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蟥怎样养殖 蚂蟥的养殖技术
蚂蟥怎么养殖
养殖蚂蟥,最好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建造池困伏运塘,投放蚂蟥的时间适宜在早春时节,蚂蟥品种要求体型大和产量高,饲养时可以投喂螺蛳、蚯蚓、昆虫幼虫和动物血等,还需要注意水质清洁,高温季节需要经常换水。
蚂蟥的养殖方法
1、场地建造
想要养殖蚂蟥,那么首先需要建造养殖场地,一般最好在避风向阳、排灌方便的地块建造最好,池梗高1.8米,水深1米,池对角需要设置进水口和排水口,池底还可以放一些石块和树枝,便于蚂蟥栖息繁殖。
2、投种放养
养殖蚂蟥的时候,最好选择体型大和产量高的品种,因为蚂蟥喜欢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所以根据它的习性来看,一般最好在早春的时候投放养殖最好,这样到了10月份左右,蚂蟥就可以出售了。
3、饵料饲喂
蚂蟥的生长需要有充足的食物来源,养殖的时候,可以在池塘里面投喂螺蛳、蚯蚓和昆虫幼虫来供蚂蟥食用,还可以投喂一些动物血,注意每次饲喂之后,需要及时清除残渣,以免这些残渣污染水质。
4、水厅态质要求
蚂蟥对于水质的要求不是很严格,但是人工养殖的时候,需要保证水质清洁,还需要在水中放置增氧设备,这样蚂蟥才能健康生长,水温在15-30℃之间最好汪梁,夏季高温的时候,要经常换水,以免水中有大量病菌产生。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
水蛭的养殖方法和技术如下:
一、建设饲养池
1、对池塘、沟渠进行改造,以便当作养殖水蛭的饲养池,若要人工建造,桐带顷则饲养池的高度应为2米左右,宽度为3米左右,水深为1米左右,长度不限。
2、饲养池的排水口、进水口要用网布做成护栏,避免水蛭逃跑。
二、养殖要求
1、养殖期间,每亩饲养池可投放幼水蛭8万条左右,种水蛭可投放20公斤左右。
2、池塘底部要放置一些树枝、石块,同时还要种植适量的水上植被,比如水草、蒲草、莲藕、茭白等,以便为水蛭提供栖息、产卵、遮阳场所,为水蛭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3、饲养池中可以泼洒一些局陆粪水,这样既能调节水质、培养浮游生物,又能增加池塘底部的腐殖质含量,利于水蛭生长。
三、日常管理
1、养殖期间应控制好水质,禁止在池塘的进水口处使用农药、化工品,避免水源受到行橡污染。
2、水温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温度过低的井水不宜用来养殖水蛭。若使用泉水,则要等水温上升后才能放入池塘(碱性过重的泉水也不能用来养殖水蛭)。
3、进入夏季后需密切关注水温的变化,若水温过高,则水蛭的生长会受到影响。太阳直射水面时会导致水温上升,建议在池塘旁边种植一些遮阴植物,并增加换水次数,使水温保持在15-30℃。
四、饲料管理
1、养殖期间,可投喂贝类、草虾、螺类、动物血液等,投喂量不宜过多。
2、每100平方米水面可投放5公斤左右的田螺,每周可向池塘内投放带有禽畜血块(不用添加食盐)的木块,血块的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天。
五、繁殖管理
1、水蛭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和繁殖能力,5月份初至9月份是它们的产卵期,卵经过20天左右便可孵化。幼水蛭在饲养得当、营养充足、水质较好的条件下每个月可增长2厘米左右,到了秋季便可变为成蛭。
2、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水蛭通常会在5月份初开始产卵茧(5月份中旬为繁殖高峰期),一直持续到6月份中旬,产卵茧期间要保持安静,不可在岸边走动或发出震动声,否则正在产卵茧的水蛭会受惊逃离,导致繁殖失败。
3、水蛭产下卵茧后可收取至其他池内进行养殖(或加工),繁殖池兼作孵化池,让卵茧在穴道内自然孵化。卵茧产出后大概经过11-15天便可孵出幼蛭,刚孵化的幼蛭与成体较相似,颜色多为软木黄色,体背部的两侧各排列7条细纵纹,颜色多为紫灰色。
怎样养殖蚂蟥 养殖蚂蟥的6种方法
1、选址建池:蚂蝗养殖场需要选择背风向阳,避风之处,还需要排灌方便,阳光充足的地方修建养殖场。蚂蝗养殖池的宽度3米,深1-1.2来,长度可根据场地大小而定。养殖池最好用水泥磨平,这样防漏水也便于养殖管理。池对角设进、排水口,池底要北高南低,以利于排灌。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蚂蝗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蚂蝗栖息。2、水源要求:养殖蚂蝗还需要有适合的水源,水源好坏直接影响蚂蝗生存,发育和繁殖。相比野生蚂蝗来说,人工养殖的蚂蝗密度就大多了,在饲养过程中需要经常换水井防止化肥、农药的污染。尤其是7—8月的高温季节,更要保证进出水口畅通,水质清新和要有一定的容氧量。
3、种蛭的选择:种蛭要求个体肥大,以每条12克以上为好,要求活动力较强,体表光滑,颜色鲜艳无伤痕,放养密度为每亩20—25公斤(2000—2500条)。种水蛭的品种根据各地情况来选择。
4、蚂蝗孵化:蚂蝗一般在11℃以上可以繁殖产卵,经16—25日孵出幼蛭。产卵期池塘附近要保持安静。以免惊动产卵油蚂蝗,造成空卵茧。孵化期避免在平台上走动,以兔踩破卵茧。孵出的幼蛭3天后可自行采食河蚌、螺蛳的血液,因此要投放充足的饲料,租宽一般为每千条蚂蝗投放20公斤螺蛳、河蚌,每星期投喂一次禽畜的血块,供其自由采食。但要注意随时清理血渣及其他剩余食物,以保持水质的清洁。
5、蚂蝗越冬:蚂蝗的耐寒能力较强,一般不易被冻死。自然条件下,气温低于10℃时就会停止摄食,钻入泥中越冬。人工养殖可在池塘四周遮盖稻草等物保暖,协助蚂蝗自然越冬。这种方法省时省力,适合大面积商宴陆品蚂蝗养殖。也可以将育种蚂蝗集中在塑料薄膜棚内越冬,半月投喂一次饲料,这种方法可使蚂蝗正常生长和活动,待温度稍有回升,即可交配产卵。
6、蚂蝗天敌与疾病防治:蚂蝗养殖要注意它们的天敌,田鼠、蛙类、黄鼠狼、蛇等弊祥亮都是蚂蝗的天敌,它们的抵御能力比较弱,软体动物都这样。可采用徽电网防治及工具诱捕。蚂蝗养殖生病比较少,蚂蝗的生命力较强,基本无疾病,关键是水源要好。只要水源不被化肥、农药及盐碱性溶液污染,保持进出水口通畅,食物新鲜,及时清除饲料残留物,经常换水就能养好蚂蝗,反之则可能会发生皮肤病和肠道病。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