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茶文化>农业资讯>农业科技

黑龙江哪里养殖鳌花鱼最多 黑龙江哪里养殖鳌花鱼多

时间:2023-09-14 05:18:33 浏览量:

路亚鳜鱼用什么饵

1.铅头钩钓组

优点:野钓最常用钓组,组装简单,成本低,易刺鱼。

缺点:易挂底,猛卖饵重鱼钩枝并逗子大小固定。

适用环境:全水域

2.卡罗钓组

优点:泳姿自然飘逸,降低鱼警惕心,铅坠与饵可自由搭配。

缺点:组装教复杂,鱼咬口感知略差,刺鱼需要一定技术。

适用环境:流水、急流

3.德州钓组

优点:隐藏钩尖,防挂性好,铅坠与饵分离,跳底更加飘逸,且可自由搭配

缺点:附件较多,跑鱼率较高。

适用环境:树枝、破布、水草等障碍区

4.倒钓钓组

优点:可原地长时间逗钓饵体灵活自然。

缺点:对于操作要求较高。

适用环境:静水、小范围搜索

5.深潜米诺

优点:操作简单,搜索效率高,对低活性鱼有奇效。

缺点:树枝、破布水域易挂底,成本高。

适用环境:急流、水库搜边

6.亮片

优点:操作简单,成本低,不易挂底

缺点蔽激:急流中较难到底。

适用环境:急流浅滩、溪流

请教鳌花鱼的习性、种属、及在全球的分布?

鳌花鱼是“三花五罗”中最名贵的鱼,即使在过去一般百姓也很难消费得起,那时每斤鳌花鱼的售价几乎是鲤鱼的两倍。记得一次和朋友在嘉陵江对面的江岛处下网,早晨去遛网时,我刚把渔网祥段歼从水里提起来,便看见挂着一条大鳌花鱼,足有一尺半长,一尺多宽,七八斤重呢!看见渔网上挂了这么大的一条鳌花鱼,我生怕把鱼拽跑了,立刻又把渔网放回水里,最后还是朋友把那条鱼拉到渔船上。当时我每个月只有400多,而当时的鳌花鱼每斤已经卖到20多元钱,这么贵重的一条鱼当然舍不得拿回家吃了,最后还是把它卖给鱼贩子。
鳌花鱼身体侧扁,背部隆起,身体较厚;尖头,口裂大且上位,略呈倾斜状,下颌向前突出,上颌骨延伸至眼的后缘。在上下颌骨和口盖骨上均长有大小不等的锋利牙齿,前鳃盖骨后缘锯齿状,下缘有4—5个大棘,鳃盖后缘有1—2个扁平的棘;鳜鱼的鳞圆而细小,体色为棕黄色,较鲜艳,分布许多不规则斑块。通常自吻端穿过眼部至背鳍前下方有一棕黑色或红褐色条纹。第6—7背棘下有一暗棕色横带。背鳍、尾鳍、臀鳍上都有2—4条棕色圆斑连成条带。背鳍发达,前部为硬刺,后部高大且圆。胸鳍、臀鳍、尾鳍均呈圆形。它的腹鳍、臀鳍前部都长有锋利的硬骨刺,是黑龙江中最美丽的一种鱼。它嘴大牙利,身宽尾短,游动起来五彩斑斓,背鳍状如抻开的皇冠,鳍骨锋利如刀戟,好比战场上披挂齐全的一员战将了,长相威猛潇洒,英俊潇洒,雄健无敌。难怪它在水里横冲直撞,有一股势不可挡的霸气。
平时鳌花鱼独居生活,这也是几乎所有食肉鱼的共性。鳌花鱼对水温有较强的适应谨冲性,在我国南北方的水系里均有分布。鳌花鱼只不过是一种普普通通的鱼,生活在水清的江河湖泊中的近底层,特别喜欢藏身于水底石块之后,或繁茂的草丛之中。秋冬水温低的季节,则潜身于深水处越冬,等到春天水温回升后,逐渐游到食物丰富的靠近岸水草丛中寻觅食物。鳌花鱼以夜间活动为主,白天一般卧于石缝、树根、底坑中,活动较少。鳌花鱼吃食时十分仔细,吞下鱼、虾以后,会吐出鱼刺和虾壳,只把肉留在腹中。这种独特的特点,在其他食肉鱼类中是不多见的。
鳌花鱼的繁殖期在每年的水温在21℃以上,最适宜水温为26—30℃。南北地区不同,鳌花鱼的繁殖月份也有所不同,黑龙江的中下游每年的6、7月份为鳌花鱼的繁殖盛期。鳜鱼产卵期间,成群结对于河道及湖泊入口处,有流水的场所产卵,这是其理想的产卵场。到了每年的繁殖期,鳌花鱼都会逆水激烈游动,成群结对,并在水面上形成浪花。
鳌花鱼二年以上便可达燃蠢到性成熟。但是在天然资源少,捕捞量过大情况下,为了繁衍后代,保持种族不会灭绝,亲鱼甚至可能在一年内就达到成熟的。提前进入性成熟期的亲鱼,由于个体较小,怀卵量也少,一般在3—20万粒之间,随亲鱼的个体增大,怀卵量也随之增加。
鳌花鱼卵呈浮性,具有较大的油球,在流水中呈半漂浮状,但在静水中则要沉到水底。其卵径为1.2—1.4毫米。受精卵孵化温度为20—32℃,最适温度为25—30℃。在较低水温(21—24℃)中,孵化时间要长一些。仔鱼孵出后48—60小时开始摄食,此时鱼苗全长仅有0.46厘米。当幼鱼长达1.65厘米时已具有成鱼的外形,但尚未长出鳞片。
鳌花鱼不像那些食腐类的鲶鱼、怀头鱼、嘎牙子、牛尾巴鱼那样,别管什么东西,只要是肉便一口吞下。它靠吃活体水生动物而生存的鱼类,主要食物是活鱼、活虾,很难钓到。但什么事情都有例外,有一年我和弟弟在黑龙江边以蚯蚓为饵钓鱼,弟弟竟钓上来一条2斤多重的鳌花鱼。这种事情是很少发生的,只是巧合。
鳌花鱼苗孵化出膜4—5天后,便开口捕食了,饵料是水中的浮游生物,或其它种类的活鱼苗。不同阶段的鳌花鱼的饵料又各有所不相同,幼鱼是靠吃其它鱼类的鱼苗生长;当鳌花鱼长成成鱼时,食性相对广泛一些,食一些其它鱼类的鱼苗,或小型鱼类和虾等。一些体形呈纺锤形或长条形的鱼类,更是鳌花鱼的吞食对象。鳌花鱼食性贪婪,饥饿时又一时无法寻觅到食物时,往往也会发生内讧、火拼,吞食同类以维持自己的生命。
鳌花鱼捕食十分有趣,每年盛夏的傍晚,站在江边的砬子上看鳌花鱼捕食,更是使人觉得惊心动魄,令人激动不已,颇能领略这种鱼的凶猛习性。
夕阳快要落山时,江面上像撒满了碎金子,随着山的倒影的拉长,这种碎金子的光点越来越少了,江边变得清凉起来。平静的江面上闪出了星星点点,并渐渐地密集,像撒满了碎银子,令人目不暇接,那是白色的白漂子鱼忍受不住白天的燥热和饥饿,到了傍晚迫不及待地从躲藏的深水处窜出来,争先恐后地跃出水面捕捉空中的飞虫。它们尽情地甩动着尾巴,在空中做完几个漂亮动作后,便“啪”地一声落到水里不见了。这时候,鳌花鱼也出现的。它们从深水中游向白漂子鱼集中的浅水区,畅游在水面上,争抢觅食,皇冠似的背鳍,在夕阳的照射下,流光溢彩,绚丽无比。
看见鳌花鱼突然出现,白漂子鱼吓得四处惊慌逃窜,刚才还是涟漪点点的江面顿时平静下来,只见一道道水纹散向四处。鳌花鱼大张着大嘴,快速地追逐着白漂子鱼,准确地将那些逃得慢的小鱼一口叼住,吞进肚子里。
这便是鳌花鱼捕食。因为鳌花鱼长的十分美丽,游动起来飘逸潇洒,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
在很久、很久以前,乌苏里江边住着一位赫哲族打鱼小伙。他从小失去父母双亲,孤苦零丁一个人生活,非常苦闷。闲暇之时,就吹起心爱的口弦琴解闷儿。
动听的口弦琴声荡漾在嘉陵江两岸,似百鸟齐鸣,似万马奔腾,似潺潺流水,似春风吹拂,梅花鹿钻出密林探头偷听,鸟儿在空中停留倾听,鱼儿跃出水面细听。有一条鳌花鱼听到高兴处,竟从水下蹦起来,跳到船上。小伙儿赶紧舀了几瓢水,倒进船舱中,让鳌花鱼自由自在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小伙儿吹奏起口弦琴,向鳌花鱼倾诉起苦衷来:“人人都说苦瓜苦,我比苦瓜还要苦;苦瓜再苦有人伴,我孤零独身向谁诉?今日和你结友伴,一腔话儿向你诉……”
鳌花鱼似乎听懂了小伙儿的意思,流下了同情的眼泪。小伙儿更喜欢它了,有空就吹口弦琴给它听。一天晚上,小伙儿梦见一个美丽的姑娘来到他的身边,对他说:“我爱听你吹奏口弦琴,更爱你这个人,如果你愿娶我做媳妇,就设法把江里千年大鳇鱼的离水宝珠要来,有了宝珠,我就能离开水族到人间生活了。”小伙儿高兴得几乎跳起来,一翻身醒来了,才知道是个梦。这时他看见那条鳌花鱼把头探出水面,便问鳌花鱼说:“我刚才做的梦是真的吗?”鳖花鱼朝他点三下头。
第二天早晨,小伙儿撒下大网,逮住千年大鳇鱼。大鳇鱼央求小伙儿说:“只要放了我,可以给你一口袋金子。”小伙儿说:“别的我不要,只要你嘴里那颗离水宝珠。”大鳇鱼说:“这是水府的宝物,怎么能送给你呢!”小伙儿见大鳇鱼不肯给他离水珠,威吓它说:“你不把珠子给我,就要你的命!”大鳇鱼见事情不妙,只好乖乖地吐出宝珠,把它交给小伙儿。小伙儿赶紧拿着离水宝珠回到渔船前,放进鳌花鱼的嘴里。鳌花鱼噙着离水珠,从船舱中站起来,变成一个亭亭玉立的姑娘,长得和小伙儿梦到的一模一样。从那以后,小伙儿便和鳌花姑娘在江边盖起新草房,成了亲,一心一意地过起了小日子。
小伙儿娶了一个漂亮姑娘的消息传到渔霸的耳朵里,他找到小伙儿的家,看见鳌花姑娘,顿时馋得垂涎三尺,急忙问小伙儿说:“这姑娘是谁呀?”小伙儿回答说:“是我媳妇。”渔霸恶狠狠地说:“穷小子,你父母欠下我的债,限你明天必须还清,不能还清,就要这个姑娘到我家抵债。”说完扭头便走了。小伙儿气得急得掉下眼泪,也想不出来什么好办法。鳌花姑娘笑着安慰他说:“没事,明天让你还清债就是了。”小伙儿诧异地问:“你到哪里弄钱去?”鳌花姑娘又是微微一笑,她让小伙儿到江边装回来一袋沙子,用那宝珠一照,沙子顿时变成了一堆闪闪发光的金子。用这一袋金子还清了渔霸的债。
渔霸一计不成,又生一计,他又对小伙儿说:“债是还清了,可你违犯了族规,娶媳妇不告诉我这个族长一声,罚你三天内必须给我做一件百鱼皮衣服,否则就得让姑娘到我家去当家奴!”小伙儿回家对鳌花姑娘一说。鳌花姑娘说:“这有何难,明天给他送去。”第二天早晨,小两口拿着一百件鱼皮衣服来渔霸家。渔霸一看喜出望外,忙接过来穿上,想试试合不合身?不料,他刚把鱼皮衣服穿在身上,顿时房塌地陷,洪水滔天,百见鱼皮衣变成了百条活鱼,这个一嘴那个一口,眨眼功夫便把渔霸啃噬光了。
从此,鳌花姑娘与小伙儿过上了安定、幸福的美好生活。当然,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嘉陵江中的鳌花鱼是味道最鲜美的鱼类。它的肉炖熟后呈乳白色,蒜瓣状,像刚刚开采出来的汉白玉,出锅满屋子喷香,色香味俱佳,入口后有种说不出来美好的感觉。鳌花鱼肉不像鲶鱼、胖头鱼肉那样入口面乎乎,没有一点嚼头,感觉和其它鱼大不一样。
鳌花鱼刺少肉厚,肉质特别细嫩,可清蒸、糖醋,或烹制松鼠鳜鱼,干烧鳜鱼、松仁果汁鳌花等多重菜肴。
鳌花鱼是鱼中珍品,价格自然也要远远高过其它鱼类。不过,如今野生的鳌花鱼已经很少了,市场上或者鱼市出售的鳌花鱼多是养殖鳜鱼,味道自然无法和野生鳌花鱼相比。

黑龙江省十大地产特色名鱼

1、大麻哈鱼(秋鲑鱼)

大麻哈鱼(OncorhynchusketaWalbaum)隶属鲑科。俗称大马哈鱼、秋鲑等。该鱼体大肥壮、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名贵的太平洋鲑属冷水性溯河洄游鱼类。大麻哈鱼自然分布于北纬35-73,东经120-123的太平洋、北冰洋海域及其有出海口的河流,目前在主要分布于黑龙江省抚远市黑龙江中游的和乌苏里江。黑龙江畔的抚远市盛产大马哈鱼,其产品有冰鲜及深加工,被誉为中国“大马哈鱼之乡”。

2、五大连池鲤

五大连池鲤为黑龙江野鲤(Cyprinuscaxpiohaematopterus)的地理标志名称。平均每尾重达一公斤祥消以上。五大连鲤鱼外形体呈细长,背部发黄色,体表全鳞。

五大连池鲤鱼由于长期生活栖息在富含矿物质微量元素的五大连池水域,微量元素(钙、镁、铁、锌等)、粗蛋白(18.46%)、粗脂肪(3.30%)和不饱和脂肪酸(45.5%,)等含量高,口感极佳,腥味淡而鲜味浓,肌肉坚实、肉质鲜嫩,营养丰富,对人体健康有益。

3、方正银鲫

方正银鲫(Carassiusauratusgibelio),鲤科,鲫种。体型短,体侧扁迅宴蠢而高,头短小,昒圆钝,背部呈黑灰色,鱼身的侧面和腹部全都是银白色。生活于水体底层,杂食性,偏重植物性。最大可长到1.5千克。方正银鲫是黑龙江省方正县特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类产品(2010年)。

方正银鲫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氨基酸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的经济鱼类,肌肉中含18种氨基酸,每千克鱼类的含钙量大于3500mg。该鱼产于黑龙江省方正县双凤水库,属于黑龙江银鲫的一个地理种群,是黑龙江省独有的品种。

方正银鲫被当地人称呼为“女儿国鱼”,是全世界仅有的两性型三倍体银鲫鱼种,通俗点一点来说,方正银鲫的后代只随其母亲,不遗传其父亲的任何基因信息,可能这也是方正银鲫之所以被称为“女儿国鱼”的缘故吧。

4、兴凯湖大白鱼(翘嘴红鲌)

兴凯湖大白鱼(Culteralburnu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属。兴凯湖大白鱼生活在兴凯湖独特的水域环境中,使其在生理性状上形成一个独特的种群,兴凯湖水质清新、无污染、饵料资源丰富,使得所产大白鱼体色银白、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味美而不腥,特别在清蒸后品尝有一种蟹香味。并有补肾益脑、开窍利尿的药用价值。冬眠后的白鱼食用最佳。

兴凯大白鱼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性特产,产于黑龙江省密山市,重量多在2.5-3.5公斤之间,大者可达5公斤左右。历来是皇室贡品,也是酒宴上一道佳肴、亲朋好友礼尚往来的贵重礼品,被誉为我国北方四大淡水名鱼之首。兴凯湖大白鱼常与乌苏里江的大马哈鱼、绥芬河的滩头鱼并称“边塞三珍”。“三月桃花开江水,白鱼出水肥且美。”说的就是兴凯湖大白鱼。

5、松花江鳌花(鳜鱼)

松花江鳌花(Sinipercachuatsi(Basilewsky))隶属于鲈形目,真鲈科,鳜属。因产自松花江故民间俗称松花江鳌花。该鱼肉质细嫩,刺少而肉多,其肉呈瓣状,味道鲜美。鱼体色为较鲜艳的黄色,并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纹。松花江鳌花鱼与亩陪黄河鲤鱼、松江四鳃鲈鱼、兴凯湖大白鱼,并称我国"四大淡水名鱼",美味程度不言而喻。

鳌花鱼能补虚益脾,强壮体质,还容易消化,不必担心给肠胃造成负担。它的抗氧化成分能延缓身体衰老,而且热量低,不用担心吃了发胖。中医里,鳌花鱼有补虚劳、益脾胃的功能,肺结核的病人食用能促进病情恢复。

鳌花鱼是食肉鱼,吃东西还非常讲究。当它吞下鱼后,会把鱼骨头吐出来,把鱼肉吃掉。吃虾米也是如此,把虾壳吐出来,留下虾肉慢慢享受。胖胖的鳌花鱼性情凶猛,刚刚开始摄食的小鳌花鱼,就敢于向身体大小差不多的其它鱼类发起攻击,并随后吞食。

鳌花鱼一度在我国分布很广,但由于生态环境恶化,现在仅在乌苏里江、黑龙江流域、鸭绿江中上游地区尚有出产。

6、龙江虹鳟

龙江虹鳟(Oncorhynchusmykiss)隶属于鲑形目,鲑科,鲑属。其肉质细嫩、含脂量多、营养丰富,特别是EPA(二十碳五烯酸)高于其他鱼类数倍以上,享有“水中人参”的美誉。龙江虹鳟源自1959年朝鲜金日成主席作为国礼赠送给周恩来总理,并落户于黑龙江。

虹鳟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类,其肉质鲜嫩,味美,无腥味,有小骨刺,食用时无需刮鳞。虹鳟鱼卵,粒大如黄豆,富含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卵蛋白,是享誉世界的高档营养食品。

虹鳟肉中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氨基酸,有利于人体吸收和营养平衡;虹鳟鱼体中含有的被称为“脑黄金”的DHA、EPA,远远高于其他鱼类,具有很好的药用及食用价值;虹鳟鱼体巾还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2,以及少量的维生素D、维生素A和维牛素E。此外,虹鳟鱼肉内含有对人体代谢有重要作用的微量元素,如硒、碘、氟等。虹鳟鱼肉中含有丰富的脂肪,使其细嫩爽口。

7、龙江花鲢(鳙)

龙江花鲢(鳙)(Aristichthysnobili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鲢属。北方俗称花鲢、胖头鱼、包头鱼等,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水域的中上层,是中国四大家鱼之一,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该鱼头部中富含DHA、EPA等不饱和脂肪酸。龙江花鲢被认定为地理标志产品、有机食品。以连环湖和镜泊湖产出为最美。

龙江花鲢头大而肥、肉质雪白细嫩,深受人们喜爱。龙江名菜“胖头鱼头炖豆腐”,就是用龙江花鲢的头加黑龙江特产大豆腐慢火炖煮而成。龙江花鲢属于高蛋白、低脂肪、低胆醇的鱼类。另外,还含有维生素C、维生素B2、钙、磷、铁等营养物质。鳙鱼有纪录的最大体长可达146厘米,一般在60厘米左右;最大体重可达60千克。

8、黑龙江鲟(施氏鲟)

黑龙江鲟(Acipenserschrenckii)隶属于鲟亚目,鲟科,鲟属,有“水中恐龙”之称。黑龙江鲟味道鲜美,具有低脂肪、高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的特点,施氏鲟主要分布于黑龙江中游的同江和抚远江段、黑龙江下游及河口。

黑龙江鲟体长无鳞,头似梨形,昒似矛头,尾似鞭子,身披5行骨板。身体背部棕灰或褐色、腹部银白。栖息生活在河道中,在水体底层游动,以水生昆虫幼虫、底栖生及小型鱼类为食。鲟鱼是珍稀名贵的大型鱼类,其色泽红亮、肉质鲜美软嫩、肌间无细刺、鲜美可口。其卵更是珍贵,营养价值丰富,与鳇鱼籽统称为“黑鱼籽”,用黑龙江鲟卵制作的鱼子酱有“黑色黄金”之称,是世界三大珍味之一。

9、黑龙江鳇(达氏鳇)

达氏鳇(Husodauricus)隶属于鲟形目、鲟科、鳇属,黑龙江达氏鳇为全世界仅存的2个鳇鱼品种之一,也是世界上淡水个体最大的鲟科鱼类。体长,呈圆锥形。黑龙江鳇鱼是定居性的底层、肉食性淡水鱼,不作长距离洄游。

黑龙江鳇鱼肉味鲜美,历史上曾作为进献帝王的贡品。《金史·地理志》云:“上京岁贡秦王鱼(鲟鳇鱼)。”《黑龙江外记》云:“鳣鳇头骨,关内重之,以为美于燕窝。”《呼兰府志》云:“肉白多脂,骨柔而脆,为饭食上品。”

鳇鱼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卵鳞脂,在国际市场享有很高的声誉。鱼子富含蛋白质和卵磷脂,有“黑珍珠”的美誉,鱼子酱更是一种名贵的高档国际食品。

10、镜泊湖红尾鱼(蒙古鲌)

镜泊湖红尾鱼(Cultermongolicus),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鲌属,俗称红梢子等,是黑龙江镜泊湖水域特产鱼类,体重在200300g,较大者可达1000g,该鱼肉质细嫩,味道鲜美。2012年镜泊湖红尾鱼被评为地理标志产品,2017年被评为有机食品,2007年被评为最受销费者喜爱的农产品。镜泊湖红尾鱼主要分布在有上万年历史的高山堰塞湖镜泊湖水域内。

镜泊湖红尾鱼背部灰褐色或灰绿色,体侧银白,鳞片后缘有明显的印三角斑块,背鳍较暗,胸鳍及腹鳍浅黄色,尾鳍下叶鲜红色。肉质洁白,细嫩清香,味道鲜美。镜泊湖红尾鱼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和十几种维生素,每100克鱼肉蛋白质含量19克,含钙40毫克,含磷500毫克,含铁10毫克,含镁27毫克,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75%。

本文标题:黑龙江哪里养殖鳌花鱼最多 黑龙江哪里养殖鳌花鱼多

本文链接:http://www.chaxuanwen.com/article/44453.html

上一篇:复合酵素水产养殖用量多少 酵素水产养殖的应用

下一篇:更多农业科技

网友留言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立场)

猜你喜欢
农业科技相关文章
更多农业科技文章
喜欢农业科技就经常来哦!
农业资讯栏目分类