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蚯蚓基料制作方法视频 蚯蚓基料制作方法有哪些

时间:2023-09-17 07:16:14 浏览量:

怎样调配蚯蚓基料

蚯蚓饲料及基料的配制
蚯蚓的养殖成功与失败,饲养基制作的好坏起着关键的决定性作用,饲养基是蚯蚓
养殖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关键,蚯蚓繁殖的快慢,很大程度上决定于饲养基的质量。
蚯蚓养殖有“基料”和“饲料”之分。基料是蚯蚓生活的基础之料,它是蚯蚓的
栖身之所,又是蚯蚓的取食之地。因此,基料要求发酵腐熟,适口性好,具有细、
烂、软、无酸臭、氨气等刺激性异味,营养丰富、易消化等特点。合格的饲养基料
松散不板结,干湿度适中,无白蘑菌丝等。饲料即制作基料所用的各种动物粪便和
各种植物茎叶、秸秆,以及能直接饲喂蚯蚓的,为蚓床直接添加的能源和营养饲料。
如:烂瓜果、洗鱼水,鱼内脏等甜、腥味等蚯蚓喜食之物。第一节饲料的种类
蚯蚓的饲料十分广泛,大致可分为以下三类:一是动物饲料;二是植物性饲料:
三是垃圾性饲料。以下逐一介绍。1、动物性饲料:即牛粪、马粪、猪粪、鸡粪
等各种畜禽粪便。在各种畜禽粪便中,鸡、鸭、羊、兔等粪便属氮素饲料,在配制
饲养基时不宜超过粪料的四分之一,氮、碳适中的饲料对蚯蚓生长发育有利。
2、植物性饲料:即玉米、小麦、水稻等农作物秸秆,各种野草、树叶等均可配制
饲养基,都是蚯蚓较好的植物性饲料。3、垃圾性饲料:即指城市生活垃圾中的
烂菜叶、烂水果、西瓜睁蚂皮、烂西红柿、废纸及一些工业废弃物,如:糖渣、糠醛渣、
酒糟、啤酒渣、锯沫(木屑,属碳性饲料)均属蚯蚓垃圾性饲料。第二节饲料的配制
各种饲料经过合理配制才能形成氮碳比例合理,营养丰富而且全面的,有利于蚯蚓生长、
繁殖的高效饲料或饲养基。以北星2号、大平2号蚯蚓为例,其饲料、饲养基的氮碳比在
20—30之间,饲料中蛋白质不可过高,因蛋白质分解时会产生恶臭气味,口感不好,影响
蚯蚓采食,给蚯蚓的生长和繁殖造成不良影响。配制饲养基时,鸡、鸭、羊、兔粪便等氮素
饲料,不宜单独使用,不能超过畜禽类粪便的四分之一,否则氮素饲料成分超标,会产生
大量臭味和氨气,不利于蚯蚓采食,影响蚯蚓的生长和繁殖。必须搭配碳素饲料,如:木屑、
杂草、树叶等。饲料搭配的原则是:氮碳比例合理,使氮碳比调整在20—30之间。一般配制
原则数据为:粪料60%,草料40%,鸡、鸭、羊、兔粪便等氮素饲料少于其它粪料,以不超过
四分之一为准,饲料品种尽量多样化。蚯蚓是杂食性动物,要求有营养丰富而全面的有机物质,
蚯蚓的生长繁殖需要大量的氮素营养,但蛋白质又不能过高,超标反而有害。第三节基料的
堆制与发酵基料是蚯蚓生活的基础之料,也是蚯蚓的栖身场所,又是蚯蚓的取食基地,所以
堆制饲养基时要合理的搭配和严格的发酵,使基料彻底腐熟,适口性好。具有细、烂、软、
无酸臭、氨气等刺激性气味,营养丰富,易消化等特点。合格的基料松软不板睁链结,干湿度适中,
无白蘑菇菌丝,基料的堆制方法如下:用各种畜禽粪便(粪便料)60%,用各种植物秸秆杂草、
树叶(草料)40%,鸡、鸭、羊、兔等粪便(氮素饲料)不宜单独使用,不宜超过各种畜禽粪料
的四分之一。草料须切成3—4寸长短,干粪及工业废渣等块状物应大致拍散(有毒物质不能使用)。
然后堆制,先铺草料后铺粪料,草料每层20厘米,粪料每层厚10厘米,堆制6—8层约悉早孙1米高左右,
长度宽度不限,料堆松散,不要压的太实。做成圆形或方形的料堆后,用洒水桶在料堆上慢慢喷水,
直到四周有水流出停止,用稀泥封好或用塑料布覆盖。料堆一般在第二天开始升温,4—5天后温度
可升到60℃以上,冬季早晚可见“冒白烟”。10天后进行翻堆,第二次重新制堆。即上层翻到下层,
四边的翻到中间。把料抖散,把粪料和草料拌匀。发现有白蘑菇菌丝说明堆料过干,需加水调制。
10天后再翻堆,进行第三次重新制堆,基料经过一个月的堆制发酵即可腐熟。这三次制堆共一个
月的堆腐过程是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是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①、
前熟期(糖料分解期):基料堆制好喷水,3—4天里面的碳水化合物、糖类、氨基酸被高温微
生物利用,温度上升到60℃以上,大约10天左右温度下降。前熟期(糖类分解期)即可完成。
此时可翻堆进行第二次制堆。②、纤维素分解期:第二次制堆后添加水分,使水分保持在
60—70%之间,纤维细菌开始分解纤维素,10天后即可完成。此时可再次翻堆,进行第三次
制堆。③、后熟期(木质素分解期):第三次制堆后,加水封堆开始进行木质素分解,
主要是蘑菇菌参与分解。发酵物质为黑褐色细片,木质素被分解。在发酵的过程中,各种
微生物交互出现、死亡,这时微生物逐渐减少,微生物遗体也是蚯蚓的好饲料,这时基料
的全部发酵过程已经完成。这时就可以进行饲养基的鉴定和试投。饲养基腐熟标准是:
黑褐色、无臭味、质地松软、不粘滞,PH值在5.5—7.5之间。饲养基投放时,为了稳妥
起见,可用20—30条蚯蚓作小区试验。投放一天后进去的蚯蚓无异常反应,说明基料已经
泡制成功,如发现蚯蚓有死亡、逃跑、身体萎缩或肿胀等现象就不能使用,应查明原因或
重新发酵。如来不及发酵,也可以在蚓床的基料上再加一层腐殖质丰富的菜园土或山林土
等肥沃的土壤为缓冲带,将蚯蚓放入缓冲带中,等到蚯蚓能适应时,并已有绝大多数已进入
下层的基料时,再将缓冲带撤去。

如何加工蚯蚓基料?

首先要选数源好制作基料的材料,如牲畜粪便、庄稼茎叶等。然后按一定比例堆置好,边堆边浇水,直到底部有敬毕纯水流出,用塑料布盖好亮咐,密封。半个月后翻堆,再发酵。一个月左右即可。

蚯蚓做饲料

是优质蛋白饲料,但往往伴随着一种难以去除的臭味,因畜禽不太愿进食,推广有一定难度。近年,推出一种生产无臭味蚯蚓饲料的新工艺,值得参考。
  无臭味蚯蚓饲料的生产原理是,将油脂放进容器内加热,投入蚯蚓原料至高温油脂中,在容器压力较则御誉低的情况下,蛋白质脱水,并产生热凝固现象。然后使油分离,再用溶剂抽出残存油,分离出蚯蚓,粉碎后即得调料产品。
  具体实施时,先把1000升动物油或菜油、等装进一个带有搅拌浆的4.5立方厘米容积的容器中,加热到120℃左右。随即投入2000千克表面无水分的蚯蚓原料,抽取容器内空气使压力降低到660毫米汞柱。同时,在原料温度维持在90℃左右条件下搅拌15分钟。
  通过高热油温作用,油中蚯蚓一边均匀受热,脱除体内水分,含水量减至6%左右,一边体内的动物胶及其他蛋白质产生热凝固,、甲硫醇、、碳基化合物、氨等臭气成分——挥发出来,得以去除。在这一过程中,蚯蚓内各种、肌苷酸、鸟苷酸等营养成分依旧妥善保存,末受破坏。
  从加拆卜热容器中取出原料,通过压榨使油分离,至含油率达8%左右,再用正已烷抽出残存油脂。将所得固态物质粉碎,便成为无臭味的饲孙段料。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蚯蚓表面附有水分,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蚯蚓体内动物胶会溶入水内,使油难以压榨分离。
  与过去采用的外部加热干燥方法相比,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蛋白质不致溶于水或油脂,其品质也不受影响,水分在减压加热时完全蒸发,不发生恶臭,压榨操作后绝大部分油脂能得到回收,反复使用。所得蚯蚓饲料的蛋白质含量因无流失而提高12%~14%,氨浓度则下降到原先0.3%左右,臭味几乎全部消除。

本文标题:蚯蚓基料制作方法视频 蚯蚓基料制作方法有哪些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49429.html

上一篇:养翡翠的最佳方法 养翡翠的方法有哪些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