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茄子叶子病害图片 茄子叶子病害图片及防治

时间:2023-09-18 16:48:55 浏览量:

茄子叶片病害图片及防治

1、茄子早疫病:前期会产生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褐色,中部灰白色,有同心轮纹。2、茄子绵疫病:发病初期出现水浸状、圆形、凹陷、黄褐色病斑,具有轮纹。3、茄子黄萎病:苗期可染病,多在坐果后表现症状,一般自下而上或从一侧向全株发展。4、茄子褐纹病:先在下部叶片上出现圆形水浸状小斑点,扩大至边缘为褐色。

一、茄子早疫病

1、症状:发病初期叶片会产生圆形或近旅族圆形病斑,边缘呈褐色,中部呈灰白色,有同心轮纹,湿度大时病部会长出灰黑色霉状物。后期病斑中部会裂开,严重时病叶会脱落,茎部症状同叶片一样。

2、防治:发病初期喷施75%肟菌·拆轿弊戊唑醇水分散粒剂2000-35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根据病情大概7-10天使用1次即可。

二、茄子绵疫病

1、症状:在成株期发病初期叶片会出现水浸状、圆形、凹陷、黄褐色的病斑,而且具有轮纹。病斑扩展会非常迅速,使整片叶子腐烂。潮湿时病斑上会长出白色棉絮状物,导致叶片腐烂,易脱落或干瘪收缩。

2、防治: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72.2%霜霉威盐酸盐水剂800-1000倍液、60%氟吗·锰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兑水进行喷雾。

三、茄子黄萎病

1、症状:茄子在苗期可染病,一般在坐果后会表现出症状,自下而上或从一侧向全株发展疾病。发病初期叶缘和叶脉间会褪绿,逐渐发展到全叶,晴天中午病叶会失水萎蔫,下午或夜间就会恢复,大概过一段时间不能恢复正常后,叶缘就会上卷,严重时会脱落光杆。

2、防治:发病初期用95%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0-600倍液或40%磺黄·多菌灵悬浮剂600倍液进行喷淋或灌根,大概10天左右施1次药,连施2-3次即可。

四、茄子褐纹病

1、症状:发病初期先在下部叶片上出现圆形水浸状小斑点,然后会扩大为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轮生许多小黑点的大病斑。

2、防治:可在结果后喷施10%己唑醇15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1500倍液、或25%咪鲜胺乳油800倍液,每隔5天使用1次,连续使用2-3次即可。

五、茄子枯萎病

1、症状:发病初期病株叶片自下而上逐渐变黄枯萎,病症一般表现在下部叶片,有时同—叶片仅有半边变黄,另一半健全。主要是叶脉变黄,然后整个叶片枯黄,叶片不脱落。

2、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灌根,每株使用200ml即可。

六、茄子灰霉病

1、症状:发病初期子叶先端会枯死,然后会扩散到幼茎,幼茎会缢缩变细,折断枯死,真叶染病后会出现半圆至近圆形淡褐色帆姿轮纹斑,后期叶片或茎会长出灰霉、腐烂。叶缘先形成水浸状大斑,后变为褐色,形成近圆形至不规则形或“V”字型浅黄色轮纹病斑,密布灰色霉层。

2、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施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40%嘧霉胺悬浮剂1200倍液。

茄子病虫害有哪些,分别如何防治

茄子的病虫害主要有褐纹病、疫病、炭疽病、白粉病、叶霉病、茶黄螨等种类。1、褐纹病:病果上的病斑会连成片,使得整个病果落地腐烂,或者挂在枝上发生干腐。2、疫病:果实上的病斑在条件适宜时,会迅速蔓及全果,造成果实变黑腐烂。3、炭疽病:生活力弱的果实容易发生该病,而在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植株生长势弱、重茬地的地块中发生程度重。4、白粉病:主要会危害叶片,若发生严重,粉状物会覆盖叶片的正反面。

一、茄子病虫害有哪些

1、褐纹病

(1)当幼苗染病后,在茎基部会有形状为梭形、颜色为褐色的凹陷斑,并生有黑色的小颗粒,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病斑会迅速扩展,随后造成幼苗猝倒、立枯。

(2)褐纹病在茄子的各生长期中均可以发病,主要会为害果实,在发病后,会出现颜色为浅褐色、形状为圆形的凹陷斑,随后会扩展呈圆形或者不规则形,颜色为黑褐色,具有明显的斑纹,出现同心轮纹且着生许多小黑点,而且很多的病斑会经常连成片,造成整个病果落地腐烂,或者仍挂在枝上发生干腐。

2、疫病

(1)疫病一般主要会危害茄子的果实,发病后,在果面上会出现水浸状的圆形病斑,病部稍微有些凹陷,颜色为黄褐色或者暗褐色,在条件适宜的时候会迅速蔓及全果,导致果实变黑、腐烂,在病果上有白色絮状菌丝,且病果易脱落。

(2)当叶片发病后,会出现水浸状的病斑,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的表面会出现稀疏的白霉,且容易干枯破裂,而茎部在受害后,会出现浸状的病斑(颜色为暗绿色),病斑环绕茎部1周后,便容易发生缢缩,上部枝叶则逐渐萎蔫干枯。

3、炭疽病

(1)炭疽病一般主要危害果实,且多发生在生活力弱的果实上,在发病后,果面上会有近圆形的病斑,大小一般为15-25mm,发病初期的表面颜色为灰褐色,而后变成灰白色且在上面还有大量的毛刺(呈黑点状)。

(2)当温度在24℃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97%以上时便容易发生该病,而在重茬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氮肥施用量过多、植株郁蔽或者通风不良、植株生长势弱的地块中,发生该病的程度严重。

4、白粉病

(1)白粉病一般主要会危害叶片,在发病初期,叶片上会有点状的白色丝状物、不规则形退绿的小黄斑,随后会慢慢的发展成大小不等的白粉状霉斑,当病情再次扩大时,霉斑数量增多,斑面上粉状物明显,并变成白粉斑,待粉斑连合键游后,便会变成白粉状的斑块,在发生严重时,叶片正反面均会被粉状物覆盖。

(2)该病在连作地、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种植过密、通风透光差的地块中发生的比较重。

5、叶霉病

(1)叶霉病主要危害叶与果实,叶片发病后会出现边缘不明显的褪绿斑点,而且病叶一般会出现早期脱辩如落的情况。

(2)成熟果实染病后,病斑呈黄色下陷状,随后慢慢的变成黑色,然后成为僵果。

6、茶黄螨

(1)发生之后,茄子上部叶片的呈僵直状,叶缘向下卷曲,叶背的颜色为褐色且具有油渍状的光泽。

(2)茶黄螨主要会危害茄子,也会危害害辣椒、番茄、黄瓜、豇豆等多种蔬菜作物。

二、茄子的病虫害分别如何防治

1、褐纹病

(1)在发病初期,一般可以用40%百菌清悬浮剂800倍液、60%多福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百菌清腈菌唑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防治,7-10天防治1次,连续使用2-3次。

(2)而在茄子结果之后,一般可以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2%松脂酸铜乳油500倍液、1:1:200倍波尔多液进行防治,通常可以根据天气和病情,每周喷1次,连续防治2-3次。

2、疫病

(1)在发病初期,一般可以用72.2%扑力克可溶性粉剂800倍液、10%氰霜唑悬浮剂1000-1300倍液、50%瑞毒铜可溶性粉剂500倍液、69%安克锰锌可溶性粉剂800倍液、30%王铜悬浮剂400-500倍液、20%精甲霜灵等药剂喷雾防治。

(2)在进行田间管理时,应适当的控制灌水,忌大水漫灌,同时应及时排出田间积水,避免田间携亮启湿度过大。

3、炭疽病

(1)采用高畦或者起垅栽培的方法,并及时插杆架果,一般能够减轻发病,而且还需要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合理的增施磷、钾肥,在雨后则要及时排水,避免田间湿度太大。

(2)在发病地,一般可以合理的与非茄科蔬菜进行2-3年轮作,同时在栽培时,还需要注意植株的距离,不宜栽培过密。

4、白粉病

(1)在发病初期,一般可以用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20%抗霉菌素200倍液、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灰克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等药剂进行防治。

(2)合理的增施充分腐熟有机肥,避免偏施氮肥,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性。

5、叶霉病

(1)在收获后,需要及时把病残体清理干净,并集中深埋或者烧毁。

(2)注意栽植的密度,确保密度适宜,而且在雨后还需要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6、茶黄螨

(1)一般可以用20%复方浏阳霉素乳油1000倍液、5%尼索朗乳油或者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雾防治。

(2)应控制好浇水量,并在雨后加强排水、浅锄。

茄子常见病害及防治

茄子常见的病害有颂山猝倒病、褐纹病、黄萎病、绵疫病和青枯病等,想要预防茄子产生病害,那么栽种时要实行轮敏搏作,平常要做好通风透光措施,湿度不宜过高,产生病害后,就需要对症使用药物来治疗,这样茄子才能恢复健康。

茄子常见的病害及防治方法

1、猝倒病

茄子常见的病害有猝倒病,在茄子幼苗期时比较容易感染,出现这种病害茄子基部会呈水渍状,之后叶子没有凋谢,但是幼苗已经倒伏,防治方桥樱祥法是加强通风透光措施,发病初期可以用58%瑞毒霉800-1000倍等药物喷洒治疗。

2、褐纹病

茄子常见的病害还有褐纹病,发病时茄子叶片会出现水渍状的斑点,之后逐渐发展成褐色轮纹,茎干和果实也会产生小黑点,防治方法是用扑海因1500倍、47%加瑞农600倍和70%甲基托布津600倍等药物喷洒。

3、黄萎病

茄子在坐果以后可能会产生黄萎病,这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病害,发病的时候,茄子在会在晴天枯萎,早晚恢复正常,情况严重后茄子植株会变黄发黑,这种病害需要在发病初期用77%可杀得800倍、50%多菌灵500倍等药物灌根防治。

4、绵疫病

绵疫病也是茄子一种常见的病害,茄子果实发病后会出现水渍状圆形病斑,后变褐凹陷,有时还会长白霉,最后茄子果实会腐烂脱落,发病时需要用72%克露600-800倍液、7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和80%大生500倍液等药物喷施防治。

本文标题:茄子叶子病害图片 茄子叶子病害图片及防治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54308.html

上一篇:红蝉花叶子黑斑怎么回事 红蝉花叶子黑斑怎么办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