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春季蓝莓叶子发红怎么回事 春季蓝莓叶子发红怎么办

时间:2023-09-20 19:05:47 浏览量:

蓝莓叶子变红了,是什么原因

部友芦分品种新叶就是红色闷蚂的。
如果是大面积的变红,一般是缺素导致,要调整蚂告埋土壤ph,加一些矿物肥小心调整。
你这地栽的这样算正常,长大就行,先不用管

蓝莓红叶病用什么方法防治?

一、蓝莓枯焦病毒

这种病毒可以引起叶片和花死亡,不同品种对于其抗病略有不同,受害植株表现症状主要在早春花期,主要表现为花萎焉,并少量死亡,老叶叶缘视力表。随着植株的生长,有些品种会缓樱皮出现持续枝条死亡,有些抗病力较差的,往往会表现为大部分叶片死亡,并在3-6年内植株死亡,一些抗病力强的品种只表现叶片失绿症状。

防治方法:预防的最佳方法就是现在无病毒苗木定植,定植时要注意临近附近没有此类不当,一旦发现植株受害,应该马上清除烧毁,同时要严格控制蚜虫。

二、蓝莓叶片斑点病

此病目前为止,发生区域较少,但是一旦发病危害极重,发病几年捏,植株茎干死亡直至全株死亡,不同品种抗病力不同,表现的症状也不同。有些受害5-6年表现为多年生茎干死亡,新生枝干矮小并畸形,叶片有斑点;有些品种表现较轻,茎干死亡较少,但树体生长矮小,由于节间缩短,叶片小而黄绿。

防治方法:此病主要由蜜蜂和大黄蜂的授粉活动传播,可以切断传播途径防治,但是最佳的方法就是清除病株。

三、花叶病

花叶病也是蓝莓生产中普遍发生的一种病害,可减产15%以上,主要症状是叶片变黄绿、黄色并出现斑点或环状枯焦,有时呈紫色病斑,不同年份症状表现也不同,在某一年表现症状严重,但下一年则不表现症状。

防治方法:此病主要依靠蚜虫和带病毒苗木传播,所以使用杀虫剂控制蚜虫和培育无病毒苗木能有效的防治此病发生。

四、红色轮状斑点病

此病是颂让美国蓝莓产区发生较为普遍的病害之一,一旦发病可引起至少四分之一的产量损失,发病是枝条叶扰差片往往表现有中间呈绿色的轮状红色斑点,到高温季节是,老叶上半部也会呈现此症状。

防治方法:此病主要靠粉蚧传播,另一种方式是带病毒苗木传播,防治的主要方式是采用无病毒苗木和控制粉蚧。

蓝莓叶子发黄发红,要怎么处理

蓝莓在生长季节叶片发黄,是大多数种植户经常遇到的问题,根据云蓝公司多年的蓝莓种植经验,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种可能的原因及改善措施:

一、土壤湿度持续过高,导致根系无氧呼吸严重,最终蓝莓毛细根坏死,无法正常给植株输送水分和养分,从而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叶片发黄的现象。

改善措施:

(1)控制浇水量,保持土壤湿度在18-22%之间即可。

(2)注意雨季排水,特别是地势较低蔽则或易积水的地块,种植蓝莓的地块积水不能超过24小时,否则可能导致植株永久无法恢复正常生长。

二、土壤物理结构较差,浇水后表面易板结或保水性较差,产生浇水后的水无法渗透到土层中或蒸发较快,导致大部分根系无法吸收到足量的水分和养分,产生叶片失水失养出现黄叶症状。

改善措施:

(1)改良土壤,增加有机质的含量,最好在40-60%之间,有条件可进行整体改良,为节约成本,也可只采用穴改的方式。

(2)土壤更换,种植蓝莓宏晌棚的土壤要求PH4.5-5.5,沙性壤土为佳,土壤的透气性和持水性较好,这样的土有利于根系生长。

(3)增加表面有机质覆盖,土壤表面覆盖有机质一方面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另一方面有机质持续分解有利于改善土壤表层结构,促进根系生长。

三、病虫害也容易引起黄叶现象,比如蚜虫、锈病危害,地下害虫蛴螬啃食根系等,都可导致不同程度的叶片失绿。

改善措施:

(1)蚜虫危害可喷施氯氰菊酯或吡虫啉,锈病可喷施代森锰锌或石硫合剂。

(2)地下害虫蛴螬,可在春夏季在蓝莓植株根系周围穴施毒死蜱或辛硫磷颗粒,也可直接用液态乳油兑水浇灌。

四、缺素症导致叶黄,一般情况下主要是缺铁性失绿。

改善措施:

按照一定比例和间隔时间施用硫酸亚铁或者螯合铁,可改善叶片失绿现象。

以下重点介绍一下谨州缺素症的用肥方法:

1、肥料选择:硫酸亚铁、螯合铁。

2、浓度及用量:硫酸亚铁兑水400倍,每株灌根1KG。、螯合铁兑水3000倍,喷雾器叶面喷施。

3、时间间隔:硫酸亚铁和螯合铁交替进行,两者间隔为7天,施肥周期为30-50天,叶片转绿后可停止。

4、注意事项:严格控制肥料浓度,遇雨则延迟1-2天。

5、效果观察:选定具有代表性的叶黄植株,每7天在同一角度拍照记录。

本文标题:春季蓝莓叶子发红怎么回事 春季蓝莓叶子发红怎么办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57603.html

上一篇:黄杨烂叶子是怎么回事儿 黄杨烂叶子是怎么回事啊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