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穆棱林蛙养殖网官网 伊春林蛙养殖

时间:2023-09-16 14:05:04 浏览量:

林蛙怎么养,林蛙是癞蛤蟆吗

1、场地搭建:场地搭建要做好地点的选择,尽量选在地势高、有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养殖场地的边缘要有防逃设施,顶部要有遮蔽设施,内部要种植适量树木和植物。2、饲养管理:要准备好充足的饲料,比如和蝇蛆。3、养殖管理:既要控制好养殖密度和蛙卵的投放数量,又要做好养殖场地的增湿工作。其中的每平米的养殖密度不能高于2000,场地的湿度要高于70%。

一、林蛙怎么养

1、场地搭建

林蛙适合生活在光照充足、湿润凉爽的环境中,对于养殖环境的要求不高,闲散的空地如隐就能搭建养殖场地。养殖场地要选在地势高、有水源、排水方便的地方。养殖场地要围1个高答橡岩度约1.5米的防逃网和1个防鸟网,场地的顶部要做好遮清御避,场地中适当种植一些树木或植物,并挖掘几个水位在30cm-40cm左右小池塘,给林蛙产卵和孵化提供场地。

2、饲料管理

蝌蚪孵化后50天左右就能变成幼蛙,幼蛙的食物主要是小虫类,比如小虫,蚊蝇、黄粉虫、蝇蛆等,到了适宜的时期,林蛙会自行捕食。将虫类撒在地面上,给林蛙提供的充足的饲料,目前的饲料一般用自行培育黄粉虫和蝇蛆。

3、养殖管理

(1)林蛙蛙卵的投放时间一般在在每年的4月,将蛙卵投放在养殖池中,数量要充足。蛙卵孵化后要注意林蛙的养殖密度,每平米不要超过2000。在蛙卵的孵化期,要保证水质的清新,一旦水质出现问题,就要及时换水。同时要注意养殖场地的卫生环境,做好孵化池的消毒工作,使用或其他药剂时,要等毒性消除后,再开始孵化,避免药物残留伤害到幼蛙。

(2)等到幼蛙变态后,要将其引入养殖场地中饲养。控制好养殖场地的温度和湿度,湿度要维持在70%以上,湿度充足林蛙才能正常呼吸,养殖场地要安装喷灌设施,做好养殖场地的增湿工作。

二、林蛙是癞蛤蟆吗

林蛙不是癞蛤蟆。林蛙是欧洲林蛙的中国亚种,也叫哈士蟆,属于滑体亚纲新蛙亚目林蛙属,在我国北部分布较多。癞蛤蟆也叫为,是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蟾蜍科,体表有。

养殖林蛙,生存环境需要注意哪些呢?

我国(陵坦别名哈什蚂)是一种宝贵的。雌性林蛙的称“牛蛙油”,是珍贵的滋补养生健壮品。我国林蛙肉质鲜嫩,美味可口,不但是大家酒席上的美食佳肴,并且蛙油及林蛙系列产品在世界各国销售市场也是需求量很高,备受客户亲睐。

两年来的饲养实践经验证明,人工养殖林蛙是发家致富于山区地带、丘陵地带的一项低资金投入、高回报的高效率产业链,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一、封沟养蛙

我国林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夏天栖居在山林当中,营彻底陆栖日常生活。冬天水中过冬。因而务必对养蛙场所开展科学研究的调查和挑选。

(一)地貌、地形

养蛙场一般挑选两侧大山、正中间沟谷,即农户常说的“两山夹一沟”为最好是。假如宽敞,务必有150—200米之上的总宽。沟谷需要有总面积大而集中化的比较平整地区,以做为修建繁殖场的用处。山头绝对高度在100米之上,以缓坡为宜。

(二)山林

山林是林蛙最关键的生长发育地域,林蛙每一年大概有5个月上下的时间日常生活在山林内的。林蛙栖居的林型主要是大规模的阔叶树,针阔混交林。

山林的层级要适合,即灌木层要聚集,做到树干相互之间郁闭,林下光源较黯淡,灌木丛层要繁荣昌盛,以利于调整林下的光源与环境湿度:层和干枝枯叶层要挑选绿色植物繁茂,枯叶层偏厚的地区,便于为林蛙给予充足的食材和优良的栖居自然环境。

(三)水资源

水资源状况是挑选养蛙场的另一个关键标准。务必在枯水期时节有充裕的水量即养殖厂内有夏天不干枯、冬天常流水的一条或多中小江河,溪水以沙石或污泥为底,水量不适合过大,也不适合过小,一般宽1—3米,深0.3—0.5米为宜。

二、繁殖场的挑选与修建

(一)繁殖场的挑选

繁殖配汪芦场是林蛙繁育的场地,从生卵到变成幼蛙,都需要在繁殖场里进行。繁殖场应建在全部养蛙场的中心地段。挑选地势平坦、总面积大、朝阳的地区集中化修建,繁殖场规定距江河较近,能够引河流自流灌溉。土层以锁水特性好的粘土壤层为宜。繁殖场宜集中化不适合分散化,为了更好地便捷消防疏散蝌蚪,在沟谷较长的养殖厂,也可创建好多个繁殖场,按段喂养,保证繁育,就近原则散养。繁殖场距散养场最好是在2000米以内,以防长距离运送,导致蝌蚪身亡。

(二)繁殖场的修建

繁殖场主要是由生卵池、卵化池、喂养池、变态池四种养金鱼的鱼缸构成。前三种养金鱼的鱼缸应集中化修建,变态池应在养蛙内场有效遍布,温度较低的地域还应建了晒。

1、生卵池、卵化池、喂养池。为了更好地可以合理地运用繁殖场,便于管理,历经实验,这三种养金鱼的鱼缸可统一按喂养池规范修建。每一个养金鱼的鱼缸为20—40平米的正方形,深层为0.5米长,池埂下宽0.4—0.5米,上宽0.3—0.4米长,全部池埂呈梯状为宜。池中修建一个孔下50公分、深0.3公分上下的安全性坑避免池中停水,蝌蚪身亡,养金鱼的鱼缸应平排陈列修建,多列蓄水池中间要修建主水沟。每一个养金鱼的鱼缸都应具备顶角出、入水部位和同方向出、入水部位,便于依据不一样生产制造阶段采用不一样注水方式。

修建时要留意避免渗水,可以用污泥补缝,比较严重的可采用水池遮盖塑料薄膜的方式锁水,随后在水池表面埋下伏笔沙石,避免水池淤泥环境污染卵团。在一些温度较低的地域,应在繁殖场的上下游修建一个或好多个晒蓄水池,使河流先历经晒蓄水池提升温度后再引入繁育池里。晒蓄水池也依据地形修建,水深层在0.3—0.4米,总面积依据标准宜大宜小,以可以充裕供货繁育池自来水就可以。

2、变态池

变态池是蝌蚪变态成功的场地,亦具有消防疏散的功效。因而,变态池应在养蛙场近水处,分布培带均匀防止幼蛙进山时部分过大。变态池应尽可能修建在朝阳区小山坡下,由于春季温度低、阳坡较为适合幼蛙生长发育。变态池的总面积以25—30平米,池深层在50公分上下为宜。全部池形呈底锅形,即池梗有一定的倾斜度,以利于幼蛙出水出水进山,由于变态期蝌蚪吸气量大,需很多注水,维持氧气含量和水面的清理。因而,在修建变态池时应挑选存水的地区。

三、喂养方式

蝌蚪的喂养是立即关联到蝌蚪的成长发育和变态幼蛙的品质。

(一)铒料的类型及生产加工。铒料分精饲料和粗饲料。精饲料主要是玉米面粉、豆饼粉、等,粗饲料主要是各种各样绿色植物的嫩茎叶,如:蒲公英花、等(有害的以外)。精饲料的生产过程主要是把玉米面粉、豆饼、麸皮按3:1:1占比,适度生产加工入小量饲料,匀称混和,煮开成粘稠,制冷后喂养。粗饲料生产过程主要是将嫩茎叶生产加工成2—3公分的段儿,随后煮开制冷预留。

(二)鱼饵的推广。将煮开、制冷后的精饲料,推广在边沿的浅水,便于于蝌蚪吃料。推广方式:用一米长上下的蒿杆枝干等,把鱼饵粘在其上,推广到水里,让其飘浮在河面上,或是两边搭起固定不动,既有益于蝌蚪匀称吃料,又能提升精饲料使用率,避免环境污染水体。也可以用宽2公分、厚1公分、长1米长的窄木板,实际效果更好。

鱼饵的投喂量要依据蝌蚪的不一样生长发育阶段明确:蝌蚪前期,大概一周上下可以不喂鱼饵;7—10日龄上下,每日早上投喂一次就可以;10—25日龄上、中午各推广一次;25—35天上下,胃口大,到高峰时段,每日早上、下午、中午各投一次。鱼饵量现阶段未有确立规范,可按蝌蚪总数适当投喂,以每一次投喂稍有剩下为规范,在35日龄上下,每万个蝌蚪胃口可做到2—3KG。蝌蚪到40日龄进到变态期,已基本上终止进餐,由于蝌蚪生长发育速度不一,因此具体生产过程时要仔细观查,熟练掌握喂养方法及饲饲养,以防鱼饵不够或产能过剩。

此外用取油后的林蛙副产物(身体)碾碎生产加工是一种很好的精饲料。喂养方式:将生产加工好的精饲料粉相互配合小量的玉米面粉和蔬菜按以上方式投喂就可以。

(三)注水技术性

蝌蚪期务必确保池中有充裕的水量,因而恰当地把握注水技术性是蝌蚪喂养的一个核心技术难题。

蝌蚪前期,温度较低,过剩空气系数少,因而流水应根据晒蓄水池,主水沟,随后在养金鱼的鱼缸同方向渗水、出水出水确保水的温度和池中水的相对性平稳。在晚间或阴雨天要增加灌水量,使水位做到50公分上下,具有隔热保温、避免结冻的功效。到蝌蚪生长发育中后期(30日龄之后),温度渐高,蝌蚪耗氧提升,因此应采用对角式灌水法,增加灌水量,提升鱼缸换水速率,既能减少温度,又能维持水体清理,提升氧气含量。

四、散养技术性

蝌蚪变态后要在养殖厂内匀称分散化,避免幼蛙成功后部分相对密度过大,导致幼蛙很多身亡。因而,在蝌蚪40日龄时要开展人力消防疏散到变态池里,相对密度为每平米变态池5000个上下,每公亩养殖厂可推广蝌蚪5万个上下。蝌蚪消防疏散到变态池后,应留意照看,避免被山体滑坡冲倒,坚决杜绝克星伤害,与此同时必须再次喂养小量鱼饵,确保水量充裕,维持水体清理;温度低的地区可清除周边庶光树技,提升阳光照射。或用塑料薄膜放底的方法提升温度。

五、过冬技术性

人工养殖的林蛙与纯天然林蛙一样,大部分是水中过冬。由于人力养蛙总数远远地超出了天然的林蛙总数,因此江河的当然状况不可以彻底融入饲养林蛙的必须,必须人力修建林蛙过冬场地。一是梳理纯天然河堤,在当然的河堤深水区,要适度加重、扩宽、扩张,江河分叉多的必须开展整修合拼,使江河集中化,水量充裕,使林蛙安全性过冬。有的深水区当然隐蔽物较少,必须加放草把、石头等隐蔽物。二是林蛙集中化遍布的范畴,在河道的一侧修建中小型水利枢纽,储水深层做到1.5米之上,一样推广草把,石头等隐蔽物,供林蛙过冬。人力水利枢纽过冬可采用散放法,让林蛙随意找寻过冬地址。也可以用笼装法,在笼内装一些草把这类的做为隐蔽物,随后将林蛙装进,放进过冬池里。

林蛙在水利枢纽中过冬应留意下列好多个难题:一是要查验过冬江河的水量转变,尤其是第二年1—2月份,水量小,要常常查验防止有干冻停水的流域,使林蛙冷死。二是有一些水利枢纽属浊水区,要常常打通气口,确保林蛙的过剩空气系数。三是留意避免黄鼬、等克星伤害。

六、捞捕技术

每一年秋天林蛙体大、蛙油性价比高、经济价值高,林蛙成群集性出山入河,是回捕林蛙的最佳时机。

人工养殖林蛙的捕获方式,现阶段关键用塑料薄膜拦截法和瓮子捕获法。这二种方式,回捕率大,对林蛙的损害小,且打捞简易,低成本,除此之外还可选用翻石法、网捞法、草把诱引法等方式开展捕获。

(一)塑料薄膜拦截法就是指在林蛙出山的线路里设塑料薄膜院墙阻拦捕获的方式。在选定的山林边沿,用塑料薄膜围高1.5米,向内(林蛙出山一面)歪斜45—60°角的院墙,下方用土夯实,在院墙内清除0.5—1米宽的平道上深入分析50公分的断面,9月中下旬到10月初的连阴雨气温里,在断面里便可捕获很多林蛙。

(二)瓮子法便是用柳枝、榆树条等编写成的鱼坞子样子的铁笼,要比鱼坞子稍大点,在每一年的8月末就应在倾斜度大,流动速度快的地区修建倒八字形的瓮子口,9月中下旬把瓮子安装好,可捉到很多的林蛙。

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尽量减少损害林蛙,并做仔细选择,选留一定量的种蛙单独存储。未成龄幼蛙应快速送至越冬场,成龄商品蛙应尽早售卖。

伊春市加强林蛙资源保护规定

1、为切实打击、制止非法捕捉、销售野生林蛙行为,保护好野生林蛙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黑龙江省野生动物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伊春林区实际,制定本规定。
2、严禁捕捉野生林蛙及破坏林蛙繁殖栖息地。凡未经批准捕捉野生林蛙或破坏林蛙繁殖栖息环境的,按照《条例》有关规定处理,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从事驯养繁殖林蛙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办理林蛙驯养繁殖许可证,否则禁止驯养繁殖林蛙。
4、养殖林蛙满3年后,由养殖场点提出申请,当地资源林政及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现地核查评估,符合条件的经批准后方可回捕林蛙。回捕商品林蛙只允许捕捉3年以上的成蛙,严禁捕捉幼蛙。
5、严禁用挡“旱亮子”等妨碍林蛙自由迁移、影响林蛙繁育的方式回捕林蛙。对养殖场已设的“旱亮子”,要给予拆除处理;对拒不拆除的,按非法捕捉野生林蛙处理。
6、经营林蛙及其产品必须凭证明林山岁蛙合法来源的文件或材料逐级申请办理林蛙经营许可证,并按规定的数量、期限、方式,从事经营利用活动。从事林蛙经营者必须建立林蛙进货登记档案,逐一登记林蛙进货的时间、数量、来源、渠道,并附证明材料备查。对违反规定的,按非法经营林蛙处理。
7、运输林蛙必须凭林蛙养殖场点养殖许可证副本、林蛙经营许可证副本、当地资源林政及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书面证明材料到市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办理运输证明。否则,按照《条例》有关规定处理。
8、各地对辖区内的林蛙养殖场点要采取逐户清查的形式进行全面核查,对不符合规定的养殖场点要依法吊销其养殖许可证。对保留的养殖场点要建立电子档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变更,每年12月末前报送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局(市资源林政局)。
9、为促进林蛙种群的恢复和发展,市政府将根据野生林蛙资源情况,适时实施林蛙停捕恢复期制度。在林蛙停捕恢复期间,各地林蛙养殖场点一律停止林蛙的回捕、销售,只允许开展林蛙养殖、管护活动。
经营单位收购加工从境外购入的林蛙,必须凭运输证明、检疫证作为来源证明,向当地资源林政及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申报备案后,方可经营加工。否则,按私自收购、加工野生林蛙处理。
10、各地资源林政及野生动植物主管部门,要会同公安、工商、新闻等部门,在林蛙停捕恢复期间及每年林蛙出河、入河季节对本地林蛙保护管理情况开展集中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林场(所)、村屯、城镇周边地区捕捉野生林蛙的行为,对姿判捕捉林蛙所设的“旱亮子”,要发现一处拆除一处,并追查设置者责任。
同时还要检查集贸市场逗册睁非法出售林蛙和宾馆、饭店非法经营林蛙行为。对各种破坏野生林蛙资源的违法行为要一追到底,依法处理,并通过新闻媒体予以曝光。对情节严重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11、资源林政及野生动植物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抓实林蛙资源保护管理工作。对在林蛙管理工作中弄虚作假、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营私舞弊的,一经查实,视情节给予相应行政处分。

本文标题:穆棱林蛙养殖网官网 伊春林蛙养殖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47594.html

上一篇:鸭产蛋期的养殖技术有哪些 鸭产蛋期的养殖技术要点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