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草鱼养殖病害防治方法有哪些 池塘草鱼养殖病害防治方法视频
草鱼需要什么样的池塘条件 池塘草鱼养殖技术
草鱼养殖是一个在很多地区都很常见的养殖项目,但草鱼自身病害较多,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所以草鱼养殖还是有一定的技术要求的,下面我们了解一下草悄灶陪鱼需要什么样的池塘条件,池塘草鱼养殖技术的关键在哪里。
一、草鱼养殖的池塘条件
1、池塘条件
要求池塘远离污染源,面积5~10亩,池底平坦,底质最好为壤土,稍有渗漏为佳,底泥10~20厘米,水深2米左右。每口池塘应配备3千瓦叶轮机式增氧机一台,4寸水泵一台,以备及时换水与增氧。
2、清污消毒
草鱼自身病害较多,池塘更易爆发流行病。同时消除杂鱼是保障草鱼正常摄食、节约饲料的重要举措。具体做法是在干塘情况下(积水5~10厘米)亩用生石灰100千克化浆全池泼洒,或亩用漂白粉10千克温水溶解后全池泼洒,做到不留死角死面,彻底杀灭致病细菌。
3、水质要求
池塘水质要求ph值为7.5~8.5,养殖盛期(6~9月份)池水透明度保持在30厘米左右,有机物耗氧量为18~20毫克/升。
二、草鱼的苗种放养要求
1、苗启蠢种选择
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重100克左右的个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
草鱼种一般亩放养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克至500克鲢鱼种100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另外,鱼种入池前,应注意体表消毒。
三、草鱼的饲料搭配配方
1、稻草50%、米糠25%、豆饼25%,每100公斤上述混合料中另加面粉下脚料10公斤作粘合剂,饲料的粗蛋白含量23.35%,饵料系数2.8,投喂规格为每尾0.05公斤左右。
2、稻草50%、米糠22.5%、麸皮5%、豆饼15%、鱼粉5%、骨粉1%、辩行食盐0.5%、维生素添加剂1%,饲料的粗蛋白含量18.78%,料系数2.4。
3、面粉30%、米糠8%、麸皮38%、豆饼10%、鱼粉10%、酵母粉2%、预混料2%,饲料系数1.9,如另加喂青饲料饲料系数为2.2。
4、面粉30%、鱼粉10%、豆饼粉15%、麸皮25%、米糠20%,在基础饲粮总量不变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另添加红薯粉12%、食盐0.5%、生长素2%、磷酸氢钙2%,饲料系数4.8。
养殖草鱼方法 草鱼怎么养殖
1、苗种选择
草鱼种应选择体色金黄,外表无伤,活泼健壮,重100克左右的个体。同时,由于草鱼出血、肠炎陵拿两大病均易感染当年鱼种,在苗种选择上应以2龄苗种为佳。
2、鱼种放养
草鱼种一般亩放养尺穗搭800~1000尾,搭配个体规格为250克至500克鲢族铅鱼种100尾,不搭配或少搭配鲤鱼,以避免与草鱼抢食。另外,鱼种入池前,应注意体表消毒。
3、饲料投喂
以投喂颗粒饲料为主,饲料蛋白质含量在28~32%,辅投青绿饲料,一般每天投喂2次,以2小时内吃完、草鱼摄食8成饱为宜,连续投喂颗粒饲料一段时间后,应停喂颗粒饲料1周,间隔期内投喂原粮饲料。
4、水质管理
正确使用增氧机,6~10月晴天无风天气,每天下午1~3时开机增氧2小时,凌晨适时增氧。连续阴天应提早增氧。适时向池塘加注新水,采取“小排小进、多次换水”的办法逐步调控水质。6~9月,每隔3~5天加注新水1次。
5、病害防治
采用“前粗后精、精青结合”的方式投喂,控制草鱼肝胆综合症发生,草鱼常见病有赤皮病、烂鳃病、肠炎病,一般采取内服外泼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外泼主要以漂白粉、二氧化氯等消毒剂为主,连用3天。
6、适时捕捞
适时将大规格成鱼起捕上市是草鱼高产养殖的重要措施,主要目的是降低池塘水体的载鱼量,促进后期池鱼快速生长,一般于7月底起捕1次,在清晨水温较低时起捕。
养殖草鱼有那些病要预防
草鱼防病养殖方法一、用生石灰消毒每年冬末或初春进行干池塘清塘消毒,清除池塘内的各种杂物,修补堤岸,然后注入新水至淹没整池底,把已准备好的石灰(必须用刚出窑的块状生石灰)装入土箕浸入池水中迅速移动浸洗至全银告蠢池,按每亩用量不少于250kg,一次性全部浸洗完毕。浸洗完毕后,随即用耙子在全池耙动使池内淤泥充分与石灰水混和。用这种消毒方法,养殖池基本无发生草鱼。“四病”,甚至连锚头蚤、鱼虱等寄生虫也很少见,取得了良好的预防鱼病的友枯效果。
二、养鱼先养水。池塘水质的好坏不仅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同时也是鱼病是否发生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把培养好水质贯穿到整个养殖过程。通常要把水质维持在饵料生物丰富、致病因子较低、溶氧适宜的状态下。为此就必须坚持早、晚不少二次的巡塘观察,对池塘的各种情况全面准确的掌握好,才能通过人为的办法采取相应的调节措施,使鱼处于良好的生活环境,保持其旺盛食欲和健壮的抗病体质。
三、好种半年粮。健壮无病的苗种同样是养鱼丰产的基础条件。要选择头小体胖、肤色光亮一致、鳞片鳍条完整无损、鳃丝无缺的健康鱼种。严格控制带病鱼种的入池。大部分渔农喜欢到市场上购买草鱼种。冬季及初春季节由于气温低,有些已是带病而处于潜伏阶段的鱼种尚未流行发病,而无经验的人不易识别,所以极容易把带病鱼种购回。然而随着春季、夏季气温上升,鱼病随即流行起来。因此,要尽可能的配备苗种培育基地,做到就地自给。
四、要防病从口入。保证饵料的新鲜洁净是把好病从口入的主要渠道。草鱼食量大、食性广,只要是鲜嫩无毒无异味的水旱牧草均可食用。坚持做到定时、定位、定量。让鱼吃饱吃好不留剩饵,不投喂霉变和不新鲜的饵料,遇锋陪上突发情况,鱼的食量也会随之变化,灵活掌握适时增减。
五、防泛塘。夏季高温经常有雷阵雨,使池塘水分层,极易引起泛塘。在泛塘前都会有些前兆,如在短时间内,池塘水色突然混浊,透明度变小;池底许多块状残渣浮出水面;鱼的食量突然减少或者停止,并伴有许多野杂鱼出现在池塘四周的表层而且轻度浮头等,这些现象就表明池水已经缺氧,这时就应及时加注清新水。严重的泛塘可以使全池塘的鱼损失达90%以上。泛塘通常会发生在后半夜至早晨。所以一定要认真观察,防范于未然。
六、适时轮捕。由于投放鱼苗规格不同及生长速度的差异,所以在一年的养殖周期内至少要做到3~5次轮捕。捕大留小,把已达到商品规格的大鱼捕出,既能回收资金、供给市场,又能有效的降低池塘鱼的密度,改善池内存鱼的生活环境,增强鱼的抗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