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的养植方法和管理 金线莲的养植方法视频
金线莲怎么种植管理
种植金线莲需要需要选择弯磨携排水游指良好、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土壤,不要阳光直晒,养在有散光的地方就行。金线莲生长的温度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最好在18至20度。它喜欢潮湿的环境,将湿度控制在50%-70%金线莲要种植半年后才能有药用价值,所以生长期不一样,营养价值也不同,价格自然不一样的。生长期越长,营养价值越高。一般根系越发达,生长期越长。
金线莲种植方法
高品质的金线莲,对自然环境要求极高。好土壤里含有多种矿物质,再加上好的山泉水灌溉。那栽种出来的金线莲如同天降甘露,如鱼得水一样长得茂盛!下面为大家介绍人工种植金钱的关键技术要点。
用什么土种植
金线莲在排水良好、疏松透气、富含腐殖质的肥沃土壤中生长良好。栽种的时候,可用腐殖土、泥炭土、珍珠岩加少量基肥混合配制成培养土。但装土前在花盆底部覆盖一层碎瓦片或碎砖块,以利排水。
生长的光照环境
金线莲喜爱生长于常绿阔叶林之下,对光照的需求较低,且忌阳光直射。人工种植的时候埋伏,可将其养殖在有散射光的地方即可。夏季光照过于强烈时用遮光率70%的遮光布架一个小棚或放入阴凉处进行遮阴。
温度
最适宜金线莲生长的温度是18至20℃。冬天的时候控制温度在10度左右,夏天的时候控制温度在25度左右。
在夏季温度过高时,应对其周围环境喷洒水分或放入室内阴凉处以降温。在冬季温度过低时应放入室内温暖处养殖,以免低温冻伤植株导致生长不良或死亡。
湿度
金线莲喜潮湿的环境,养殖需将湿度保持在50%-70%左右,应时常对植株和周围环境进行喷雾以增湿。因为金线莲的叶子比较的珍贵,空气湿度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叶子生长良好,比较的厚重,鲜艳。
水分
金线莲喜水、不耐旱,给金线莲浇水应在土壤表层微微干燥时就进行,浇水浇至水分从土壤中渗出。在夏季水分蒸发大需及时补水以免金线莲脱水。在秋季、春季和冬季都要保持土壤处于湿润状态。
金线莲的养护管理
1、土壤杀菌
土壤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经过杀菌处理。金线莲对于病菌非常的敏感,种植的时候,偶有伤口非常容易感染。
2、透光率
养护金线莲的过程中,对光照的要求很严格,透光率在30%左右。个人养护的时候,光线不好把握,可以使用透光率30%的遮阳网进行遮挡。如果常年遮挡,光线太强叶子生长受很大影响。
金线莲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
金线莲种植技术与栽培管理如下:
一、金线莲的栽培管理
1、温度保持适中
在高于35度以上时,叶子容易卷曲,这时最好移到室内阴凉地方。当温度低于零度时应给晌哪予一定的防冻措施。
2、盆的选择与换盆
相对来说瓷盆较好看,但透气和透水性能较差,陶盆就较好,不仅便宜,而且透气性好。如果是比较干燥的地区,最好选用组合式盆栽,有利于增加空气湿度。如果植株过小,不宜选迅谨陆用太大的盆,等到植株长大,就需要更换不合适的盆子。
3、环境要求
不要直接放在地上,金线莲种植盆应该架起来,这样有利于增加盆底的透气,利于排水。金线莲种植盆不要靠近其他植物。
4、施肥
金线莲种植后,施肥种类应以迟效性的有机肥料为主,如用黄豆饼经发酵后的稀释液、猪粪、牛马粪等农家肥,若能配合喷施叶面肥更好,通常在每100kg肥液中加少量的硫酸亚铁生长季节,每隔半个月还可用0.3%的尿素加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喷1次,连喷4次。施肥时切忌污染叶片,如不慎污染,应立即喷清水。
二、金线莲种植技术
1、栽种方法
金线莲栽植宜浅不宜深,栽后最好覆盖干净干燥的苔藓,株行距为5—10cm×5—10cm,种植后要立即浇定根水以确保成活率。较高海拔的山区宜在春季4—5月份种植,可加速生长,当年收获。平地低丘应选择在秋季8—9月份种植,提高成活率和产量。
2、选用疏松透气的土壤
最好选用腐叶土,含养分高、疏松透气性强,持肥能力也强,其次是腐殖土,稍逊于腐叶土。如果土壤不好,可以在种植时些微加些基肥。
3、保持充足水分
金线莲喜湿润环境,水分对于金线莲的生长至关重要,在干燥、缺水的情况下很难存活,在养殖过程中,应保持盆土湿润,另外还要注意屋子的相对湿度,太干的时候,可以用加湿器加湿或在植物周围喷洒水,平时还应多往叶面上面喷水。金线莲需水但又亩顷不宜积水,所以浇水量的多少要视苗的发育状况及其生长的环境而定。
4、避免阳光直射
金线莲喜潮湿阴凉的环境,若放在阳光下时,应给予一定的遮挡,最好遮住百分之五十以上。可以放置在室内较潮湿的地方,每天放到阳光下一两个小时,但不要直晒。
金线莲如何种植金线莲种植的方法
1、保持充足水分,金线莲喜湿润环境,在干燥尺粗缺水的情况下,很难存活。2、选用疏松透气的土壤,最好选用腐陵告镇叶土,含养分高,疏松透气性强,持肥能力也强。
3、避免阳光直射,金线莲喜潮湿阴凉的环境。
4、若放在阳光下时,应给予一定的遮挡。
5、友岁温度保持适中。
6、选择陶盆比较好,不仅便宜,而且透气性好。
7、若植株过小,不宜选用太大的盆,等到植株长大就需要更换大的盆子。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