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中蜂分蜂方法技巧视频 中蜂分蜂方法技巧图解

时间:2023-09-18 16:19:27 浏览量:

中华蜜蜂分蜂方法技巧中华蜜蜂怎样人工分蜂


1、均等分蜂。均等分蜂距烂搭离当地主要蜜源植物流蜜期在45天以上,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把一群蜂平均分为两群,两群都能在大流蜜期到来时发展强壮。做法是:把原群蜂箱向一旁移出30-40厘米,另在对面30-40厘米处放一空蜂箱,把蜂群里的一半蜜蜂和巢脾连同蜂王放入空箱内,整理好两箱的蜂巢。经过半天左右,给无王群诱入1只产卵王。飞翔蜂返巢时,就分别飞入这两箱内。如果其中一箱飞入的蜜蜂较少,可将它向原址移近些。均等分蜂的缺点是使1个强群突然变成了2个弱群,它们需要多讨1个多月的增殖才能投入生产。对于分出的新群不宜诱入王台,因为新蜂王要经过10余天才能产卵,这样就不能充分利用新分群的哺育力,影响蜂群的发展。如果新蜂王婚飞时丢失,则损失更大饥老拿。
2、不均等分蜂。不均等分蜂是从一群蜜蜂中分出一部分蜜蜂和子脾,分成一强一弱两群。此法适合对发生分蜂热的蜂群采用。可从发生分蜂热的蜂群提出2-3框封盖子脾1框蜜粉脾,连同老蜂王,放入一新蜂箱。放置在离原群较远的地方。巢门用青草松松堵上,让蜜蜂慢慢咬开。检查原群,选留1个质量好的王台,其余王台全部割除,或者诱入人工培育的王台或产卵王。如果离大流蜜期时间较长,可用封盖子脾把分出群逐步补强;否则,以后可将分群与原群合并。混合分蜂是从几个蜂群中各提出一两框带幼蜂的封盖子脾,根据情况混合组成3-6框的分蜂群。次日给分蜂群诱入产卵蜂王或者成熟王台。亦可在春末夏初,当蜂群发展到10框蜂6-8框子脾时,每隔6-7日从这样的蜂群提出1框带蜂封盖子脾,混合组成新分群。距大流蜜含悄期15日左右,停止从10框群提出于脾,以便它们在大流蜜期开始时,能发展到15-18框蜂的强群。

蜜蜂怎么分蜂的呢?

蜜蜂的生活习性
一群(一箱)蜜蜂通常由一只蜂王、大批的工蜂和少量的雄蜂组成。它们的形态和职能各不相同,它们分工合作,互相依存,正像人类社会中的一个大家庭乃至于一个国家一样。这里介绍三种类型蜂:蜂王,工蜂,雄蜂及群蜂之间的关系。
1、蜂王
蜂王是蜂群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蜂。由王台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蜂王的身体比工蜂长1/4(中华蜜蜂)至1倍(意大利蜂)。腹部长圆锥形,约占体长的3/4,翅较短,仅盖着腹部的一半,螫针不像工蜂的那样,仅略有点倒刺,只在与竞争的蜂王搏斗时才使用。行动虽然显得缓慢,不慌不忙,但必要时运动非常敏捷。中华蜜蜂(中蜂)产卵蜂王体长18~22毫米,体重250毫克左右。意大利蜜蜂(意蜂)初生蜂王体重170~240毫克,产卵蜂王体长20~25毫米,体重250~300毫克。蜂王的职能是产燃旅卵。一只优良的蜂王在产卵期每昼夜可产卵1500粒左右。蜂王的品质和它的产卵能力,对于蜂群的强弱及其遗传性状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生产中只有选育优良健壮的蜂王,才能使蜂群保持强大的群势和较高的生产性能。
蜂群一般只有一只蜂王,如果群内出现封盖王台时,蜜蜂就要分群(自然分群),出现两只蜂王就会互相争斗,直到剩下一只为止。但在自然交替时,老蜂王也可能与新蜂王同巢居住一段时间。
蜂群内不可没有蜂王,卫蜂通过在蜂巢内传递蜂王分泌的蜂王物质,知道本群蜂王是否存在,如果蜂王不在,经过几十分钟,蜂群中工作秩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工蜂就会显得焦急不安,这时只要给失去了蜂王的蜂群诱人一只蜂王或补上一个成熟的王台,蜂群躁动不安的状况很快就会改变,恢复正常的活动。
蜂王一生得到工蜂的特别爱护,尤其在产卵时期更是受到特殊照料,通常情况下四周总有由幼年工蜂组成的侍卫蜂环护着它,侍卫工蜂面向蜂王不断用触角触摸蜂王,舐它,搬走它的排泄物。工蜂以蜂王浆饲喂蜂王,如果无工蜂,蜂王的产卵职能就无法实现。蜂王停止产卵以后,工蜂对它照料就差些。有时为迫使蜂王停止产卵(如蜂群准备分群时期),工蜂就不再给蜂王喂蜂王浆,这时蜂王只得自己到贮蜜的巢房去取蜜。峰王已经丧失了抚育蜂子(含卵、幼虫和蛹)的能力,因此由工蜂担负抚育蜂子的职能。
处女蜂王通常不产卵,如果20日龄以上的处女王仍未交配,就会产未受精卵,因此过期未交配的处女王应淘汰。
交配成功的蜂王寿命为3~5年,最长的可达8~9年,通常2年以上的蜂王其产卵能力将逐渐下降,生产上不使用两年以上的蜂王,随时更换衰老、残伤、产卵量下降的蜂王。
2、工蜂
工蜂是由工蜂房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雌性个体,但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全,它的卵巢小,除在蜂群中出现无蜂王的异常情况外,它们一般不产卵。工蜂是蜂群中个体最小的成员,但数量占群体的绝大多数,中蜂的工蜂初生体重约80毫克,体长10~13毫米。意蜂的工蜂初生体重约110毫克,体长12~14毫米,胸宽加翅基突为4.4毫米,每10000只约重1千克。每只工蜂爬在巢脾上约占三个巢房的面积,一个标准巢框两面爬满工蜂约有2500只。工蜂体型小,体暗褐弯悉色,头、胸、背面密生灰黄色的细毛。头略呈三角形,有复眼一对,单眼三个,触角一对,膝状弯曲;口器发达,适于咀嚼及吮吸;足三对,股节、胫节及跗节等处均有采集花粉的构造。腹部圆锥形,背面黄褐色,1~4节有黑色环节,末端尖锐,有毒腺、螫针;腹上有蜡板四对,内有蜡腺,分泌蜡质。它们具有执行对蜂群发展所需要的各种任务的全部器官,包括花粉筐、臭腺等,因而工蜂担负着全蜂群内外的各项工作。其职能随着日龄不同而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异龄异职现象。3日龄以内的工蜂的主要职务是清理巢房,供蜂王产卵;以后两周内,随着舌腺(营养腺、王浆腺)、蜡腺、毒腺等腺体的发育,它们分泌蜂王浆饲喂蜂王,同时从蜂王处取得蜂王素(蜂王物质,属信息素)饲喂幼虫,调制幼虫浆(蜂王浆加蜂蜜和蜂粮)饲喂大幼虫,调节巢内温湿度,使箱内空气流通,分泌蜂蜡,修筑巢脾,采集树胶涂塞蜂箱缝隙,接收花蜜酿造蜂蜜,守卫蜂巢;在蜂群繁殖旺期,尤其是即将分蜂前,工蜂也对雄蜂进行饲喂,随着职务的变化和日龄的增长;它们由蜂巢中央向蜂巢外埋段乎侧转移。3周龄左右的工蜂开始巢外工作,采集花蜜、花粉、水、蜂胶等,或侦察蜜源。但是,它们的职能能够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和蜂群的需要而改变,有很大的可塑性。
蜂的寿命,夏季为4~6周,冬季3~6个月,其寿命的长短,与工作强度、蜂群群势有很大关系。在生产季节工蜂的寿命最短,在冬季和早春,群体中越过冬的工蜂逐渐死亡,而春末,当产生的新工蜂数量超过老工蜂死亡的数量时,群势开始增长。在繁殖旺季,一个强群中工蜂的数量能达到5万~6万只。
3、雄蜂
雄蜂是由雄蜂房中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是蜂群的雄性个体。它的体格粗壮,头和尾都几乎成圆形,复眼大而突出,翅宽大,足粗壮,能敏捷地发现和追赶蜂王。中蜂的雄蜂体重150毫克,体长12~15毫米。意蜂的雄蜂体重220毫克,体长15~17毫米。雄蜂的品种和体质的好坏,其精液的数量和活动能力对培育新蜂群后代的遗传性状和品质优劣有直接影响。
雄蜂没有蜇针、毒囊、花粉篮和泌蜡器官,有从巢内贮蜜房中摄食的短舌,无工作本领,专职和处女王交配。大多数雄蜂在7~10日龄内开始飞行,8~14日龄左右性成熟,12~20日龄是交配适龄期。雄蜂飞行和交配,一般在晴天下午1~5时进行,与蜂王交配后,因生殖器官留在雌蜂腹内不久即死亡。
雄蜂消耗饲料量大,幼虫期为工蜂的1~2倍;成蜂消耗饲料更多,平日多在蜜脾上采食蜂蜜,繁殖季节会得到工蜂饲喂花粉、蜂粮等营养丰富的饲料。
雄蜂的寿命可达数月,但大多数早夭折。当北方的秋季、南方的越夏前,蜜源稀少期,在有交配过蜂王的蜂群中工蜂就不让雄蜂吃贮蜜,被工蜂逐出巢外。因为雄蜂不能采食,也不能防卫,离开群体后很快冻饿死亡。而那些无蜂王群或处女王蜂群在花蜜逐渐稀少的季节还是继续容忍雄蜂的存在,还喂它们。雄蜂是否被驱逐出蜂巢的现象是蜜源和蜂巢内的饲料丰欠的信号。早春第一批雄蜂可贵,可暂保留,保证蜂王得以顺利交配。
4、蜂群之间的关系
蜜蜂虽然过着群体生活,但是蜂群与蜂群之间互不串通。为了防御外群蜜蜂和其他昆虫动物的侵袭,蜜蜂形成了守卫蜂巢的能力。螫针是它们的主要自卫器官。
在蜂巢内蜜蜂凭灵敏的嗅觉,根据气味来识别外群的蜜蜂。在巢门口担任守卫的蜜蜂不准外群蜜蜂进入巢内。如有外群入巢盗蜜的蜜蜂,守卫蜂立即进行搏斗,直到来者被逐出或死亡。在蜂巢外面,如花丛中或饮水处,各个不同群的蜜蜂在一起互不敌视,互不干扰。
飞出交配的蜂王,如错入外群,立刻会被工蜂团团围住刺杀。雄蜂如果错入外群,工蜂不会伤害它。这可能是蜂群为了种族生存得更好,以避免近亲繁殖的生物学特性。

...分群的常用方法(怎么给蜜蜂分群 人工蜜蜂分群技巧)

人工分蜂,就是人为地从一个或几个蜂群中,抽出部分蜜蜂、子脾和蜜脾,组成一个新蜂群。人工蜂群是饲养管理中增加蜂群数量的重要手段,也是防止自然分蜂的一项有效措施。人工分群通常有单群平分和混合分蜂。无论采取什么方法,都要在蜂群培育强壮的前提下进行,如果以弱群分蜂,则会愈分愈弱,结果是徒劳无功,得不偿失。

人工分蜂的常用方法有以下几种:

1.等分法就是将一个原群按等量蜜蜂和子脾分成两群。此法的优点是两群蜂都由各龄蜂组成,不致破坏其正常的生活规律,日后群势增加较快;缺点是蜂群由强变弱,生产力下降。为了不影响生产,通常在大流蜜期前45天进行。具体操作方法是:两个新分群分别放置在原群的两侧,子脾、蜜粉脾均等分开,一群保留原蜂王,另一群在次日诱入新蜂王。经过分蜂后,外勤蜂经过一段时间也基本飞投入两群,若发生偏飞,通过移动两个蜂箱的位置可调整过来。

2.偏分法就是将一个原群人为地分成强弱不等的两个蜂群。优点是可预防原群产生分蜂热,并使原群迅速发展为强群;缺点是全场可能出现较多的弱群,影响发展,同时,若处理不当,蜜源缺乏时,小群易遭盗蜂友宴袭击。具体操作办法是:原群留在原址,提出2-3脾带有青年工蜂的子脾和蜜粉脾放在空箱中搬到离原址较远的地方。缩小巢门,以防盗蜂,半天后再给这个无好巧银王小群诱入蜂王即可。

3.混分法就是从几个强群中各提出若干张带幼蜂的子脾和少量蜜粉脾,放入同一个空箱内组成一个无王群、半天后给该群诱入蜂王或王台:实践证明,利用强群中多余的蜜脾和成熟子脾,并给以产卵王宽亏或成熟王台组成新蜂群,在任何情况下,分群后的蜂群都比不分群的原群所培育的蜜蜂数量多,产蜜量也至少增加三分之一以上,这是因为,混合蜂群可从根本上解决分群和采蜜的矛盾。采用此法时,为防止外勤蜂回原巢而使子脾受寒,应适当多抖一些青幼年蜂到新组成的蜂群中来。这种方法组成的无王群,一般比较容易接受新王。在临近大流蜜期和正值大流蜜期,若全场的蜂群都已发展成为强群,有些蜂群出现自然分蜂征兆,则宜采用此法。

4.补强交尾群法经过短期观察,已交尾产卵的新蜂王若产卵性能良好,则可用强群中的青幼年蜂和正在出房的子脾,将该蜂王所在的交尾群逐渐补强,使其在短时间内发展成强群投入生产。此法应在不影响强群自身发展的前提下进行,优点是既可充分利用强群的哺育和新蜂王的产卵力,而不致影响强群的正常发展,还可在短期内获得一定数量的新蜂群以扩大生产规模。

不论采用何法分蜂,新分群的群势一般较弱,调解巢温、育虫、采集、防卫等能力较差,因此要加强管理。必要时应采取补饲、遮阴、防盗等辅助措施,使新蜂王充分发挥其产卵性能,以加速新分群的发展。

本文标题:中蜂分蜂方法技巧视频 中蜂分蜂方法技巧图解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54247.html

上一篇:红掌叶子特别多怎么处理好 红掌叶子特别多怎么处理掉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