鳝鱼野生和养殖的区别是什么 鳝鱼野生和养殖的区别在哪
野生黄蟮与家养黄鳝的养殖有什么区别吗?
区别如下:
1、野生黄鳝生活在河道或池塘中要建一个家就必须打一个很深的洞,深到在天气干旱时也能存活下去,所以野生蚂脊黄鳝的头比养殖黄鳝的尖。
2、野生的黄鳝尾部细而长且尖,家养的黄鳝尾部粗而短,甚至扁而闷搭渗秃。黄鳝的尾巴,自己用手指去碰野生黄鳝的尾巴,野生黄鳝的尾巴会在自己手指上缠绕。养殖的黄鳝则不会。
3、色,枝嫌野生的色较深。味,野生的泥腥味较重。
野生黄鳝鱼养殖黄鱼鳝有什么区别
野生黄鳝和养殖黄鳝的区别饲养的黄鳝尾部扁宽,头宽大不尖教平,野生则相反尾部尖滑,头部混圆尖状,其原因饲养靠水养,发育快运动少,野生鳝泥生,运动大喜钻泥洞,体型教匀,生长速度慢,一般比较小。
区别野生黄鳝和养殖黄鳝的方法
眼观:
1,看花纹和斑点,饲养鳝鱼肚皮通体呈黄色或橘黄色,肚皮两边没斑点或斑点很浅,身上的花纹也不深,而野生鳝鱼色泽呈现青黄色或橘黄色,肚皮两边和身上的花纹和斑点大而深,
2,看血液,饲养鳝鱼劈开以后血呈粉红色,量少,像水一样清。野生鳝鱼劈开以后血液呈深红或暗红色,粘稠,量多。手触:野生鳝鱼肌肉发达,握在手里感觉它的力量很大,而饲养鳝鱼肌肉松散,感觉有气无力。
口感:野生鳝鱼肉质紧实,口感坚韧,有嚼头,并具有一种特有的鲜甜和香味。饲养鳝鱼肉质疏松,回酸,有一股怪味。
野生黄鳝的介绍
野生黄鳝形态特征
鳝鱼体长约20.70公分(8.28寸),无鳞或具很小鳞片,背、臀鳍很低且衫核绕过尾端相连续,鳃通常仅于喉部有一外鳃孔。前段管状,至尾渐侧扁,尾端扁细。全体裸露无鳞,头大,锥形,吻尖。
口大,端位,上颌稍突出,一些种类的鳃本身很小,依靠通过喉部或肠的黏膜吸入的氧进行呼吸。体细长呈蛇形,体前圆后部侧扁,尾尖细,头长而圆。
上下颌及口源塌山盖骨上都有细齿。眼小,为一薄皮所覆盖。左右鳃孔于腹面合而为一,呈“V”字形。鳃膜连于鳃峡。体表一般有润滑液体,方便逃逸,无鳞。
无胸鳍和腹鳍;背鳍和臀鳍退化仅留皮褶,无软刺,都与尾鳍相联合。生活时体呈大多是黄褐色、微黄或橙黄,有深灰色斑点,也有少许鳝鱼是白色,俗称“白鳝”。
野生黄鳝生活习性
黄鳝为热带及暖温带鱼类,营底栖生活的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
日间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
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鳃不发达,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
黄鳝是以各种小动物为食的杂食性鱼类,性贪,夏季摄食最为旺盛,寒冷季节可长期不食,而不至死亡。
黄鳝一般活动于春、夏、秋三季。喜栖息于池塘、小河、稻田埂边的泥洞和石缝中。到冬天深居洞中冬眠。
春雹中季,黄鳝经过一冬的潜伏,体力消耗过大,需要大量进食,所以春季是钓黄鳝的大好时期。
夏季,气候炎热,黄鳝纷纷出洞钻在水草、石缝中、枯树底下“乘凉”,也易钓。
秋季,黄鳝开始进洞,不易上钩。
养殖黄鳝的介绍
我国的黄鳝养殖经历了20年左右的摸索发展,其间曾经采用过水泥池养鳝、池塘养鳝、稻田养鳝、网箱养鳝等多种方式。水泥池养鳝又分为水泥池有土养殖和水泥池无土养殖,而水泥池无土养殖又分为流水无土养殖和静水无土养殖两种。在网箱养殖中,实际上又有浮式网箱养殖、固定式网箱养殖、有土网箱养殖(俗称“土池”)这三种方式。经众多养鳝者实践证明,目前较好的养殖方式为水泥池静水无土养殖和网箱养殖两种方式。
判断野生鳝鱼最简单的方法,野生鳝鱼和养殖鳝鱼的区别
1、活力:野生鳝鱼有活力,把它抓在手中后可感受到明显的挣扎力,人工养殖的鳝鱼的活力较差,挣扎力度不如前者。2、手感:野生鳝鱼的体表上有较多的粘液,抓在手中时感觉很滑,人工养殖的鳝鱼因为体型较肥,所以抓起来时较软绵。3、血液:野生鳝鱼的血液一般呈深红或暗红色,人工养殖的团消鳝鱼其血液一般呈粉红色。
一、判断野生鳝鱼最简单的方法,野生鳝鱼和养殖鳝鱼的区别
1、活力
(1)野生鳝鱼:有活力,将其抓在手中时,能感觉到明显在挣扎。
(2)养殖鳝鱼:活力较差,抓在手中时,挣脱的力度不如野生鳝鱼。
2、手感
(1)野生鳝鱼:体表上的粘液较多,抓在手时感觉很滑。
(2)养殖鳝鱼:体型普遍较肥,用手抓后感觉软绵绵。
3、血液
(1)野生鳝鱼:血液一般呈深红或暗红色且粘稠,而且血液量多。
(2)养殖鳝鱼:血液一般呈粉红色,血液量少。
4、尾巴
(1)野生鳝鱼:塌纳知用手触碰尾巴后,它的尾巴会缠绕在手指上。
(2)茄和养殖鳝鱼:用手触碰它的尾巴,一般不会缠绕在手指上。
5、体色
(1)野生鳝鱼:体色一般为青黄色或橘黄色。
(2)养殖鳝鱼:体色一般呈黄色或橘黄色。
6、胆量
(1)野生鳝鱼:胆量较小,怕生,若遇到人则会往水底钻。
(2)养殖鳝鱼:胆量较大,比较不怕生。
7、肉质
(1)野生鳝鱼:肉质紧致,有嚼头。
(2)养殖鳝鱼:肉质疏松,味道相对较差。
二、鳝鱼怎么养
1、建造池塘
(1)以用流水养殖鳝鱼为例,一般养殖池的面积为30-80平方米。
(2)池壁高80-100cm,并在对角处设进水口和出水口,装好防逃设备。
2、堆土
可在养殖池中堆若干条土畦作为蚓床,土畦一般宽1.5m,厚25cm,畦与畦间的距离为20cm作水道,四周水道与池壁也需保持20cm。要求:用含有丰富有机质的壤土进行堆土。
3、培养蚯蚓
(1)堆土完成后,将池中的水深保持在5-10cm,接着每平方米土面积放入太平2号蚯蚓种2.5-3kg,并在畦面上铺厚4-5cm的牛粪,使蚯蚓繁殖。
(2)以后每隔3-4天,便可刮去上层被蚯蚓吃过的牛粪,然后每平方米重新加铺新的发酵过的牛粪4-5kg,一般经过14天左右后,等蚯蚓大量繁殖时便可放养鳝种。
4、放养
放养密度需要根据鳝种的规格而定,一般按照整个养殖池的面积来算,每平方米放养规格为40尾/kg的鳝种3-4kg,在放养前需用食盐水对鳝种进行消毒。
5、日常管理
(1)放养鳝种后,需将水深保持10cm左右并一直保持微流水。
(2)以后每3-4天把畦面牛粪刮去一层,然后每平方米加4-5kg发酵过的新牛粪,保证蚯蚓能不断繁殖,让鳝鱼自己去土中取食,一般可以不再投饲其他饲料。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