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对虾养殖技术方法 淡水对虾养殖方法视频
时间:2023-09-17 00:47:52 浏览量: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
淡水对虾养殖技术是指在淡水环境中养殖对虾的一种技术方法。该技术要点包括水质管理、饲料喂养、疾病防控和养殖环境控制等方面。首先,水质管理是淡水对虾养殖的关键。合理调控水温、pH值、溶解氧和氨氮等水质参数,保持搜胡此良好的水质环境,有利于对虾的生长和健康。其次,饲料喂养是养殖对虾的重要环节。根据对虾的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适宜的饲料种类和投喂量,确保对虾得到充分的营养,促进做明其生长发育。此外,疾病防控是不可忽视的一项工作。加强疾病监测,做好疫病的预防与治疗,采取合理的疫苗接种和药物防治措施,确保对虾世迅养殖的健康稳定。最后,养殖环境控制也是影响对虾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合理规划养殖池塘的设计和布局,控制光照、水流和水位等环境因素,创造适宜的养殖环境,提高对虾的生长和产量。淡水虾养殖 淡水虾怎么养殖
1、建立池塘。养殖淡水虾时,需要在淡水水源充足且无污染的地方建立池塘,且池塘的面积要在3亩至5亩之间,水深要在1.5-2.米之间,然后往池塘中施加腐熟的家畜粪便,或者尿素,促进浮游生物和浮游植物繁殖生长,为淡水虾提供食物。2、投放虾苗。养殖淡水虾时,需要在水温稳定在18-20度时,将虾苗放入到水中,且每亩池塘中能放3万至4万只虾苗,改迟而且要在池塘中混养白鲢鱼,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并且淡水虾可吃食白鲢鱼的粪便。
3、饲喂管理。淡水虾在投放的1个月内,不需要给其投喂饲料,可以让淡水虾捕食池塘中的浮游生物绝吵为生,等待一个月后,即可给淡水虾投喂小鱼、螺蚌肉、贝肉等饲料,并且要每天投饵2-3次,保证淡水虾食物充足。
4、饲养方法。饲养淡水虾时,需要在虾苗投放10天后,每周加水10-15厘米,有利于虾苗快速生长,而且在环境温度高于30度时,需要每天换水20-30厘米,提高水中的含氧量,并且要每隔半个月并歼侍向池塘里泼洒一次生石灰,避免淡水虾感染疾病。
淡水怎样养对虾
池塘条件:对虾养殖场要建立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虾苗放养:虾苗长到2厘米后,投放在养殖池中。投喂频率:放苗后半个月每天投喂4次,之后不断增加喂食量。水质管理:每隔4-5天换20%的水。
对虾旅隐在樱谨淡水中的养殖方法
1、池塘条件
养殖对虾,要将养殖场建立在地势开阔、排水方便的位置,面积大概为2-3亩,水深2米左右,在虾苗投放前留50厘米水,每亩用生石灰110公斤和茶粕32公斤清理池塘。
2、虾苗放养
对虾虾苗在投放之前,要进行淡化处理,等到虾苗长到2厘米后,投放在养殖池中,放养时间可以选在傍晚或晴天,并且放养的前一天需打开增氧机增氧,水温保持在20℃以上。
3、投喂频率
喂养脊镇基对虾时,要遵守定时定量、定点定质、少量多投、具体调整的原则,在养殖池中设置3-4个食台,放苗后半个月每天投喂4次,之后不断增加喂食量,促进对虾的生长。
4、水质管理
对虾虾苗虽然是淡化虾苗,但依然具有海水习性,因此要在放苗前朝池中加入50ppm生盐,在放养一周期间,保持50厘米水位,之后每天增加5厘米,直到水深达到160厘米左右,并且每隔4-5天换20%的水。
上一篇:绿萝叶子发黑枯萎像烧焦怎么办 绿萝叶子发黄枯萎怎么补救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