粉消毒原病菌,在春季前每亩投入腐熟发酵过的动物粪便,每亩500斤左右,然后将塘里排灌满塘水,却可放养鱼苗养殖。
2、放鱼苗时间
鲢鳙鱼放鱼苗养时间,一般在清明前后放养,也可以放过冬鱼,这两种鱼不怕冷,在南方可以安全越冬。
只要水深不缺氧的情况,在北方也可安全越冬,放鱼苗尽量放大点的,重量100克左右合适。
3、投喂管理
尽量投多点腐熟粪便,把塘水弄肥绿,水质能见度20-30厘米之间。
一般饲料喂养都是喂其它鱼,而其它鱼排出的粪便浮游在水中产出大量活流微生物,就是鲢鳙鱼所需要的营养提供,有着循环养殖。
投喂时一定要定时、定位、定量,每天喂两次,以便提高鲢鳙鱼生长速度,获得更高利用率。
4、日常管理
养鱼虽然轻松,但、每天早晨都要巡鱼塘一次,观察水色、水质和鱼的动态。
要是水清白天都能看见鲢鳙鱼在游来游去,则是营养量不够,水质肥沃浓度不够浓,应加大腐熟粪便投喂量。
养殖水产鲢、鳙鱼,最好每年都进行鱼塘消毒2-3次塘水,一般在夏天消毒,每个月消毒一次。
消毒裂李建议使用生石灰,用水桶发酵成熟石灰水,再均匀泼下全个鱼塘,每亩使用生石灰30斤,生石灰能起到杀菌、消毒、治病和净化水质的功效。
鳙鱼养殖技术要点
1、养殖环境:养殖鳙鱼要在地势平坦的场地建造鱼塘,并将水深保持在1.5米。2、饵料选择:养殖期间泼洒生物有机肥培育浮游生物,入冬前投喂花生麸,提高脂肪含量。3、防病措施:清塘时暴晒消毒,养殖时定期增氧、清理食物残渣。
鳙鱼怎么养殖
1、养殖环境
养殖鳙鱼的过程中,要在靠近水源、地势平坦、水草较少、向阳通风的场地建造鱼塘,并向池底铺入淤泥,然后注入水分,将水深保持在1.5米左右,而且池水的溶氧量要保持在每升4毫克以上。
2、饵料选择
鳙鱼在生长的过程中,常以浮游生物为食,养殖期间可以向池塘中泼洒现代渔用信腊生物有机肥,提高水中大型藻类、浮游生物的数量,而且入冬前要为鳙鱼投喂花生麸、米糠等饲料,提高其脂肪含量,顺利越冬。
3、防病措施尺坦没
鳙鱼易患寄生虫陵纳病,影响生长速度,因此在养殖期间,要采取措施防治寄生虫病,可以在每年清塘时,暴晒鱼塘以灭菌,培养浮游生物时对底肥消毒处理,而且要定期对池塘增氧,并清理食物残渣,保持水质干净。
怎样养殖龙虾
龙虾养殖技术一般养殖日本沼虾的池塘均可养殖龙虾,普通的池塘也可进行养殖,其放苗后的养殖技术与日本沼虾的相近,包括前期准备工作、饲料投放和水质管理等,但需注意其打穴的习性,并且防逃措施也需要加强。龙虾的忍耐能力较强,养殖其产量较高,目前市场的需求量也较大,养殖的经济效益可观。现以最常见的浅水型稻田养殖为例介绍如下,其它养殖方式可参照。
三、稻田养殖淡水龙虾
稻田养淡水龙虾一般每亩的产量可达400~500公斤,产量高时可达600公斤。稻田养虾可以吃掉田中消耗肥料的野草和其它水生生物,不仅节省了除草的劳动力,还能消灭危害人、畜的蚊蝇。并且虾在稻田里不停地行动、觅食,不仅能帮助稻田松土、活水、通气,增加田水溶氧量,同时通过新陈代谢排出大量粪便,起到保肥、增肥的效果。
1、稻田的选择
稻田养淡水龙虾要选择水源充足、不受旱灾、洪灾影响,水质清新、无污染,土壤肥沃、保水性能好,阳光充足的稻田,有些山溪或泉水的水质虽然比较贫瘠,水温比较低,但如能有较长流程或穿过不养虾的稻田,再流入养殖虾稻田,其水温将会增高,也适宜养虾。
2、稻田的改造
为了便于生产管理和日常投饵,一般以排水渠间区域为一个养殖区块。距四周桥燃察边埂内侧0.6米处挖深0.5~0.6米、宽1.0~1.2米的环流缓冲沟,并把土全部翻到边埂上,使边埂达到0.8~1.0米高、顶宽0.6~0.8米。边埂要夯实,内坡要平整,同时在埂顶内侧用塑料薄膜围起封闭式防护墙。围栏地上高度为0.4~0.5米,地下埋入0.1~0.2米。上、下进排水口要设立防逃网。
为了便于水稻田浅灌、晒田、施化肥、农药或捕捞,必须在养虾稻田开挖虾沟和虾潭。虾沟可在插秧后开挖,其开法应视田块的形状、面积大小和排水口的方向而定。如水稻田较小,可开成“田”字形;如是长且大的田块,可开成内“井”或内“田”形,沟的宽和深分别以0.3~0.4米为宜。虾潭可开在虾沟的交叉处或田的四角,与虾沟相通。虾潭一般1.0米见方深0.8~1.0米。
稻田养虾要开好进、排水口,其地点应选择在稻田相对两角的土埂上,养殖过程中进排水时均可使整个稻田的水流畅。在进、排水口要设置拦栅,避免逃虾。
3、虾种放养
放养时间:不论是当年虾种,还是抱卵的亲虾,应力争一个“早”字。早放既可延长虾在稻田中的生长期,又能充分利用稻田施肥后所培养的大量天然饵料资源。常规放养时间一般在每年11月份或来年的3月底。
放养密度:每亩稻田按30~40公斤抱卵亲虾放养。也可待来年4~5月份放养幼虾种,每亩稻田按1.2~1.5万尾投放。注意抱卵亲虾要直接入外围大沟内饲养越冬,秧苗返青时再引诱虾入稻田生长。一般的养殖和放养殖模式有以下两种:
(1)夏季放养:以放养当年人工繁殖的稚虾为主。放养时间为7~9月份。每亩养虾沟放养稚虾1.5~2万尾。
(2)冬季放养:通常在12月份进行,每亩虾沟放养3厘米左右的虾种1~1.5万尾。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两季虾养殖,7~10月养一季青虾,12月至翌年5~6月养一季淡水龙虾。
4、饲养管理
(1)投饵:稻田养虾也要定时、定位、定量、定质投饵。早期每天分上、下午各投喂一次;后期在傍晚6点多投喂。投喂饵料品种多为小杂鱼、螺蛳肉、河蚌肉、蚯蚓、动物内脏、蚕蛹、配喂玉米、小麦、大麦粉。还可投喂适量植物性饲料,如水葫芦、水芜萍、水浮萍等。日投喂饲料量为虾体重的3~5%。平时要坚持勤检查虾的吃食情况,当天投喂的饵料在2~3小时内被吃完,说明投饵量不足,应适当增加投饵量,如敏茄在第二天还有剩余,则投饵量要适当减少。
(2)清除敌害:稻田养虾敌害较多,如水蜈蚣、蛇、水鸟、鳝鱼、水老鼠等。在放虾初期,稻株茎叶不茂,田间水面空隙较大,此时虾个体也较小,活动能力较弱,逃避敌害的能力较差,容易被敌害侵袭。同时,淡水龙虾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蜕壳生长,在蜕壳或刚蜕壳时,最容易成为敌害的适口饵料。到了收获时期,由于田水排浅,虾有可能到处爬段租行,目标会更大,也易被鸟、兽捕食。对此,要加强田间管理,并及时驱捕敌害。另外,当虾放养后,还要禁止家养鸭子下田沟,避免损失。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