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叶梅叶子发黄怎么回事 榆叶梅叶子黄是什么原因
时间:2023-09-20 23:22:28 浏览量:
榆叶梅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榆叶梅的病害:黑斑病症状
主要危害榆叶梅的叶片,造成树叶枯萎发黄,植物死亡,具有传染性。
病菌在落地病叶上越冬,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病害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以秋季发生较普遍。
患病时榆叶梅的叶片上会出现近圆形的病斑,病斑呈褐色,并具深褐色轮纹,上面着生黑褐色霉状物。有时受到叶脉的影响病斑呈现不规则形,并且可以融合成较大的斑块。
防治方法
种植的时候要选择优良抗病的品种,增加植物的检疫。
加强对榆叶梅的水肥管理,提高植株的抗亏坦病能力。
春季萌芽前喷洒一次5波美度石硫合剂进行预防,如有发生可用80%代森锌可湿性颗粒700倍液,或70%代森锰锌500倍液进行喷雾,每7天喷施一次,连续喷3至4次可有效控制病情。
榆叶梅的病害:根癌病症状
病原细菌通过伤口侵入寄生植物,也可以通过气孔侵入。
患病初期植株根部出现近圆形的小瘤状物,之后逐渐增大、变硬,表面粗糙、龟裂,颜色由浅色变为深褐色或者黑褐色,瘤内部木质化。
由于根系受到破坏,造成病株生长缓慢,重者全株死亡。
防治方法
栽培种植之前要及时防治各类地下害虫。
在发病的植株上,要用消毒的刀具将其瘤状物切除,闷尘并随后在病造上涂白或涂波尔多液。
榆叶梅的病害:叶斑病症状
叶斑病菌在病残体或随之到地表层越冬,翌年发病期随风蚂空禅、雨传播侵染寄主。
叶片上会出现近圆形病斑,并且逐渐扩大,接连成片,导致叶片枯黄、掉落。
防治方法
到了冬季结合植株修剪及枝叶整理,及时清除发病时留下的病斑及残留物,并集中烧毁。
在植株发病初期,要及时喷洒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900—14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洒。
榆叶梅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措施
榆叶梅栽培时要选择优良的裤返碰抗病品种,加强对植物的检疫,加强榆叶梅水肥管理,提高植物抗病性,世凯病株用灭菌刀切除肿瘤后,用白色或波尔多溶液涂抹,如果确认了蚜虫的大量发生,则还需要进行化学防治,红蜘蛛在数量小的情况下,可以人工杀伤,数量多要喷药防治。榆叶梅种植中常见病害
1、黑斑病:患病后,榆叶梅叶出现近圆形的病胡谈斑,病斑为褐色,有深褐色圈纹,上面有深褐色霉菌斑,有时受静脉影响,病斑不规则,可融合于较大的斑块。
2、根部癌:发病初期,榆叶梅根部出现近圆形小肿瘤体,随后逐渐增大,变硬,表面粗糙裂开,颜色由浅色变为深褐色或暗褐色,肿瘤内部木质化。
3、叶斑病:榆叶梅叶上出现几乎圆形的病斑,逐渐扩大形成片状物,叶枯萎黄色脱落。
栽培榆叶梅主要虫害
栽培榆叶梅主要的虫害有蚜虫、红蜘蛛,危害期在嫩叶,影响株的生长,严重的情况下,植株会枯萎,叶子变黄、萎蔫,最后整个植株都死了。
榆叶梅病虫害防治
1、病害:栽培时要选择优良的抗病品种,加强对植物的检疫,加强榆叶梅水肥管理,提高植物抗病性,雨季做好排水的措施,适量增施有机肥,病株用灭菌刀切除肿瘤后,用白色或波尔多溶液涂抹。冬季修剪植株与整理枝叶相结合,及时清除病斑,病残,烧损。
2、虫害:如果确认了蚜虫的大量发生,则还需要进行化学防治,将烟叶水以1:10的比例浸泡,浸泡5小时后,撒上全部株1次,红蜘蛛在数量小的情况下,可以人工杀伤,集中焚烧,如果数量较多的话,可以喷药剂治疗。
榆叶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榆叶梅,因为叶片像榆树叶,花朵又酷似梅花而得名,又叫做小桃红。我国各地都有种植,所以接下来我们就了解一下榆叶梅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对朋友们的养殖有帮助。榆叶梅的养殖方法
土壤
榆叶梅一般生长在低至中海拔的坡地或沟旁乔、灌木林下或林缘。
对土壤的要求并不严格,但是在中性至微碱性的肥沃疏松土壤中生长态势最佳。
浇水
榆叶梅的根系比较发达,耐旱力很强,但是不耐涝,所以雀塌最好不要栽种在低洼处、池塘和沟堰旁。
春季栽植,如果天气干燥,要浇2—3次水,平时不用浇水,同时要注意雨季排涝。
光照
榆叶梅生性强健,喜好阳光,所以应当栽种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在光照不足的地方栽植,植株瘦小,花朵数量少甚至不能开花。
施肥
榆叶梅喜好肥沃的土壤,所以在养护过程中闭袜要注意施肥的次数和数量,定植的时候可以施用几锹腐熟的牛马粪做底肥。
从第二年进入正常管理后可于每年春季花落后,夏季花芽分化期,顷态圆入冬前各施一次肥。
榆叶梅养殖的注意事项
注意栽培环境
榆叶梅在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生长最好,在素沙土中也可正常生长,但在黏土中多生长不良,表现为叶片小而黄,不发枝,花小或无花。
定期追肥
5—6月可施追肥1—2次,以促使植株分化花芽。
控制土壤的pH值
榆叶梅有一定的耐盐碱能力,在pH值为8.8,含盐量为0.3%的盐碱土中能正常生长,未见不良反映。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